用行動實踐永續生活

◎江慧儀(大地旅人環境教育工作室執行長)

&nbsp人類若希望擁有潔淨的環境與可持續的未來

勢必要改變生活模式與價值觀
永續的生活並不難
只要透過仔細觀察、思考與設計
勇於踏出第一步,再一步步調整改善
每個人都能成為建立家庭與社區韌性的推手
年,節能減碳的思潮與行動因著全球暖化所引起的災害而受到重視;讓許多人感到不安的核能,也因為在運轉時的排碳量較火力發電來得低,而再度被提出成為能源的選項。然而,今年3月日本地震與海嘯所引發的核災可謂一發不可收拾,令人聞之色變,且根據後續救災狀況,證明人類對自己所發明的科技不見得能夠掌控。於是,各國政府紛紛開始重新檢視核能究竟是否為減碳的出路之一,許多國家人民亦發起廢核運動,讓此問題再次風起雲湧地被辯論著。

能源問題需回歸生活願景本質探討

&nbsp

為一個環境教育工作者,我認為面對能源開發的選項與爭議,癥結點要回歸到生活願景的本質去探討,否則這個辯論將無解答。目前,要支持全球人類的經濟活動模式,全球每天要消耗8300萬桶原油,根據史丹佛研究中心,若要以再生能源來取代,則得每年裝置9100萬片太陽能板,連續裝設50年才能取代。這數據的意義不在於再生能源究竟有沒有效率,而在於,如果人類希望擁有潔淨的環境、可持續的未來,勢必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模式、價值觀。

此外,從近來頻仍與劇烈的天災,也讓人意識到,現在看似方便與文明的都市生活,事實上相當脆弱,因為無論我們的食、衣、住、行、育樂,都高度仰賴外來資源與各種有形與無形管線在支持著。一旦遭受災禍而損害,人們的生活便會陷入困境。即使是一小壺乾淨的水,也將變得難求。

樸門永續設計原則與作法

&nbsp

事實上,實踐永續的生活模式並不只是為了我們的未來。目前,全球社會都處在慢性全球氣候災害當中;過永續生活,能加強我們的社區韌性,做好防災準備,降低我們在災害中的損失。

許多人問:可以如何過永續的生活,同時建立社區防災的恢復力?發源於澳洲的樸門永續設計(Permacutlure)提供永續生活的指引,引領我們過更簡單卻有品質的生活。它是一套以設計原則為導向,支持人類生活的設計系統與應用性的生態科學,幫助我們向大自然的生態系學習,重新設計我們的生活,讓生活更省資源、更有效益、更有恢復力與韌性。在此介紹幾個樸門永續設計原則與作法,讓讀者在生活中可以嘗試應用:

1.有效率的能源規劃:可以把食物生產的系統帶回城市,降低食物里程;同時在災害發生時,讓我們可以就近取得食物。

‧我們可以在城市中的廢棄花台、畸零地、屋頂、陽台創造種植可食的蔬菜、香草,即使是化整為零的小行動,也不嫌少。

2.收集與回收在地能源:這裡所指的能源包括物資、水、動植物等,因為能量存在與所有的事物當中。

‧收集雨水,除了用來澆灌、沖洗之外,預備性的用水,也可以使我們遇上災害時有所準備,不會立即遭受斷水之苦。而收集雨水的地方包括屋頂、屋簷、地面逕流水(讓地面逕流水流向植物或土壤),這樣可避免完全仰賴集中式的自來水系統。

‧收集陽光,觀察環境,妥善開窗,以引進陽光,減少電力的使用。若有適當的天氣狀況,也可收集太陽的光熱來煮食。

‧在家中或社區公園進行廚餘與落葉堆肥,回收有機質,製造土壤。

3.觀察與互動:可有效解決能源問題。
‧如果家裡有冬冷夏熱問題,先觀察陽光的路徑與風向,也許關一扇窗或開一扇窗,或加裝遮陽導光版、進行屋頂綠化就能改善,不一定要馬上裝設冷氣來解決。
4.使用並珍惜再生資源與生物性的服務:接受家中有不同小生物的存在,因為不同小生物,可提供許多好的服務,例如:壁虎會吃蚊子;蟑螂老鼠的問題,可以讓貓來解決,不必用毒鼠藥或殺蟲劑。
5.重要功能由許多元素來提供:這裡所指的重要功能諸如能源、水、食物,當然,也可包括無形的事物,例如教育等。
‧考慮裝設再生能源,來提供部分電力,不完全依賴中央供電系統。
‧多元的教育資源。除了正規教育外,提供孩子多種不同的學習資源,例如社區服務學習活動(在做中學)、向老人或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學習傳統智慧或技能。

永續生活需要行動實踐

&nbsp

永續的生活並不難,只要透過仔細觀察、思考與設計,並且勇於踏出第一步,再一步步調整、改善,每個人都能夠成為建立家庭與社區韌性的推手。

現在,真的該問問自己,心目中的理想未來是什麼樣貌?我們的孩子能否擁有安全的生活、享有身心與土地健康的權益,都取決於我們的決定與行動。此刻就是我們活出永續生活的關鍵,在人類文明的時空中;此刻正在決定我們的未來、孩子們的未來,及地球上其他兄弟姊妹──蟲、魚、鳥、獸、植物與昆蟲的未來。你,想好如何行動了嗎?

教會實踐篇

養蚯蚓做廚餘與水族箱蓄水

文圖◎楊禎禕(台中中會神岡教會牧師)

我們生存在一個既開放又封閉的條件下,這是人類「苦」的源頭,是永遠沒辦法掙脫的矛盾律,也是二元的being活在一元的Being面前無盡期的嘆息。那一個開放,是未知、是射線,就是那一聲聲的嘆息;而那封閉,是一個圓,一個循環的圓,一個可以豐豐盛盛的圓,也可以是一個乾乾扁扁的「圓」。在這一個圓裡面,有一個物質不滅定律,從這裡開始了我們的遊戲規則。

&nbsp

◆養蚯蚓做廚餘處理

近年來,我在教會養蚯蚓做廚餘處理;不過,受邀撰文分享心得,卻害我寢食難安整整個把月,不知從何下手。一來,它是一個日常生活的步驟,是一個操作程序,一個實踐,幾乎讓人忘了它的存在;再則,它是一個深沉的思維,一個人面對生命無限的嘆息,一個天天都要迎接它的掙扎。所以一直不知道從何下手。
垃圾是放錯了位置的「黃金」,因此我們由這裡出發,去調整物質該放的正確位置,讓它漸漸形成一個圓滿的圓。
我們知道,細菌是將材料分解成元素的分解者,但牠的速度太慢;所以為了加速分解植物性材料,我們加入它的忠實消費者──蚯蚓。大概估算一下,1個人平均每天產生1公斤的植物性廢料,由1台斤的蚯蚓加以吸收消化,再經過細菌分解,所產生的肥料能提供1坪土地使用。此外,經發酵的廚餘所產生的廚餘水,也成為除臭劑、殺蟲劑、清潔劑,用來通馬桶、流理臺也很行。當物質放在正確位置,已漸形成一個圓滿的圓,所謂的垃圾也變成了黃金。
&nbsp

◆水資源的運用

下雨了,砌一壺茶,看著年輕人熟悉地做著我以前常做的事,把下層水族箱的水拿到上層,很是窩心!一生有此際遇,夫復何求。
那一年,人們還在為過去辯解、詮釋什麼的時候,我們的思緒早已出發。因我們確信,無論怎麼辯解與詮釋,都不會使過去減少任何光彩,或增加任何榮耀。我們去撿拾別人丟掉的水族箱,將它整理好,一長串地排在客廳旁和停車場邊,然後用水管將它連接起來。又將上帝賜給我們的22坪鐵皮屋前面約14坪廣場的排水管鋸斷,引水到水桶,再導到水族箱裡面去。
我們計算一下,這些水族箱滿水位大概有3噸,一方面,可接收大雨時候的雨水;一方面,冬天沒下雨時可接收鐵皮屋的冷凝水,夏天則接收冷氣的冷氣水,省下再加裝一個排水的小馬達,還有客廳洗手洗茶杯的水。這一些水一方面也通過蚯蚓桶,成為我們澆灌植栽的肥料,另一方面又可以成為沖洗回收便當盒、飲料杯&amphellip&amphellip等的清洗水。它讓我們在這幾年的植栽(約2坪多),澆灌所需的水從來沒有匱乏過。
還有一件難得經歷,在88水災時,當人們忙著處理淹水問題時,我們將所有可裝水的器皿排成一長條,大雨時就引水進來,等到雨稍歇,就將水排出水溝,總共來回了4次。在每一次取水、排水之間,我們已擦好了玻璃,洗好了地板;等到雨停,一大票人還有閒暇去幫淹水的鄰舍打掃房子。
而這些水也成為我們平時做曾文溪、葫蘆埤、嘉南大圳&amphellip&amphellip等生態調查的水族養殖區。不過,有一樣沒想過的副產品,就是半開放性的空間最怕的蚊子問題,因這些水的營養豐富,容易吸引蚊子到這裡來下卵。我跟年輕人說:「所有人不都想把他們的小孩放在很好的環境中長大嗎?」因此,我們在每個水族箱裡都保留一些魚,我跟學校的學生說:「老師養了很多『餓魚』。」結果,下課大家都爭先恐後要來看「鱷魚」。
今年水庫又告急了,限水新聞一播再播。但回頭看一下水族箱裡的水還有6成,要度過這個生命的旱季,應該也沒什麼問題了。
來到神岡牧會1年來,得到長執、會友們的支持,不僅在自己的土地上得以見證廚餘變黃金的成效,也妥善運用了每一滴珍貴的水資源;此外,還提供許多教會和個人的需要。我們竭誠歡迎有興趣者來到神岡教會,一起來見證上帝創造的美妙,學習如何讓垃圾變黃金。

空間思考篇

閒置空間再利用

◎艾小薇 (台南市社區大學建築好好玩學員)&nbsp

&nbsp

談到「綠建築」,很多人認為這是建商的事,這是想要買房子、蓋房子的人的事。事實上,若廣義來看,透過建築跟環境進行和諧的對話,也是綠建築的體現。

國度豐收教會於2009年起承租位於台南火車站旁、屋齡超過70年的台鐵紅磚式倉庫。老一輩的人說,這裡曾用來發放糧食,也曾供紅十字會、軍方、藝術家、郵局等單位使用,後來荒廢多年。教會則認為,搬到這裡來是上帝的旨意;地標明顯、停車方便,建物雖老舊,絕對有其使用價值;「閒置空間再利用」不也是體現環保、愛護環境的方式之一。

原來的輕鋼架天花板拆除後,現在人們進到會堂,便能看到日式木造結構自然外露;國度豐收教會的空間改造,讓這幢古老磚造建築入圍了由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舉辦的2010年「老屋欣力獎」,更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及建築同好駐足欣賞。

根據「老屋欣力獎」的標準,老屋必須至少30年以上歷史,且獲得妥善保存;除了具備地方特色及歷史意義外,再生過程還需延續原建物的生命及樣貌,包括周邊自然環境。擁有127年宣教歷史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建築歷史超過30年的會堂不計其數,曾耳聞,有些教會擔心被列為古蹟,一旦被認定為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建築,增修改建或重建得處處公文往返、看公部門臉色,勢必阻礙教勢發展,而加速更新建築。建物老舊產生的空間與安全問題不容忽視,但撇開這些原因,試問,有多少教會藉由古老建物來賦予地方文化資產保存與環境活化的功能?

當我們不斷高亢傳頌著「通過釘根本土的身分認同和信仰實踐」時,別忘了,興建新的建築物時,通常伴隨一定程度的破壞;我們塑造的環境不可能優於原本的自然狀態,包括文化意義。教會若考慮重新建堂時,不妨折衷考量,因我們決定的建築風貌,正用各種方式展現我們所重視的價值觀。

&nbsp

&nbsp建築設計篇

&nbsp五結教會零空調綠教堂

文圖◎陳伯杰(七星中會五結教會傳道)

&nbsp近年來由於氣候暖化的關係,綠色概念設計已成為各類產品設計的主要考量重點。因著事工的擴展與得救的信徒增加,教堂空間早已不敷使用;另外因為地震的關係,教會山牆出現2道長裂縫,廚房的磚造柱子竟然自動分離。感謝主!3年前,我們開始進行五結教會改建的設計方案。

由於我在校主修建築設計,也在李祖原建築師事務所參與高雄東帝士85大樓設計2年,耐震的鋼構系統是我所熟悉的!後來出國有機會在中美洲貝里斯國立技術學院當建築科講師2年,所以熟悉熱帶建築設計;加上近幾年五結教會發展的社區事工與冒險體驗教育需求,和我在這塊土地生活10年對基地微氣候(小面積範圍的氣候,如溫度、濕度、日照、風向等)的認知,成就了這個盼望是台灣第一個「零空調」的教堂設計。

設計期間,透過網路查詢國內外綠建築方案,也到世貿參觀綠色建築展,蒐集最新綠色建材!談到綠建築,不外是外牆與屋頂系統的隔熱,室內的通風對流、雨水儲存運用、燈光與電力系統,透水性地表建材等面向;我以為還要加上價廉,通用性高與日後容易維護更換等3項。所以,在設計與建材的考慮上,我們使用一般的建材,加上通盤思考與對基地的熟悉,才成就這個實驗性的設計。

◆外牆隔熱系統

&nbsp1.空心磚:此為次要結構,作為隔間牆使用,因為中空,所以隔音與隔熱性良好。製作時,可摻入色粉,使成品有不同顏色,未來不需上漆。空心磚施工時可以安插鋼筋補強以增強結構。室內部分,可加上角材,並封上室內隔間板材,如此可以免去粉光程序與節省工資,並形成雙層牆,隔音效果更佳。此外,空心磚有隔音、隔熱、防火、抗震等4大特點,防火時效優於輕隔間。若加上鋼筋與特製鐵網補強,耐震度大於傳統磚牆。

2.雙層牆系統防雨通風口:輕質雙層牆,第一層牆面做小型開口,讓外面冷空氣可以從下方進入,從上方對流散熱,第二層牆外側貼一層鋁箔,以反射輻射熱,熱阻差3倍效果會更好。每兩層的外牆,形成一個系統。

3.植栽牆:以不織布材料供植物的根部抓附,內部設噴灑系統,只要連接水管加上定時器,就可以擁有美麗的植栽牆。牆內外溫度可以相差3~8度。

4.屋頂綠植被:由植被、天然草地甚至是樹木覆蓋著,這樣的屋頂有防紫外線、淨化空氣、涵留暴雨時的積水等作用,還能吸引鳥類和蝴蝶;而且夏季可為房屋降溫,冬季可為房屋保暖。施作時先要以隔板做好防水與防止植物根部穿透,加上良好洩水坡度以避免漏水,粗細級相配過濾水質,除可收集雨水作灌溉,也能用來洗車或沖洗馬桶。

5.下推窗與防颱導風板:衡量宜蘭多雨型氣候,下推式窗子能在下雨時,讓新鮮空氣繼續進入;室內可裝設紗窗防蚊蟲。下推窗需設置在45公分高,讓人坐著時可感受風的吹拂,並帶走體熱。另外,使用2片木頭的折板設計,配合C型鋼,平時可做外遮陽並讓大量涼風進入,晚上或下雨時可關閉。

◆風力發電系統

由於宜蘭多雨,太陽能發電並不適合。鑒於五結教會距離海邊只有3.5公里,且鄰舍房屋高度都不超過4樓,白天黑夜都有風,所以我們選擇風力發電系統成為備用電力系統,另因為宜蘭多颱,所以我們沒有選擇水平式風力發電機,考量風扇隨風轉向會對結構產生偏心扭力,轉速過快時,擔心扇葉飛落造成傷害,而選擇垂直式風力發電機。

6.垂直式風力發電機:4座4KW發電機,每座全運轉時可以供應200顆省電燈泡使用,我們計畫1座連接電池儲電(電池壽命約3~5年,更換費用十分昂貴),另外3座直接併聯市電,使用自然能源系統,不多餘裝設過大系統,將電力回賣給台電,使用風力是維護成本低廉,且不占空間,另外不太受天候影響,日夜都能取電,實用性較太陽能高。

&nbsp

◆燈光系統

7.太陽光管:白天使用Sun pipe太陽光管系統,引導白晝光線至3樓的挑空空間,以類似光纖的原理,使用鏡子引導南向與西向的陽光進入1~3樓的中庭,減少白天燈光的使用,另外使用節能的T5日光燈管與LED燈作室內照明,可以大大節省電力。

◆過濾飲水系統

8.生飲過濾水系統:使用人力加壓的濾水系統,過濾的濾網目僅15奈米,世界上最小的病毒株是25奈米,所以過濾的水可以安心生飲,不須煮沸!每個可處理2萬公升,並附有安全閉鎖系統。每個費用美金399元。
使用在公共空間飲水系統,停電斷水時,也可以過濾雨水甚至泥水供生飲,為末世災難預備。&nbsp
9.節水馬桶:教堂屬於公共空間,本會又辦理課後陪讀班,所以廁所使用的人數眾多,一般馬桶一次沖水量是14公升,假如使用奈米釉面與節水馬桶沖水量可以降為6公升,就可以省下大量的水。

◆會堂自然換器系統

10.高架地板置換式自然通風:在東向4樓會堂講台的下方安置負壓進風扇3座,由3支風管引導至講台樓梯垂直面與會堂地板,並於適當位置開口使用沖孔地板,只要占樓地板面積4~6%,即使室內窗戶全部關閉,也可提高室內自然換氣率3.6~4倍。

&nbsp

影音網站www.youtube.com/user/acrossline01

&nbsp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