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錢方式是屬靈外在表現

追求收入不如智慧理財&nbsp

◎吳道昌(冠冕理財協會理事長、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真的別太在乎薪水嗎?

&nbsp台灣大學李嗣涔校長最近寫信給該校畢業生,羅列14點求職建議,其中「別太在乎薪水」、「不要太在意準時上下班」、「別把責任推給他人」,引發爭議,學生質疑校方跟資方勾結,一起奴化員工;這則消息,也引發了社會對就職心態的探討。若要我給職場新鮮人一些建議,我不談別的,就談金錢觀。

這幾年,我極力推廣冠冕真道理財協會事工,這是專門介紹聖經中有關財務(包含工作觀、價值觀)的教導;聖經有關這方面的教導一共有2350個經節,歷久彌新,原汁原味,是全世界最多人奉行,最實用的金錢觀準則。&nbsp

冠冕真道理財協會願景是使每一個基督的跟隨者,在生活的每一層面,都完全遵守神的財務原則。它的使命就是裝備全世界的人們來學習、應用並教導神的財務原則,使人可以更親密地認識基督,更自由地服事祂,並支持大使命所需資金。我們希望協助畢業生在進入職場之前,首先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工作觀,將來一生走在合神心意的路上,活出豐盛的生命。

聖經一再強調,凡天上地下的都是神的,包含我們所有的財產!神從來沒有將所有權轉移給人,但是世人卻一直搶奪神的主權,以為在「我」名下存摺內的錢是我的、在「我」名下的房產是我的、在「我」名下的轎車是我的&amphellip&amphellip,事實上,「我」只有使用管理權,沒有擁有權;我只是一個管家而已,「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哥林多前書4章2節)這個主客關係如果弄懂了,人生很多問題迎刃而解;相反地,若沒弄懂,接下來你所做的抉擇,以下皆非!冠冕的創始人薄來瑞就常說:「人用錢的方式,就是他內在屬靈的外在表現。」

我大學讀中原土木系,當時的系主任苟淵博教授也告誡我們畢業生說:「不要只為賺錢而工作,要為達成工作的任務而工作。」這句話影響我一生。如果只為賺錢而工作,常導致不擇手段的賺錢,卻失去人生中許多無形的珍寶,如聖經所言:「人若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16章26節)如果是為達成工作的任務而工作,自然就會充滿熱情,全力以赴,錢就跟著而來,這也是我一生遵循的法則。

聖經中談到債務,欠債雖然不是罪,但是聖經不鼓勵欠債,因為「欠債的是債主的僕人」,我們基督徒已經認耶穌是主,卻私下又去認一個債主,是自己找碴兒。耶穌說:「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瑪門:財利的意思)。」所以萬不得已絕不欠債,甚至房屋貸款、汽車貸款等等,當然更不能替人做保。

聖經中還談到奉獻及投資,誠實及知足,也談到永生,礙於篇幅無法詳談。如果不想將自己的生命浪費在和永生無關的事情上,現在就要認清人生正確的路,活出豐盛的生命,切記聖經是我們人生的指南。

&nbsp註:冠冕真道理財協會備有「理財有道」及「經商有道」小組教材,非常實用,詳洽:02-27036003&nbsp

輸跟贏都有潛在危險

&nbsp◎許大雄(冠冕理財協會認證管家領袖、茂喬建築師事務所及工程顧問公司副董事長)

&nbsp可否用投資增加收入?

&nbsp有成大SCM團契的學生問我:「有人說,應努力提升財務上的知識,然後用於投資、提高被動收入;當被動收入大於支出,就不必工作,可以把時間拿來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很想知道您對以上的觀念有什麼看法?或以過來人的經驗來看,這樣做的潛在危險是什麼?」

這樣的觀念,依世俗的眼光來看可說完全正確,也幾乎是所有財經書籍所楬櫫的目標。但以神的眼光來看,就隱含許多陷阱,稍有不察,「恐怕你效法他的行為,自己就陷在網羅裡。」(箴言22章25節)而且,神豈不是要我們「要謹慎,恐怕因貪食、醉酒,並今生的思慮累住你們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網羅忽然臨到你們。」(路加福音21章34節)

這問題的核心其實在生命或工作的意義何在?簡言之,如果是為了滿足自我與家人需求與慾望,「不必工作,可以把時間拿來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首要的目標,依此目標,你得充實許多財經專業知識(我念了2年商研所都覺得有許多不足),當然實務經驗也不可少(我做了20多年投資還是常跌得鼻青臉腫)。如果你從事正職又要兼做投資,可想見你得耗費許多心力與金錢,也得在成敗間來回輪轉、不斷學習;或許,有朝一日你可以成為贏者圈的一員,但這機率極低,因為股市的機制讓你很難贏,這就是為何散戶總是哀鴻遍野,能歡笑收割者少之又少。

其實,更麻煩的不在輸,而在贏。除了賭性堅強者以外,輸了還會讓我們謙卑下來,有個反省與悔改契機。贏了可就完了,因為人的罪性會讓他沖昏頭而自以為是、自以為義。

有位哲學家曾說,世間有2樣東西,當人擁有就忍不住會濫用,一為權力,一為金錢。在權與錢的夾攻之下,鮮有人能倖免於難。通常功成名就是成功的正作用,驕傲則是其副作用,這個副作用之所以嚴重,是因為會讓人心中沒有神,甚至會自以為是神,自認可以掌控一切,所以有錢能使鬼推磨,也因此種下下一次失敗的禍因。

「股神」巴菲特曾說過,人生真正重要的不是投資,而是你的工作;家父生前也常耳提面命「本途愛顧勒」(台語「本業最重要」之意)。本業是根本,根莖紮實,枝葉必茂盛,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勤奮工作,越奉獻越富有

&nbsp◎許大雄(冠冕理財協會認證管家領袖、茂喬建築師事務所及工程顧問公司副董事長)

基督徒該有的工作觀?

&nbsp多數人一出社會就想賺大錢、成大事,但回頭想想,教會觀念都好保守,怎麼辦?其實,你不必擔憂成為基督徒就會變窮、成不了大事;相反地,幾百年前的一位改革宗前輩曾說,基督徒幾乎不會變窮,因為當你心中有主,紀律與節儉將應運而生,你就不可能變窮!我覺得很有道理,一個律己甚嚴、勤儉持家的基督徒,不富才怪!&nbsp

多年前,我受邀至一個身障機構演講,我給他們的投資建議極為保守──放銀行。許多人不解其意,主持人私下詢問,我回說:「各位基本上屬於較高風險的一族,謀生能力較低、支出較多、口袋較淺。這樣的條件,風險承受力較低,理財態度應保守為重。但若各位有位富爸爸,口袋深的很,那就可考慮較積極的投資操作。」

我的經驗是,會賺錢不如會存錢,會存錢不如會奉獻。基督徒只要謹守「先奉獻、再存錢、後支出」的原則,並持守神的命令,鮮有不在世上越奉獻越富有的,而且是精神與物質兼具;沒有越奉獻越窮的,只有賭博、投資、抽菸、喝酒、玩女人等才會傾家蕩產,奉獻不會。

我們要明白,勤奮工作,要的往往不是錢,而是其中能帶來滿足之有形與無形的人、事與物。若只追求錢財,就會像義大利人說的,像喝海水一般,越喝越渴,因為慾望無窮,能力有限。

神設立工作是為了我們的益處,聖經上說:「耶和華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神對工做的看法是:1.工作是必須的:「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飯。」2.工作培育品格:「慇勤人的手必掌權;懶惰的人必服苦。」3.我們為基督而工作:「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為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你們所事奉的乃是主基督。」這樣的教導能讓我們找到工作意義。

期勉年輕人要從事有意義的工作,萬一找不到,那就在工作中尋求意義;意思是,世人看為卑賤的工作,會因「為主而做」因此分別為聖、蒙神悅納!

做中學,興趣也可成大事

&nbsp◎李信仁(教會公報社資深記者、長老教會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主委)

興趣真的不能當飯吃?

&nbsp《台灣教會公報》記者,是我大學畢業、當兵退伍後第一份,也是唯一的「頭路」(工作),2002年至今。

我大學主修會計,卻知道自己不喜歡會計財務。家人拿報紙要我留意彰銀、台塑等招考廣告,但我興趣缺缺,反倒從頭版到報尾,報導、評論、廣告都瀏覽,看報讓我興味盎然,發現原來自己很愛看報紙、關心時事,對人間百態充滿好奇。大學時整天泡圖書館,不是為了演練會計習題,而是遍讀書報雜誌,一天常看8份報紙以上,還詳細比較各報新聞的差異,加上「雜食性」的閱讀習慣,大專長青團契討論信仰和社會的開放風氣,刺激自己對事物的觀察和批判性思考;偶爾投稿或上網寫作練文筆,做這些事不覺得累,還有成就感。

我從小學四年級時就開始讀《教會公報》,因緣際會從作者到記者,多年閱報經驗成基礎;沒修過新聞課程,採訪寫作攝影、新聞來源、議題開發、外語能力等,大多是現場實作、自己動手研究閱讀而來,至今仍在精進當中。

長輩常說:「興趣不能當飯吃」,家人也擔心教會機構待遇和發展,而我自己看到同儕年薪百萬,開名車、買豪宅,對比自己「儉以養廉」,也會感嘆「只能這樣子嗎?」但上帝調整我的態度,有個朋友很羨慕地告訴我:「你的工作和信仰、認同、價值觀完全結合,這真是份好頭路。」她的話提醒我凡事感謝,珍惜並看重上帝給我的記者生涯。

職業,最好是有興趣和擅長的事,有興趣才會喜歡,不喜歡就沒有樂趣,也就無法進步。

如果從事沒有興趣的工作該怎麼辦?《武士道》作者新渡戶稻造,早年在札幌農學校就讀,對農業興趣不高而陷入憂鬱,到東京帝大深造只能主修農業經濟;他讀過英國哲學家卡萊爾的作品後感觸良多,覺得「人生問題,只能靠信仰解決」,便深入認識基督教和西方文化,因此選讀英文,找到真正興趣。之後他留學美國,立志成為「日本和西洋的橋樑」,為日本引進新思潮,用英語寫下結合日本傳統與基督教、西方哲學的《武士道》一書,在國際為日本發聲,影響深遠。

至於新渡戶稻造的「本行」,農業呢?1901年他受聘為台灣總督府技師,當時《武士道》已經發行,他的名聲響亮,國家卻指派他用農經專業規劃台灣糖業,他將一切「歸零」,投入新工作。在他的執行下,台灣糖業快速發展,產量滿足全日本需求,居全球第2;他是當時台灣現代化的推手之一,李登輝更是受到他的啟發以農經為志業。

新渡戶稻造在《修養》一書提及職業和性向不合的往事,他說即使對農業不感興趣,上帝仍使用他的農經知識造福人群;無論如何,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興趣,興趣不見得是在職場發揮,畢竟工作不是生命的全部。對於職業,他一再強調興趣的重要:「逆來順受選擇自己不喜歡的職業,隨著時間產生興趣,這樣的例子不是沒有,但我還是認為很難有大發展。」

Learning by doing(做中學),是職場的可貴之處,工作能讓人更加認識自己的潛力和才華、找到興趣和目標,這就是上帝的呼召。「職場即是道場」,在工作中與人和善相處,謙卑與主同行,就是最好的敬拜。

&nbsp

&nbsp

&nbsp

小事忠心,大事能擔當

◎呂冠磐(新世紀光電人資處暨法務室副處長 、台南中會迦南教會執事)

&nbsp盡做些瑣碎小事沒成就?

&nbsp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是很多新鮮人會有的感受,但「萬丈高樓平地起」,所有事情都是從基層開始,以製造業來講,如果沒經歷過技術員的世界,未來如何成為稱職的基層工程師?沒有洗過、切過菜,怎麼當大廚師?所有的工作都要從基本流程開始,小事做好了,才有可能了解整個工作流程,進入較高階的工作內容。

我在法務跟人資單位任職過,以人資部門為例,員工從報到、離開、薪水、工作的感受問題,都需要靠很基層、執行的承辦人員維護正確的資料,這樣部門主管才能做好人力規劃及人才管理,萬一資料不正確,在檢討人員的離留任率、人才庫的維護上就會產生不同的誤差,主管也無法形成最重要的管理決策。

這些看起來瑣碎的小事,怎麼把它做到看起來不瑣碎、有系統,做得有效率、又快又好,就是你面對這些事的態度,也是主管未來是否願意繼續賦予你重責大任的依據,聖經上不是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路加福音16章10節)同樣的,把瑣碎小事做好了,主管一定會注意到你,嘗試讓你做其他的事情,進而發現你的長才。

此外,現在企業多採取責任制,1個人可能當1.5個人力使用,這個情況未必合理,但在客觀情況改善前,怎麼面對?就是吃苦當作吃補!每個工作都有自我成長的機會,工作的意義除了填飽肚子之外,如果能在其中找到自我實現與追尋的價值,你付出的努力,會以其他形式回饋到你身上。這些回饋不像薪水,你學到的,永遠會跟著你。(採訪整理/張怡倩)

像蛇又像鴿,換工作非首選

&nbsp

◎呂冠磐(新世紀光電人資處暨法務室副處長 、台南中會迦南教會執事)

工作真痛苦辭職好嗎?

&nbsp

工作環境會帶給人很大的壓力跟痛苦,有很高的原因跟主管、同事有關,主管若能像教練一樣輔導跟指導部屬,狀況會比較容易抒解。但是要求主管跟同事改變,難!不如透過信仰,將困難煩擾禱告交託,環境若無法改變,就先求神改變我們的心態跟態度,轉換我們的心思意念,幫助我們正面積極面對問題、在困境中有所學習。

人際互動會影響一個人在職場上能否快樂勝任。新鮮人剛進職場就像是張白紙,不如先遵循以前老人家說的「囝仔人有耳無嘴」,對職場中的人際糾紛切勿涉入太多,更忌諱被歸到哪個小圈圈,馬太福音10章16節:「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與同事相處,千萬要保守自己的心純淨馴良,也要小心別落入別人勾心鬥角的網羅。

工作上不懂的事情要謙虛求教前輩、多聽聽前輩怎麼說,在未了解整個工作狀況前,別急著發表意見、不要馬上質疑過去的做事方式;這樣一來是尊重資深員工,二來是前人可能已經考慮過各種可能,才如此制定工作流程。等你都熟悉整個工作環境與狀況時,再考慮與同事溝通「改變」。不過在溝通是否改變之前,記得鍛鍊好自己的溝通技巧、謹慎表達,以免讓別人留下「不尊重前輩」的印象。

總之,遇到挫折就換環境(換工作),這不是最好的解決問題方式。不論是職場新鮮人或老鳥,都應該給自己至少兩年的時間去認識、熟悉這份工作,之後再去考慮是否喜歡或擅長。如果根本就撐不過一年,那就要好好問自己「為什麼沒有考慮清楚自己到底喜不喜歡這份工作,就茫然來應徵呢?」

或許你心中會疑慮「不知道這份工作究竟能不能發揮我的天賦」,或「我的天賦到底是什麼?」其實,大部分的人一輩子都是邊工作邊摸索自己的天賦,只有少數人非常清楚自己想做什麼、什麼最拿手。而從時間分布來看,工作在我們生活中的比重已超過與家人相處、休閒的比重,因此我們一定要常常問自己「我做什麼比較拿手,做什麼比較快樂?」這很重要,上帝給每個人天賦不同,若能在工作上充分發揮出來,會使自己得到成就感、也能榮神益人。(採訪整理/張怡倩)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