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與苦難 「羅馬─君士坦丁皇帝之夢」展覽

文圖◎林昌華

「提琴手站在屋頂上!聽起來很瘋狂。但是在我們的小鎮安那特夫卡這裡,你可以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屋頂上的提琴手,努力拉奏出愉悅簡單的音調,而不至於跌斷脖子,那實在不容易;或許你會問,如果那麼危險,又何必站在屋頂上?我們站在屋頂上,是因為安那特夫卡是我們的家,我們要如何維持平衡呢,我可以用一個字回答你──『傳統』!」──舞台劇《屋頂上的提琴手》

   雙倒水的屋脊

將近2000年的教會歷史當中,「教會與政治」的關係一直都是錯綜複雜的議題。創建之初,基督徒曾被視為社會異端,而遭受羅馬政府與民間的逼迫;後來隨著政治環境變遷,教會在社會的地位也隨之改變,在羅馬君士坦丁皇帝之後,教會更從受排斥和壓迫的團體,轉變成有權有勢者的象徵。

當「教會」權位位居高峰之時,國王必須在教皇面前低頭接受封立,才擁有統治的基礎。然而,高舉的地位卻也讓教會領導者驕傲,進而壓抑社會上不同於「教會教義」的聲音,例如天文學家哥白尼的日心說,便因挑戰教會的看法而受審判。

雖然異議的聲音被教會壓抑而暫時止歇,但是歷史的評判卻認定教會犯錯,而以「愚昧和壓抑」的污名定義基督教的信仰。簡言之,近2000年的歷史過程,「教會」與「政治」以各種不同角度與樣態彼此互相競爭與角力。就像《屋頂上的提琴手》中提琴手所處的危險位置一般,教會也站在「雙倒水」的屋脊上,在「苦難」與「榮耀」的角力拉鋸中,艱困地維持平衡,並在當中見證上帝的愛與救贖。

然而,什麼是「苦難」?什麼又是「榮耀」呢?聖經的教導與世俗的定義並不相同。從一般的價值觀來看,得到高舉就是榮耀,被壓迫就是苦難;但是從信仰的角度來看,堅持信仰不懼苦難甚至擁抱它就是「榮耀」,而攀附權位而失去信仰精神就是「苦難」。

對一般人來說,這是難以理解的道理,因為對他們來說,現今的生命是唯一可以把握的存在,在此之後的未來是渺茫不可解的。但是對基督徒來講,現今生命只是下一階段生命的試驗場,此一生所言所行將來要在上帝面前接受評定和審判。所以在試探與試煉的考驗中,一位基督徒能否、如何堅持信仰,就是見證上帝的歷程。  

  君士坦丁皇帝之夢

2016年初,帶著妻子回母校走走,在阿姆斯特丹廣場(Dam Square)附近超過500年歷史的「新教堂」(Nieuwe Kerk)看到了一場讓我印象深刻的展覽。

這次的展覽名為「羅馬──君士坦丁皇帝之夢」(Rome – De droom van keizer Constantijn)。展出的物品都是由羅馬梵蒂岡博物館借展,可以說非常難得。此次展覽主題是:「羅馬帝國在數百年間由原本多元宗教的社會,轉化成以基督教為唯一宗教的過程。而整個展覽的核心在於君士坦丁皇帝之夢」。

所謂「君士坦丁皇帝之夢」,是指最早的教會史家優西比烏(Eusebius of Caesarea,約260~340年)撰寫的《君士坦丁的一生》(Life of Constantine)書中所引用的傳說。這個傳言說,君士坦丁皇帝與勢均力敵的對手對敵,在一場決定性戰役前夜曾經做一個夢。夢中君士坦丁看見耶穌對他說,只要以基督十字架作為部隊旌旗,就一定會戰勝敵軍。夢醒之後的君士坦丁皇帝就照著夢中得到的指示更改旌旗,他的軍隊果然在這場決定性的戰役當中大獲全勝。(有另一說:在決戰前,君士坦丁望向天空,看見太陽之上有十字架的形狀出現,同時也出現一段文字說明in hoc signo vinces「以此記號,汝必征服」,於是君士坦丁命令士兵在盾牌上畫上十字架的記號,他的軍隊果然戰勝。)

這次的戰役,可以說是君士坦丁個人政治生涯的勝利。在2年之後的313年,君士坦丁皇帝頒布《米蘭詔書》,讓基督教像其他羅馬宗教一樣受到公平的對待和保護,教會不再受到政府的壓迫。君士坦丁本人也在過世之前接受洗禮,成為基督徒。在此之後,基督教會在羅馬帝國的影響力逐漸增加,於是在主後380年時,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唯一的官方宗教。

到此為止,可以說基督徒是以擁抱苦難的殉道精神戰勝了擁有軍事與政治力量的羅馬帝國,教會以信仰戰勝了刀劍,這是福音最大力量展現的光榮時刻。

   榮耀走向敗壞

然而,歷史並不會永遠停留在最理想的時刻,它的步伐會繼續走下去。假若教會沒有意識到擁有權位所肩負的責任而更加謹慎,並且集中精神對付各樣物質和權力的試探,那麼按照人性的敗壞本質,勝利的果實將會很快地變質腐敗。

從歷史紀錄,我們看到活生生的見證。就在教會成為官方宗教後,教會的「修道主義」突然變得盛行,為什麼有些基督徒不願享受特權地位,寧可走進北非沙漠和曠野中,過著物質欠缺、艱困的修道生活?因為擁有單純信仰的基督徒,不願與貪圖權位的掛名基督徒同流合汙,他們想藉著禱告和簡單的生活,試圖回歸堅定而純真的信仰精神。「修道士們」離開人群進入曠野修道,他們放棄一切,回歸原初單純的信仰,他們的見證,對受到物質化價值觀污染的現今教會來說,實在是最好的儆醒。

   皇帝崇拜的記號

走進展覽會場,首先進入眼簾的是一尊指向天空的巨大手指,這尊石灰岩雕像比一個人的身形還高,看起來像是後現代藝術家的作品。站在手指邊望向展覽廳的中心,可看見一個巨大的頭像,炯炯有神的眼光望向手指,似乎在命令手指聽其指揮。

事實上,這是羅馬君士坦丁皇帝主後4世紀雕像的倖存殘留部位。根據羅馬「皇帝崇拜」的文化傳統,在君士坦丁獲得羅馬帝國絕對統治權後,由政府雕塑了一尊巨大的雕像置放在新建的神殿中,作為人民景仰甚至膜拜的對象。然而,這尊巨大的雕像和神殿完成大約150多年後,也就是主後476年,北方的蠻族攻入羅馬帝國的首都進行燒殺擄掠,一舉摧毀存在已達千年的羅馬古城。當然,那些被當成神祇頌揚的眾皇帝雕像也遭受嚴重的破壞,隨著羅馬帝國湮沒於歷史灰燼和荒煙蔓草間,不再受人聞問。

直到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這座殘破的雕像被發現而挖掘出土,置放於雕刻家米開朗基羅的工作場所,後來整個雕像也收入博物館典藏,直到現在。在阿姆斯特丹「新教堂」展覽場的巨大頭像背後牆壁上,則是掛著君士坦丁皇帝原始雕像復原想像圖(約12公尺高),一般人在這個巨大雕像的面前顯得非常渺小。相信這座雕像是君士坦丁皇帝聲勢如日中天時的光榮記號,也是從人的眼光來看一個絕對榮耀的象徵。

   官方神學的謬誤

光是一座巨大的雕像不會讓人不朽;是世人的讚揚使得原本平凡的人轉變而成為不朽人物。君士坦丁皇帝的地位若不是教會史家優西比烏在《教會歷史》當中的讚美和頌揚,他只算是羅馬眾多的皇帝之一。但是,對這位曾經歷羅馬政府壓迫(甚至他的老師也為了信仰而殉道)的教會歷史學者來說,《米蘭詔書》是上帝透過君士坦丁賞賜基督徒的拯救信息。詔書頒布之後,基督徒的生命和財產獲得政府的保護不受威脅。他們可在人前傳揚福音信息而不需懼怕羅馬兵丁刀劍,或鬥獸場裡獅虎的攻擊。於是,在優西比烏的筆下,上帝國的統治已經來到,而君士坦丁就是上帝在地上的代言人。優西比烏高舉君士坦丁皇帝對上帝國的貢獻,讚揚擁有合法地位的基督教會的建築和裝飾的華美,甚至他強調君士坦丁皇帝在上帝救贖人類計畫當中的地位與意義,或許優西比烏想要利用對君士坦丁的讚揚,讓教會得到皇帝的賞賜和重用。

對此舉動相當不以為然的現代基督教史學者貢撒雷斯,就以「官方神學」(Official Theology)來批評優西比烏毫不保留讚揚君士坦丁皇帝之餘,卻忽視了皇帝也是個罪人的事實,而攀附權勢的代價就是信仰的扭曲。優西比烏讚揚和追求的目標,事實上已經遠離耶穌在福音書對使徒和門徒的教導。當基督徒或教會向權位者靠攏的時候,就再也聽不到受壓迫者懇求憐憫和公義的呼聲,而這個行徑就落實了馬太福音25章中,耶穌咒詛山羊的舉動。這是基督徒和教會必須深以為誡的錯失。

   轉化的過程

正如展覽主題文字描述的,本次的展覽是「羅馬帝國在數百年間由原本多元宗教的社會,轉化成以基督教為唯一宗教的過程」。顯然,改變羅馬政府的力量並不是來自羅馬帝國政府,甚至不是君士坦丁皇帝本人。君士坦丁巨大人像的側邊是一整排的油畫,每一張圖說明初代教會時期,基督徒受到各樣逼迫的故事。由於這些油畫的年代已經相當久遠,繪畫的顏色也偏向暗黑濃重,讓人感受到當時代基督徒沉重的心情。圖畫當中可以看到基督徒受到逮捕、盤問時的恐懼,也看到基督徒赤身與野豹搏鬥的情景,當中有一小幅畫像則是描述彼得被倒釘十字架的情景。

根據聖經紀錄和教會傳統的說法,在耶穌被賣之前,彼得曾經驕傲地對耶穌誇口,絕對不會讓耶穌受到苦難,也絕對不會否認與耶穌的關係。但是,就在耶穌被審訊的那個晚上,彼得完全忘記先前所說的夸夸之言,連續3次惶恐否認自己與耶穌的師生關係。就在第3次否認之後,彼得聽見雞啼,想起自己先前的誇口和耶穌的回應,而羞愧地啼哭起來,這是我們在福音書讀到的故事。

來到使徒行傳,領受聖靈澆灌的彼得勇敢為主見證,儘管遭遇各樣的威脅與逼迫,彼得火熱傳揚福音的信心與行為完全不受干擾。在這裡我們看到了得到真正信仰能力的彼得。但是在使徒行傳敘述之後彼得的下落,卻不見聖經的紀錄。他到底去了哪裡?根據教會歷史的傳言,彼得成為羅馬教會的主教,成為首都主教的彼得受到了猶太人和羅馬基督徒的尊敬。

   十字架的盼望

然而,基督教信仰經歷大火試煉的時刻終究不可避免。主後54年尼祿(Nero)即位成為羅馬帝國皇帝之後,基督徒的處境愈發艱困。尼祿是個殘暴的君王,他殘殺基督徒,根據羅馬歷史家塔西土(Tacitus)和其他兩位史家的證言,尤其特別喜歡將被擄的基督徒浸入油脂,然後綁在柱上點火,作為燃亮宮殿的照明之用。在這種極度危險的處境之下,基督徒的生命就像風中的蠟燭一樣,不曉得何時會被外在暴虐的強風吹熄。

主後64年,極為嚴厲的逼迫終於來到。那一年突然而至的大火肆虐整個羅馬城,許多的羅馬市民懷疑是尼祿皇帝下令放火;為了擺脫嫌疑的尼祿皇帝宣稱是基督徒為了報復羅馬政府的逼迫而放火,並且下令逮捕羅馬城內所有基督徒。

根據傳說,身為羅馬教會主教的彼得再度遭遇到極為艱困的處境。此時,教會的長老勸告彼得先離開羅馬城躲藏起來,等局勢安全穩定下來之後,再回來繼續領導羅馬的教會。「我是可以離開,但是城內無辜的基督徒要如何是好?」陷入天人交戰的彼得,衡量各樣的利弊得失之後,決定聽從長老的建議暫時離開羅馬城。如同長老所說的,等到局勢平靜下來之後,再回到城內繼續領導教會。

就在歷經千辛萬苦走出羅馬城門時,彼得看見對面有一個熟悉的人影往城內走來。「老師,祢要往哪裡去?」張大嘴巴極度驚訝的彼得看見耶穌,不由得問道。

「我的學生彼得又跌倒了一次,我要回去羅馬城,為他再被釘一次十字架!」說完就消失在眾人眼前。想到自己「暫避風頭」的舉動,事實上是再度顯露了自己的軟弱,而且在基督徒受苦時脫逃的領袖,實已失去資格在局勢穩固後回去領導教會。於是彼得轉頭往城內走去。在羅馬兵丁要釘他十字架時,彼得請求行刑的士兵:「我沒有資格像我老師一樣被釘十字架,請將我頭上腳下釘十字架吧!」

常言道:「殉道士的血,是建立教會的基石。」從人的角度來想,那些殉道者在面臨苦難的時候,他們不會驚慌嗎?他們不會恐懼嗎?想想客西馬尼園內的耶穌吧!為信仰而放棄生命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情。

但是,正如保羅在羅馬書6章5節所說的:「如果我們跟基督合而為一,經歷祂的死,同樣我們也要經歷祂的復活。」正是復活的信仰,讓在最無望的景況下仍然堅定擁抱盼望的基督徒,以信心戰勝了刀劍和野獸兇暴爪牙的壓迫。換句話說,是上帝放在人心中的愛戰勝了恐懼與死亡,也轉化了羅馬帝國,乃至整個世界。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