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具名者為教會及神學院奉獻建費

&nbsp &nbsp &nbsp1849年11月21日出生於蘇格蘭的巴克禮牧師,26歲就到台灣來宣教,期間時常以書信向英國長老教會報告宣教情況。為記念這位為台灣福音文字事工帶來廣大影響的牧師,本報連續刊登6篇張瑞雄牧師收集、幾位同工翻譯的巴克禮手寫書信,讓讀者親睹巴克禮牧師的台灣宣教紀行。&nbsp

1900年,9月23日,瑞士,哲麥(Zermatt)車站大酒店

親愛的康奈爾(Cornnell)先生:
「除非經過本會的宣教委員會同意,在休假中的宣教師,不可私自尋求任何捐獻。」
這是一個好的規定。不過,我認為這個規定並沒有禁止我們接受樂意的捐獻。我很歡喜向你報告兩件捐獻的事。
你可能記得,台南府的禮拜堂實在很簡陋。幾年前教會內的兄姊有捐出日幣400圓,然後買了隔壁兩間屋子,計畫來建一個新建築。他們聽到在廈門、潮州等地方有很多來自母會的捐款,因此,要求我們向母會請求協助建造一間禮拜堂。
在那時,新樓病院仍未造好,對宣教委員會來說,建造禮拜堂並非最迫切需要的事。尤其宣教基金長期短缺,所以我們就沒提出請求。在此地有一位朋友(不具名)交給我240英鎊,來建造台南府適合的禮拜堂,名叫做(假使大家同意)「馬雅各(James Maxwell)紀念教會」,這筆錢在捐獻者與我同意之下,指定要作這用途。
因為日本當局要拓寬道路,我們禮拜堂前面的土地會被切去一部分,逼得我們不得不改建,而且我也希望這是一個鼓勵,促使台南府教會能聘他們自己的牧師。所以一個新禮拜堂是真正實際需要的事。我也相信在福爾摩沙的每一人,不論是外國或本地人,都會認為這個紀念教會的名稱很適合。
台南府學院(註1)已經進行很多年時間,它有13寢室,2室給教師,現在有20至30名學生。我們有更多人申請入學。關於更大院舍的需要,宋忠堅牧師(Ferguson)在委員會提起過。我非常歡喜,來向你報告這一件無具名捐獻者,最少奉獻1000英鎊來做為建造台南府學院的建築資金。
這事我沒對福爾摩沙宣教師會提起,因為我認為這事應該不要私自提起。可否請你提起這事給宣教委員會,而不必提起人名?並請於倫敦神學院(註2)的畢業典禮演講中宣布這消息。
妻子及我在此享受美好的景色時光。明天我們將去里維(Revey)及巴黎住2~3天,住庫克展覽酒店(Cook Exhibition Hotel),然後將赴倫敦參加神學院的畢業典禮。屆時希望能相見。
在我離開格拉斯哥(Glasgow)之前,我遇見彰化的梅監霧(Moody)牧師,他看來挺硬朗的。我沒有蘭大衛醫生(Dr. Landsborough)的音訊。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誠懇的敬意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忠實於您的 &nbsp Thomas Barclay
&nbsp
◆註1:現今之台南神學院。
◆註2:當時英國長老會神學院尚未遷徙去劍橋。
◆譯自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的史料珍藏館(special archives)所收藏,巴克禮牧師手寫報告宣道狀況的書信。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