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城百年教堂──天主教無染原罪聖母聖堂

 

天主教無染原罪聖母聖堂

 

 

 

 

 

 

 

創立時間:1868年 地址:台南市中山路86號 歷史143年  

建築特色

台灣的教堂始建於荷西時期,但今皆無存。19世紀中葉,到了清領時期,開放通商口岸,第2波的基   督教與天主教再度登陸台灣,此時西洋傳教士特意將台灣鄉土特色融入教堂建築中   增加親切感。但日治時期由日本建築師設計的教堂卻完全模仿西洋建築原型,在建 築中大量放入西洋建築語彙,台灣並沒有嚴謹的哥德式教堂建築,但這些建築語彙不斷出現時,一般稱為仿哥德式教堂,天主教無染原罪聖母聖堂即是這種建築。

教堂採仿哥德式建築風格。在造型上面,教堂入口門廊及正面中央的陡斜山牆都傳達出歌德尖拱的意象,門廊由兩根獨立方柱與兩根壁柱組成,柱間並有兩
根小圓璧柱方柱形成類似簇柱之組合,小圓壁柱上撐一個圓拱,拱心石部分則為類似勳章式的紋樣,正面左右兩側牆面開圓形拱窗,拱窗的飾帶橫貫全壁面,兩端壁柱上端的屋角有多層次的流蘇設計,裝飾甚為細緻。山牆山尖內為天主教道明會標誌
,左右兩側的次入口,各有3個拱窗,彼此間有3個壁柱作為隔間。背面斜邊收尾設計非常精巧,輔以5根梯型壁柱強化,兩邊有小圓窗與中央的透光拱弧窗,甚為少見。教堂最高點以十字架收頭,充分傳達了宗教的神聖意涵。
教堂建築本身為長方形巴西利卡式空間型態,中央為中殿兩側為通廊,室內原本由8根石柱撐起如雨傘弧形之拱頂天花板,兩者之間有2排列柱,用意在將男女各分一邊,最底部為木造聖壇,雕刻精美古色古香。1986年,教堂再進行改修工程,修改之後,分隔中殿與通廊的柱子被拆掉,聖壇也略作修改。室內成單一大空間,天花板則4分成為變形拱頂,從承重柱上延伸出來一根根筋勒,在拱頂上形成特殊的十字。內部的陳設主要還有前方那1片壓克力裝飾,每格各有不同意義,三角及中間的眼睛,代表3位1體上帝看顧世上萬民;手及&Alpha&Omega標誌代表上主是創始成終的創造者;其餘還有代表誡命的摩西石板、代表施洗的流水。而在教堂內正中央的地板上也有道明會的標誌。
 

歷史沿革

天主教傳入台灣,可溯源到1626年,西班牙道明會馬蒂內神父率4位神父及1位修士隨軍登陸三貂角,他們以基隆為中心,在台灣北部向平埔族原住民宣揚天主的福音,但隨著西班牙殖民軍於1642年被荷蘭擊潰退出台灣,剛剛萌芽的天主信仰,不得不宣告中輟。
1866年,郭德剛神父派傳道員前來台南辦理孤兒收容救濟事宜,成立「聖幼兒之家」。1868年購地建屋,地點就在今成大光復校區的榕園,然而在全台灣皆瀰漫著排外仇教的氣氛下,再遭居民百般阻礙,建築工程中斷,最後僅能搭蓋草茅竹屋一間,權充臨時聖堂及住所,這就是台南天主教第一座自建的聖堂!
1871年,李嘉祿神父受命前來台南府傳教。1872年在小東城門外,建造2層樓高的聖多瑪斯聖堂。1889年又在今中山路段以640元購買中式房屋一座,內有房廳10餘間,可充臨時聖堂、道理廳、神父與傳道員宿舍之用。此外又另購臨近一大片土地,以備新建聖堂,後經過與官府交涉,以蓋2層樓為限,如願完成聖堂之興建,天主教台南教會從此奠定鞏固之基礎,這就是目前中山路天主堂的前身。
1911年,日本政府開闢自火車站至市政府之大正町2丁目道路(即今中山路),教堂基地被徵用,一分為二,乃將路西北邊土地變賣,保留今中山堂用地,從此教堂面臨大街,更加有利傳教。1925年,洪羅肋神父以歷年向國內外各界募捐所得的8000餘圓,大興土木,興建了新聖堂,這就是一直延續到戰後的無染原罪聖母聖堂。雖然台南無染原罪聖母聖堂有百多年歷史,但因後來歷經多次修建,致無法列入古蹟。
畢生致力於傳教工作的郭德剛神父,第1站就是福爾摩沙,他在台10年又2個月,除了台南教會外,他也創立了目前的高雄主教座堂、前金堂區、萬金及溝仔墘、老埤堂區、山腳(鼓山)天主堂。
(圖文提供/台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