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級景點A級回憶

文圖◎履 仁

&nbsp禮拜前,教會的妹妹手上拿著一本王鼎鈞散文集,問我知不知道「秋茂園」?

我答道:「當然知道啊,以前教會去那裡做過野外禮拜!」黃秋茂先生是旅日的哲學博士,年幼家貧,在台灣為人牧牛,曾經到別人家果園裡偷摘過水果而遭斥責,當時他便立志發憤圖強,成功後一定要建造免費的娛樂場所,讓台灣的小孩能享受幸福童年。儘管記得秋茂園的由來,我卻想不起來園區的樣貌及遊樂設施,印象中只記得一座座巨大的水泥雕像。跟她說完黃秋茂先生的故事後,當天下午我一時興起驅車前往位於苗栗通宵的秋茂園,想找回一點兒時記憶。途中為了避免迷路,還特地到便利商店買了在地旅遊手冊,豈料內容完全沒有提到通霄秋茂園,還是問了店員她才告訴我呢!想來在這個家家有數位遊樂器材、電動遊樂場林立的時代,秋茂園已經被旅遊手冊排除在值得推薦的景點之外了。
邊開著車時,不知為何心中不斷響起一首歌的旋律,是兒時最喜歡的卡通主題曲「有一個孩子名字叫湯姆,他是一個聰明勇敢的孩子&amphellip&amphellip」這段小旅程越來越讓人期待。
車子沿著台61線走,經過海邊豎立的一座座風車,在路邊看見突出於地平面的水泥雕像,「到了。」轉進位於鐵軌旁的小路,狹窄的進出口有幾個小販分佔道路左右兩旁,熱狗、鳥蛋、冰淇淋、彈珠汽水,標準傳統遊樂區販賣的小食,彷彿在迎接旅客走進時光倒流的旅程。樹木扶疏的園區外,遊客三兩成群從側門進出。
停好車以後,隨著孩童嬉鬧聲入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翠綠的矮樹牆,將園區區分成好幾塊,小朋友們穿著短褲涼鞋,在近入口處的水泥溜滑梯爬上滑下、咯咯亂笑。佔地4公頃的園區裡,中間一條主要道路,連接各個不同主題的區域,有道教、佛教、儒教、天主教還有基督教,每個區域內同樣以水泥塑像擺設相關布置。我在天主教的區域裡,看見夾道雙手合十祈禱的小朋友、屋簷上歡慶的小天使、還有抱著聖嬰的聖母馬利亞,只不過看那聖嬰微微向上翹的腳,倒像是民間宗教塑像裡的童子;在基督教園區中則只見到一幅最後晚餐的壁畫,想來當初園方在設計各個區域的主題時也是考究過的。
最吸引我的是「三民亭」,國小時寫過反共復國、解救大陸同胞的作文,看到亭子上、站得直挺挺一男一女泥塑童子軍,倍感親切;當時聽到女童軍楊惠敏冒死送國旗給800壯士的義舉,小小年紀的我被愛國情操充盈了心頭、淚濕了襟頭。如今時過境遷,800壯士離我遠矣,遠不如八卦山上對抗日軍的民兵那般扣我心弦;我還是愛國,不過愛的是台灣國。再看看三民亭上,已經斷手缺鼻的男女童軍,也該隨著軍國思想退位、走入歷史了吧!
園內處處可見牛的水泥塑像,最中央處還有黃秋茂先生牧牛耕讀的塑像。以前聽爸爸說這個放牛的孩子,後來16歲隻身到日本北海道做生意追求夢想,成功後回台造福家鄉,為孩童建造免費樂園,真是很令人感動;雖然16歲對當時的人來說已經是大人了,但是「隻身到日本」,這勇敢的行徑,仍在我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園內雕刻的文字,述說著「美善」「道德」的教育,諸如「用愛自己的心去愛護別人」、「我要永遠保持一顆純潔的心」,就如黃秋茂先生自己創作的詩一樣「全心發揚真愛&amphellip&amphellip廣彼互惠精神&amphellip&amphellip以萬分感念之情答謝神恩。」
60年代建造的這個水泥樂園,為當代的人帶來極大樂趣,據說台南秋茂園還有果樹可供人採摘,至於通霄秋茂園,在近海之處也設置了烤肉區;我信步走到遍地落葉的烤肉區,想起幼時參加教會野外禮拜來此,電子琴聲作伴奏,大家的吟詩聲充滿了整個園區,引起其他旅客側目還覺得意光榮。只是70年代開始,台灣的經濟起飛了,各種主題遊樂場紛紛成立,就連一般的風景區也設置了碰碰車、電動遊樂器材;像秋茂園這樣,單純只有水泥塑像的遊樂園,就漸漸沒落,退入B級景點之列。
再次想起《湯姆歷險記》主題曲,「湯姆~湯姆~富有夢想,湯姆~湯姆~充滿活力;為追求理想,不怕冒險;為了幫助朋友,不怕困難&amphellip&amphellip&amphellip」為什麼在秋茂園一直想起這首歌?想來秋茂園是我兒時的記憶,而黃秋茂先生就像那湯姆一樣,既有冒險精神、又有憐憫慈心。這歌,我不曉得如今有多少人記得,秋茂園的故事,也不曉得有多少人知道;但對我而言,這個被一般旅遊手冊當做B級景點的地方,有A級的故事、A級的回憶。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