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未完成的故事 上

羅馬書15章22~29節

 

◎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編按:本文為2013年台神畢業典禮講道

首先恭喜所有畢業生,也祝福在場所有人,這是個美好的日子,晴空萬里。像這樣的日子,馬偕會在日記上寫著:「What a glorious day!」今天講道者應該是唐培禮博士(Dr. Milo Thornberry),教授會去年就已經決議要頒發榮譽博士學位給他和前妻唐秋詩博士(Dr. Judith Thomas),他們基於基督信仰為台灣的民主、人權自由和主權獨立的貢獻是全世界都公認的。可惜唐博士因1個多月前中風,以致無法前來,我今天代替他講道,我分享的信息希望能延續唐培禮夫婦的信仰見證。

 

在今天的經文裡,保羅明確提到他的宣教藍圖和心願,更具體地說,是他想要去訪問羅馬教會,甚至進一步去訪問西班牙的計畫。之所以有新的計畫,部分原因是他在這一帶的工作已經完成(15章23節),事實上,他在15章19節已經提到:「從耶路撒冷一直到以利哩古一帶地方,我到處傳揚關於基督的福音。」(以利哩古在馬其頓北方,是今天的阿爾巴尼亞和南斯拉夫一帶)換句話說,他的宣教工作已經到了一個擬定新計畫的階段,他似乎想要在和羅馬基督徒有了親密的交陪後,以羅馬為新的宣教中心,然後往更西的方向進展﹝(按照慣例,他也期待羅馬教會能贊助他的宣教經費(15章24節)﹞。保羅的雄心大志,讓我們想到日本札幌農學校第一任校長威廉克拉克的名言:「Boys, be ambitious!」

不過,現階段還有一件重要工作延誤了保羅的行程,那就是到耶路撒冷去接濟信徒的事。他提到:「馬其頓和亞該亞的教會樂意捐出一筆錢,來幫助耶路撒冷信徒中窮苦的人。」(15章25~26節)我們想到保羅自己在加拉太書2章10節的說法:在他見過3位教會的柱石雅各、彼得、約翰後,他們特別期待保羅能「記得猶太人中窮人的需要」,而這也是保羅一向努力在做的。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保羅賦予這項使命一個更深刻的神學意涵:「這固然是他們樂意做的,事實上也是他們的義務。既然猶太的基督徒讓外邦人分享屬靈的恩賜,外邦人也應該在物質上幫助他們。」(15章27節)其實,保羅知道這個任務並不容易完成(15章31節),但他確信,讓猶太人和外邦人在基督裡和好並成為一個互通有無的信仰共同體,正是基督福音的真諦!在以弗所書2章14節,保羅提及耶穌藉著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和好」且形成「新人類」而成為「我們的和平」。對初代基督徒而言,教會的使命就是將這個「有效地使人和好」的具體社會方案推展到「世界的盡頭」。

最後,保羅向羅馬基督徒保證,在完成這項任務後他一定會去拜訪他們,他如此告白:「我知道,我去探望你們的時候也要把基督豐富的恩典帶給你們。」(15章29節)這是何等美麗的一幅宣教圖像啊!

在今天的經文裡,我們看到保羅的宣教心願和藍圖,一方面,我們看到他已經完成的2件大事:他完成了本地(從耶路撒冷到東歐地區)的宣教,他也促成了外邦人接濟猶太窮苦信徒的工作。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他試圖完成但卻可能未完成的事:建立羅馬為宣教中心並前往西班牙宣教。宣教的歷史經驗總是夾雜著成功與失敗、已完成及未完成的工作。試問,這對我們今天有何啟示?

 

我要從兩方面來分享,首先是宣教。我從埋葬在台神教堂一側的孫雅各(James Dickson)牧師夫婦談起。他們對台灣最重要的貢獻就是神學教育及原住民宣教,我2週前剛受邀去太魯閣中會宣教90週年的研討會演講,當年,就是孫雅各牧師鼓勵姬望(Chi-Wang Iwal)到淡水就學,然後再回部落宣教,歷經艱難及迫害,開啟了太魯閣族的宣教工作。

戰後的1946年9月,孫牧師委託他的學生溫榮春牧師在花蓮縣富世村農業講習所為原住民神學教育和社區教育開辨「台灣聖書學院」,就是玉山神學院前身。此外,他更積極鼓勵平地牧者加入原住民宣教的陣營,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2位,一是1947~1967年間在台東對阿美族宣教的駱先春牧師,另一位是在關山向布農族宣教的胡文池牧師。1982年6月15日,台灣神學院在百週年校慶時頒給他們2位「榮譽神學博士」學位。

胡文池牧師的故事值得一提再提。1947年夏天,孫雅各牧師在淡水書房裡對胡文池牧師攤開台灣地圖,手指向台東布農族地區,希望他能夠前往宣教。當年胡牧師37歲,師母29歲,帶著5個孩子(師母肚子裡還有1個)走向交通不便、毒蛇猛獸出沒的高山峻嶺。他們坐火車到蘇澳,再從南方澳搭船到花蓮(艱辛水路8小時),因鐵路受損,於花蓮親戚處住了3個星期;其後勉強出發,先搭大卡車到鳳林,剩下的路不通就用走的。胡牧師釘了一台木製迷你車,是由舊「乳母車」的4個車輪加上5片木板釘成的木箱所組成。他將2個分別為1歲和4歲的孩子放在裡面,一路推車前進,師母則牽著7歲孩子、10歲和13歲的2個孩子隨後步行(他戲稱為「不三不四的小隊伍」),一路走到關山。共走3天,第一晚住光復,第二晚住瑞穗(當晚師母用爬的上樓梯,隔天不得不在兩枝大桂竹上綁著藤椅,做成椅轎來扛她)。結果,他們第3天抵達關山,一住就是26年,在布農族人當中工作,翻譯聖經、編輯聖歌集和文法書。這是胡牧師一家人的偉大宣教旅程,著實讓人感動。胡牧師於3年前(2010)過世,享壽101歲,埋骨在關山基督教公墓。

提到孫牧師,也必須提一下師母孫理蓮女士在社會服務和海外宣教上的貢獻。孫理蓮以個人之力創辦「芥菜種會」(Mustard Seed)。自1960年代起,先後在台灣各地設立兒童之家、愛心育幼院、殘障之家、少年之家、花蓮山地醫療團、原住民肺病療養院、憐憫之門烏腳病診所、馬利亞產院、花蓮護理學校、原住民職業訓練學校、褓母學校、護理學校等,並協助痲瘋事工(樂生療養院)。1970年代起,在海外的新幾內亞、印尼、馬來西亞、砂拉越、中南半島、非洲史瓦濟蘭等地分別設立基督教各級學校、農業職業學校,以及海外救濟慈善事工等,令人感佩。

其次,在社會關懷方面,前台神副院長韋禮遜牧師(Rev. Donald Wilson)是美國人,但接受加拿大長老教會徵召於1959年底來台,學習台語後在台灣神學院任教,是北台灣最早主張社會關懷的牧者。他很快發現,在200萬所謂「大陸人」和1300萬本地台灣人間存在著很深的隔閡,國民黨政府所推行的戒嚴體制及「國語」政策更擴大兩者間的不信任。不久,在進一步得知228的真相後,他確信台灣存在著嚴重的人權問題。隨後他結識彭明敏教授,更直接體認到台灣知識分子在關懷政治前途時必須面對家破人亡的危險。1964年彭教授因「叛亂罪」被捕,在國際壓力下雖被釋放但軟禁在家,韋禮遜常不顧危險前往探視關懷。後來在擔任總會助理總幹事任內,他又遭逢「長老教會被迫退出普世教協(WCC)」的關鍵事件。他力主長老教會必須留在普世教協,因為這是委身於普世大家庭一分子的責任。沒想到,當他於1967年返回北美洲述職時,國民黨政府拒絕再發簽證給他,他的差會也被告知他是「不受歡迎人物」。(待續)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