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希望 青年面對新挑戰

▲邁向新的一年,各個領域的青年都有蓬勃的期盼與鬥志,教會應該了解這些社會上的中堅份子,給予適時的幫助。(資料照片)

【李信仁專題報導】新的一年來臨,12月9日長老教會「為台灣國祈禱會」,兒童、青年說出心願,希望台灣是充滿公義和平「新而獨立的國家」;2012年的長老教會與台灣都有幾項變革和大事,面對高失業、貧富與城鄉差距、財團化、少子女化、工作貧窮等問題的台灣,長老教會用信仰關懷,積極面對。

2012年1月14日總統、立委選舉是眾所關注的大事,但台灣在大選前就面對重大改變,1月1日行政院組織新架構上路,從現行37個單位,改為29個(14部、8會、3獨立機關、2總處、中央銀行、故宮博物院),最顯著的改變是裁撤新聞局,改由國家通訊委員會(NCC)主管媒體事務,縮減過去委員會編制,改設文化、勞動、農業、科技、衛生福利、環境資源等部。

選後新總統和立委就要面對新體制的衝擊,新科立委2月1日就任,選舉結束至5月20日總統就任的4個多月,無論誰當選,都要妥善處理新、舊體制適應和交接。如果馬英九連任總統,隨即要思考行政院長吳敦義轉任副總統的內閣變動,組織新架構實施不久就遇到閣揆職位調動,對政局有一定影響;假如蔡英文或宋楚瑜當選,行政院新組織馬上變成「看守內閣」,新、舊任總統是否能妥善溝通,內閣能否正常運作且順利移交,是2012年台灣社會安定的關鍵。

2011年通過或修改的法案牽動著2012年的台灣社會,12月1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土地徵收條例》修正案,未來政府徵收土地改採市價,農民和民間團體強烈批評,政府仍可用「重大建設」名義徵收特定農業區,修法未能杜絕浮濫徵收的弊端,無法真正落實土地正義,政府用經濟發展為理由強徵土地提供財團開發,之前「大埔農地事件」就顯露這樣的問題。

《土徵法》修法不當是台灣「財團化」危機例子之一,許多人新年願望只求「有工作,不要放無薪假,不敢奢求加薪,能保住飯碗就好」,很多待業年輕人期待找到工作來償還學貸,但財團卻有政府保護,為了讓財團「不出走」,政府修法或租稅優惠,受僱勞工只能聽命財團,默默接受裁員或無薪假;有人覺得「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事實上「物價上漲、薪水不漲」,年輕人結婚生子的意願減低,難以扭轉少子女化、高齡化的趨勢。

台灣勞動陣線等團體2011年底提出「崩世代」的警語,過去20年間,受到產業升級與資本外移的壓力,台灣財政經濟制度大幅向財團傾斜,衝擊受薪勞動者權益,薪資停滯、房價飆高、貧富和城鄉差距擴大,尤其40歲左右的青壯年感受最深,面對就業不穩定、失業、過勞、工作貧窮的窘境,生活所需和服務過度市場化、商品化,生存壓力增加,成為「崩落的世代」。

2012年來臨,「崩世代」情況能否好轉?除了總統立委大選、政府體制改造,還有什麼轉機?台灣勞陣認為,不該是追求表面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政策不該由政客與主導,應當努力將社會福利與產業創新結合,縮短貧富差距,打造台灣成為每個人都能安心生活的「創新福利國家」。

對長老教會來說,2012年也是「大選年」,4月10日至13日第57屆總會通常年會將選舉新任總會總幹事,選出後將於2013年就任,這是關係長老教會整體發展的大事。2012至2013年,長老教會以「疼惜台灣國家、遍傳基督福音」為主題,持續用宣揚福音、培育上帝兒女、愛心服事、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的整全宣教6大面向,全國各教會與信徒將基督的愛帶進人群,在社會經濟、國家主權、生態環境等議題,善盡基督徒的責任,用祈禱和行動使福音遍傳。

30青年對未來的想法(1)

應用多元文化 連結全世界

【陳怡萱專題報導】「會有茫然感吧!」談到對未來的想法,曾在日本留學、專攻經營管理的33歲日商半導體公司員工真田坦承,若以台日中3方來看,台灣一直跟在日本後面,早期日本把代工產業移到台灣,因而出現許多現在為人熟知的大廠如Toshiba、Panasonic等;而接手代工後的台灣,經濟逐漸起飛,到了需要轉型的時候,偏偏遇上中國崛起,因為語言通、門檻低,導致許多台商移到中國,卻還是繼續做代工,他覺得很遺憾。

「現在政府親中,什麼都要跟中國走。」真田感嘆,這樣讓多數公司陷入「要走還是要留」的困境,政府影響公司決策,公司決策影響員工士氣,例如無薪假等制度使得人心惶惶,「多少會抱著『做一天、算一天』的心情吧,誰能保證半年後是不是還有工作?」真田說,多數這年紀還單身的人,很難進行買房子、結婚生子等長期計畫。

但真田認為六年級生的優勢就是較七、八年級肯吃苦,不過正好也面對網路蓬勃發展,若沒跟上腳步,很可能會輸給很早就把網路與數位科技視為理所當然的七、八年級生。真田舉例,新聞常報導一些網路創業或過去想都沒想過的新興產業,多數是七年級生主導,他們較無包袱,創意與彈性都較大。

六年級較踏實、思慮周密、抗壓性高,七年級則擁有豐富多元的創意,真田認為,可以善用這種組合,「中國或許崛起快,但一直在衝,缺少守成的一代,不無架空或泡沬化的可能。」

另外,真田表示,台灣是海島國家,向外飛出去的機會很多,「這世界很寬廣,我們眼裡不應該只有中國。」他進一步指出,就算不能親自飛到國外發展,透過網路一樣可以聯結全世界。

而台灣的多元文化特質,也很適合往「多國籍企業」(不同國籍員工一起工作)發展。真田說,台日關係友好、台灣對日本文化不陌生,日本則想去中國「撈金」,但中日關係不佳,台灣人就成了日本與中國之間最合適的橋樑。

「我們能具體說出『中國文化』、『日本文化』是什麼,但『台灣文化』呢?」真田認為,台灣文化就是融合島內各族群以及曾走過的多元歷史足跡,過去靠「力」吃飯、未來應靠「腦」開路,結合多元文化的優點善加應用,就能成為台灣最大優勢。

30青年對未來的想法(2)

用心解決問題 勤對外互動&nbsp

【陳韋鑑專題報導】在紛擾的選舉當中,我們又度過一年邁向新的未來,在許多人不斷翻舊帳的同時,也有許多年輕人大步向前邁進,他們即使面對困難的環境,面對未知的挑戰,也努力向前,他們的期望植基於樸素的信仰。

張欽勇是台灣教會公報社雲嘉書房的店長,是目前教會公報社4家門市店長中唯一的弟兄,同時也是最年輕的店長。畢業於蘭陽技術學院電子系的他,今年31歲,從小在台中長大,在高中時來到台中中會力行教會,當兵前受洗,成為家中第一個基督徒。

教會公報社雲嘉書房已於2011年11月5日開設,位於斗南的雲嘉門市主要服務範圍涵蓋雲嘉地區並擴及南投名間、竹山。書房所在建物為今年剛落成的「蕭月瑕紀念園地」,而身為新開設的雲嘉書房店長,張欽勇怎麼看待這個事工?

「期望能提供雲嘉地區兄姊在信仰上的需要,」張欽勇說,「不管是屬靈書刊或是教會用品,甚至是禮品類的需求,都期待兄姊們能慢慢習慣雲嘉書房的服務。」但是在面對這個期待時,張欽勇發現還是有許多的教會兄姊根本不知道教會公報社有雲嘉書房,「而且多年來許多教會的牧長與負責採購的同工,都已經有自己習慣的採購方式,」張欽勇說目前也只能主動走出去,去到各教會與兄姊們有更多的互動。

「其實一開始還是會有點怕啦,」張欽勇表示,「雖然目前還是以本宗長老教會為主,但是踏出去真的是要有勇氣啊。」人稱「阿勇」的他,常常還是需要自我砥礪,不過擔任店長後,阿勇對書房周遭的環境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附近許多地區的確是年齡層偏高,而且許多老人家是種田的,可能也沒受過很多教育,甚至是不認識字,」面對這個問題,阿勇要努力克服,期待未來有更多的人能夠來門市看書。

而初掌書房門市的他,除了對外的服務以外,也期待自己能夠在門市的經營與人事管理上有更好的學習與成長。其實阿勇從門市同工到升任店長,只花了2年的時間,他說,「主管一開始提出這個機會的時候,真的很意外,」問他自認為什麼被選派出來擔任店長,他說,「真的是上帝一路保守,可能是我比較積極主動,而且對症下藥的去解決問題吧!」他笑著說。

長青人

造就關懷並進 聚生命經驗

【李信仁專題報導】長老教會總會青年助理柴毓美(小美),代表青年在「為台灣國祈禱會」宣讀〈2011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國是聲明〉,柴毓美希望長老教會青年造就與社會關懷並進。

小美的父母來自韓國與中國山東,住在新北市永和區,大學時她參加「干豆門長青團契」,曾任神研班籌委,畢業後到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服事,這些經歷對她產生影響。小美說,參與大專長青和總會青年事工,觀念受到衝擊,長老教會的信仰精神不是「基督教術語」的堆砌,而是信仰神學與社會實踐的結合,教會和信徒用愛追求公義和平。

2010年小美參與「反美麗灣跨年音樂祈禱會」的籌備和主持,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她和幾位長青人發起網路串連活動,為救災與重建祈禱,7月主辦「台灣青年國是會議」,用信仰參與關懷是她珍貴的生命成長。

對於2012年,小美說,1月14日大選很重要,年輕人要把握選票,謹慎投票,選出最適當的人選,長老教會青年也要跳脫顏色框架看待社會,從信仰原則思考分辨,不要冷漠和不關心,要更加強社會參與。

「我們呼籲政府認同台灣,保護土地與生態環境,珍惜特有文化及社會資產,促進永續發展,建立成熟的公民社會,尊重各年齡層與族群自治的權利,人人有平等的工作權,縮短貧富差距,落實法治正義人權,宣告台灣為主權獨立的國家。」小美讀著〈青年國是聲明〉表達她的期許,她也希望許多適婚年齡的朋友能在2012年遇到好伴侶,婚姻美滿,家庭幸福。

原住民

樂觀面對重擔 盼鼓勵族人

【陳韋鑑專題報導】來自台東的阿美族人葉彩森弟兄身負生意失敗的債務,但卻樂觀正面的面對未來。葉彩森族名嘎照,出生於1974年,跟許多上班族一樣,他也期待有自行創業的一天,與2個弟弟共同開設3家連鎖洗衣店,卻在2009年陸續倒閉。

嘎照說,「2009年真的是我最黑暗也最低潮的日子,當時常一邊騎車一邊掉眼淚,只能倚靠聖經、禱告支撐,」身為第3代基督徒的嘎照表示,自己從小教會生活都很穩定,除了開店那段時間不穩定,果然店就出了問題。

生意失敗後,他扛了300多萬債務,短短2年內,他已經償還近半款項,他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靠著在洗衣店裡燙衣服,不僅2年內償還銀行150萬元,而且還交了女朋友。

半年前嘎照來到目前的公司擔任業務,他期待自己2012年工作有好表現,另一方面,他也期待自己的例子能夠鼓勵更多原住民族人,他說,「很多原住民朋友很自卑,但是我從小在父母的教導下,覺得自己是個非常特別的人,」2011年來到台中大里葡萄園教會後,認識更多原住民朋友以及相關議題,讓他對原民文化也更有負擔,期待能結合教會與政府的力量來協助原民文化議題。

提到未來的夢想,嘎照提出了非常特別的想法,他說,「我想要回到故鄉當里長,畢竟只有族人才知道族人的需要,」由於他的家鄉是原漢混居的小鎮,所以有這樣的想法,他說,「可能是因為年紀越大越實際,不過目前還有債務等責任要面對。」他真心期待,未來能夠返鄉服務族人。

離島人

澎湖資源缺乏 希望得照顧

【李信仁專題報導】「能有和台灣本島民眾相同的醫療資源,落實公平正義,這是澎湖人最大的期盼。」參選立委的澎湖縣議員楊曜說,澎湖人醫療設施、建設與經費比台灣本島缺乏,政府要多學習教會照顧弱勢。

「在澎湖罹患重症或重傷急救的人,要有本事比本島人多活5小時,否則性命難保。」楊曜道出澎湖醫療資源長期不足的無奈,每年有2萬5000人次到台灣本島就醫,加上陪同人員的費用,居民負擔沈重;重症和急救傷患,轉診台灣平均要花5小時,常有人因此過世。

澎湖、金馬同樣是外島,待遇大不同,楊曜指出,澎湖人的福利居3外島之末,但人口數卻最多,2008年後政府大幅補助金馬,忽略澎湖,馬英九上任後,金馬民眾搭機交通費7折,澎湖維持8折;金馬假日醫療費用由健保局支應,澎湖沒有補助;金門醫學生每年保送9名,澎湖只有3名;跑馬祖的台馬輪已經換新,澎湖台華輪還在原地踏步,澎湖人同樣納稅,卻得不到中央政府公平對待。

楊曜強調,澎湖人每年的新年願望都一樣,「希望父母子女得到完善醫療照顧,資源公平分配,落實在地正義」,澎湖人很認命也很「韌命」,所要的不多,滿足基本需求就夠了。

從學運到參政,楊曜結交多位基督徒好友,雖然不是信徒卻很肯定教會對社會的貢獻,他希望政府、廟宇多學習教會關懷弱勢,如果政府像教會一樣重視弱勢的需求,澎湖將會更好。

待業中

薪水少工作重 勇敢託上主

【林家鴻採訪報導】小芙是社會新鮮人,大學畢業後生活有極大轉變;因大學時天天忙碌充實,畢業回家後卻閒到得為如何打發時間而傷腦筋,長年居住在外,也得重新適應如何與家人相處。

此外,她也要開始找工作了,由於家住偏遠鄉村,為了解決資訊取得不易的問題,小芙裝了寬頻,上網搜尋職缺。她唸社工卻因許多同學從事非相關行業,而陷入猶豫,「大家都覺得社工薪水少、壓力大、工作量大;當中有去做門市專櫃、網拍、漫畫店員工等等。」舉棋不定間,她曾打算到學校等公部門應徵助理,但後來想起自己念社工的初衷乃是幫助他人,於是回過頭來找社工的缺。

然而儘管徵才資訊洋洋灑灑一堆,但半數以上都要求工作經驗,對新鮮人來說根本不可能。「這樣很不公平,為什麼不給我們這些應屆畢業,或沒工作經驗的一個機會,你不給我機會,我怎會有工作經驗?」不需工作經驗的社工缺仍有不少,但要找到自己喜歡、有熱情且離家近的工作並不容易。

而之所以選擇離家近,是因父母覺得這年頭起薪不高,住家裡可省去食宿費,且「牧師說,我能住在家裡的時間不多了。」希望她多陪伴家人;更何況鄉下教會缺人手,也需要小芙司琴。

畢業至今已逾半年,小芙的工作仍無著落,心中正著急。她想早點賺錢償還10多萬的學貸,這是她家孩子的共同宿命。儘管徬徨,她勇敢學習交託,努力找工作,相信上帝總會預備。

依納教會

尋都原新住民 做心靈母親

【林家鴻台中報導】依納教會幾經波折,2011年年底終於加入西美中會,進駐台中宣教大樓,實現擁有禮拜堂的願望;阿美族牧師洪玉妹及師丈鍾建昌備感欣慰和感謝,面對新的一年,儘管教會人數不多,但使命卻是大的,在都市叢林裡心靈空虛、失根的族人,以及來台工作的新住民,是今後關懷的目標。

鍾建昌是客家人,從小在花蓮壽豐鄉常與阿美族接觸,與洪玉妹牧師結婚後,致力於原民宣教。鍾建昌說,依納2004年成立時,名為福音中心,在韓國牧師金達勳鼓勵下,於自家客廳開始聚會,但一直以來都「走不出去」,好不容易主日奉獻積存了30萬,眾人堅定交託上帝,終於在今年「從無到有」,眾教會給予的幫助,是很美好的見證。

鍾建昌說,台中都原第一代皆已老邁漸漸凋零,二、三代多重視賺錢勝於信仰,心靈空虛,極需關懷,也因過度漢化而對自身文化不了解,缺乏認同。因此,「找人」是未來教會的首要工作,期盼將流落都市的族人帶回上帝的家裡,並尋回文化之根,建立自信。

洪玉妹說,離鄉背井的新住民,教會以問卷了解對方需要,目前已有3名越籍姊妹參加聚會,作為「種子信徒」;她和師丈還曾陪其中一人回國購買越語聖經,現在這位姊妹大發熱心,勇於分享見證。洪玉妹說,教會命名取自阿美族語「Ina」,意為「媽媽」,有照顧、關懷、教導、鼓勵、奉獻等文化意涵,秉持「Ina」精神,扮演關愛的角色,對多元族群傳達上帝愛與公義的福音。

國小教師

加強台文教育 母語有春天

【特稿╱郭燕霖】這陣選舉氣氛強強滾,真ch?候選人用台灣話爭取選票,表面上關心台語,但2008年選舉soah,這3年來台語文教育政策一直倒退嚕,咱beh問,台語文教育&ecirc春天佇何方?

2011年10月16日,筆者以教師公民團體代表&ecirc身分列席宜蘭縣政府綠營執政6縣市教育處長會議,參會者熱烈討論台語文教育&ecirc實施。高雄市教育處t?表示in徵選國中小校長,要求遴選者&agravei台語演講3分鐘來自我紹介;不過雖然綠營縣市積極推sak台語文教育政策,但是中央教育部卻藉各種理由刪除母語日訪視經費,甚至進一步取消訪視,教育部表示因為各縣市教育處認真推行台灣母語日,推動成果真讚,所以取消明年度訪視。筆者認為,既然推動效果真讚,應該&agravei擴大辦理才對。

雖然中央看輕台語文教育,不過12月初6,台南市教育處長鄭邦鎮宣布台南市2014年9月開始,國一台語文課程列為必修,thang講是si?ng好&ecirc聖誕節禮物。目前國小kap國中課程是9年一貫,所有課程有連貫,獨獨台語文課程佇國中soah無去,無任何一間國中開設正式&ecirc台語文課,台南市鄭邦鎮教育處長勇敢規劃必修台語文課程,需要chiok大勇氣,m?是台灣教育史真重要&ecirc路觀牌,需要咱長老教會會友支持,筆者m?真期待其他縣市政府跟進,共同深耕台語文教育,無定著台語文課程佇國二、國三,甚至高中m?有機會列作正式課程。(作者為苗栗山腳國小老師,新竹中會山腳教會會友)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