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頭族時代 別忘關心螢幕外

【陳怡萱專題報導】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日益普及,幾乎可說年輕一代人手一台或數台,因此也有很多年輕父母不僅自己習慣「觸控」,他們的孩子小小年紀也懂得如何「動手在螢幕上滑來滑去」。曾經在餐廳看過有父母帶孩子與朋友聚餐敘舊,大人在聊天的時候,小朋友顯得異常安靜、不吵不鬧,正在想誰家的孩子教養這麼好,仔細看才發現,小朋友坐在一旁正專心玩平板電腦,這樣的情況到底該怎麼看待?

4月初的兒童節前夕,台南長榮大學20位由學生擔任公關天使舉辦「環保童樂會」活動,邀請鄰居大潭國小5年級學童動手做勞作、玩遊戲,有別於他們習慣接觸的充滿聲光效果的電腦遊戲。長大學生以用過的紙張帶小朋友做紙類玩具,寓教於樂,對這群在電腦時代中長大的孩童來說,不僅新鮮有趣,也能加強他們手腦並用的靈活度、培養創造力與想像力。

長大注意到越來越多父母讓小朋友玩平板電腦,變成「小小低頭族」,因此在兒童節逆向操作,舉辦這樣傳統而懷舊的活動。活動總召航管系學生李敏頤表示,常看到父母為了安撫哭鬧的小孩,直接把平板電腦拿給他們玩,小小年紀就習慣當低頭族,不但會影響視力,社交能力也會退化,造成人際關係的封閉,所以這次兒童節才會帶大家做環保童玩,「對於習慣網路與3C的孩子來說反而特別,也順便把自己的兒時回憶叫回來。」

這天中午,長大20位大哥哥、大姊姊到大潭國小集合,陪伴50位5年級學童用色紙摺出青蛙與毽子,比賽誰的青蛙是跳遠高手、誰的毽子可以在腳上飛舞。大潭國小校長鄭友章表示,大部分孩子放學回家後就玩電腦,這次能跟長大學生一起做勞作,回家後還能跟父母分享,是很有意義的兒童節禮物。其中一位參與的翁珮容小朋友也說,沒踢過毽子、也沒摺過青蛙,這個活動讓他覺得很新鮮也很開心。

孩童小小年紀就變身「低頭族」,許多眼科醫師提出警告,使用這類電子設備,距離通常不超過30公分,對視力的影響勝過電腦、電視。曾有新聞報導僅5歲的男孩近視已超過200度,連去看近視門診時,都還在玩智慧型手機。

兒福聯盟3月公布「2012年兒童使用3C產品現況調查報告」,針對全台1500個12歲以下兒童所做的調查顯示,目前家裡面有電玩、遊戲3C產品的家庭高達97.9%;12歲以下兒童有18%擁有自己的3C產品,6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高達10.4%,其中有2成以上兒童每天使用超過1小時,甚至超過3小時。

家有2歲和4歲幼童的媽媽王筱媛說,數位商品是時代趨勢,大人都抵擋不了,不可能杜絕,「尤其在我們這種擁有大量3C產品的家庭,很難不接觸,只能想辦法讓小孩少碰,或當成教育的工具,例如安裝認知軟體給小孩玩。」

兒福聯盟表示,在數位時代中,3C產品已經與孩子的生活密不可分,家長必須更用心,讓3C產品發揮「讓生活更便利」的原有目的,而非取代親職責任變成「3C保母」甚至是「3C爸媽」,放任孩子在一個又一個的螢幕虛擬世界中孤單長大。因此兒盟提出「健康3C用3C」親子運動,呼籲家長要「規範」(Control)、「陪伴」(Company)、「互動」(Communication)。

生理影響
沈溺小螢幕 眼疾找上你

【陳韋鑑專題報導】近年來智慧型手機的銷售量越來越高,已佔手機總銷售量的6成,而越來越多的手機相關應用程式,也吸引使用者投入更多的時間。一般上班族除了上班盯著電腦螢幕外,下班後又低頭看著小螢幕,在這種高度用眼的環境下,找眼科醫師的機會也越來越高了。

蘭大衛紀念教會長老,曉陽眼科院長黃敏生醫師,他不僅身兼行政事務,是個繁忙的醫生;再加上教會長老的服事,面對如此忙碌的生活,很難想像至今他還是沒有智慧型手機。黃敏生感嘆現代人真的是過度使用眼睛,他說:「智慧型手機雖然是偉大的發明,但以前大家下班後眼睛就可以休息,現在只要有空檔就盯著螢幕;更糟糕的是,沈溺在小螢幕上,會忘了時間。」

「目前門診中的年輕族群,約有3成是相關問題,」黃敏生表示,由於長期注視螢幕導致眼睛過度使用,很容易造成乾眼症等症狀,他說:「當你覺得眼睛發熱、乾澀、腫脹,甚至是眼球疼痛時,要趕快去找眼科醫師。」他提醒讀者們,一般來說要到40歲以上才會有老花眼的狀況,所以如果30多歲壯年的上班族已經開始有視力模糊的狀態,也極有可能是相關問題,要提早就醫。

由於台灣的近視比例相當高,所以患者可能同時也有高度近視、長期配戴隱形眼鏡或是曾經雷射矯正視力的經驗,黃敏生特別提醒這些族群,長期使用螢幕更要注意保養與休息。

在保養方面,由於上班族使用電腦是無法避免的事,黃敏生建議約15∼20分鐘左右,就抬頭讓眼睛看看遠處,此外也要注意眨眼的次數;為了避免乾眼症的出現,他也建議工作環境可以預備一杯水或是魚缸等來增加濕度,人工淚液或是熱敷眼睛周圍增加血液循環也是很好的選擇,他說,「很多人習慣揉眼睛,其實這是不好的習慣,可能導致沒有必要的磨擦或發炎。」

目前已經有許多的松年兄姊開始使用智慧型手機,對此黃敏生認為,上班族有工作上的需要,但他質疑對老人家的生活節奏來說,有必要盯著小螢幕嗎?他說:「手機螢幕再大,對老人來說還是太小,老人家還是直接用電腦比用手機好。」

心理效應
舉頭話無語 低頭刷手機

【特稿╱王乾任】麥克•魯漢曾說:「媒介即訊息」,媒介是人類感官功能的延伸,不同的媒介強化人的不同感官,同時也對人產生影響。好比說電視問世後,人擁有「千里眼」,在家可看天下事,卻出現「電視兒童」的問題。

隨著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的誕生所造成的「低頭族」,除了會造成肩頸痠痛、手指關節發炎、磨損,走在路上容易撞到人、發生事故等傷害外,對人的心理意識也會產生相當大的衝擊。

前陣子朋友聚會,發現大家都換了智慧型手機,聚會時有人變得不太「面對面」聊天、互動,反而一直在拍照,上傳照片,貼標籤,發簡訊,和沒來聚會的朋友們在臉書上「實況轉播」聚會狀況,從頭到尾忙個不停。

對於我們這群生來還沒有手機的世代都已如此,那麼生下來就已經有智慧型手機存在、從小習慣「低頭刷手機」的世代,長大後恐怕會反過來認為人就是要透過「媒介」來溝通才「正常」,而不喜歡與人「面對面」互動。

透過「網路媒介」和人互動是一個正在發生的趨勢,不用需要直接面對面承受另外一個人的負面情緒,不用迎合,不用假裝,不用擔心會吵架,意見不合只要封鎖、刪除就好;甚至不需要全心全意的投入互動關係,可以一邊利用各種應用程式做其他的事情,只要等自己有空或有興趣時,再與人互動即可,進可攻退可守,只要享受互動溝通的連帶感,無需盡義務,承擔對方的負面情緒,又能克服時空距離,好處多多,非常適合唯我獨尊的「Me世代」。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確是五彩繽紛的世界,吸引無數人的目光和心力,捨不得離開「虛擬╱線上世界」,依賴成癮,故而當它也能同時肩負人際傳播╱溝通的功能時,何樂而不為?何必全心全意與人互動、交流?越來越多人不想要承擔過於親暱的「人際關係」,只喜愛迷人的虛擬世界。

對於「低頭刷手機」成癮的世代來說,因為舉頭話無語,是以寧可繼續「低頭刷手機」。繁華世界如迷宮,唯有抬頭仰望,才能看見美麗浩瀚、滿天星斗的天空。「低頭族」不妨多抬頭看看這個世界,真實的人生一點也不比虛擬的世界遜色。

反省人際關係 溫度獲共鳴

【林家鴻專題報導】當手機螢幕加大、按鍵變成觸控,虛擬世界的參與已不再侷限於室內,越來越多人成為「低頭族」。不論在路口等紅綠燈、搭捷運、坐電梯、吃飯等地方,皆可見人們「低頭」用手機。然而,通訊科技愈發重視「連結」時,人跟人的互動似乎並無提升,反倒隨著虛擬互動增加,變得更生疏。

近來網路流傳一部《溫度》影片,即是以此為題材,導演是台北大專青年、基隆海洋大學輪機工程研究生林文瑞。《溫度》以一名女大生在校內觀察到的低頭現象為主軸,影片引發熱烈迴響,超過57萬人次點閱。有網友說,跟朋友出去吃飯,對方只顧著玩手機,明明人就在旁邊,卻要用手機傳訊息,還時常看到有人因為邊走邊玩而撞到人;另有人坦承:「我自己就是低頭族,忽略身邊的朋友。」&nbsp

林文瑞說,影片突顯科技帶給人的疏離感,呼籲大家「抬起頭」,關心周遭朋友,提高人與人之間接觸的「溫度」。他於電視節目受訪談時回憶自己也曾是低頭族,1、2年前開始用智慧型手機時,與家人的相處起了變化,例如開車時,不再和父母熱絡聊天、討論窗外景色,而是沉溺在螢幕裡,也曾有一段時間,因長期使用網路與人互動,變得不太敢跟人溝通。

從此,他開始警惕,提醒自己不過度沉迷,偶爾單純地把手機視為通訊器材就好。擔任女主角的海大學生陳宥霖說:「我沒使用智慧型手機,也不想換。」深刻體會到,一旦低頭,便會失去很多與人交流的機會。

台北大專工作者楊博文牧師對低頭現象也有感觸,他說,自從臉書等網路社群開始流行,學生習慣用網路聯絡後,常在團契中發現契友間的互動變少了。他提醒,網路和通訊產品雖然方便,但不應過於依賴,畢竟,人與人之間那種真情流露、有血有肉的互動,才是最真實和可貴的;呼籲年輕人多多參與團契活動,學習與人相處,並藉由實際的分享,讓生命與生命在分享中互相激盪、成長。

孩子最好禮物 真實的關懷 &nbsp

【李信仁專題報導】智慧型手機風行,「低頭族」愈來愈多,隨時用來傳訊息,上臉書(Facebook)打卡、玩遊戲,嘉義基督教醫院牧師卓志錠提醒:「智慧型手機、網路、臉書無法帶來人與人之間真實的溫度。」網路時代人際關係虛擬化,現代人更要學習耶穌「有溫度的真實關懷」,愛、分享與感恩,才是給下一代最好的禮物。

手機、平板推陳出新,不少青少年跟父母吵著要,到底什麼才是送給子女最好的禮物呢?卓志錠和妻子林清清送給3個孩子的禮物,不是iPhone,而是全家參加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弱勢兒童」計畫,分享愛和關懷,用基督信仰塑造品格,傳承分享與感恩的價值觀,這是最好的「傳家寶」。

3年前,卓家透過展望會資助住在斯里蘭卡、海地、賴索托的3位弱勢兒童,3個外國孩子與卓志錠的子女年紀相仿,全家經常談論3個「海外的孩子」,看著外國來信與卡片,為孩子們祈禱,為家裡增添溫馨。

卓志錠回憶,資助弱勢孩童是來自父親的影響。他的祖父很早就過世,祖母帶著父親輾轉遷移到廈門,1949年來到台灣,不久祖母因病逝世,父親經歷一段孤苦無依的日子。「父親靠自己努力,生活逐漸好轉,成家立業,過年帶會著我與哥哥到育幼院發紅包,分送白米與棉被。」遇到街友乞討,父親會叫卓志錠兄弟拿銅板幫助,並提醒:「要用尊重的心情,恭敬放進街友碗裡。」他的父親走過孤苦,很能體會貧苦弱勢者的心情。

受到父親疼惜弱勢的影響,卓志錠學生時代常擔任志工,「洗禮信主,也是因為受到關心,」大學時卓志錠住在台北真理堂學舍,大四寒假,他父親罹患巴金森症,加上海外投資失利,身心低潮,學舍同學、牧師探訪慰問與祈禱,他的父親感動不已常問「到底是什麼力量能使陌生人來關心我?」卓志錠開始慕道,受洗成為基督徒。1990年,他離開宏窗A釘根土地,肯定現代社會裡「多元形像的母親」,建構多元共榮的信仰文化。

用母親的話訴說上帝作為,引導人認識生命的主。長老教會總會客家宣教委員會主委曾昌發牧師,配合「客家宣教年」和《客語聖經:現代台灣客語譯本》出版,他在4月13日第57屆總會年會早禱時說,耶穌使用人民的母語「亞蘭文」,透過最通俗且具創造性的比喻宣揚上帝國信息,建立宣教的典範。

曾昌發指出,耶穌用母語稱上帝「Aba」(阿爸),用母親說的話稱呼上帝,不但打破傳統,更顯示耶穌和上帝最親密的關係,此外,耶穌在十字架用母語呼喊「Eloi, Eloi, lema sabachthani」(以羅伊,以羅伊,拉馬撒巴各大尼)就是「我的上帝!為什麼離棄我?」耶穌在最深的苦難絕望中,用媽媽說的話表達吶喊和抗議,並留下寶貴的神學資產,使人看見「十字架的奧祕和人類心靈掙扎的出路」。

從神學和客家文化,曾昌發引述德國學者赫德(Herder)的話:「一個民族有比先民們遺傳下來的語言更寶貴的資產嗎?」客家人告誡子孫「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母語消失就是失去「祖宗言」,喪失族群文化根基和認同。因此,他強調,台灣多元族群、語言和信仰的實況中,用母親的話述說上帝的作為,不但是跟隨耶穌的腳蹤,更是落實「道成肉身的宣教」;藉著母親的話,使基督信仰根植在地文化和人民中,建構具有主體性、包容性、開放性和多元共榮的台灣。

父母是孩子學習語言最直接的管道,但不少年輕家長已經無法流利的使用母語,客家作家李喬建議,長老教會應鼓勵父母帶孩子到教會學母語,這是轉化信仰最具體的方式,並提醒:「學校幾乎不教母語,教會六、日一定要教。」

台灣的家庭型態如今也越來越多元,母親角色呈現多種樣貌,排灣中會婦女部將於5月26日的母親節聯合感恩禮拜中表揚「多元形像母親」,肯定在不同家庭和處境的媽媽們。禮拜中提到的「多元形像母親」有7大類,包括:

 1.「力爭上游母親」:身處弱勢卻積極樂觀,克服逆境,例如:家境清寒的單親媽媽,不只全力照顧孩子與家庭,還不斷進修,充實自我。2.「社會公益母親」:熱心參與社會公益和部落公共事務的媽媽們。3.「創業成功母親」:致力文化傳承,開創事業,為他人提供就業機會。4.「新移民母親」:來自異鄉異國的新移民媽媽,克服生活適應,用心持家與養育子女,認真學習排灣「媽媽說的話」,學習傳統技藝,熱心信仰、參與教會。5.「環保母親」:致力生態環保,在家庭用花草美化環境、淨化空氣,認真愛護地球的媽媽。6.「志工媽媽」:發揮「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志工精神,服務社會。7.「另類媽媽」:全力照顧和養育他人子女,如同親生,例如祖孫、姑侄、姨甥、家庭寄養等,不限已婚或未婚。

今年排灣中會將母親節主題定為「妳是閃亮的星──母親」,引用但以理書12章3節:「那些教導多人秉公行義的,將像星星一樣永遠發光。」母親是守護孩子與家庭最閃亮的星。母親節到來,長老教會總會與排灣中會鼓勵用「媽媽說的話」對母親說「願上帝賜福您」,就是獻給媽媽們的最佳賀禮。

台灣各族母語教育權

復育本土語言 護多元文化

&nbsp

【陳怡萱專題報導】為爭取台灣語文(含原住民族各族語、客語及台語)教育權,「還我台灣語文教育權聯盟」召集人、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蔣為文在今年「世界母語日」率領本土社團前往台南市政府陳情,主張國小的台灣語文教育應提升為每週3節、比照中英文將台灣語文列入市立國中及高中必修課程、須有長期族語復育計畫。

蔣為文表示,國際筆會及非政府組織於1996年公布世界語言權宣言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自2000年起將每年2月21日訂為「世界母語日」,且於2001年公布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提醒各國政府保護與發展弱勢語言文化的重要性,「保護本土語言為國際潮流,台灣教育政策卻在獨尊華語不知改善!」

蔣為文以馬來西亞及拉脫維亞看重母語為例,馬來西亞華人佔全國人口約2成,政府規定國語是「馬來語」但允許華人設立「全華語授課」的華文小學約1300所、獨立中學約60所。而1991年獨立的拉脫維亞則在今年2月18日舉行全民語言公投,7成5選民否決把俄羅斯語列為第二官方語言,有選民說:「拉脫維亞是世界上唯一講拉脫維亞語的地方,我們必須保護這種語言,但俄語無所不在。」蔣為文認為,台灣人應當站起來向「獨尊中國語」說不!

台灣海翁台語文教育協會理事長陳明仁表示,台灣語文教育課程只有少數幾節,這還是極力爭取得來的。他憂心台灣語言未來發展,認為政府官員、民意代表應該要重視推廣台灣族群、母語。支持母語教育權的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何信翰則說,大學生普遍不了解台灣、不懂台灣母語與歷史文化,這是因為教育出問題,「應該讓大家知道,台灣人講台灣話、學習台灣語教育是基本人權。」

對此,台南市政府教育局釋出善意,表示願從現有每週1節增為2節台灣語文課程。但有媒體報導,有少數台南市議員指出增加台灣語文課程時數可能是意識型態影響政策,且有學校與家長認為「應該英語優先」。蔣為文及連署的台文社團共同呼籲:「勿淪為獨尊華語、謀殺台灣語文的共犯!」

母系脈絡與文化傳承

找回母親歷史 不再是聽說

&nbsp

【特稿╱方嵐亭】我是典型的台灣平地人,祖父是中國福建來的羅漢腳,祖母是更早的羅漢腳和平埔族混血,祖母的媽媽姓黃,「聽說」是彰化白沙的平埔族。我的外祖父是彰化二林人,去世時在廈門還有祖先留下的田產。我的外婆姓王,台中沙鹿鴨母寮人,「聽說」她高大的身影和平埔與荷蘭血統有關。筆者相信很多人都有類似情形,說起父系家族史,朗朗上口;說起母系與母系上推的故事,盡是「聽說」。

由於文化霸權與財產繼承的觀念,我們對媽媽和媽媽的媽媽這類母系的歷史脈絡變得陌生;但在文化禮俗上,各族群喜宴中主桌入座的順序是舅舅先於伯叔,「外甥吃母舅天經又地義」的實際情形一直存在。既是如此,為什麼我們不說多一點、談深一點以媽媽為軸心的「己之所從出」文化認同。

李筱峰教授在著作中表示,清朝大量漢人入台,改了漢姓的平埔族在母語消失下,甚至從漢姓譜系找出中原堂號來比附,真以為自己是華夏世冑。我認為,當今我們對台灣主體認同薄弱,就是被這種尊父權的惡魔所深深綑綁。

「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hellip&hellip澎湖灣、澎湖灣有我許多童年幻想,」這是膾炙人口的歌曲〈外婆的澎湖灣〉中的一段歌詞,這首歌1980年代擄獲許多人的心,唱傳至今。即便無法全首歌背唱,要台灣1960、1970年代出生者唱和:「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並非難事。不過,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忽略了歌名中的澎湖灣是景,外婆是情,進入潛意識中,令人興奮的是每個人跟著媽媽回娘家,住上三五天的兒時經驗。

有一回,小兒子嚴肅的問我能否改母姓,我自以為孩子懂得「媽媽的歷史」,是認同教育成功,於是高興的對他說:「可以啊!你可以跟媽媽姓溫,也可以跟媽媽的媽媽姓白,更可以和媽媽的媽媽的媽媽姓胡。」被我搞糊塗的他直接說出老師的建議:「母語老師說:『改原住民的可以加分啦!』」

孩子認同身上流著來自媽媽原住民的血,那是一種驕傲與尊榮;然而要滴媽媽的血享受父權體系下的亨通,免了。

辛苦受孕 盼孩子健康長大

&nbsp

【林宜瑩專題報導】在福音機構上班的黃佩詩有個1歲半的女兒,至今回想生產過程,還心有餘悸!原來,她患有重度的巧克力囊腫,受孕機率只有1至3成,原本醫生建議他們做試管嬰兒,後來她與先生決定要先自己努力看看,沒想到3個月後就傳出懷孕的喜訊!

看似現代版哈拿求子的黃佩詩,在懷孕後期產檢時,醫生竟告知她有完全性的前置胎盤,且在懷孕8個月時有出血現象,就這樣,黃佩詩整整1個月吃安胎藥、盡可能不下床,可是子宮收縮依舊強烈,醫生再加重劑量,藥劑重到讓她手抖、心悸,硬撐到38週才剖腹,生產時堅持半身麻醉,很害怕自己見不到孩子一面,術後還因大出血而昏倒。

不過,黃佩詩很感謝上帝的是,女兒餵奶很少溢奶,也能一覺到天亮,且生產後彷彿重獲新生一般,便緊抱女兒猛親,現在母女倆最喜歡的互動方式就是玩親親,兩人還會常常一起禱告,「幫她換尿布後,還會說謝謝呢!」

那麼,黃佩詩還要不要再生一個?「不要了!一個心肝寶貝,就足夠了!」

教育改革 不以成績為導向 &nbsp

&nbsp

【邱國榮專題報導】12年國民義務教育即將在2014年上路,而由於日前有建國中學1年級學生公布北北基區域的國中生是否贊成該教改政策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反對者居多,於是引來關切教改的各界關注,甚至引發再次討論該政策是否停止或延後實施。

有位賽德克族的牧師娘指出,12年國教的美意,不再只是以孩子的成績為主要參考指標,而是使學生能夠在良善的品格、人際、社交、興趣等,均有獲得加分機會,使得招生比較能兼顧到學生意願、照顧弱勢,尤其多元學習方面,重視學生參與社團、校務活動,以及才藝競賽或證照認證。

但是,台灣教育改革迄今的實際情況,以學科成績導向的環境一點也沒有沒變,因此這位牧師娘也憂心這項教改政策難以落實,原本多元學習的美意會大打折扣。

「身為母親,我只希望我的孩子能夠在自在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專屬於他的興趣專長,快樂長大。」她說明對政策的美意有些顧慮的原因,指出當孩子們在為升學打拚之際,學校如何引導孩子們能夠放眼未來、努力現在?而學校這方面的態度如何,則會潛移默化孩子們對未來學校選擇的方向。

尤其台灣義務教育以成績導向的觀念迄今根深蒂固,因此,不是學生沒有其他發展上的表現,而是老師有沒有眼光看到孩子們在其他方面正向良善的發揮,所以教改迄今影響教育環境似乎有限,因為不准學生參加社團的老師大有人在,使得孩子無法取得多元學習表現的成績。

&nbsp

單親家庭 品格養成不馬虎

&nbsp

【林家鴻專題報導】台中中會東榮教會會友李麗絲表示,10多年因先生外遇而離婚,從此一肩扛起家計。她倚靠上帝,克服傷痛,為了撫養孩子,努力工作,甚至犧牲健康而住院,先後做過大樓清潔工、到美容瘦身坊、寢具公司上班,2002年考取廚師證照後,創立早餐店。不料,去年春節前因意外車禍而摔斷手腳,生意無法繼續。

儘管經過復健已可行走,但李麗絲的體力大不如前,無法再從事賣早餐等勞力性高的工作,加上已有年紀,另謀他職並不容易;她剛考完身心障礙的認證考,「或許有機會以此來考公職。」她說,兒子和女兒已習慣半工半讀,對他們的品格教育從不馬虎,規定「禮拜日早上一定要做禮拜,不准上班」。她自認不是一般人印象中慈愛母親形像,為了彌補家中父親的角色,管教是較嚴厲的「恩威並進」。

李麗絲住院期間,女兒李雅婷白天上課,晚上工作,即使工作很晚也會來陪她。李雅婷說:「媽媽像軍人一樣恐怖,但我深知都是出於愛。」至今李麗絲仍經常想起過去,抱怨先生,李雅婷知道這種傷痛很難醫治,但她願意耐心傾聽,讓母親抒發情緒,「我很感謝她養我們長大,而且她煮的菜很好吃。」

學習尊重 拒絕比較成就感

&nbsp

【陳韋鑑專題報導】蕭凱文是位獨力撫養12歲女兒的單親媽媽,談到自己的孩子,目前最擔心的是自己因為工作的關係,缺乏與女兒相處的時間;同時也擔心孩子在以競爭思考為主的大環境下,無法享受學習過程,且會在「比較」的心態中失去自我。

蕭凱文說:「孩子們都是天真善良的,但是在大環境的比較心態下,很怕自己的女兒習慣在互相比較的情況下得到成就感。」不論是人際關係中的比較,或是教育體制內的比較,都可能對孩子造成壓力,她希望孩子能夠享受學習、快樂成長。

「希望孩子能夠從『比較』中得到釋放。」蕭凱文認為,傳統家長對於孩子「望子成龍」的心態,加上許多家長習慣掌控孩子的成長,反而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無法學習到「彼此尊重」,而這些缺乏尊重的性格,常常是形成多數暴力的起源。

另一方面,雖然女兒才就讀小學五年級,但是面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蕭凱文也笑著說:「我們母女的感情太好了,會擔心未來她成長後的空巢期。」此外她也提到,並不是特別擔心孩子的信仰,反而比較是擔心自己成為什麼樣的母親。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