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第一線 護理人員辛勞甘苦談

5月11日為「國際護師節」,身為醫護第一線工作人員,護理師的勞動狀況值得我們進一步關心。期許醫院能夠保障醫護人員的勞動權益,有專業、健康的醫護人員,才能有良好的醫療品質。

醫護人員抗議工作條件欠佳醫療品質下降 &nbsp期捍衛病人安全 &nbsp爭取勞動權益

【邱國榮專題報導】台灣勞工的勞動條件狀況惡化?過去每年5月1日勞動節,會上街頭遊行以爭取改善工作條件與環境的勞工,多是來自有工會撐腰的藍領勞工,但是今年遊行多了許多生面孔,他們除了來自銀行業的白領勞工以外,甚至平日身穿白袍工作的醫護人員將近300人,也首度以勞工的身份參與今年「反貧困51大遊行」,大聲抗議「資方壓榨人力」「工時太長」;由此可見,台灣勞動價值每況愈下所影響的層面,已經不再侷限於藍領勞工,如今連白領階級的醫護都上街抗議,也代表台灣勞工的民怨積習已深;而且,醫護人員若身處工作條件欠佳的環境,所產出的醫療品質,也相對會變差,受害的反而是民眾的健康。

近年來因為健保的給付減少,導致醫院縮減許多人力,因此引發護士與病人比例的差距愈來愈大,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的統計,我國護士的工作愈來愈繁重,已經成為一股普遍風氣的現象,導致7成醫院招募不到足額的護士,如此惡性循環下,大夜班的護士,平均要照顧16到30位病人,這個數字是日本、歐美等先進國家的3到6倍,可見我國醫護比例嚴重不平衡,醫療品質處於落後狀態。

藍姓護理師手舉著「捍衛病人安全、爭取勞動權益」的標語看板走在遊行隊伍中,「我們也被剝削!」她說,醫療院所護士的工作時數超過12小時的情況,已經是家常便飯,而且因為人力吃緊,一般生病不能請假的規定也相當普遍。護理人員權益促進會理事長盧孳艷指出,凡是被促進會點名「血汗醫院」的大醫院,每年盈餘特別多,所以醫院適度調配人力而增加費用的成本,根本不成問題,請不要讓護士過勞死。

近來,醫謢人員被壓榨過勞新聞屢上版面,其中包含開刀房住院醫師每天工作10餘小時而心臟病發昏倒、41歲年輕主治醫師過勞猝死、急重症醫護人員忙碌累成病號而紛紛離職。

勞委會日前公佈今年醫院勞動檢查結果發現,仍有高達32%的醫院,勞動條件不合格。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指出,這份調查是針對衛生署評鑑合格的醫院所做的紀錄,因此數據印證了台灣醫院淪為血汗醫院的事實,更突顯衛生署所訂的醫事人力標準過低,因此長期失職,使得醫院可以聘用低標人力照樣合法設置、通過評鑑,卻害醫護人員得違反《勞基法》超時、犧牲休假、不合理出勤值班等,才能完成照顧病人的工作,這是枉顧醫護勞動權益與病人安全。政大勞工所教授同時也是醫改會執行長的劉梅君對這份數據分析指出,大多數醫院都通過醫院評鑑,而且符合醫療設置標準的人力要求,但是醫謢人員卻違法過勞,實在很荒謬。

衛生署長邱文達於5月1日發表公開信,呼籲全國各醫院院長要改善醫事人員的職業環境,期盼全國各院能夠「限制工時,避免過勞」「調高人力配置,降低工作量」「增加薪資,提升工作滿意度」。台灣勞工的權利未受政府保護的問題,沉痾已深、非一日之寒。

超時工作 難兼顧品質

【陳韋鑑專題報導】「我在該醫院5年,累積未休假時數超過500小時,但是底薪還是不到3萬塊。」這是一名在中部某醫學中心等級醫院工作的護士心聲,每週至少有1天要上班超過15個小時,除了平常班表上的8小時外,通常還有開不完的會以及應付不完的評鑑。

初進醫院的小魚(匿名)被告知,8小時的工作,必須提前將近半小時至1小時到,因為護理工作包括上班前的點班,目的是要讓上班時的工作可以順利進行,「但單位的人力和上班前要點班的東西比較起來真是不成比例,每次點班都要點很久,因為發現短少的物品或器材要跟前一班的人追討,不然得自己賠錢!」小魚曾為了要追回一個自己班內的病人使用的無線電心電圖監測器,整整延後了3個小時才離開醫院,只因為那個監視器要5、6000元,還有學弟也學到教訓,為了找回一個被病人使用而不小心帶回家的器材,下班還騎車去病人家裡找回那個器材,她強調,「1天花在醫院的時間都不只10小時了。」

除了擔心賠錢,小魚還必須擔心考績,下班回家睡不到5個小時,又得回到工作單位參加「在職教育」,下課後簡單吃個東西再回家補眠,就又得回到醫院工作了。在工作中,小魚表示自己很擔心,那麼多病人都有不同的問題,若照學校教的照顧模式,根本忙不過來!她說:「老師說要傾聽病人的感受、給予支持、協助病患找到支持系統和個人價值、要維護病人的尊嚴、並要適時予以衛生教育讓病人避免疾病再發生&hellip&hellip我通通做不到。」「我好難過,每天上班要測量血壓、核對每個病人的醫囑與藥物、出院入院的評估與處理、緊急狀況的變化&hellip&hellip光是整理思緒都很困難,更別說好好吃個飯、好好上個廁所,我知道病人不舒服,可我也沒多舒服到哪去。」

小魚上個月回家和父親吃飯,除了老調重彈的「嫁人」話題外,父親一直覺得小魚臉色不好,「看著他銀白色的頭髮,我怎能跟他說實話,我只好說最近火氣大,」他回答說:「當初讓妳唸護理,是希望可以好好照顧人,怎麼會讓自己身體搞成這樣?是不是又輪班睡眠不正常、沒好好吃飯休息啦?真不知讓妳唸護理是對還是錯?」

翻身教育 助少女圓夢 &nbsp

【方嵐亭專題報導】鑑於88水災衝擊原住民部落,國際知名記憶體大廠金士頓科技(Kingston)創辦人孫大衛(David Sun),捐出1.8億元台幣,資助馬偕醫護專校原住民學生,名為「原住民家庭翻身教育計畫」。

該計畫每學期提供40名原住民學生學雜費、書籍費、制服費、住宿費、生活補助金,並輔導課業、考證照及就業,學生畢業後需回到部落或附近醫療院所服務至少2年,藉此增加原住民家庭子女受教機會,培育出的學生能返鄉服務族人。孫大衛令人動容的義舉,也顯現出這所培育無數優良護師的學校,確實受社會各界肯定,過去透過一技之長的培育改變原住民家庭經濟結構,貢獻卓越。

2004年改制的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治校嚴格,升學與執照考率均屬翹楚,是長老教會所屬學校。據一名1990年至1993年間就讀該校的原住民Giuwa表示,最懷念在學期間彭明聰校長對他們花東原住民學生不定期的鼓勵與打氣;最驕傲畢業時,所有同學一改入學時對她「山地人」的稱呼,懂得欣賞和尊重她是「原住民」。

Giuwa回憶起當年花蓮女中落榜後不知所措,所幸教會牧師鼓勵並提供資訊,得知花東地區能有15個偏遠名額,可以公費就讀馬偕護校;於是以榜首之姿和村莊其他3名同伴開始「958」之旅。

談到所謂的「958」,Giuwa大大的眼睛更加亮了起來說,那是晚上9點58分從鹿野發車,隔天清晨5點多到台北的莒光號,親人們在月台邊為幾個北上負笈的「小馬」祈禱祝福後,各自哭泣解散。&nbsp

「我爸爸是卡車司機、其他3人一個是阿公養大的、一個隨媽媽和媽媽的同居人住、還有一個是地主的女兒。」4個人馬偕畢業後都考上二專,也都回到台東馬偕醫院工作,「當時我除了可以幫家裡負擔2個念大學的弟弟學費,我們幾個人在教會的什一奉獻都很穩定。」

Giuwa如今想來,3年的馬偕護校生活,全部住校、生活規律、學姊與學妹彼此照顧、升學考照率高、吃飯唱謝飯歌、帶著家庭不美滿的平地同學到淡水長老教會、會用台語背使徒信經;最重要的是,廚房的叔叔很可憐東部學生,假日的早餐總是多給一份!

馬偕急診醫學科護理師賴宛思
高鐵上急救 &nbsp 隨處助傷患

【邱國榮專題報導】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科護理師賴宛思,去年1月底陪伴癌末的父親返鄉時,在高鐵的列車上救治一名傷者;事後1個月,高鐵公司台北站站長潘道明特別至醫院頒發感謝函。對此,賴宛思謙虛表示,能夠發揮所學為病人做緊急處置是應該的。

賴宛思的父親因為食道癌,一直住在淡水馬偕醫院安寧病房,由於病情不穩定,父親嚷著想要在過年前回家看看,賴宛思在與主治醫師討論並評估帶父親回高雄家鄉的可能性後,1月21日在看護的陪同下,順利完成父親回家的願望,並且依規定返院的時間前夕,3個人搭上了高鐵晚間北上的列車。

過台中站後沒多久,接近晚間8點,列車上廣播系統突然響起「各位旅客您好,現在車上急需醫護人員,如果您有醫護方面專業,麻煩請至2號車廂。」當時賴宛思沒多想,便把父親託給看護照顧後,隨即從第7節車廂快步奔到第2節,而在這過程中,她心中只想著:「是什麼情況呢?我可以處理嗎?父親暫時交給看護應該沒問題吧!」

身為急診護理人員與大型緊急救護協會會員的賴宛思,回想當時的情況指出,趕到第2節車廂時,看到一名年約4、50歲的男性在台中站因為趕著上車,一進列車內便因重心不穩而跌倒,頭部撞到鐵欄杆扶把,右眼周圍有約3道撕裂傷,臉上及襯衫上有血跡。

她向傷者及在場的高鐵服務人員說明自己是急診護士後,向服務人員要了無菌紗布、生理食鹽水、冰敷袋,一邊為傷者清理傷口,一邊確認傷者的意識以及是否有頭昏、噁心、想吐等症狀,同時向傷者說明傷口需要縫合,務必冰敷加壓傷口,建議到台北後儘速就醫。

高鐵公司為感謝賴宛思的愛心與表現,特至醫院頒發感謝函。賴宛思表示,雖然父親已過世,但相信這是父親為她準備的禮物,提醒她任何時候都要懂得服事他人。院方急診醫學科主任張文瀚表示,賴宛思平日就樂於助人,能在醫院以外的地方,幫助有需要的人更顯得可貴,也發揮了院方「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精神,值得嘉許。(相片提供/馬偕醫院)

彰基急診室專科護理師蘇柏熙
急診室暴力 &nbsp 3目標改善

【陳韋鑑專題報導】急診室一直是大型醫院裡最忙亂也最吸引人的地方,甚至連續劇還會以此為故事題材。但是如果急診室就是你的工作場所,在這個忙碌又涉及生命的地方,同時還要顧及病人最直接的情緒,一般人要如何面對?

在急診室有10餘年經驗的彰化基督教醫院急診室專科護理師蘇柏熙分享,急診室護理師的一天工作,從穿上工作服開始,先對進入急診室的病人作生理健康評估、在醫師下醫囑後,進行醫療協助、執行與觀察等;過程中也包括對病人進行衛教,並且協助醫師解釋病情等等。

面對近來許多醫院面臨急診室暴力的問題,蘇柏熙表示,有3個目標期望未來政府能夠努力,第1是將目前開放式的急診室改為封閉式,限制1次只能1個家屬進入,不過醫院在相關服務的人力上需要大幅增加,第2是期望有配槍員警進駐急診室,第3則是將急診室的暴力事件改成公訴罪。

服務過程中也會遇到令人揪心的經驗,「最難過的是遇到主動脈剝離這類的病患,當醫生解釋完病情後,常在家屬猶豫不決的情況下,病人就陷入無法挽回的狀況,」蘇柏熙感嘆的說,「就算彰基的醫療水準到達國際水平,但當地病人與家屬對醫院的信心還是不足。」

除了救治外,在提及醫護工作中的「傾聽」與「陪伴」時,蘇柏熙表示這的確是目前較難做到的,因急診室的人力與時間都較為不足,還好彰基是基督教醫院,白天還有關懷師可協助病人;不過提到最近媒體關注的護理師人力問題,蘇柏熙表示,彰基是相當重視病人的醫院,曾經在其他醫院的一個班中處理超過200位病患的他說,「彰基院方在照顧病人方面,真的是不惜重本,護理人員將近其他醫院的2倍,」而且不只是在服務人數上重視,「也非常重視服務才能,因此彰基也非常重視專科護理師。」(攝影/陳韋鑑)

新樓急診室護理長謝秀梅、居家護理師林慧萍
優良雙獲獎 &nbsp 多面向服務

【陳怡萱專題報導】台南新樓醫院今年有2位護理人員獲獎得到肯定,1位是急診室護理長謝秀梅榮獲「台南市社會優秀青年」、1位是居家護理師林慧萍獲得「長期照護優良護理人員」。

這次是謝秀梅第2次得到優秀青年殊榮,她在新樓醫院服務17年,從內科護士、安寧病房護理長到如今的急診室護理長。謝秀梅1998年開始投入安寧療護工作,照護癌症末期病人與家屬,擔任安寧共照護理師職務期間,積極推動安寧療護,幫助更多癌末病患接受安寧療護。

在安寧病房服務時,謝秀梅常常為病患及家屬舉辦各種活動,例如中秋烤肉晚會、慶生會、慶祝父親節或母親節&hellip&hellip等,甚至曾擔任病患告別式的司儀,使喪禮得以順利進行。

謝秀梅是基督徒,她常在醫院為病患與家屬禱告,用聖經的話安慰他們;也常與同事分享這個信仰,幫助護理人員釋放工作壓力與情緒,有同事因為她的緣故而受洗進入教會。目前謝秀梅嘗試把「全人照護」的理念推展至急診室,幫助護理人員照護病患時,多去理解他們心理與靈性的需要。

另一位獲獎的是居家護理師林慧萍,她當選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100年度長期照護優良護理人員」。居家護理師必須深入到病患家中,服務的對象也不只病患,還包括病患的家庭,所以居家護理師必須具備全方位的知識及技能。同事常戲稱林慧萍有「雞婆」個性,才能長期持續地服務這些重症又需要醫療照顧的病患。

林慧萍憶及曾照顧一位99歲中風臥床、裝有導尿管的阿公,跟他在一起的家人只有一位80多歲的視障、重聽又駝背的太太。當時林慧萍積極幫兩位長者申請公部門或私人的社會福利,幫阿嬤減輕負擔,後來林慧萍得到阿嬤的信任,家中大小事阿嬤都會問她。

林慧萍服務這位阿公已經5年時間,有次阿嬤泛著淚握著林慧萍的手說:「還好有妳給我t&agraveu幫忙,嘸我早就倒了!」

林慧萍感嘆表示,「老人照顧老人」是現今社會現象之一,更顯出居家護理師的介入服務十分重要;如果沒有居家護理師,家屬就得把病患送到醫院,不但勞師動眾,同時造成家屬的精神與經濟負擔。林慧萍說,雖然從事居家護理師很辛苦,無論刮風下雨或大太陽都要出門探訪病患,「但我以身為居家護理師能深入社區服務病人的整個家庭為榮!」(相片提供/新樓醫院)

教會為台灣醫護搖籃

【陳怡萱專題報導】台灣接受西方醫療科技的傳入,源自英國長老教會來台「醫療傳道」,最早在台灣擔任醫療照護工作的就是具有護士資格的女宣教師;這些來自歐美的護士被台灣人稱為「姑娘」,不僅提供醫療照護,並且訓練台灣人成為護士,這就是台灣護士的起源。

英國長老教會馬雅各博士在1865年創設的「看西街醫館」(現今台南新樓醫院前身),是台灣第1間現代化醫院,英國藉此展開在台醫療宣教的序幕,也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46年歷史的開端。由此可知,台灣西式醫療與護理發展上,長老教會扮演著開拓者與推展的角色。

20世紀初的新樓、彰基、馬偕醫院,均有訓練護士及護理發展等記載,如馬雅各醫師二世的妻子是台灣最早受過訓練的護士,「台灣癩病宣教之父」戴仁壽醫師的妻子也是有資格的護士,她們一方面協助照顧病人,另一方面訓練及管理護士。1913年,加拿大籍宣教師烈以利姑娘在馬偕醫院開辦「看護婦訓練班」;1918年,戴仁壽醫師在妻子協助下,以台語白話字完成第1本台灣護理教科書《內外科看護學》。

馬偕醫院早期沿襲西方醫院制度,設有護理部,由烈以利姑娘擔任首任看護婦長(相當於護理部主任)。有感於醫療工作需要護理人員及當時護理人力來源不易,遂由醫院自行培育。1913年9月,烈以利姑娘開辦「看護婦訓練班」,第1屆招生6位學員,至1944年止共有103位學員完成訓練,可視為本土護理專業化的先鋒。

但在當時的社會,一般人不看重護士這個行業,常視護士為不合格的醫生,護士越是盡責反而越受輕視。若有人要選讀專攻護理,就會受到家庭與社會的極大壓力;正式從事護理工作後,想維護職業自尊也要克服相當大的困難。

1950至1970年代,在台灣共計有5所教會興辦的護理學校。除馬偕外,其他皆自開辦至結束都沒有立案。當年的「看護婦訓練班」在二次世界大戰後更名為「護士訓練班」,隨著醫療技術發展及護理人員教育制度化的需要,1970年7月立案為「馬偕高級護理職業學校」,1999年改制為「馬偕護理專科學校」,現改名為「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