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目向山祈禱 留住上帝所賜美地

長老教會以信仰結合在地議題 &nbsp向社會見證上帝心意 &nbsp喚起信徒關心台灣環境

【李信仁專題報導】「阿塱壹!別為我哭泣」舉目向山祈禱會,9月10日由長老教會總會議長石連城牧師率隊,從屏東旭海出發,行走阿塱壹古道到台東南田,為教會和個人悔改、宣教事工、非核家園、生態與社會公義祈禱,宣告「守護阿塱壹,拒絕核廢料」,盡心守護上帝所賜美麗台灣土地。「舉目向山」由認罪悔改開始,祈禱配合行動,關懷台灣。

由於政府計畫將南田列為「核廢料最終場址」,沿著原來的阿塱壹古道開闢台26線公路便於核廢料運送之用,引起長老教會關切,並舉行祈禱會,在阿塱壹行走祈禱,呼籲保留阿塱壹,終止核電。

除了阿塱壹,6月19日在彰化王功漁港,舉行「舉目向山王功漁港祈禱會」,當時確定國光石化彰化設廠終止,彰化中會二林區會眾教會齊聚祈禱,獻上感謝,鼓勵教會持續關注東發條例、美麗灣開發案、核四等危害台灣的錯誤政策,「向山」加上「望海」,成為基督徒祈禱的信心象徵。

對比彰化王功與阿塱壹2場舉目向山祈禱會,之前,國光石化宣布興建,彰化中會與許多民間團體呼籲停工,幾經努力,政府順應民意屈服,停止設廠,王功祈禱會為此感謝;相反地,守護阿塱壹、停建台26線公路、拒絕核廢等還在努力當中,阿塱壹祈禱會則是用禱告凝聚力量,增添信心,

雖然還有許多盼望還沒實現,總會舉目向山祈禱會事工小組召集人林芳仲牧師引用聖經希伯來書11章1節「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從祈禱中堅定與主同行的心志,見到環境、人權、公義、人權、自由等遭到破壞而祈禱悔改,祈求改變轉化,因為所關心的事情和信仰立場都符合上帝真理,因此對祈求與盼望的事有把握,即使還沒看見結果,但肯定上帝必定看顧,走在真理道路,持續為目標奮鬥。

阿塱壹、彰化王功等舉目向山祈禱會,是長老教會結合信仰並參與反國光石化、反核、保護環境生態的行動,面對明年元月總統與立委大選,從「舉目向山」延伸而有巡迴全國「台灣國是懇談會」,及預計年底舉行的跨年祈禱會。

從2008年馬英九總統執政後,台灣面臨中國併吞、經濟、民主等危機,2009年總會法規主委李勝雄在總會常置委員會,提議發起全國性祈禱運動,總幹事張德謙牧師提出「全國舉目向山祈禱會」,總會、中區會及各教會面對危機,帶領全體信徒祈禱,總委會通過提案,開始「舉目向山祈禱會」。

總會期待中區會與眾教會的祈禱會,經常為:1.個人、教會及機構的認罪悔改;2.宣揚福音與教會復興;3.為確保台灣主權、多元族群平等、民主政治成熟來祈禱,配合「一領一.新倍加」,為台灣帶來正面的改變。

《台灣教會公報》每週刊登「舉目向山」的信息、祈禱會程序、代禱事項,提供教會祈禱會、個人靈修使用,總會呼籲眾教會增加《教會公報》訂閱份數,至少「一戶一公報」,不只是舉目向山祈禱會,《教會公報》報導、靈修、信仰反省等內容,使每位信徒了解國內外教會動態,關懷祈禱更加全面。

排灣中會議長/邱河泉

重視古道保留 牧長以身作則 &nbsp

【林宜瑩專題報導】為了喚起大家對保留阿塱壹古道的環保意識,長老教會總會9月10日舉辦「aljungic阿塱壹!別為我哭泣」舉目向山祈禱會,並在9月1日於台東更生教會舉辦行前記者會,會中到場的在地記者多站在「當地居民期望台26線開通」的立場提問。排灣中會議長邱河泉有感而發,直言在台電、台東縣政府的強力遊說下,當地多數居民真的被「經濟上的利益價值」給說服了!

邱何泉直言,台電早在5、6年前就積極遊說牡丹鄉民,目的是想把核廢料安置在南田與旭海之間的地界線;台東縣政府也對當地居民不斷灌輸開通台26線對當地經濟價值有正面助益,將會帶來牡丹、滿州鄉的經濟繁榮,現在居民對如何維持生態、對阿塱壹古道的保留,態度上相當冷漠。根據邱河泉的觀察,當地居民甚至對失去阿塱壹古道這一文化遺產,也絲毫不以為可惜。

「這是很悲哀的!」邱河泉說,即使長老教會總會為阿塱壹古道的保留召開記者會,臨近的許多中區會牧長都站出來舉辦祈禱會大聲疾呼,可是對生活在阿塱壹古道附近的排灣中會牧長們來說,實在是感到相當的無力感,因為當地居民對環保議題幾乎不熱絡。不過,他很感謝總會願意出面突顯這一議題,讓這幾乎被掩蓋、遺忘的阿塱壹古道保留議題,似乎又重新復活了起來,讓排灣中會牧長恢復了勇氣與信心,去部落、教會與居民、信徒傳講保留阿塱壹古道是多麼重要的課題。

他盼望,透過「aljungic阿塱壹!別為我哭泣」祈禱會,能讓當地居民去重新思考,到底是開通台26線獲取經濟利益重要,還是保留阿塱壹文化遺產更重要!「當我自己走過阿塱壹古道後,實在覺得有保留的必要,因為許多原住民祖先的生命故事都與這古道息息相關、綿延相連,千萬不要因經濟利益而抹滅了上帝所創造這麼美好的生態。」

邱河泉說,這議題絕對不能沒有繼續的實際作為,否則將會回到原點,因為當地居民幾乎是冷漠以對,唯有教會牧長以身作則,不被利誘、強權威脅,堅持到底,將阿塱壹古道保留下來,這樣教會才能對社會有正面積極的影響力!

彰化中會議長/李振乾

壓力下倚靠神 成功守護濕地

【陳韋鑑專題報導】在總會舉辦過的舉目向山祈禱會中,比較特別的是在王功海邊舉辦的舉目望向海邊濕地的「舉目向山王功漁港祈禱會」,邀請當地眾教會兄姊在成功地反國光石化後,一起到王功港邊向上帝獻上感謝。今年6月19日在王功漁港拱橋下,由總會舉目向山祈禱會工作小組及彰化中會二林區共同舉辦、台灣教會公報社協辦的「舉目向山王功漁港祈禱會」,特別提出「愛真光、棄國光、享平安」為口號。

反國光石化是社運中少數對抗公部門成功的例子,彰化中會從開始參與、發表宣言、串聯發聲到成功後以舉目向山祈禱會感謝,彰化中會議長李振乾也分享整個過程,期待能鼓勵兄姊未來持續努力。並且在面對許多社會環境議題時,基督徒除了起而行以外,也保持著向上帝禱告的心。

「當時其實是不太抱著期待的,」李振乾說,頂多是希望能夠透過嚴格的監督讓政府把污染減少,但是大家還是很努力的在串連,尤其是海線幾間教會的付出,「真的沒想到會成功。」他說,「這件事讓我們在信仰上反省,只要是我們做了該做的,上帝一定會幫助我們的,」即便是在面對國家機器這麼龐大的壓力,他認為,「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站出來,並且付出行動。」

李振乾說,「從前任議長劉德行牧師以來,中會都是站在信仰立場關心社會,雖然彰化基督徒不多,但也透過禱告與行動與人民站在一起,」不過他也坦承,當時牧者同工與參與兄姊都承受許多壓力,「我們對政黨沒有偏見,但會因此被貼標籤,」而且教會兄姊來自各個階層,「身為公務人員的兄姊在工作上要服從上級,加上從社區來的言語施壓等等,」還有其他教派在議題上比較沒有支持等,李振乾說,「壓力讓人更依靠神。」

在這次的經驗中,李振乾也分享,「中會開始思考訊息的連結,畢竟當地教會有第一手的資料以及議題的敏感度,這方面是有進步的,」像國光石化預定地的二林區眾教會,許多年輕傳道也非常投入,「用年輕人最擅長的網路,影響是非常大的。」而謝素長老等在地的長者們,對此的投入更令人感動,他說:「有地方的聲音才能更深入。」

從悔改祈禱開始轉化 教會質量並進

▲彰化王功漁港舉目望海,眾人祈禱感謝上主,成功棄絕國光石化業,保留濕地。(攝影/陳韋鑑)

【李信仁專題報導】「誠心悔改、用心宣教、守護台灣,是舉目向山祈禱會主要的意義與目標。」長老教會總會舉目向山祈禱會專案召集人林芳仲牧師強調,「舉目向山」從悔改開始,舉辦2年來,這項事工在各地發揮很大的影響力。

林芳仲指出,2009年李勝雄長老在總委會提出「舉目向山祈禱會」的想法,強調「從悔改祈禱開始」,悔改具有改變、轉化、調整的意涵,基督徒要悔改祈求心靈改變,走向真理道路,符合上帝慈愛公義的要求。教會與基督徒悔改,宣教才能真正影響社會。

林芳仲說,台灣教會有幾件事要在上帝面前祈求悔改,包括教會對台灣獨立建國的忽視,不關心整體國家主權議題,甚至有錯誤的國家認同;教會與信徒本身要悔改,耶穌不用外在道德評斷人,而是強調每個人要回到上帝面前,用心靈誠實,懺悔改過,如同稅吏撒該遇見耶穌,生命徹底改變。

「舉目向山祈禱會」的核心理念緊扣長老教會整全宣教6大方向:宣揚福音、培育上帝的兒女、愛心服事、社會改造、關懷受造界、福音與文化。林芳仲表示,祈禱不只為了個人,也要為家庭、國家、人群與受造界禱告,在台灣特殊的處境中,從「福音與文化」的對話反省,祈求上帝引領方向,讓教會在非基督教文化的台灣社會中做見證。

為了使眾教會進行每週舉目向山祈禱,總會舉目向山祈禱會事工小組規劃撰寫每週信息、程序和代禱事項,刊登在《台灣教會公報》,從第3013期開始,即將邁入連續刊載100期的第3113期,內容涵蓋家庭、親子、環境、人權、國家主權、經濟公義、社區宣教、心靈改革等,幫助教會有更深入與廣泛的祈禱面向與信仰反省。

對於從2009年7月啟動「舉目向山」至今的回顧和展望,林芳仲說,「舉目向山」有關鍵影響力,這2年陸續發生88水災、五都選舉、國光石化、日本地震海嘯核災、明年總統立委大選等大事,長老教會藉由舉目向山即時祈禱關懷,結合「一領一.新倍加」,使教會信仰的「質」與「量」倍加。

今年舉辦非核家園講座、王功與阿塱壹祈禱會,10月至年底「台灣國是懇談會」都是從「舉目向山祈禱會」而來,目前正在籌備「為台灣國跨年祈禱會」,在全國各區用祈禱迎接2012年,持續宣教的腳步。

祈禱會理性感性兼具 開拓會友視野

【李信仁專題報導】參加「aljungic阿塱壹!別為我哭泣」舉目向山祈禱會的排灣中會大同教會牧師樂歌安‧督達里茂,她在走完阿塱壹全程後,更加堅定守護古道與反對核電的決心。樂歌安說,教會在週間的禱告會用《台灣教會公報》「舉目向山」祈禱會專版的內容,會友因而逐漸了解環境、非核家園等議題,贊同守護阿塱壹,同時也希望有針對各族群文化編寫的「舉目向山」祈禱會內容。

有許多教會祈禱會使用《教會公報》「舉目向山」專版內容,以樂歌安牧養的大同教會為例,每個月第1、3週祈禱會以「舉目向山」為主,樂歌安帶領會友,詩歌、信息分享、代禱依序進行,祈禱事項有國家認同和土地關懷、社會議題、教會事工、個人關懷等。

樂歌安說,教會進行「舉目向山」祈禱會1年多,覺得「舉目向山」的祈禱內容、聖經信息兼具感性與理性,也有一些平常較少接觸的議題,開闊會友的眼界;不過,因為教會特性,內容有時她會略作調整。

祈禱會前,樂歌安影印舉目向山專版,但有不少會友是新住民與排灣族結婚組成家庭,具有中國背景的新住民信徒,國家認同觀念與長老教會不同,每當「舉目向山」有堅定台灣國家主權等內容時,樂歌安就要用婉轉的方式呈現,避免新住民會友的反感與誤解。

對於「舉目向山」信息和程序,樂歌安表示,祈禱會參考程序的詩歌以新版台語聖詩為主,她要另外選用合適的排灣聖詩,會友有時感覺信息內容與議題比較生硬,她自己要花更多時間準備,用會友較習慣的表達方式說明。

她建議「舉目向山」內容加入台灣多元族群特色,例如之前有針對農曆7月的信息,但是排灣族在那時卻是豐收的感恩季節,每個族群的節期、習俗與文化不同,期待有不同族群版本的「舉目向山」,除了總會推動執行,中區會也有舉目向山事工單位,針對地區性宣教編寫祈禱事項和聖經信息,讓「舉目向山」更加全面,在中、區會和各教會落實。

用紙上禱告會遇見神 &nbsp落實上帝話語及行動

【特稿謝懷安】潘霍華曾說,「在我們當今身為基督徒,將受到兩件事情限制:祈禱並在世人當中做出公義的行動。每個會思考、說話、組織的基督徒,都一定要藉由祈禱及在世人當中做出公義的行動而重生。&hellip&hellip教會需要一個新發言方式,否則基督徒最大的角色將會成為沉默、隱藏之事。依然會有人以祈禱和公義的行動等候上帝自己的時機,希望你就在這些人當中&hellip&hellip。」

從未料想到,自己有機會成為《台灣教會公報》紙上「舉目向山祈禱會」的作者。在撰寫的祈禱會講章、程序刊登之後,總有人問我在教會是怎麼帶領祈禱會?其實我只會說:「讓我們一起來禱告。」高雄新生教會的禮拜和一般長老教會的禮拜程序相同,只有在禮拜前,額外加上一段與禮拜不相關,時尚的敬拜讚美;因此,我們還是傳統的長老教會,一節一節吟唱著長老教會的聖詩,司會按部就班帶領禱告,讀啟應文&hellip&hellip。唯一稍稍的不同,是在講道後,我會引用講道的信息,藉著詩歌音韻與歌詞的詮釋,來帶領兄姊作5~10鐘的回應禱告,鼓勵他們轉向上帝;而不是由自己做結束禱告,甚至把禱告看作是講道的結論。

禱告的內容就是講道所延伸出來的議題,是政治的,就為單一議題替在上者祈禱,求上帝激動他們的心,不偏頗的行公義;是個人的,就懇求聖靈進到我們的內心,帶領我們倚靠,釋放我們的愁苦;是關係的,就懇求耶穌的十架為我們搭上彼此的關心與體貼;是見證的,就激動兄姊心獻上承擔責任與為主發光的心志。

從信仰的理念上,我不把聖經看作是一種道德教訓,而是伸引現代意義的過去式;我期待禮拜是可以落實聖經中上帝的話語及行動,進到兄姊的生活中,引導他們在現今世代的生活中遇見上帝;並願意發願為著祂,行出愛與公義見證。而祈禱正是開啟這彼此之間關係的鑰匙,是所有為上帝行動開端與結束。

因為並不是每次都會按表操課的帶領,所以也無從回答如何帶領祈禱會的問題。在禱告會中,我需要一點感動,包括在講道中特殊的興奮,與兄姊聽道那自然流露回應的神情,然後我就可以知道,能怎樣去做帶領。

我在《教會公報》上的每篇「紙上禱告會」,都曾經實際的運用在教會的禮拜中。唯一不同的是,從聖經信息而出的公共議題,我必須把講道的內容更客觀化,並在禱告會的程序上呈現,好讓閱讀的教會也可以使用在他們的教會中,作為我們眾教會共同關心台灣社會的一個立場。並祈盼著藉著祈禱能開啟一個行動,使上帝的公義能與台灣相遇,讓教會得以與上帝的榮耀相遇。

舉目向山3價值共好
為台灣國祈禱成共識

【特稿方嵐亭】從莫名的「九二共識」到底有沒有,到眾所矚目的「台灣共識」是什麼,現階段台灣社會議論紛紛;需要歷經生命共同體的共事、共好才會有的共識,的確是個嚴肅的議題。更何況多山的台灣,一山還有一山高的自然環境,形塑著誰也不服誰的潛意識,回顧我們的歷史,合作並不常有、常見。

幾年前市面上出了本書叫《共好》(Gung Ho),它源自於美國印地安人的用語,提到一種結合大自然的3種動物的價值,包括「松鼠的精神」「海貍的方式」與「野雁的天賦」。松鼠的精神是做有價值的工作,海貍的方式是掌控達成目標的過程,野雁的天賦則是互相鼓舞。雖是企業管理的書籍,卻也突顯以價值為依歸、讓人受到尊重與獲得關心、互相鼓舞,共好可以達成共識。

2009年長老教會總會開始倡議、執行的舉目向山祈禱會,是以為個人、教會及機構自己認罪悔改;為宣揚福音、促成教會復興,以一領一宣教,期待2015年宣教150週年時,信徒數達到25萬人;為確保台灣主權、多元族群平等、民主政治成熟3項作核心價值。每個禮拜利用《台灣教會公報》的平台,邀請各牧者參與提供文本、信息,為需要關心的議題至山上、海邊聚集實際祈禱仰望上帝,也走在阿塱壹古道上互相鼓舞著。

「舉目向山」祈禱會的行動,讓大家再次回到上帝面前彼此服事,會繼續有著關心台灣國的祈禱,是共識,也理所當然。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