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好姊妹 豐富台灣文化

【陳怡萱專題報導】「每個姊妹都有向上求進的心,因為不管是誰都會想要過更好的生活啊!」從外勞變外配,再變成現在的成功大學歷史博士班外籍生,阮青河對於自己讀研究所這件事受到很多報導,認為這只是單純的「喜歡讀書、想讀書」而已,只是她的外配身分格外引人注意,因為很多外配姊妹嫁來台灣的「任務」就是生小孩、照顧家庭,總是被關在家裡、得不到家人的支持,這些姊妹就算想努力學知識、長技能,都是不可能的事。

出身越南的阮青河來台灣已經10年,2011年以「外籍生」的身分申請上成功大學歷史所博士班,很難想像,10年前她到台灣時,是當外勞,在工廠當女工。而在當外勞的時候,她認識現在的先生,等到工作合約3年到期後,她回去越南,再從越南嫁到台灣,這時候變成外籍配偶。

阮青河說,來台灣工作以前,對台灣的印象根本是零,因為大學畢業後知道台灣有工作機會,就到台灣來試試看,沒想到從此走上一條完全沒想過的人生。「我大學念法文系,本來最想到法國去!」她笑說,結果巴黎鐵塔沒有了,變成101大樓。

談到同是在台灣的外配姊妹,阮青河特別為她們抱屈,她認為這些姊妹的能力不差、也很有上進心,可是大部分都被限制在家相夫教子,「出門會學壞」是這些外配家庭最常用的藉口。

「姊妹真的很可憐!」阮青河說,很多姊妹在越南有高中以上的學歷,但嫁到台灣來,在政府開辦的外配輔導班被像小學生一樣對待,明明用羅馬拼音一樣可以學好中文,偏要叫她們從ㄅㄆㄇㄈ學起;另外,如果培訓這些姊妹有一技之長,也就能改善台灣家裡的經濟,可是很多外配家庭都不給這些姊妹出門學習,等到有外配家庭發生問題,台灣媒體又要指責外配種種不是,「真的是很可惡!」

阮青河直言,台灣人對東南亞的偏見很大,總存有外配問題很多、外配的小孩都會學習遲緩等負面印象。記得她在當外勞的時候,同事竟然問她「越南是不是還在打仗?」看她在看電視就問:「越南有電視嗎?」甚至連她騎機車出門,同事都一臉驚訝。這些記憶到現在還是深刻記在阮青河心裡,她好氣又好笑說:「台灣資訊太封閉了,好像井底的青蛙!」

另外一件讓她覺得很誇張的事是,嫁來台灣後曾前往政府開辦給外配的生活輔導班上課,發現上課的內容居然是在教ㄅㄆㄇㄈ,而且還用台灣國小課本,她一度忍不住跟老師反應,結果惹老師生氣,阮青河一氣之下不再去上課,「根本是把我們當小孩子看嘛,簡直不可思議!」

因為這些被看不起的經歷,讓她越想努力讀書往上爬,要證明給台灣人看外勞或外籍配偶也是一樣有能力,她曾經考過師範大學舉辦的華語測驗中級合格,也在成大念完碩士再念博士。另一方面,阮青河認為對東南亞方面的資訊很封閉的台灣,當然只能由東南亞的人自己來教導台灣人「正確的知識」,因此她在家裡開課教授越南語言與文化,也十分樂意受邀到各大學、高中去講課。

「光是抱怨只會自己『鬱卒』而已,從自己做起才重要!」阮青河說,雖然念書沒什麼大不了,但願意接受媒體採訪就是希望能藉此為所有的外配姊妹講出心聲,希望台灣人能尊重東南亞人,給外配有同樣的機會受教育、學習技能,他們一定會有好表現,因為「台灣人可以,越南人當然也可以啊!」

美濃外配多 教會辦嘉年華

&nbsp

【林家鴻專題報導】昔日被譽為美麗山城的高雄縣美濃鎮,今日已有所不同,除了原有的客家文化外,更多了層濃厚的南洋氣息。「這邊來自東南亞的配偶可多了,出門一看,到處都是!」客家宣教中會潘智豪傳道說,美濃是全國外配密度最高的地區,2009年受派至此時,眼看外配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族群,便著手推動福音工作。

潘智豪觀察,社區中的外配大多經婚姻仲介,嫁給中低階層、經濟不豐的台灣人,她們入境隨俗,講客家話,樸實善良又殷勤工作;但在家中卻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往往被視為「買來」負責生子或賺錢的「機器」,不論家事、農事、出外掙錢,樣樣都得做,丈夫則無所事事,剝削之事時有所聞,生活背負龐大壓力。到菜市場買菜是她們最放鬆的時刻之一,因為可與其他「同鄉人」互吐心事,聊聊家鄉和台灣;潘智豪和教會兄姊常前往關心。

當新移民離鄉背井,在家中又得不到溫暖之際,美濃教會挺身而出,作她們的「娘家」。潘智豪說,在事工推展上,他沒有什麼特別策略,只單純地營造一個對外配友善的環境,把她們當上帝兒女看待,了解其需要,並適時關懷與協助,包括成立查經班和讀書會,協助提升中文能力等等,讓她們感受到溫暖,自然願意到教會來;對於外配的孩子,也針對父母較弱的科目進行課輔、邀請參加青少年團契。潘智豪說,起初探訪外配家庭時,常吃閉門羹,對方因對教會的刻板偏見、認為媳婦無心理上的關懷需要,而拒之門外;經過多次柔性地溝通與關懷下,漸漸有人感動了,受教會吸引,甚至改變對媳婦的態度。

「與其說教育外配,不如教育本地人。」潘智豪說,為延伸友善環境,讓外配能融入當地,獲得更多認同和尊重,教會定期對外舉辦「萬國嘉年華會」此類「倡權運動」,讓外配姊妹上台嶄露自信,藉由美食、歌舞表演等,與社區分享家鄉豐富的文化,拉近彼此距離。潘智豪說,有位多重障礙的外配之子,到教會後生命奇蹟改變,讓原本頭痛沮喪的父母,破涕為笑,後來親戚們還另外帶了8個孩子到教會來。「只要持續關懷、探訪,就容易信主。」美濃教會如今每週至少已有10多名姊妹前往禮拜,期待長老教會能有平台,讓從事新移民事工者彼此交流。

外籍牧師娘 互動更生活化

&nbsp

【陳韋鑑專題報導】從字面上來看,「外籍配偶」指的是來自不同國家的配偶,是非常中性的名詞,但是一般媒體幾乎不會用此來描述白人或是日本人,因此人們談到外配時總是會想到來自越南、中國等國窮鄉僻壤的女孩,經由仲介嫁給台灣人;外籍配偶與台大畢業、公司主任、寫程式或是師母這些字眼似乎毫無關聯。

彰化中會草港教會楊善雄傳道的師母陳良朋就是一位台大土木系畢業、來自越南的外籍配偶。來自越南胡志明市的她,提起過去來台求學的過程說,「因為自己是華人,但是華語卻不太好,想找一個全華語的環境求學,」事實上當時在知名航運公司上班的陳良朋為公司寫了個程式,協助公司降低成本而獲得一筆獎金,她就是拿著這筆獎金來到台灣求學的。

目前與楊善雄在草港教會牧會的陳良朋,哥哥姊姊也都是傳道人,姊姊在美國教授希伯來文,哥哥則是在越南胡志明市牧會。在與楊善雄開始交往時,陳良朋說,「當時他已經在讀神學院,因此自己有當牧師娘的心理預備。」不過比較不習慣的可能是因為從小住在都市,來台後也在台北地區工作,所以剛到草港時,的確有段適應期,「一開始連買菜要去哪裡買都不知道,不過會友們也都相當的關心,雖然自己比較喜歡都市,不過牧會就是要順服上帝的帶領,」她說。

有時在社區遇到同樣來自越南的姊妹,也會有互動並且邀請來教會,「其中有的還是我們課照班的家長!」她說,「她們有些很可憐,從越南較為貧窮的鄉下嫁到國外,結果還必須負責養家。」加上遭受刻板印象和以偏概全的歧視,這種心理落差讓陳良朋認為從生活各個面向去關心、去聆聽、去分享對外配姊妹是重要的。

受到師母影響,楊善雄的神學院碩士畢業論文就是跟外配有關的研究,然而在實際牧會時,一樣要面對偏鄉弱小教會的資源有限,尤其是已經投入許多人力在「弱勢家庭兒童課照班」的教會,楊善雄表示,「就事工面,外配事工的部分只能期待未來,小型教會要先求穩,」同時也要以聖經的例子來教育會友,懂得關心外鄉人。對於自己的另一半,楊善雄帶著笑意說:「她這麼好,娶到她是我賺到的。」

伊娜教會☆被神觸摸信主 語言為溝通橋樑

&nbsp

【陳韋鑑專題報導】在西美中會伊娜教會做禮拜時,會聽到一位姊妹用越文宣讀當日的經文,雖然在教會裡只有3位來自越南的外籍配偶,但是除了讓缺乏越文聖經的姊妹們理解講道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她們感受到教會對她們的重視。

依娜教會牧師洪英妹表示,會開始關心外配姊妹,主要是因為她們嫁給會友,其中2位外配姊妹是華裔,語言問題不大,不過首先來教會的卻是不太會說中文的越南籍阮氏垂。阮氏垂經由仲介介紹嫁給阿美族的Inqui(曾金貴)弟兄,家中原為傳統信仰,嫁來台灣後經歷被神觸摸,主動向牧師表明受洗的意願。

提到這段經歷,阮氏垂還是相當感動,當時她剛來台灣,華語只有小學程度,聽牧師講道也很困難,有天想說如果可以夢見上帝該有多好,沒多久她就夢見上帝,「夢裡的上帝溫暖抱著我,拍拍我的背,對我說我心裡的苦祂都知道,看到我們所受的,祂比我們更苦。」連續夢見好幾次,語言不通的她於是決定受洗,迄今漸漸融入教會生活中。她覺得來到教會後,最大的感動是「原來敬拜上帝不用想太多,這輩子不會想到別的神了。」她紅著眼眶確定的說著。

教會生活最大難題是找不到越文聖經!洪英妹說,兩年前透過教會公報社台中書房才買到一本,聚會時還得共用,洪英妹呼籲聖經公會要在台灣出版越文聖經,支持這些已經有越南姊妹事工的教會。

洪英妹希望自己能學越文與她們溝通,同時也希望將阿美族語以及阿美族文化分享給她們,語言上的隔閡讓阮氏垂受洗1年後,才跟牧師分享被神觸摸的經驗,這讓洪英妹感受到,學習語言真的很重要,透過語言才能夠了解對方;洪英妹也鼓勵3位越籍姊妹傳福音,把其他越籍姊妹帶來教會讓牧師關心,未來教會將以婦女團契的方式慢慢邀請,先從聚餐愛宴開始。另一方面,洪英妹表示,「隨著她們的孩子漸漸長大,也要開始關心這些孩子的事工,」她強調,「嫁到台灣就是台灣人,除了關心她們以外,更以她們為傲。」

苓雅教會☆作外籍同鄉會 聯誼互慰思鄉情

【林家鴻專題報導】「為何台灣人到海外容易進教會,基督徒比例反而比國內高?」高雄中會苓雅教會、台灣南洋姐妹會顧問林偉聯牧師指出,外配初抵台灣,就像移居歐美的台灣人,一切從零開始,他們在國外尋找同鄉陪伴,化解恐慌與焦慮時,台灣人教會便扮演類似「同鄉會」角色,在此氛圍下,就容易接受教會。同樣,對國內外配宣教,也當秉持「照顧出外人」的精神,從營造「娘家」開始。

「教會不能歧視外配,」林偉聯認為,這是從事外配事工的必要前提,否則只會傷害對方。傳福音時,也切莫急著要對方受洗,否則恐遭控為介入家庭或破壞婚姻;帶對方信主固然要緊,上帝國的宣教更為重要,改善其生活品質、解決婚姻問題、維護其權益,落實上帝公義,更是教會需投入的。

談起從前在前鎮教會推動的工作,林偉聯說,起初找教會姊妹負責陪伴,並教導姊妹認識外配各祖國的背景,縮小文化隔閡。為了把教會打造成外配娘家,林偉聯透過布置與外配家鄉相關的文物、國旗等,來營造南洋氣息,每年舉辦「回娘家活動」、聘請廚師烹煮南洋菜、慶祝外配家鄉節日,讓外配聯誼,互慰思鄉之情。她們後來都很期待聚會後用家鄉話聊天的時光,甚至巴不得天天來,也在教會教台灣媽媽製作南洋菜。

不少有意推動外配事工的教會,都有經費的疑慮,往往迫於現實而作罷;林偉聯說,朝與政府合作的方向思考,會較容易,以「政府補助,教會輔導方式」來進行,配合政府舉辦生活適應班、家事問題講座等,不僅得到資源,也促進社會福利,獲教會和政府肯定。林偉聯說,已有部分教會關心新移民,勉勵大家務要持續投入,在外配適應文化、語言等事上提供協助,才能結出果子。期待長老教會多與其他從事外配事工的非本宗教會交流,未來也能在本地設立越南或泰國等教會。

中華路教會☆疼厝邊像自己 不忘關心另一半

【陳怡萱專題報導】「疼厝邊親像自己」是耶穌的教導,而這也是台南中會中華路教會成立「疼厝邊全人發展關顧協會」的初衷。「她是我們的台灣媳婦,不是外籍配偶,」中華路教會牧師陳光明是疼厝邊協會創立的推手之一,他認為,教會關心、陪伴、尊重「有需要的人」,只是在實踐耶穌基督的教訓而已,「每個人的生命都應該受到敬重。」

中華路教會2004年成立疼厝邊協會,由陳光明牧師、黃永豐長老及熱心的兄姊積極推展社區關懷的工作,陸續接觸社區中弱勢族群的問題需求,例如有智障兒童及外籍配偶的家庭。疼厝邊協會自2005年11月至2010年承辦「台南縣溪南區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2011年1月起承辦「台南市永康區外籍配偶家庭服務中心」。

疼厝邊協會並不歸在中華路教會的組織體系裡面,陳光明表示,他的觀念是協會獨立在教會外比較單純,但教會仍然支援協會的需求,疼厝邊協會的服務當然也是教會的宣教事工之一。他說,教會裡面有外配會友,他們的第二代也進到教會來,「重要的是,教會打造『接納』的氣氛,這才是真正吸引人靠近的原因。」

教會兄姊接納、陪伴、尊重這群新移民,不僅提供禮拜堂讓疼厝邊協會辦活動,教會內還設立「陽光小組」,關心外配的另一半。「通常關心外配的社福單位把重點在外配姊妹身上,但別忘了她們的先生與家庭更是需要關心。」陳光明說,這個小組由3、40歲的年輕父母組成,與外配姊妹及她們的先生年齡相仿,不定期舉行聚會,藉由泡茶、聊天等來分享近況與信仰,建立感情基礎,久而久之就成為朋友。

另外,教會「關懷部」也常關心外配及其家庭的需求,牧師也常前去探訪、禱告,如果從協會那裡得知有外配的家庭遇到經濟困難,教會則設法向基督教救助協會申請1919急難救助金來幫助她們。「關心這群台灣媳婦,不只是敬重她們的生命,也是在做『預防』的工作。」陳光明認為人性總有罪惡的一面,難免會有外籍配偶如新聞報導描述的那樣受引誘離家或犯罪,因此教會或協會持續投入關心,這也正是在實踐耶穌基督的教訓,盼能成為社會學習的榜樣。

華燈初上,「妙」想成真

【方嵐亭/特稿】「什麼,才1萬多!真的只有1萬多!」阿妙見到筆者驚訝的表情,做了更肯定的回答:「村子裡還有只拿到幾千塊的呢!」「我丈夫總共花了30幾萬,扣掉飛機票、吃、住費用,大概就都是仲介拿走了。」12年前在越南的家鄉與台灣夫婿結婚,來台的阿妙,一直和先生同住,育有2子,老大是男生、就讀國小5年級,小女兒唸幼稚園大班。

拜訪阿妙當天,她正高興地準備隔天要當老闆娘。「老闆娘自己也要按啊!」阿妙選在離前東家2公里外的同一條路上,自己開起店來。這是一家在市政府登記為美容、美體類別的「泰式指油壓按摩」,2小時收費1200元。「開這樣的店,妳丈夫不會反對嗎?」筆者問。「也是會叫我不要啊!可是家裡沒有錢他又不管。」

阿妙表示,她的丈夫為人老實,對她也很好,不會像她認識的同鄉姊妹一樣,她們的丈夫稍有不如意,便加以揮拳相向,以至於姊妹們生完孩子就和丈夫離婚的現象十之八九。不過,阿妙認為她的丈夫,就是讓她感覺懶懶的,學歷不高的他,每個月連同加班的收入大概2萬3000元上下。「我也不是很愛花錢啊!但是起碼也要讓孩子受教育,對不對。」「我們正正當當的工作,不去做『黑的』啊!」

這時阿妙的手機響起,聽得出應該是越南歌曲的響鈴。接著,稍加尖銳的越南語對話、爽朗的笑聲;掛掉電話後,阿妙對筆者表示是老東家夫婦要來向她道賀,並且將2月份工作13天的薪水帶來。

這次是阿妙第3次開店,前兩次都是經營小吃。她表示,第一次經營還算可以,足以溫飽,後來因為孩子年幼而結束。第二次開店是1年多前,因生意不佳而收手,「賠錢啊!不好做。」阿妙樂觀地笑著說:「所以才去按摩、按摩。」

當阿妙送走帶來祝福的台灣夫和越南妻,筆者看了一下桌上薪水袋上等同她丈夫月收入的數字,問了一下笑臉洋溢的阿妙,原來在「6比4拆帳」的情形下,辛勤的她幾乎全年無休,甚至禮拜天會帶小女兒去工作,每個月總有5、6萬的收入,難怪她更有自己當老闆娘的企圖心。

華燈初上,筆者準備離開。離鄉背井的阿妙說著簡單的願望,和丈夫、小孩平安的生活,警察保護不干預、黑道不要來,當然要能賺錢。祝福這位為台灣貢獻著平凡心力的新住民,妙想成真。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