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醫療宣教 海內外傳揚主愛

秉持醫療宣教精神  奉獻服務偏鄉離島  醫療團遠征吉里巴斯  用愛為主做工

【林宜瑩專題報導】馬偕紀念醫院今年4月底與9月中,先後通過由衛生福利部醫事司每4年一次的醫院與醫學中心評鑑,據了解,馬偕在9間醫學中心的評鑑成績相當優異,甚至可與國家設立的醫學中心並駕齊驅,馬偕院長施壽全2015年9月上任後,便與全體馬偕醫護全力投入評鑑的準備,其實在評鑑期間,馬偕副院長葉宏一也與馬偕醫學系主任吳懿哲,於8月底一同前往英國,在我國外交部駐英國愛丁堡辦事處總領事許芬娟與秘書蔡琬梅見證下,跟愛丁堡大學國際事務副校長史密斯(James Smith)教授,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推動三方在醫學教育、生醫研究、醫事服務等面向的交流合作。

在醫學中心評鑑完成後,施壽全於9月22日與董事長劉伯恩一同,跟宜蘭仁愛醫院與普門醫院代表簽訂合作契約,以提升對宜蘭地區居民的醫療服務,隨後又跟著馬偕海外醫療團,於10月遠赴吉里巴斯,深入了解海外醫療外交與宣教實況,期間還因為行李與護照問題,醫療團差一點無法返抵國門。

11月11日一早,200多位馬偕一級主管齊聚在9樓,參加「主管職能培訓系列績效管理工作坊」,當日中午也設宴款待一級主管,感謝他們在醫院評鑑期間的付出。施壽全上任後,特別注重馬偕員工的權益與福利,在董事會全力支持與其職責權限內,他都以保障員工為第一優先考量。當天下午4點,日本筑波大學附設醫院交流團到馬偕訪問,由董事長劉伯恩及董事出面接待,會中,筑波附醫代表允諾,未來可在小兒腫瘤醫學研究與技術上好好跟馬偕合作。

馬偕醫院除了基本醫療門診外,另外還設有燙傷中心、自殺防治中心、心臟血管中心、腦中風中心、外傷處置中心、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糖尿病中心、檢康檢查中心、遺傳疾病諮詢診斷中心、國際醫療中心等10個特殊醫療單位。

歐洲癌症醫學會2015年9月,認證通過馬偕安寧療護教育示範中心,是台灣唯一獲得該單位認證並推薦的安寧療護與癌症照顧單位。馬偕安寧從2011年到2015年早已連續5年獲得「國家品質標章」,同時也得到衛福部表揚「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暨維生醫療抉擇意願」註記健保卡宣導優秀團體獎,這是馬偕多年來致力推動癌症醫療全人整合照護的成果。在兒童白血病治療上,也加入全世界16個優良研究群的「國際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共同研究群」,在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治癒率為70%,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癒率為92.5%,遠遠領先世界標準。

1956年9月,馬偕成立「社會服務室」,實際關懷服務社會,近年也先後成立危機家庭醫療補助基金、早期療育基金、小兒血液腫瘤醫療基金等,1998年開始,馬偕承辦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經營的「大同老人日間照顧中心」。馬偕也長期投入綠島、小金門、新竹尖石、台灣北海岸等偏遠地區醫療服務,並將「遠距健康管理」引進新竹後山司馬庫斯與泰崗兩部落,建立民眾健康資料、篩檢、早期診斷與治療,確實做到預防重於治療的目的,更是第一個以遠距健康照顧管理,從事偏遠地區的醫療機構。

這次本報以專題報導呈現馬偕台東醫院最新的情況與未來規劃發展,以及為何要在宜蘭地區,與兩醫院進行提升當地居民醫療服務的合作,還有新竹分院如何在托兒制度上讓醫護人員安心,並積極爭取成為新竹地區的專責兒童醫院,也期望透過專訪現任台北媽接院長施壽全,進一步了解當今醫療環境的挑戰與展望。有鑑於今年台東馬偕醫院遭颱風重創,台灣教會公報社繼去年捐助聖誕糕營收10%幫助樂山園模式,今年也特別將聖誕糕營收的10%轉贈給台東馬偕醫院,盼望能收「拋磚引玉」之效,但願「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的彼此扶持,能成為讓更多人看見基督信仰的見證。  

  •  馬偕院長施壽全:盡心盡意對待病人如己

【林宜瑩專題報導】馬偕紀念醫院台北總院院長施壽全,在2015年9月15日就任第19任院長致詞時,直言馬偕是教會醫院,首要是在「信仰的基礎上,提供病人身心靈的醫療照護服務。」他期許全體馬偕人應「盡心、盡力」對待病人,維護其隱私並給予尊重,他也特別承諾,會以「愛人如己」的精神來善待員工,並竭力保障其權益。

不過他坦言,馬偕背後沒有「富爸爸」,必須靠全體醫護人員的齊心努力,才能在現今台灣醫療體系中位居要津,因此他特別在成本考量範圍內,給予各部門最充裕人力的可能性,「只要半個人的人力,我不會刻意省下來讓其他人多分擔一些,我會直接加一個人力,然後鼓勵大家能在職位上更甘心樂意地去做。」

施壽全也說明馬偕正努力「開源節流」,例如醫療產學合作、科技專利合作,也有接待中國醫護人員來台參訪等交流;他特別肯定台灣的健保制度,讓醫學中心如馬偕能有穩定的收入,因此可以長期照顧弱勢,也能安心穩定的投入在醫療宣教上。

面對嚴峻醫療環境,他反而較憂心在龐大醫療業務量下,有些科別面臨人力短缺的狀況。馬偕的護理人員其實流動率並不大,門診醫師也無短缺問題,可是住院與急診部分的醫師,因為要24小時輪班,在內外科開刀醫師人力上確實較不充裕,也出現世代交替的斷層,「這是全台灣醫院都發生的問題。」可是馬偕在婦兒科的醫師人力上,「卻是全國的奇葩,別的醫院缺人手,馬偕是婦兒科起家的,我們人力算充足。」

施壽全也不諱言表示,由於就診服務量龐大,醫院長期有使用空間不足的問題,過去幾任院長都在積極想解決,在台北兒童醫院成立後,從建物較舊的福音樓13、12樓進行第一期整建,接著也完成11、10樓的整建工程,2017年初開始會著手9、8樓的更新。他表示,醫院曾想把8樓行政、9樓教室及大禮堂全面改成醫療病房區,後來覺得行政核心不能離開醫院,因此才把部分行政單位分散到鄰近建築物去,讓省下的空間用來增加產房、外科開刀房、內科病房的需要。

施壽全很重視海外醫療宣教事工,更親自前往旅程不易的南太平洋吉里巴斯,就是期望能以院長身分,鼓勵投身海外醫療的前線醫護人員。施壽全說,縱使要面對醫療龐大服務量在人力與空間上的挑戰,馬偕人仍不忘「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醫療宣教使命,期望把「焚而不燬」的信仰精神永續傳承下去。

 

  • 義診友邦 愛傳太平洋 

【林宜瑩專題報導】2006年起,馬偕開始在吉里巴斯進行醫療援助至今,除了已經派遣19隊醫療團外,也對當地醫護進行培訓,並與該國中央醫院合作,將重症病患送來台灣就醫,至今已超過150人來台接受治療。2013年雙方啟動台灣醫療計畫,2014年起更全年派常駐醫師,2015年派駐馬偕外科醫師牛光宇進駐吉里巴斯,除進行急診、會診外,也協助實習醫師訓練計畫,牛光宇曾將一位心臟停止的年輕人救活,卻因為沒有後續維生醫療儀器,不得不放棄急救,「這在台灣根本是可以活下來的案例!」

當牛光宇向馬偕國際醫療中心反應後,中心副主任徐宛蒂立即向馬偕高層回報,並獲得全力支持,將馬偕汰換仍服役的保溫箱、生產台、麻醉機、呼吸器、電燒車、生理監視器、血液化驗儀等,以及廠商捐助的生產包、血氧監測器、急救設備等醫療器材,2016年送往吉里巴斯;另外,馬偕也派遣精神科、資深護理師、職能治療師、個案管理師等前往吉里巴斯。

因為馬偕無私的醫療援助,吉里巴斯人民對台灣心存感激,甚至在總統選舉時,原本反對黨的總統候選人想藉由政黨輪替,向中國釋放善意,卻在競選期間訪問許多選民意見時,幾乎是一面倒告誡他不能背棄台灣這樣的友邦,否則將不會得到勝選的選票,後來,他當選吉國總統後,也確實感受到馬偕醫療對該國無私的付出,願意持續延續與台灣的邦交情誼。

 

  • 後山支柱 台東馬偕守護民眾健康

【陳怡萱專題報導】1981年蘭嶼衛生所唯一的醫師離開蘭嶼,引起社會對當地醫療的熱烈討論。當時的馬偕院長吳再成了解後,號召馬偕醫院有志醫師,自1982年4月起每個月都派醫師支援蘭嶼醫療。1983年、1985年響應衛生署呼籲,馬偕醫院分別開辦成功、太麻里群體醫療執業中心,1984年與省立台東醫院實施合作計畫,過程中深刻體會台東地區醫療的不足,於是1987年在當時仍是荒野之地的台東市鯉魚山下設立台東分院,從此落地生根,也把台北的醫療技術與人才送至最需要的角落。

台東馬偕在地29年,是台東縣內唯一區域教學醫院,也是唯一可提供心導管服務的醫院。現任院長王功亮兩年前就任時承諾,要在台東最需要的急重症領域投入更多醫療資源與設備,延攬優秀醫師加入團隊,致力做到「急症即時處理、重症在地醫療」。王功亮表示,癌症病人在兩年前有將近50%流失率,現在已經不到10%流失率,這是台東馬偕在急重症方面努力的成果,也期望明年能通過醫院癌症品質認證。

今年內,台東馬偕陸續完成設置第二台心導管機、第二台CT(電腦斷層掃描儀)、設立心臟血管加護病房以及核子醫學科。兩年前新的醫療大樓「恩典樓」啟用後,台東馬偕積極強化癌症治療人員及設備,除了成立多專科團隊外,尚可提供放射治療、血液腫瘤、向日葵癌症病房及門診化療等服務。

根據台東馬偕統計,癌症病患因需藉助核子醫學檢查確診或追蹤的個案,每年轉診至台北或花蓮檢查的人數近百人且逐年攀升,核子醫學檢查是癌症患者追蹤治療時非常重要的項目,因此當初興建恩典樓時即預留設置空間,在癌症病房成立後隨即積極籌設核子醫學科,藉由台北總院的協助克服萬難,終於在今年10月正式啟用。 

這兩年台東馬偕不僅通過緊急醫療能力分級中度級評定暨腦中風重度級的評定,也通過去年區域醫院評鑑評定為優等。王功亮指出,持續「提升急重症醫療」是未來的目標,希望在2018年醫院緊急醫療能力分級的評鑑能達到為重度級,做到「急症即時處理、重症在地醫療」,這也是身為台東後送醫院的責任及承諾,為後山的民眾許一個有平安及盼望的未來,也讓台東馬偕成為東部民眾最信賴的醫院。

 

  • 走向需要 新竹馬偕成立兒童醫院

【林宜瑩專題報導】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多年來在新竹地區默默耕耘,尤其是在兒科醫療上,獲得多數新竹居民的肯定,最近新竹市政府有意在新竹市打造一間兒童醫院,雖然馬偕投入台北兒童醫院的營運,每年要虧損新台幣1億9000多萬,但本著教會醫院以醫療宣教精神,就像台東馬偕明知道台東居民數根本無法支撐醫院開銷所需,馬偕還是秉持「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使命,投注大量資金與人力提升台東急重症醫療品質一樣,馬偕新竹分院院長李宏昌有信心的宣告:「新竹馬偕不只要成為新竹最受歡迎兒童醫院,更要打造一間24小時服務新竹市民的兒童醫院!」

目前新竹市政府預定要以BOT方式進行招標,在近年內提供2600坪土地、簽約70年地上使用權方式,打造一間竹苗地區「最大的兒童醫院」,規模不亞於馬偕台北兒童醫院;也因為新竹馬偕長年在新竹耕耘結果,目前新竹兒科看診數遠遠超過新竹其他醫院的兒科看診數,在新竹馬偕全體醫護的努力合作下,多數新竹居民的兒童一有病症需要緊急救護,大家一致首選就是先送新竹馬偕。

其實,台灣已有多家醫學中心成立兒童醫院,在經營上遇到少子化等困境,不談其他醫院,單單馬偕台北兒童醫院,一年營運就要虧損1億9000多萬元,但是李宏昌認為,「成立兒童醫院是為提供國家未來主人更周全的醫療服務,照顧弱勢族群是教會醫院的天職與使命,因此我們義不容辭!」他認為,新竹馬偕必須準備好隨時回應新竹、苗栗地區民眾的需要,特別是小孩子一遇到身體上病痛根本無法忍受舟車勞頓的痛苦,若是能在竹苗地區有「人力、設備、醫術、服務」俱全的兒童醫院,民眾就能放心讓孩子受到最好照顧,同時減輕照顧者體力、心理上的負擔。

目前新竹馬偕已做好萬全準備與規劃,馬偕董事會與台北總院也承諾會全力支持,無論是將現行18位小兒科主治醫師團隊,在3年內提升至32名,未來小兒科將設有13個次專科,而新增病床數足以因應竹苗地區就診住院兒童所需,也會新設兒科醫療教學與研究中心,並大力推動先進的醫療文創,讓新院區的設立確保當地居民健康品質外,更能提升社區附加價值。

事實上,成立才一年多的新竹馬偕附設托嬰中心,運作成果已獲得新竹市政府及市府勞工處肯定,核發特別補助款,還接受新竹市長林智堅召開「營造友善職場-企業托兒好幸福」記者會,馬偕董事長劉伯恩也親自參加這場記者會,公開接受市長頒獎。劉伯恩指出,「這是新竹馬偕的殊榮也是鼓勵,新竹馬偕將會善用特別補助款,將托嬰中心的軟硬體設施規劃得更完善,不只以解決員工托嬰需要為目標,也希望能成為台灣數一數二的托嬰中心。」

 

  • 醫療傳道 攜手地方合作  馬偕精神 再現蘭陽平原

【林宜瑩專題報導】今年12月起,馬偕紀念醫院要與宜蘭仁愛醫院與隸屬陽明大學附屬普門區域醫院進行策略聯盟,在9月22日由馬偕醫療財團法人董事長劉伯恩、院長施壽全與宜蘭仁愛普門醫療體系董事長潘仁等人進行簽約儀式;宜蘭仁愛與普門醫院長久以來守護蘭陽地區民眾健康,此次透過同業結盟方式,未來馬偕紀念醫院優良而完善的各項醫療將藉此擴大服務規模;此外,蘇花替代道路一旦完工,宜蘭將由現在北宜生活圈,擴大為宜花生活圈,此舉對強化未來宜蘭地區醫療能量也有極大助益。

據了解,在蔡英文上任後,衛福部官員期望能改變台灣「頭(大都會)重腳(鄉鎮地方)輕」的醫療分配不均狀況,落實醫療分級制度,因此特別鼓勵醫學中心層級的醫院能與地方醫療機構進行策略聯盟合作,彼此有技術支援與轉診制度,將醫療資源挹注到地方,讓地方醫院或診所處理一般輕症病患的看診業務,急重症病患透過轉診機制送至醫學中心,使彼此都能相依相存。

馬偕與宜蘭仁愛及普門醫院曾談過合作事宜,可是當時台灣醫療環境尚未達到成熟的合作階段,如今適逢新政府想有新作為,馬偕一向有高度意願在配合政府醫療政策方向,因此完成了這次策略聯盟的簽約,預定在今年12月初開始實施。而這次與宜蘭兩間醫院的合作,提升宜蘭地區醫療服務品質,透過地區醫院與醫學中心垂直整合交流模式,共創蘭陽平原居民的健康與福祉,剛好回應當年宣教師馬偕曾至宜蘭地區向平埔族的噶瑪蘭傳福音。

雙方簽約後,上述簽約代表也一起與宜蘭仁愛醫院董事潘仁佑、普門醫院董事李耀麟、仁愛醫院董事潘淑慎、普門醫院董事楊啟仁、馬偕紀念醫院醫療企劃部主任吳健樑、醫療企劃部副主任黃培蒂等人合影。未來,彼此合作將依循醫療分級制度,鼓勵當地輕症病患民眾在當地區域醫院就醫,馬偕也會派駐醫師定期或不定期到仁愛與普門看診,在急重症病患部分則是全力建立直接轉診機制,讓需要立即開刀或有生命危險者能在最短時間內獲得搶救契機。

 

  • 在地文化 團聚吃聖誕糕  分享快樂 重建台東馬偕

【陳怡萱專題報導】每年聖誕節都看得到的聖誕糕,今年又穿上不同的新衣囉!適逢《耕心》週刊20週年,台灣教會公報社聖誕糕推出週年紀念款,包裝可愛討喜外,還能幫助台東馬偕醫院。延續先前限定版一卡通上的「福氣羊羊」圖案,兩隻小羊和薑餅人一同圍爐,要告訴大家「分享的快樂,加倍的多」!

「什麼樣的聖誕節,才是台灣特有的聖誕節呢?」《耕心》主編哀玉梅表示,構思聖誕糕封面時,不想再使用台灣沒有的下雪、麋鹿;念頭一轉想起台灣人喜好在節日相約聚餐,經插畫家MiWA.2巧手一揮,溫馨相聚圍爐的福氣羊就此誕生,邀請大家在聖誕節分享快樂、分享愛。

聖誕糕不只封面可愛,裡面還附上特製的縮小版《耕心》,哀玉梅自歷年《耕心》文章中精選出4篇與聖誕節有關的見證,文章末同樣有祈禱文,與親友分享美味聖誕糕也分享福音。

哀玉梅說,為取得授權而重新聯絡這些文章的作者時,再次聽見他們的近況以及信仰如何持續幫助他們,又是一個個感人的故事,原本當年使用筆名的作者,這次希望使用真實姓名,因為「幾年後,越想越覺得這些見證值得一再被訴說。」

去年公報社聖誕糕收入的10%捐助樂山教養院,今年要分享的對象則是台東馬偕醫院。公報社社長方嵐亭呼籲教會兄姊一同關心後山的醫療需要,特別鼓勵個人訂購10~20塊聖誕糕與親友、鄰居分享,每塊收入的10%將成為支持台東馬偕醫院重建的經費。今年7月8日尼伯特颱風橫掃東部,造成台東馬偕急重症設備受損,修復費用龐大,時隔半年,公報社邀請眾教會慶祝聖誕節同時記念弱小者的需要。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