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神財務困境 盼各界伸援手

院長遭蛇吻仍心繫學校財政捉襟見肘  總會、馬偕力促音樂募款餐會

【林宜瑩專題報導】「還好是我被蛇咬到,不是學生!」玉山神學院院長布興.大立(Pusin Tali)2016年11月30日在投入玉神為期3天的「勞動事奉週」時,不慎遭毒蛇龜殼花咬到左腳踝,經師生緊急送往花蓮慈濟醫院急救,住院多日連續注射8劑血清與抗生素,因蛇吻處是肌腱,布興.大立12月5日又轉往台北馬偕醫院接受治療,目前身體已漸漸康復。

玉山神學院自牧師高俊明擔任院長開始,至今每學期都會安排一週的「事奉週」,讓師生在學校裡整理校園、修路、種植經濟作物,透過勞動體驗多數原住民無論在原鄉部落還是都會區,都是靠著勞力在謀生,另外也透過勞動服務鍛鍊玉神學生的體魄,唯有具備健康的體魄才能讓傳道人的牧會服事走得長遠;這項校園傳統一直延續至今,只是在十多年前將1週縮減為每學期3天。

玉神現有私有地約5甲,可以種植咖啡、牛樟樹等高經濟作物,本來布興.大立勞動了一早要暫時休息,後來因擔心學生人手不夠,又折返回山上與學生一起割草,沒想到就被龜殼花咬了左腳踝,深怕萬一蛇跑掉去咬其他同學,他冷靜地立即將蛇打死,也怕嚇到學生,就輕聲跟身旁的同學說他被蛇咬了!結果大家一陣慌張地半抬半拉,用摩托車載他去慈濟醫院急診,前後花了50分鐘。

其實玉神為了盡快恢復已停工半年的綜合教學大樓第二工程,將原本經常費支出及預備金、汰換圖書館的冷氣除濕設備等費用都先挹注在這上面,結果12月15日預定要發放的薪水及繳交總會的負擔金約新台幣300萬元卻付之闕如,必須先向人無息借貸再分期還款。

玉神副院長董俊蘭牧師坦言,玉神真的都沒錢了!為了興建綜合教學大樓,學校可以募款的、借貸的都已經努力過了,結果還是負債1億2000萬元,二期工程因資金缺口太大目前已停工半年,可是2016年9月好幾個颱風接連侵襲花東,尤其是梅姬颱風造成玉神綜合大樓嚴重損害,必須趕緊籌措4500萬元,期望能在2017年梅雨季節來臨前完工,才能避免損害擴大;在《台灣教會公報》3380期報導玉神的情況後,現在已陸續收到各界捐款。

在得知玉神的困境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林芳仲、退休牧師陳福住、馬偕醫院董事長劉伯恩、馬偕醫院院長施壽全等人全力奔走,即將在1月14日於台北儷宴會館舉行「圓夢橋」募款音樂餐會,由馬偕紀念醫院贊助餐會、玉神師生負責節目內容,為玉神綜合大樓二期工程來募款,期望基督教企業家能踴躍參加,幫助玉神解決目前的財務困境。

董俊蘭說,玉神是培育原住民傳道的神學教育搖籃,總會近年關心都市原住民的牧養事工,玉神為了配合總會的宣教策略,也積極招募大學畢業的原住民青年到玉神接受神學裝備訓練,這是玉神要積極改善神學院軟硬體設備的原因。除了讓原住民牧傳了解保有原住民族身分、文化、語言的重要性,更要在牧養教會上建立具有都市原住民特色的教會,如此才不會讓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信徒過於漢化,這是玉神與總會在都市原住民宣教策略上為何會積極配搭的原因。

本期《台灣教會公報》特別以專題報導方式,再次呈現玉山神學院的景況,期望讀者能多關注玉神的需要。

 
  • 綜合大樓營建停擺  憂心雨季逢水就漏

【林家鴻專題報導】去年令玉山神學院最振奮的事,莫過於費時近20年之久的綜合大樓順利啟用,上百名原住民牧者與有榮焉,回母校見證歷史一刻,歡欣期待原住民神學教育能因著軟硬體提升,再造玉神下一個70年神蹟。然而,風光場景的幕後卻瀰漫濃濃的憂愁,玉神副院長董俊蘭牧師日前坦言校方正面臨綜合大樓「啟用不等於完工」的棘手難題,缺錢聘無工人施工已長達1年,颱風淹水更持續造成建築損壞,籌款復工無疑是迫在眉睫的呼求。

耗資新台幣3億多興建的玉神綜合大樓,在眾教會的迫切代禱及奉獻之下2015年1月啟用,成為迎接校慶70週年的獻禮。新大樓同時肩負兩項新的使命,一是受總會委託推動「都原宣教策略與挑戰」研究、計畫與人才培訓,二是作為亞太地區原住民領袖的神學訓練與交流中心,與普世教會分享宣教成果。因此,新大樓內部設有禮拜堂、辦公室、原住民文物圖書館、教學教室、國際會議廳、研討室、國際部教學教室、宿舍等。

董俊蘭表示,70年來學校的建築物都很普通,不是很舒適,尤其禮拜堂必須用教室替代,每年畢業典禮都很麻煩,因此校慶50週年時就預備興建綜合大樓,只是當時沒蓋起來。目前綜合大樓的設施除了原住民文物圖書館,雖然大部分都能使用,其實很多的地方還未臻完善,逢雨就漏水;已完成部分也有嚴重漏水問題,將來抓漏是一大工程。

董俊蘭表示,為了興建綜合大樓,玉神貸款了1億2000萬,高負債造成向教育部立案的進度暫緩,也因為缺錢停工1年,去年連續3個颱風來襲造成大樓及地下室淹水,一台電梯壞到現在無力修理。綜合大樓「二期工程」指的是未完工及待改善的部分,期待能在寒假復工,經費約需4500萬元,若不能趕在下一個雨季前完成,將對建築物造成更大損害。

董俊蘭表示,玉神培育的學生大部分是原住民,原住民教會本身經濟就很困難,對校方財務的幫助有限。非常感謝這幾年得到平地教會很大的幫助,綜合大樓二期工程是目前「最緊急、最需要大家關心的事工」,他感謝馬偕醫院及總會很關心玉神,促成2017年1月14日在台北儷宴會館東光館有一場募款音樂餐會,盼請牧長兄姊伸援助玉神脫困。

 

 

  • 師生勞力事奉傳統  培養同理拉近距離

【陳怡萱專題報導】就讀過玉山神學院的傳道人應該都對學校特有的「勞動事奉週」很有印象,這項師生固定的活動,每學期進行一次,自創校時期流傳至今,源自於過去草創時期資源缺乏,無論學生或教職員都要幫忙學校工作,連校長也不例外。勞動內容包括整理校園、打掃建物內外、種植經濟作物等,這是全校「團體生活」的具體展現,學生也藉由勞動來培養同理心,理解多數原住民總是進行勞力密集的工作。

每學期以3天時間舉辦「勞動事奉週」,這是師生同心合一建造、美化校園的時刻;透過汗流浹背的付出,玉神這個大家庭的每個成員付出勞力,服務過程中無形拉近了彼此距離,也讓平時課堂上的教誨落實於行動中,大家所做的無疑是要讓玉神這個團體生活的空間更為舒適美好。

2016年上、下學期勞動事奉週的時間分別是4月27至29日以及11月23至25日。這幾天不上課,校方安排每位師生與職員進行不同的勞力工作,例如清理山上的水源地和水溝、修補道路、砌石牆、圖書館大整理等。新約學助理教授邱淑嬪表示,「勞動事奉週」是要保留玉神傳統,玉神從荒野中建立,草創時期的人力物力皆缺乏,師生除了研究學問也必須動手出力。

每次勞動事奉週,邱淑嬪看見原住民學生不辭辛苦、身體力行,「他們實在很樂意行動付出,不會說說而已。」例如每學期必須固定清理供應玉神用水的水源地,學生扛著材料上山,動手修補水管等。勞動事奉週不只是傳承玉神的傳統,她說,這也是為了建立學生服事的心志、磨練適應團體生活,同時訓練學生日後受派到各教會和部落服事時,懂得回應部落或信徒的需要,用行動彼此服事。

創校時期師生胼手胝足建校的勞動傳統,至今仍成為勞動事奉週傳承下來。玉神院長布興.大立表示,原住民目前主要以勞力密集的工作為主,學生藉由勞動體驗的辛苦培養同理心。有趣的是,原本勞動課主要以校園清潔為主,但近年校方在地方信徒熱情奉獻下,獲得2000株櫻花,師生努力種植與澆灌,如今為鯉魚潭畔風光更增添一分美麗景致,花開時節常吸引遊客駐足遊覽,大大提高玉神的知名度。

 
  • 多元文化教育洗禮  建造相互了解橋梁

【陳逸凡專題報導】玉山神學院的教育方向,因其位於台灣東部的地理位置而別具特色,除了道學碩士班的必、選修學分課程,與其他神學院相同之外,由於多數畢業生將來服事的教會是在原鄉或都市原住民當中,因此必、選修原住民教會史、文化,特別母語課程更成為玉神的特色。

玉神院長特助胡淑貞牧師在今年玉神奉獻主日時,曾撰稿指出,長年以來,從玉神畢業的傳道人,服事於原鄉教會,堅守部落信仰及福音事工,也間接參與部落文化保存、看守部落族人的心靈與重建,並尋找、開創生活的契機,讓沉寂的部落重新找回生機。這些活見證,有腳蹤脈絡可循,在部落中比比皆是,更是玉神神學教育扎根部落、自養、自助的真實景況。

隨著近年部落青壯年人口不斷遷移到都市,玉神也已展開「都原宣教策略與挑戰」研究、計畫與訓練,期望讓畢業生投入事奉時,可以立即上手。「都原」宣教事工,是玉神啟動的新方向,因此將舉辦多場「都原事工研討會」,藉此助展已在都原服事的牧長,集思廣益,尋找迷失在都會中的羊,回到「上帝的家」。

玉神提供了族群共融的環境,在這裡,大家彼此尊重、互相接納、關懷,一起融洽生活。尤其,每個學期輪流舉行各族群特色禮拜,並從當中看見上帝所創造的各族群不同之美,體驗到不同的文化洗禮。

過去曾於玉神任教的退休牧師陳南州也特別提醒,玉神當初會決定招收漢族學生,就是要藉此讓原住民神學生在學期間,有機會了解平地教會,及將來同樣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這一大家庭服事的平地教會同工;同時,也希望來自平地教會的漢族學生,藉由在玉神的學習和校園生活,成為原住民教會和平地教會間相互了解的橋梁,藉以促進將來宣教合作。

胡淑貞也提到,每年復活節前,全校師生分組同走「苦路」,是學校另一個重要的活動。沿著學校的5甲地而行的山坡路,其間設有10個「經文默想」據點。每組師生,每到一個據點,一起朗讀主耶穌受苦的經文,並默想,再次領受耶穌受苦走上十架的經歷,而後以禱告結束,並不斷循序而上。這樣的過程,是為體會、經驗主耶穌「受苦」的路徑,師生以「腳」親自經歷走過;再次堅定獻身跟隨基督的心志。

 

 

  • 原文會新任董事長  玉神音樂講師出線

【林家鴻專題報導】近來從新政府發布的人事命令中,再次看見玉神培養出的原住民族領袖受到政府及社會肯定,除了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助理總幹事 'Eleng Tjaljimaraw(高天惠,排灣族)牧師、原宣幹事歐蜜.偉浪(泰雅族),雙雙獲選為「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的族群代表之外,前玉山神學院教會音樂系老師葉燕妮,也當選「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基金會」(簡稱原文會)董事長,未來將率領董事會邁向新里程,共同在「傳承原住民族文化教育、經營原住民族傳播媒體事業(原住民族電視台)」的使命上貢獻己力。

原文會為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轄下組織,12月10日原文會第3屆董事長名單出爐,9位由行政院長提名的候選人當中,由具備「文化專長」的花蓮玉里阿美族人葉燕妮脫穎而出,她以優美歌聲取代冗長致詞,展現個人特色。

葉燕妮也是現任總會禮拜與音樂委員會主委,自玉神教會音樂系畢業後,因深感原住民社會缺乏音樂專業師資,曾赴東京武藏野音樂大學攻讀聲樂博士,學成返回母校獻身教職長達16年。熱愛部落母體文化的她也長期投入原住民歌謠傳承與創作,編著《台灣原住民聖樂曲集50首》,時常受邀音樂比賽擔任評審,在教會內推廣原住民族歌曲及新《聖詩》。

新官上任又接近年底,葉燕妮表示公務繁忙無暇受訪,不過其夫婿排灣中會活石教會牧師依佈恩.甦格那霖於臉書公開表示,從沒想過妻子會進入文化教育事業,為此感到驕傲,人選公布那天晚禱時,清楚感受到葉燕妮對這事的看重及感謝上帝給她磨練學習的機會,衷心期待未來能邀請有理想與抱負的朋友一起為原住民族努力,運用董事的各個專業領域互補,共同管理原文會與原民台。

 

 

  • 外籍宣教師看台灣  牧者薪資差距明顯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教會報社於2016年10月出版《公公,狗和貓:懷約翰傳記》,由作者蔡依珊親自多次訪談現居英國劍橋、高齡92歲的懷約翰(John Whitehorn)牧師撰寫而成,內容除了談及他為台灣宣教事工與排灣族語聖詩、聖經翻譯事工貢獻了人生精華歲月,也提到他擔任玉山神學院代理院長的往事。

在首次來台的過程中,懷約翰曾敏銳的觀察到,海外宣教師和在地傳道師的生活水平有極大的差異,而本地的傳道師之間彼此的薪俸也有所不同。當年英國長老教會支付懷約翰每月台幣1100元的薪水、台灣平地教會牧師薪水大約400~500元、住在平地的原住民傳道師則是200元、山地原住民傳道師則是150元,這樣的差別待遇也讓懷約翰覺得既感慨又無能為力。

在結束第一次來台宣教行程回到英國述職期間,懷約翰也曾撰文反省外國宣教師參與台灣宣教事工時的矛盾以及對家庭生活的影響。他在筆記本上寫到,當走在路上時,孩子會不斷叫他「美國人!美國人!」這讓身為英國人的他心如針扎,心想「上帝為什麼要叫我來事奉這群奇怪的福爾摩沙人──這麼辛勤工作卻效率低落;這麼令人難以理解又這麼讓人著迷;這麼好客卻又惱人。」

1962年,懷約翰和懷以利的第4個孩子出生沒多久,便舉家風塵僕僕再次來到台灣,並從高俊明牧師手中接下玉神代理院長的職務。高俊明與懷約翰已是舊識,早年更曾向懷約翰學過排灣語,此次則因準備出國深造而將院長職務交託給懷約翰,並建議他花一半的時間管理神學院、一半的時間繼續翻譯聖經。然而由於院長的職務過於繁忙,這段時間懷約翰根本無暇翻譯聖經,直到1965年高俊明回國,懷約翰卸下代理院長職務才能繼續從事翻譯事工。

在擔任代理院長這段時間,懷約翰除了行政事務以外,還會親自教授英語課,更時常參與「勞動教育」,除了除草砍樹之外,由於當時玉神只有兩棟簡單的臨時建築物,懷約翰也一同參與加強建築物地基的勞動工作。而這樣的環境也影響了懷約翰的長子大衛,當年美國宣教師愛德森納(Ed Senner)負責教導原住民青年農耕技術,大衛在耳濡目染下對農業科技產生興趣,長大後選擇到倫敦大學所屬農業學校就讀。

 

 

  • 【TCNN特色影片】當後山曠野成為  培育原民福音的夢土

【邱雅憫採訪報導】「不是為了薪水、而是為了使命,為了福音一起打拚!」玉山神學院委託台灣教會公報社製作3支宣傳影片《孕育福音的夢土》《守護部落的僕人》及《玉山神學院綜合大樓啟用感恩禮拜》,不僅回顧玉神創校簡介,也為2015年1月15日興建綜合大樓獻上感恩。

回顧1946年,加拿大長老教會牧師孫雅各看見後山部落福音深耕的需要,便囑託牧師溫榮春盡速開辦培育原住民傳道人才的學校,同年9月15日台灣聖書學校開辦,1977年正式改為「玉山神學院」。如今,玉神創校邁入71年,影片中院長布興‧大立(Pusin Tali)牧師感恩地表示,早在創校49週年時,學校校友會、老師、學生及原住民族眾教會皆期盼創立一間50週年禧年館,記念玉神半世紀開拓近500多間教會,培養無數原民傳道精英堅守原鄉奉獻與委身,更感念前輩們篳路藍縷地傳遞福音。

玉神教育長林約道(Yuhaw Piho)牧師認為,來到玉神求學不只找到信仰的認同,更找回「對自我族群的認同」。受訪的布農族學生洪美愛說:「我發現自己裡面有很深的自卑,因為在這裡學習,讓我感受到神的創造,更找到神創造我的定位。」魯凱族學生潘明雄也表明,如果沒有信仰在生命中,他最終只能隨波逐流、沒有方向,不僅找不到自己,更不可能傳承自己的文化。

「不怕風、不怕苦,只怕自己懶惰,不做神的工!」玉神第3任院長高俊明在感恩禮拜中肯定玉神創校精神。在玉神「教會實習」課程中,直接給予學生不同事工、環境的操練,即使交通不便的偏遠山區,學生們仍堅守僕人職分為主做工。曾在布農中會奇美教會實習的金少康說,當看見部落老化、年輕人外流嚴重的景況時,他更深信「傳遞福音」的迫切需要。在阿美中會池南教會實習的鐘婉婷也陳述,透過實習讓她看見信仰中的使命,縱使環境艱困,更要將福音帶回部落給需要的人。發展處處長尤哈尼‧伊斯卡卡夫特(Yohani Isqaqavut)傳道更表明,「不管未來玉神學生在哪裡(牧會、傳道),哪怕是最困難的地方,都能養活自己,讓部落起死回生!」

承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仰告白:「透過愛跟受苦成為盼望的記號」,當面對社會的不公義時,玉神眾師生更挺身守護家園,如:2008年嗆馬圍城、2009年關心88水災、2012年關心福島核災、2014年反黑箱服貿抗爭等,玉神未曾缺席,布興‧大立表示,神學院教育必須與民族覺醒連結,當原住民起來關心自己權益願意站起來時,台灣人更要站起來。他期許大眾持續為綜合大樓所需經費代禱,更期望大家帶著衷心誠實、渴慕真理的心與上帝同行同工,一起榮耀主名!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