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策略……

◎盧悅文

說到「開會」,大家都會開。開會時隨便亂扯的可以扯很久,就算所表達的意見都是重複其他人說過的話,有時還會被視為是有貢獻的;就算不會扯,只要隨便說一兩句話就可以達到「來開會」的這個目的。但只要當某個有良心的與會代表突然說出「我們必須要有策略」,或是「那我們的具體實踐方案是什麼」,整個會議氣氛就會馬上冷下來,現場頓時一片寂靜,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平時最愛說話的,此時半句話都不敢吭。

參加過無數次教會的會議,也主持過大小規模不一的教會會議,每每談到「策略」、「具體實踐方案」,與會者第一個反應不是「皺眉頭」就是「表情凝重」。的確,並非每個人都能馬上想到適合且符合需要的策略,也不是每個提出的方案皆可行。「策略」是實踐「異象」的方式,「異象」是我們所做的夢或者是願景。所以只會作夢卻沒有策略,異象終將流於空談。同樣的,只有策略,或是只專注於實際面卻無異象,將會使組織空洞而無一中心精神,或者是變成外國朋友所說「expert in doing church business, poor in drawing vision」。如何在「異象」和「策略」兩者之間取得一個好的平衡點,端賴組織的領導者、核心同工以及背後的智囊團的智慧、經驗和眼界。

2010年10月底在新竹聖經書院,一群教會牧長和現任與卸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代表聚集一起,分享討論長老教會在普世宣教的種種經驗。會中特地由韓國首爾飛來台灣分享過去在普世組織和非政府組織工作與交流經驗的徐望志(Victor W.C. Hsu)特別提出呼求,強烈建議長老教會應與台灣的非政府組織(NGO)一起合作,這樣才能開創台灣長老教會在普世教會社群間獨特的一條道路。

「與非政府組織合作」幾乎是每個普世宣教組織事工的基本策略,然而,如何在與非政府組織合作但又同時能夠維持身為一教會組織該有的獨特性和神學與信仰立場,一直是普世宣教機構與NGO合作的過程中,不停面對的挑戰與質疑。不斷地與這些挑戰對話與調整的結果,有些普世宣教機構走回自己的基本老路線,變得更加保守,有得反而變得更像NGO。

踏入新的一年,也該是時候好好檢視我們長老教會的普世宣教事工,以及規劃、進行相關的未來展望與可行方案。普世事工可說是一個教會宣教組織的外交政策,也可說是一個品牌的經營(Branding)。「品牌」不好經營、更不容易做,除了需要大量的人力與財力,更需要正確的經營方向與方針。該是時候放下過去所走的「苦情」路線,該是時候讓普世教會能夠確實且以新的角度來認識我們台灣長老教會,這才是我們教會普世宣教事工應該著眼的地方,也是主要事工籌劃的策略方向。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