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永久屋的設計我們學到什麼?

◎唐峰正(自由空間教育金會董事長、士林靈糧堂會友)

88水災後,我不斷的呼籲馬政府,希望陸續興建的永久屋工法,能多以先進的通用設計思維作考量,是為了因應多元住民的未來需求。尤其是室內無障礙空間的規劃,往往一個失誤的格局,就會給住民帶來更高的生活痛苦指數。舉最先施作的慈濟大愛園區(也是最具規模的示範區)為例,在88水災過後1個月,本人透過總統府秘書處行文給慈濟基金會,建議即將動工的永久屋門把,千萬別用喇叭鎖,因為在使力上不方便也不好開;另外入門處要去除階梯的高低差,因那會阻礙輪椅和娃娃車的出入;更重要的是,室內動線規劃也要能兼顧使用者的可及性需求。這期間本人與慈濟對話窗口多所叮嚀,公文往返猶如筆友至親,但是結果終究令人失望。

就在去年底,本人從電視螢幕裡看到,入住園區的住民林金阿嬤,因為疾病關係截去雙腿不良於行,坐在輪椅上卻望門興嘆,一直要等到女兒回來協助,才有辦法外出透氣;甚至連如廁時,都因廁所門的寬度不夠,加上門檻設限,無法順利接近馬桶,反而日子變得苦不堪言。那張淒苦的臉龐,促使我懷抱同理心,夥同幾位輪椅族朋友,我們特地南下前往高雄杉林區探訪慰問,一到當場我們傻眼看到,所有的住屋出入門口竟都設有3~5個階梯,連其他便捷路徑也沒有,這對園區裡接近1/7行動不便的住民來講,將形成如高山峻嶺般難以跨越的障礙;而現場官員卻還稱說做都做了,等錢下來再改吧!至於室內如廁困難的問題,竟推諉說是私人領域,不在法規之下無能為力&hellip&hellip等推卸之詞,真是令人氣結!我等一行人只好悻悻然打道回府。

現在高雄市杉林國中邊、甲仙鄉小林村五里埔、六龜鄉新發村新開部落及桃源鄉樂樂段趕工中的永久屋,全因爭功的行政院一聲令下,要求必須在今年7月前完成進駐,看似為要展現政績,完全無視先前的錯誤,照樣蓋出有障礙的房屋,全然枉顧住民的痛楚感受。這樣的急就章且欠缺人性化考量的房屋,只是一錯再錯,愧對國人而貽笑國際罷了。

唯一可以篤定的是,未來勢必要再增加近10倍的公帑經費,重新改善這些房屋的無障礙環境。想當時台灣人的熱血捐款,到頭來像付諸流水,真是令人搖頭嘆息。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