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的獻祭香氣

◎江淑文(前亞洲教會婦女協會總幹事)

我有張照片,照片中的主角是一對母女,媽媽抱著重度唇顎裂的女嬰,小心翼翼餵食母奶。應該這麼說,女嬰的上顎成人字形裂到鼻息處,無法作吸吮的動作,媽媽把母乳擠到奶瓶中,一滴一滴慢慢滴進孩子的嘴巴裡,嬰兒用舌頭舔捲奶汁。

這張照片是攝於2007年亞洲教協(CCA)50禧年慶典,地點是在印尼。當時的慶典分別在3個地方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其中最大一場是在棉蘭,連印尼總理都率領各部部長出席。這位媽媽就抱著女兒坐在棉蘭會場幾個主要入口中的一個,進進出出的人以上千、上萬計算,因為女嬰特殊的外表,大家都會往她們身上看一眼。當地的印尼人跟我反應,我的機構可不可以幫助這個孩子接受矯正手術?在一位印尼實習生的陪同、翻譯下,我知道這位媽媽也是一位基督徒,所以她會來參加這場慶典,希望能夠遇到願意幫助她的女兒動手術的人或是機構。

印尼是CCA成立的創立時、第一次聚集的所在地,意義重大,所以CCA選擇在印尼舉辦慶祝50禧年大會。印尼教會為了回應這份殊榮,花了好幾年的時間來籌備,並應允負擔所有慶祝期間在印尼的花費、外賓的食宿。所以全印尼教會發起募款,籌足了這次的經費。這次的接待真的是高格調,我們統一從棉蘭機場出入境,在3個城市間的移動是專車、警車鳴笛開道、紅綠燈管控,一路暢行無阻。進入到市區還有類似城市先生、小姐的引導隊伍歡迎我們,我們被安排2人1部三輪花車遊行,看熱鬧的民眾夾道歡迎。第1次如「公眾」人物般的這樣被歡迎,讓我很心虛。

根據我手中的資料,這對母女所屬的教會在棉蘭是前5大教會,為了CCA的50禧年,可是募足了相當大的一筆奉獻來舉辦活動。當時我腦海中的立即反應是,既然這間教會有能力負擔這次慶祝會的負擔金,應該也有能力幫助自己的會友吧?透過翻譯,這位媽媽對我理所當然的推論只是笑了笑,搖搖頭。意思是說,她們被教會拒絕過了,因為這不在他們教會的計畫事工裡。

當時我很直接的跟陪同的印尼人表示,我對這個個案的看法是,我的單位不會協助,而是應該回歸到當地的教會,如我一開始的想法,「如果有餘裕支援這次慶典的開銷,為何不能幫助眼前這對母女?」

在普世機構工作了8年,在國外及台灣參與過好幾次的慶典類聚會,參加的當時真的很感念主辦單位的用心準備、周全的邀請各國外賓並無微不至的款待。但是我越來越會去反省舉辦的意義和後續的效應,一個信仰團體存在的時間久遠,並不能代表其存在的意義。與其花這麼多時間、人力和金錢去辦幾天幾夜的聚會,不如好好的整理發展歷史與事工記錄,好作為後人參考的見證;或是規劃更具體的事工計畫,以幫助人與社會的方案來回應不同禧年、慶典的意義。

幾千人、幾萬人的短暫聚會,聲勢浩大、讚美的歌聲在那時刻有震撼的效果,但都只是暫時。畢竟是人刻意營造出來的榮耀,是否能夠突破雲層上傳到至高上主那裡?這是上主要我們獻的祭嗎?還是人只是要滿足自己的虛華呢?

&nbsp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