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應建立全民防衛的行動平台──基督教倫理的新課題

◎吳信如

到底教會該如何用信仰來面對「軍事武力」與「維護國內外和平」,這兩種手段與目的之間的矛盾衝突,目前正是德國教會最熱烈討論的倫理議題之一。尤其德國曾發動過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一次人類史上最悲慘的種族大屠殺,因此,「武裝與暴力」在二次戰後便成為德國教會與社會的道德禁忌。但是,隨著日益加重的國際責任,德國也不斷得面對「國際維和部隊」的派兵壓力。阿富汗駐軍問題所引發的爭議,以及國內弱勢者因為相對剝奪感而採取的暴力攻擊事件,迫使教會必須更積極回應國內外的社會對立矛盾:武裝暴力真的可以維護和平嗎?以和平之名所行的恐怖行動與極權壓迫層出不窮,耶穌時代的「羅馬和平」(Pax Romana)就是一例,教會如何用耶穌的精神來回應這個世代的和平需求呢?

德國福音教會議長施奈德最近特別在一場關於基督教和平倫理研討會中,發表了一篇代表教會立場的重要談話,其中提到一個值得台灣教會重視的主張:教會應該致力於培養「全民(非軍事)危機預防」的觀念,他說:「保護人民不致遭受危難與暴力,是維護和平的實際意義。但是,想要維護和平,就不該容忍不公義的社會結構。我們花太多錢在武力國防方面,卻忽略了最永續、有力的全民和平方案」。簡而言之,就是透過民間措施與行動,在教育、文化、宗教、醫療、經濟、社會、司法、外交、甚至環境政策等方面,來預防社會中的各種危機,解決衝突與維護和平。如果從德國基本法的角度來看,這也包含了預防民主制度被破壞的危機,而這正是台灣目前在中國的武力與經濟威脅下,所面臨的重要危機之一。

武力,絕不是耶穌的精神。但是,所謂的「非暴力」,又該如何具體落實呢?「全民防衛」就是最好的詮釋與實踐。施奈德進一步以阿富汗駐軍為例:「我們應該協助當地建立人民的社會防衛力量,並提升民間參與的重要性,降低軍事行動的比例。」人民是意識到與直接面對社會危機或潛伏暴力的第一線,從全民危機意識的啟蒙到建立衝突與危機處理的民間合作平台,都是維護和平與民主最有效的「非暴力武器」。耶穌的和平運動,就是全民防衛機制的最佳原型。德國福音教會與天主教會,結合相關專家學者在1973年所成立的「教會與發展協議會」(GKKE)就是一個基於普世觀念,共同關心社會安全與發展的民間和平組織,近年來更在全民危機防衛議題上,扮演重要角色。

林哲夫教授畢生所推動的理想:「非武裝國防」或所謂的「全民國防」,與德國教會強調的「全民危機防衛機制」,都是對抗強大武裝敵人或社會內部衝突危機的關鍵策略。雖然,是否應該用武力干預他國極權高壓統治來維護基本人權,這在國際和平政策中依然是個爭論,但是,從基督教和平倫理的觀點來看,除了口號式地喊著「非暴力」精神,現在應該更積極地建構「全民危機防衛」或「非武裝國防」的策略與行動平台,這樣教會才能成為發揮其社會影響力,用符合基督教倫理的實際行動與策略,帶領台灣社會面對內外的危機與威脅。

(作者為南與北文化出版社總編輯)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