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再造──危機或轉機?

◎洪仲志

20世紀末受世界經濟蕭條影響,普世機構奉獻亦受影響,而出現財源緊縮;另一方面受新自由主義與傳媒的大肆渲染,使追求物質生活、財富與個人成功,取代宗教信仰成了個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歐美教會的式微,獨立教派與靈恩教會卻能吸引大量會眾,遂有反思宣教與信仰真諦的聲音。這不單發生在某一個普世組織中,而是普遍反應在普世運動與在地教會宣教所面臨的挑戰。

筆者有幸在服務的2個普世機構,參與其機構遷址與組織再造的過程。2005年亞洲基督教協會(CCA)總會年會考量財源緊縮,且泰國基督教會(Church of Christ in Thailand, CCT)願奉獻土地,故決議將機構遷址泰國清邁。2006年,我有幸擔任CCA第一位台灣籍的青年幹事,面對的首要之務,就是整理該會成立以來近50年的青年事工資料檔案。看似輕鬆的資料整理,不但讓我在翻閱CCA青年過去50年的公函中,了解到亞洲青年普世事工發展的脈絡,也讓我在搬遷中僅有的貨運空間限制下,為了選擇存檔資料,而頭痛不已。離開香港辦公室那天,聽同工感慨道,所有帶不走的資料和家電等,除了香港同工可報備後攜回,其餘都將銷毀。我才發現篩選資料這份工作的重要性!

CCA的機構搬遷,在總會年會決議後1年完成了!然而,這樣匆促與缺乏周全計畫的搬遷,對CCA的財務危機卻沒有正向幫助。2011年,再次拜訪CCA清邁辦公室,過去熟悉的辦公桌仍在,偌大的辦公室卻僅剩不到半數工作人員。原本由各部門執行的方案,也減少許多。那片相傳由CCT奉獻的土地,實則CCT僅願以比市價低的價格賣出,而非全然奉獻。可想而知,CCA財務危機並未因搬到較便宜的清邁而改善!長期支持CCA的歐洲宣教機構,也因本身財源短縮及CCA搬遷過程缺乏計畫而減少經費支持。

曾經是推動亞洲教會普世運動先鋒的CCA,見證了亞洲許多教會的成長茁壯,也與亞洲教會一同發展屬於亞洲人的宣教,在1960~1990年代甚至帶領許多教會參與在地的社會關懷運動。CCA目前的光景不能全歸咎於機構搬遷與財務危機,參與在CCA的教會領袖也是重要影響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機構搬遷不能作為改善普世組織財源的最佳方案。更重要的是參與在機構搬遷與組織再造中的人,能否有縝密及符合上主教導的計畫。

相較於CCA財務較穩定的世界傳道會(CWM),在2011年因現任總幹事的英國簽證問題,由董事會決議搬遷機構至新加坡。比起CCA,這是個更具挑戰的搬遷行動!不但在搬遷過程涉及由歐洲到亞洲的不同語言、文化、社會制度與情境等等,更因CWM期待能完成的區域整合工作,加深困難度。讓我們一同為CWM祈求上主的旨意,在此搬遷過程中,能更彰顯神的公義而非人的能力。讓這改變整個機構的大事,成為CWM的轉機而不是影響未來的危機! (作者為CWM東亞區會執行秘書)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