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阮感謝上帝

◎李景行

宗教改革使文學與音樂同受解放,得以自由發展,尤以對教會音樂之貢獻更大;宗教改革之後,相繼出現幾位對聖詩貢獻甚大的人物。新《聖詩》26首〈今阮感謝上帝〉(Now Thank We All Our God)的作詞者林卡特為其中之一。

接著宗教改革而發生歷史上最悲慘的德國30年戰爭(1618~1648),使歐洲充滿了恐怖與死亡之威脅;在這死亡之邊界上仍能寫出感謝、讚美、雄壯之詩的是馬丁.林卡特(Martin Rinkart,1586~1649)。因這時的聖詩是從戰爭的恐怖、艱難、困苦、與死亡的掙扎中所產生出來的結晶,故有人稱30年戰爭為「德國聖詩的黃金時代」。

作詞者林卡特是音樂家、戲劇家、作家,也是德國有名的牧師。他出生於德國愛倫堡(Eilenburg),父親是製桶工人,家境雖然清寒,卻縮衣節食供給兒子上學。林卡特就在當地受教育,直到神學院畢業。後來轉往他處,曾經在很多教會中擔任牧師的職位。直到31歲才回到故鄉愛倫堡,此後服務於鄉梓,再也沒有離開過。

那時正值德國30年戰爭,愛倫堡是難民的中途站、駐腳處。因此,一批批的難民帶來了飢餓、困苦、傳染病、傷亡&hellip&hellip種種不幸,許多人在那裡喪失了生命。林卡特是該處唯一的牧師,成為全城人的希望與安慰的柱石。當時他主持過大約4800次的喪禮,有時一天居然有40次之多;死者中有他的妻子、兄弟、同事和好幾名議員。他非常有同情心,很體念別人的痛苦,常以自己的衣物、錢財救濟難民。

在這個困苦貧乏的時期,1636年他寫出全世界最著名的讚美詩〈今阮感謝上帝〉(中譯:都來感謝恩主,又名:齊來謝主歌),成為每個國家在感恩節選用感謝上帝的一首詩,這首詩又被稱為德國感恩曲(German Te Deum)。全詩共3節,第1節為感恩,第2節為祈禱,第3節為讚美。教會在唱這首詩時,聖歌隊可唱第1節,會眾唱第2節,第3節由會眾與聖歌隊4部合唱。

作曲者克呂格爾(Johann Cr&uumlger,1598~1662)是德國著名作曲家和音樂理論家。他在威登堡(Wittenburg)念過神學,自1622年到去世共40年,都擔任柏林聖尼古拉大教堂(Cathedral of St. Nicholas)聖歌隊的音樂總監和指揮。在30年戰爭期間,他親身經歷了家破人亡的慘痛,使他的信仰更加堅貞,終於成為德國敬虔派的成員。他編寫了許多有益信徒靈性的詩譜,尤其適合唱頌詩篇的曲調,至今仍傳頌不絕。他進一步發展、恢復新教的頌歌,是他對德國17世紀音樂的獨特貢獻。

這首〈今阮感謝上帝〉所用的調名:NUN DANKET意為「今感謝」,乃這首詩德文的頭兩個字,是他的代表作,德國若干教堂的大鐘常奏出這首詩歌的旋律。筆者結婚典禮最後特別安排會眾唱這首詩,做為我倆夫婦共同努力以感恩、祈禱、讚美為婚姻生活的準則,同蒙上帝的恩惠和賜福。

(作者為退休牧師,曾任新聖詩編輯小組召集人)

&nbsp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