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異化危機?

◎王乾任

今天的台灣,之所以盛大慶祝聖誕節,並非廣大台灣社會民眾真正認識了耶穌與聖誕節的真義,而是在消費社會與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下,將一個西方基督教社會的重大節慶橫向移植到台灣社會,更多是因為後殖民主義心態,台灣人崇洋,故而照搬西洋節日到台灣來使用,而非台灣眾教會的推廣。

教會之外的聖誕節慶祝活動,對商人而言只不過多了一個促銷商品的機會,對想狂歡的年輕人而言,不過是多了一個藉口。而聖誕節在台灣廣大不認識主的人心裡,就過節心態來說,毋寧更像是另外一個西洋情人節,甚至是萬聖節。

我們應該對台灣社會瘋狂地慶祝聖誕節感到憂心,而非誤以為這是一個神為我們創造來贏得人心悔改的大好機會。聖誕節本身的確是神給我們傳福音的大好機會,但在台灣社會的聖誕節過節情況來說,卻更貼近消費主義的沉淪,而非認識耶穌。之所以會有此感慨,是因為日前清華大學為了宣傳聖誕節舞會所推出的影片之中,充滿了狂歡的意念訴求,甚至連主題都定為「一夜‧激情」,舞會風格是夜店,訴求主旨則是在那天晚上,Anything is possible。

你或許會說,傳福音使人信主也是Anything is possible的一環,但我懷疑,在一場夜店風格的狂歡派對下,耶穌基督與平安夜的核心精神可以如何被呈現?而一場因聖誕節而發起的舞會╱派對中,絲毫不見聖誕節的元素,反而更多是狂歡、派對、夜店、激情等挑起人肉體情慾的元素,或許教會應該正視,這樣的過節心態才是台灣時下不信主之人眼中的「聖誕節」。難怪我有個朋友感嘆的說,無論聖誕節還是萬聖節,在台灣都被過成另外一個情人節。

10多年前,北部只有輔大聖誕舞會比較有名,熱鬧喧嘩,但有節制,且充滿濃濃聖誕元素的校園,以及聖誕舞會結束後的子夜彌撒,聖誕週校園中的各種慶祝活動,都讓不認識基督信仰的同學有機會接觸真正的聖誕節。

如今,聖誕節普及了,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聖誕派對,包括毫無基督信仰傳統的一般大學,也開始出現越來越多與聖誕節的根本精神毫無關係的慶祝狂歡派對,人們把聖誕節當成另外一個嘉年華來過,而日常生活的嘉年華化本來就是社會趨勢,人們因著日常生活的苦悶與同義反覆,故而找到每一個可以狂歡與擺脫日常生活的節日來當慶祝的藉口。因此,台灣才會出現管他是萬聖節還是聖誕節,都一頭熱的投入狂歡的情況。

當一個絕大多數人不認識基督信仰的社會,普遍過起聖誕節時,「聖誕節」在被傳揚開的同時也被異化了,反而成了令人道德墮落、跌倒、迷失,趨近魔鬼與肉體情慾的大好機會,而不是認識耶穌基督以及祂那寶貴恩典的機會。

眾教會除了為還不信主的社會禱告,身處各行各業各領域的弟兄姊妹,更要勇敢積極的站出來為聖誕節做見證,將聖誕節帶出教會,帶入社會各領域階層之中去宣揚聖誕節的真價值,撥亂反正,讓更多人有機會聽到真正的聖誕佳音,而非讓聖誕節沉淪為另外一個夜店的狂歡派對主題。

(作者為景美復興堂會友、文字工作者)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