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山教會的講台如今站滿孩童,很難想像10年前,教會因年齡斷層導致沒有社青、青少年、主日學等團契,牧師鄭忠仁看見教會孩童流失、人口老化的問題,就開始深耕兒童事工;不僅擔任學校故事爸爸、教會課輔班老師,連孩童點心都出自鄭忠仁之手。靠著點心、紅茶,鄭忠仁餵飽上帝眷愛的小羊;為了支付課輔班師資的薪水,他更開放教會靈修會館供遊客休憩,也意外打造別具特色的二手跳蚤屋,「用最便宜的錢賣給別人,他們會覺得東西很有價值。」
隨著家庭結構變遷,鄭忠仁發現教會3分之1的孩子來自新住民家庭,他將關懷的觸角延伸到社區新住民媽媽,在雙福基金會的支持下,成立新住民關懷據點,鄭忠仁也重操舊業當起教會長者們的導師,教導如何用上帝的愛與跨國的兒媳們相處、互動。

服事基督愛飛翔 教會祝福冬山鄉

信心營造信仰共同體

小小教會大大超越

1953年建立的冬山教會,半世紀以來,歷經社會的變遷、人口結構的移轉,典型的鄉村教會,只剩下老人;且短短50年就歷經17位傳道師。教會長老不例外地對2001年甫由神學院畢業,受派至冬山教會的鄭忠仁表示:「我們教會是一間弱小教會,不必太在意事工,只要住下來而且住久一點就好。」透露出小教會的無奈與資源的有限性。面對主日禮拜只有20來位信徒,主日學只有5人的教會,鄭忠仁在心裡反覆思量:上帝的教會應是宣揚福音的教會,環境與條件決不是傳福音的要素,唯有「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信心定能超越一切限制。

蓋靈修會館是牧者第一件挑戰長執信徒的事,2001年下半年,教會及所有團契的經常費用只剩40萬左右,以至於沒有一人敢讚成此事工;但鄭忠仁不放棄,在努力溝通與協調的過程中,展露出無比的信心與決心。終在2001年11月到2012年元月底,將頂樓閒置的鐵皮屋改造成簡單舒適的靈修會館,農曆春節立即開張。由住宿的奉獻款,一次一次地慢慢添購洗衣機、涼被、冷氣機……等等。第一年意外地帶來30幾萬的奉獻收入,也因此建立了信徒對上帝的信心,以及對牧者的信任。從此,牧者所做的弱勢兒童課輔、關懷外籍配偶….等社區宣教事工,信徒都相信上帝必帶領;使得2001年~2012年教勢不斷成長,主日禮拜聚會人數從20多位增加到80位;主日學從5人增加到75人;經常費從80多萬增加到400萬。

自發性的禮拜更新

「牧師,你來帶領我們敬拜好不好。」長執於2002年主動地表示,於是鄭忠仁以6個月的時間,為長執同工培訓敬拜讚美與如何祈禱等課程;蘇月珠牧師娘亦開闢司琴班,協助一些功課不是很好的孩子,亦能在鋼琴、電子琴、爵士鼓、烏克麗麗…..等音樂,受到肯定與讚美。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受到教會的培育,都倍受感動地說:「我從沒想過,像我們這樣的家庭,孩子也會樂器,也可以站在台上。」

這是冬山教會特別的地方,每主日都由不同團契來主領禮拜前的敬拜,分別為婦女、青少契、社青、松年,第5個主日則由主日學帶領;所以連國小3、4年級的小朋友都會帶領會眾祈禱與唱詩。這與家長剛送孩子到教會時,千交代萬交代「絕不可跟教會一起阿們、所們」真是天壤之別;家長更見證孩子在家中的信仰生活:「阿嬤,還沒祈禱不能動筷子。」聖靈親自在孩子與家長的身上做轉化的工作,而教會信徒與社區孩子因著服事而越來越自我肯定,在服事中展現自信;也因著服事,對上帝的愛與委身加倍深。

上帝的話是最好的教材

「我們沒有什麼教材,上帝的話是最好的教材。」冬山教會以上帝的話培育上帝兒女,教會安排兒童主日學與成人一起禮拜;在詩歌讚美、讀經後,由牧師與長老輪流說故事,故事的主題則是以聖經為中心,逐卷述說上帝的作為。故事結束後兒童主日學安靜地上樓做手工藝,青少年則留下與成人一起禮拜;牧師則針對同樣的經文再深入講解真理。

如此的禮拜設計,是為了顧及慕道友的需要,因有一半左右的人都是剛剛接觸教會,淺顯易懂的聖經故事,是培育慕道友與信徒最好的教材。無論大人小孩每主日都背一節台語、華語經文,上帝的話進入人的心靈。

一群社區青少年也自發地向牧師表示,要到教會讀聖經;所以每禮拜五晚上19:30~21:30 是國中以上青少年的讀經時間,約有十幾位孩子已大聲讀完新約聖經,正邁向舊約民數記。而教會的松年與婦女團契,也扎根於聖經;聚會內容除了排練領敬拜的詩歌之外,亦大聲頌讀聖經,牧師則講解相關背景與經文要義。冬山教會從小到大,從幼到老,無不以上帝的話為寶貝,成為生活中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119:105)。

鄉村喝茶文化開啟關懷之門

每主日禮拜結束後,就是信徒「坐桌」泡茶的時間,牧師娘或婦女們預備自己烘培的蛋糕或小點心,長老親手泡茶服事眾兄姊,笑聲在此起彼落間述說著上帝的恩典。每位兄姊踴躍分享一個禮拜的大小事,牧長們一一放在心裡,並為他們祝福祈禱,成為關懷採訪的寶貴資訊。坐桌喝茶,拉近了信徒彼此間的關係,也讓社區朋友與教會零距離,在分享中見證上帝的愛與恩典。

社區教育營造信仰共同體

牧師用心、老師放心-冬山國小校園福音

2001年鄭忠仁初到冬山教會時,就從自己孩子的班級開始,成為每禮拜二、四的晨光志工,與牧師娘一起說聖經故事;牧師用心、老師放心。因著熱誠所帶來校方對教會的信任,2002年起,無論冬山國小或東興國小,每年都與教會合辦夏令營,聖誕節亦與教會合作,由教會策劃,與學校共同舉辦聖誕晚會。由於冬山教會屬鄉下小教會,於是牧師引用資源,邀請高雄路竹教會福音團協助辦理「冬瓜山囝仔快樂夏令營」,主題為彩虹船;在玩樂中向150多位小朋友,述說上帝的創造與對人類的愛。

首次的夏令營帶來家長的肯定與信任,許多家長於營會一結束後,隨即問:「我們可不可以報名兒童週末營?我的兩個孩子都要參加。」每禮拜六下午2~5點,教會以聖經故事、話劇、手工、遊戲等,開啟社區宣教之門;2003年轉型為禮拜一到禮拜五的課業輔導班。

課輔班為家庭與社區帶來新動力

「我們孩子自從來教會後,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不再退縮不敢表達,而是比較願意跟父母溝通;我很感恩,常來教會看孩子表演,當他們又唱又跳又主持時,我感動地流下淚,慶幸他們比我有機會站在台前……對了,就是領袖訓練,我看到孩子的未來……。」一位游姓母親表示,教會的愛,社區居民都看見了。

所以,不管政府官員的到訪,或是基金會、大學教授,看見教會在禮拜一到禮拜五以及禮拜日,竭力陪伴單親、隔代教養、低收入戶、重組家庭、原住民、外配等子女,無不感動落淚。教會不止協助父母輔導及教養孩子,也讓孩子藉由演出增加自信與能力;在社區各團體中,將教會所學的又唱又舞,陶笛口風琴之樂音滿天飛揚,為社區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

小小禮拜堂容納近90位的課輔班學生,國小班的學生一個年級就有一位輔導老師,以完成回家作業及複習課業為主;英文為輔,有一位英文老師為每一個年級輪流上英文。而國中1~3年級一班,約有10位,亦有專屬英文老師。

鄭忠仁為鼓勵孩子認真讀書而自掏腰包,只要考100分,就有100元的獎金;孩子皆不亦樂乎。而且,只要會背10首詩歌的譜,與吹10首詩歌,就可得到牧師為個人所預備的專屬陶笛;孩子無不認真與珍惜。而教會也特別安排課輔班於每學期的期末都到社區掃街,成為鄉民讚不絕口的美事;這些孩子因自己得到教會的祝福,也立志成為別人的祝福,將愛不斷地傳出去。

社區事工的創意中介

冬山教會的兒童主日學,是社區兒少課業輔導事工的展延。鄭忠仁表示:「教會以課輔成為社區的朋友,但很多宗教、非營利機構都以課輔幫助弱勢家庭,唯獨我們是強調生命的改變重於課業名次,所以如何將耶穌基督的生命讓這群孩子認識,就顯得特別重要。」

因此,2007年有了禮拜天是生命教育時間的創意想法,含蓋在課輔班的課程裡面,若整學期的請假(含遲到)超過5次,則一律退班。每禮拜天早上八點,有七、八十位孩子齊聚教室,先以陶笛、口風琴歌頌上帝,一個小時後,到禮拜堂參與主日禮拜,聽完上帝的故事後,再回到教室做手工。

而「大的幫助小的」是冬山教會社區教育的中心信念,不管是兒童、青少年都要年長的幫助年幼的,資深的幫助新進的。以陶笛為例,已經學了5年的,要教新加入的學員;「師徒制」的關係使這群孩子學習尊重,無形中也建立起次序。所以教會不怕沒人服事,每個人以陪伴他人為榮,受幫助的也更專心學習。

成立外配關懷據點

冬山教會為更多元的服務社區,於2010年成立以琳家庭關懷協會,結合縣政府、伊甸基金會、感恩基金會、聖道基金會的資源,來幫助冬山鄉貧困與特殊境遇家庭及外籍配偶,將來亦規劃銀髮族服務事工。2012年與雙福基金會合作成立外配關懷據點,讓教會成為關懷中心;同年5月已連續10週在禮拜日下午2~5點,於教會開辦「彩粧技藝班」。另外,亦舉辦拍照說故事減壓及彩繪指甲等來關懷外配的身心靈。

而「跳蚤屋」是冬山教會的另一項特色,「原先我是為募集國中、小畢業班的制服,送給清寒家庭的學生;後來因孤兒院知道教會所做的服事,就把多餘的舊衣給教會,因而有了成立跳蚤屋的構想。」鄭忠仁表示,小小5坪大的空間,是外配的另類休閒之處,從一塊錢到數百元,一年竟能帶來20多萬的效益,幫助協會做了不少美善的服事。

協會也為清寒學生設立獎學金,只要每半年當志工服務100小時,無論是教會服事或社會服務,高中生就有一萬元的獎學金;而旅外的大學、研究生,只要在當地教會/社會服務滿100小時,也可請領一萬五千元的獎學金。這不止幫助清寒孩子安心地完成學業,亦能維持社區青少年,在高中以後仍持續過教會生活。

 

以生命影響生命邁向整全宣教

「牧會是一種享受,我是用生命來影響孩子的生命。」鄭忠仁的生命,就像冬山火車站所建造出瓜棚意象的美麗外觀,不斷結出充滿生命力的果子,從教會同工信徒,直到社區各角落。看見孩子認同教會、認同自己是耶穌的小孩,進而委身教會與社區,在被愛與付出愛中,生命逐漸長大成熟,這是一種滿足的喜樂。

冬山教會深深相信,兒少在小學6年、國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都在教會的陪伴中成長,他們絕不會離開主的。「雖然忙碌會使得體力不足,但沒有精神壓力,只要睡一覺,體力就恢復。」全教會大小從「愛心服事」開始,以愛鄰舍的行動,攜手致力「社會改造」,使資源缺乏的弱勢家庭得到照顧與資助,讓貧困的孩子也能無憂無慮地上大學、研究所。冬山教會「培育上帝兒女」穩扎聖經真理,讓上帝的公義與慈愛遍臨冬山鄉,激勵人在多元的族群與世界中,以愛「宣揚」基督的福音。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