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吃飯

相片提供/王芳舟

路加福音15章11~32節

舒度大達(太魯閣中會思漥撒爾教會牧師)

玉山神學院1946年設立,至今已逾70年。玉神以基督福音為根基,培育原住民傳道人,及不同專業之基督徒在教會與社會服事,參與上帝國宣教;並致力原住民族社會與文化研究,建構實況化神學,以求上帝國落實於原民社會。

5月第3主日是玉神奉獻主日,全校師生都會到各地長老教會請安,除了籌募經費,更重要的是爭取各教會的認同和幫助。就信仰而言,這是邀請各教會共享原住民族神學教育事工饗宴。當然,這饗宴的主人是我們的上帝。

台灣人常說:「吃飯皇帝大」,簡潔有力地表達吃飯的重要。「吃飯」,不只是填飽肚子而已,也具有交際的功能。因此,吃飯要看場面,而和什麼人吃飯,也代表個人的品味和身分地位。因此,吃飯背後隱含極多意義:生意人因吃飯決定生意成敗;情人因吃飯而更了解彼此;政客因吃飯決定江山;親人因吃飯而和樂;與仇敵吃飯則促成和解。事實上,吃飯是一件極平常而自然的事,為何會有多重意義呢?重點是「一同吃飯」。「一同」,可能是指人,也可能是一種態度。今天透過路加福音15章11~32節這段經文,與大家思考「一同吃飯」的深層意義。

一同吃飯,失而復得的接納

今天的經文讓我們看到,失而復得的接納意義。「失而復得的接納」是指「背叛中的饒恕」和「無條件的饒恕」。如此的饒恕或接納,對世人而言是不可思議的事,但耶穌十字架的愛,讓人有饒恕和接納的能力。我們的救主耶穌就是要跟隨的祂的人,必須擁有如此的能力,養成如此的信仰品格和信仰生命。

玉神的創立,可說是長老教會宣教史中的佳美見證。1946年,加拿大長老教會孫雅各牧師,受派前來慰問經歷二次世界大戰浩劫的台灣教會。孫牧師訪問花蓮原住民教會時,特別關心原民的宣教事工,囑託溫榮春牧師在花蓮開辦一所培育原住民傳道人才的學校。同年9月15日,溫榮春就開辦了「台灣聖書學校」,為原民宣教事工培育人才。這超越種族的跨文化宣教,猶如失而復得的接納,讓失望奇蹟式地成為盼望。「一同吃飯」就是這樣的意義。

一同吃飯,擁有重生的生命

今天的經文,也讓我們看到一個重生的生命。重生的生命是上帝喜悅的生命,這是耶穌十字架的愛所賦予我們的新生命。主耶穌期待跟隨祂的人,都能擁有重生的生命。重生的生命,就是基督徒回應上帝的愛和恩典的最佳祭品。那麼,重生的生命是什麼?其實,就是今天經文裡,父親那「無私的愛」和「浪子回頭的信心」。

浪子回頭的信心,我們可能很容易做得到,但無私的愛卻不是容易辦得到的事,是超自然的行為。然而,上帝要我們祈求這樣的愛,因為這樣的愛,才是得救和重生之道。求主幫助我們,賜給我們這樣的愛。
今天經文中的父親,因為沒有將小兒子看為背叛的兒子,而是將小兒子視為失而復得、死而復活的人,而為他舉行宴會,一同吃飯;反之,大兒子則視弟弟為強奪家產的對手,視他為敵人,而不願與他一同吃飯。由於大兒子沒有重生的生命,未培養出「無私的愛」,使他無法進入上帝的聖宴裡,一同坐席。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宣教,是不分族群的接納,無論對象是福佬人、客家人、新住民,甚至外勞,無不在我們教會的宣教中,透過一同吃飯,讓願意來的人都能因著基督的愛,擁有重生的生命。

一同吃飯,上帝國宴席的邀請

今天的經文,父親的宴席意謂上帝國的聖宴,邀請世人一同坐席。然而,要進入這聖宴,必須是謙卑痛悔、願意用無私的愛接納人的人,方可入席。不少基督徒在服事過程中,常覺得負擔很重、壓力很大;但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覺得很榮幸和喜樂。大家都是服事同一位上帝,為何體會卻不同?

上帝國的宴席,永遠為甘心樂意服事的人而準備,上帝的宴席也永遠為謙卑痛悔者預備。上帝國的宴席是屬於願意受邀請的人,無論是什麼文化、族群、膚色、知識、地位、性別,甚至無論什麼意識型態和價值觀,都是上帝國宴席樂意邀請的人。換句話說,我們的教會無論是高山、平原、鄉村、都市,甚至離島,我們都必須努力接納各種各樣的人,與我們一起坐席,見證上帝國的宴席是在乎憂傷痛悔的靈,是在乎無私的愛和容納異己的愛。

啟示錄19章9節b記載說:「被邀請參加羔羊婚宴的人有福了。」上帝的宴席就是羔羊的婚宴,也就耶穌基督榮耀的寶座,上帝主權張顯的日子。我們也必在這基督榮耀的寶座前,與基督同掌權。(馬太福音19章28節b)

上帝的聖宴已預備開始了,你是否已準備好入席,和大家一同吃飯了呢?

 

吟詩:〈山之歌〉(玉神校歌)

1.山中的澗水往外奔,奔向平原流入海,

我聽耶穌的呼召家鄉主所愛,舉目望山莫悲哀,

家鄉親友主所愛,舉目望山莫悲哀。

2.山中的白雲飄呀飄,飄向何方到何處,

我要跟隨主耶穌化作及時雨,澆灌滋潤我鄉土,

化作陣陣及時雨,澆灌滋潤我鄉土。

3.玉山的松柏壯又粗,不怕風吹不怕雨,

我的身體也不輸為主甘吃苦,山地早日成樂土,

為主奔波甘吃苦,山地早日成樂土。

讀經:路加福音15章11~32節

信息:一同吃飯

吟詩:〈活出愛〉(泥土音樂作品)

有一份愛,從天而來,比山高,比海深,測不透,摸不著,卻看得見;因為有你,因為有我,甘心給,用心愛,把心中這一份愛,活出來。耶穌的愛激勵我,敞開我的生命,讓自己成為別人祝福;耶穌的愛點燃我,心中熊熊愛火,我們一起向世界,活出愛。

祈禱:每項祈禱完,吟唱〈活出愛〉的複歌一遍

1.為加強神學院與地方教會或教會機構之合作

親愛的上主,做神學是每個基督徒的職責,也是基督徒的義務。求祢讓神學院不離開教會的現況來做神學,也讓眾教會一起來認真做神學反省。求祢讓神學院與教會更多合作,幫助上帝國福音的宣揚。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2.為神學教育方法

上主,神學教育方法不是「灌輸知識」,而是「分享、啟發信仰的了解」,因此我們為神學教育代禱,求祢幫助玉神落實:普世脈絡和本地實況之關聯與整合;見證福音和開放性的宗教對話;落實從原住民社會、文化詮釋聖經的神學方法;整合宣教與社會倫理,讓人明白個人心靈和社會結構息息相關,因為耶穌的福音是與人所有生活領域相關的福音。求祢幫助玉神推動「向心式」與「離心式」並行的神學教育,就是以玉神校區為中心,並進一步離開校區,到各地從事神學教育。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3.為綜合大樓興建經費

主啊,玉神為提升原住民神學教育環境,特別興建綜合大樓,包括禮拜堂、原住民神學與文化圖書館、階梯講堂、研討室、視聽教室、行政辦公室,期盼讓全校師生聚會和上課都有合宜場所。求主幫助玉神有更完備的教育設施後,更能提出適合原住民社群之宣教事工及社會發展課程,為台灣原住民社會和教會做更多和更好的服務。也懇求主讓弟兄姊妹一起來關心經費的缺口,用奉獻來補足。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4.為玉山神學院立案

主啊,在社會急遽變遷中,人們的價值觀也隨之改變,原住民社會的需求亦變得很現實。目前教育部已完成神學院立案之相關法令的修訂,並且尊重神學院教育的自主性。因此,為了因應原住民教會與社會的期待,玉神也積極爭取立案。求主幫助我們擴張玉神的境界,避免神學教育被社會孤立,失去對社會可能展現的影響與貢獻。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5.為設立原住民族文化與社會發展基金會

主啊,玉神的神學教育與原住民族社會、文化是不能分割的。所以,對原住民族的社會發展,及原住民族文化研究,一直是神學教育的重點。為此,玉神積極籌設「原住民族文化與社會發展基金會」,以推動相關文化與社會發展事工。求主幫助,讓玉神師生能強化原住民族意識;關注原住民族自治相關議題;建立「生態親屬關係」的部落生活;關心母語與音樂、文化發展等。也透過承辦公部門相關原民議題活動,促進對原住民族實況的理解,以提出合適的建言。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6.為籌設「亞洲太平洋原住民神學與文化研究推廣中心」

有鑑於台灣原住民族群在民族的特性、人種、文化習俗、語系、宗教禮儀上,皆與南島民族有深遠的歷史淵源。玉神積極籌設「亞洲太平洋原住民神學與文化研究推廣中心」,求主幫助,讓玉神藉從事有關南島文化的各項研究,也把台灣原住民族的神學覺醒、民族的自決與認同、土地的倫理、宣教神學等,跟南島民族的教會分享。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7.為高標準人格養成的「神學教育」

神學教育當以高標準、高水準的目標來訓練神學人的品格。也就是說,神學教育也是一種人格的教育,是在型塑有膽識、有使命感、有愛心、有信心、是非分明、有正義感、負責任、肯吃苦、樂於服務和奉獻,及追求神聖生活之品格的傳道人。因此,玉神一開始就重視用勞動服務來美化自己的校園,以培養神學人勞動工作的責任、耐力來改造生活環境之精神,又「每學期舉行3天的勞動服務,培養勞動、服務、奉獻之精神。」求主幫助玉神全體師生,常常以「不怕風,不怕雨」的玉神精神為榮。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祝禱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