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勢待發面對新任期

總會事工奉獻主日 專訪幹事群自我期許與事工規劃

總會新任幹事團隊已於第62屆總會年會確認,並公告名單如下表,將在7月於台北中會南門教會舉行授職禮拜。(相片提供/曾詩文)

【林宜瑩專題報導】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第62屆總會年會及第62屆總委會第一次會議中,表決通過接納總會助理總幹事、幹事(名單參見下表),並將在7月17日於台北中會南門教會舉行幹事團隊就任授職感恩禮拜,這也是本屆總會總幹事林芳仲牧師續任總幹事後,總會事工團隊再出發,邁入新階段。

2017年是宗教改革500週年,林芳仲說,長老教會是改革宗教會,也是改革中的教會。必須面對在發展中的困境,也就是機構管理所面對的問題。他誠心祈禱主上帝引領長老教會,透過在宣教上的參與,通過愛與受苦,使教會在這個時代成為盼望的記號,落實2016到2017年的宣教主題「同心合一學基督,謙卑服事做忠僕」。

林芳仲期勉總會幹事團隊,在國內宣教部分能實踐「同心合一學基督,落實整全宣教」。除持續協助台東人民重建家園,也支持原住民權利與自治,幫助各教會、社區、部落持續參與長期照護,以慈悲與正義建立和平社會。

在國外宣教部分,林芳仲也期盼能落實「傳承改革宗精神,謙卑服事做忠僕」。他強調長老教會會持續參與普世合一運動,為台灣在外交受孤立的不公平現狀尋找出路,這也是為何總會於今年2月13至17日要在新竹聖經學院舉行「今日教會的宣教任務」國際研討會。

每年6月的第3主日是長老教會總會訂定的「總會事工奉獻主日」,為讓眾教會牧長、信徒更了解新的總會事工團隊,齊心為各樣事工向主獻上祈禱,特別在總會事工奉獻主日時製作此專題,專訪總會幹事群,暢談自我期許與事工規劃,盼望眾人同為主內肢體相互扶持,一起讓長老教會宣教總主題「使教會成為盼望的記號」落實在台灣這塊土地上。

勇敢邁步迎接新挑戰 整合資源差派宣教師

陳澤胤/傳道幹事

陳澤胤

【林家鴻專題報導】彰化中會路上教會牧師陳澤胤回想起初受邀擔任傳道幹事時,內心是十分驚訝,「怎麼可能?」自己神學院畢業至今滿10年,他直覺應該由更資深的牧者來接任,忐忑不安的他有許多掛慮,和太太、牧師洪旋格討論良久,畢竟這項抉擇除了攸關個人工作的轉換,也將面臨4個年幼子女在都市生活的適應、太太須結束服事工作等家庭壓力。幾經躊躇與祈禱,陳澤胤決定回應上帝呼召,勇敢邁步迎接新挑戰。

陳澤胤之所以獲青睞成為幹事群一員,是因頗有宣教想法與實務經驗、熟悉長老教會信仰體制、人格特質符合要求,及從大專時期開始就有豐富的國際普世事工參與經驗。

陳澤胤表示,事工已開始交接,未來初步想法是聽取委員們的意見,了解各中會實際在傳道師遴選、培訓、差派機制上是否有實施困難或疑義,整合共識使制度更趨完善。另外,「新眼光讀經運動」已發展得很有規模與系統,如何將相關資源整合得更好,及讓國內牧者和派駐國外宣教師,有更多事工交流分享機會,都是值得努力的部分。

總會傳委會負責的事工還包含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靈性養成培育事工、推動夥伴宣教、牧師及傳道師養成。2011年起對於道碩畢業生取得分派資格、可被任命為傳道師之資格審查更加嚴謹,替教會把關、甚至將暫不適任者加以輔導觀察;同時也嚴謹辦理牧師資格審查,期能為教會培育出適任的牧者。

此外,有鑑於原鄉人口外流,導致原住民教會多變成小型教會,及移居都會的信徒,傳委會也與原宣合力推動平地教會與原住民教會締結「夥伴教會關係」,期望藉由提供禮拜空間,免除租借或購堂之負擔;盼望資源豐富的教會能幫助無力負擔謝禮的原鄉教會,肢體間共擔苦難、活出健康教會。

十年普世經歷磨一劍 戰戰兢兢但全力以赴

連振翔/普世幹事

連振翔

【邱國榮採訪報導】即將就任總會普世宣教委員會幹事的連振翔傳道師表示,他的期許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普世關係不是只有總會機構而已,而是連結到地方教會、中區會,以及總會各事工委員會。

「我是戰戰兢兢,因為之前普世是由兩位負責,一位負責普世機構,一位負責友好教派,我被提醒會常常出國、會很忙,因為兩人的工作集中到我身上;而且,在今年總會年會時又被質疑年輕不宜擔任,所以我是戰戰兢兢。」連振翔表示,他會用一年時間把事工基本架構,包含關懷台灣本地的宣教師及長老教會的普世狀況,都認識清楚。他指出,依照總會總幹事林芳仲牧師的說法,長老教會的普世關係並非只有普世委員會在做,而是所有事工委員會都有普世事工;另外,普世要能夠深耕到各中區會及地方教會,使得普世關係不只是單純地長老教會機構的對外關係而已,「我們對普世看法其實是相當廣泛。」

連振翔表示,他在就讀台灣大學外文系時,從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我愛台灣宣教營」(ILT)接觸到了青年普世事工。大學一年級時主動報名參加「亞洲加爾文協會」舉辦的「亞洲加爾文神學研討會」,該研討會學者們全場使用英文進行討論,會中他舉手提問,而被當時一同與會的總會青委會代表注意到,於是受邀請到總會青委會剛開始執行的ILT計畫裡,並擔任同工。由於語言、能力卓越,之後十年,連振翔常有機會代表總會青委會到國外普世機構參加會議。

連振翔是第一代基督徒,因為長老教會的社會見證、定根本土,全家入籍到了長老教會。他在台大就學時兼讀台灣神學院辦設的信徒神學系,並接觸到兩位外籍教授:鄧開福及賴信道,因而在外文系畢業後,決志進入了台神就讀,成為傳道師。

培力年輕女性參與度 推動性別平權價值觀

連嫦美/婦女、性別公義幹事

連嫦美

【林家鴻專題報導】回顧4年來的服事腳蹤,續任總會婦女幹事的連嫦美牧師感到最喜樂的是,推動事工的過程有機會和許多婦女一起服事和成長,姊妹情誼般地相扶相攜何其溫暖。「婦女事工委員會」未來4年除了延續婦女人才訓練、婦女靈修營、《女宣》雜誌出版等既有事工,為眾教會培育婦女成為上帝宣教的好同工,也會較著重思考如何推廣教會內的性別平權。

連嫦美表示,面對父權主義依舊存在於教會文化中,加上婦委會服事的對象較難接觸弟兄,她坦言性別平權倡議工作確實「挑戰重重」,且多少會有緊張關係。連嫦美期盼未來透過辦理婦女論壇、性平課程等方式持續加強女性主體意識,包括推廣「性別主流化」觀念,即教會在預算編列、事工擘劃與分工、建築設計上,都能更多地學習用性別的觀點來思考與檢視,不同性別的需求是否達到實質的平等,跳脫刻板思維。

法規明訂25歲以上就可參加婦女團契,但目前婦女事工接觸的主要對象仍在50歲以上,許多人誤以為要婚後或年紀較長才能參加。因此今年婦女事工委員會邀請各中會推薦年輕女性參與討論和提供建議,盼望事工規劃能更符合年輕女性需求。她也肯定各中會配合推動「世界公禱日」,去年也向世界公禱日大會國際委員會提出要成為代禱國。

「性別公義委員會」同屬連嫦美職掌範圍,她表示,今年目標是完成制定《性騷擾防治處置條例》,希望讓教會有一套辦法可依循處置。至於未來是否再針對同志議題舉辦過牧養關顧、信仰反思等研討會,還是要由各中會代表組成的委員會決議而定。

整合連結跨部會分工 成當代原民宣教理念

Sudu Tada/原住民教育幹事、Omi Wilang/原住民教社幹事

Sudu Tada

【林宜瑩專題報導】曾擔任過總會原住民宣教幹事、總會青年委員會主委、第61屆總會議長的Sudu Tada牧師坦言這次會回鍋擔任總會幹事一職,是受到總幹事林芳仲牧師的盛情邀約,與家人討論、教會長執協調後才接受此原住民普世暨教育幹事的職分。

1970年代至今,台灣原住民部落人口至今已超過半數以上,逐漸外移到各都會區,因此總會原宣近年來積極開拓都市原住民教會事工,促使平地教會與都原教會締結夥伴教會;積極與玉神合作,以強化原民部落無牧者教會的牧養,以具體培訓、舉辦營會活動關懷、造就原民社青與大專;對《傳統領域劃設辦法》、落實《原住民族基本法》、協助各族部落議會成立與運作、平埔族正名等議題,都是關心的範圍。

Omi Wilang

總會原住民宣教事工主要是由傳道、教育、教社3大領域相互連結、整合。在原住民宣教上的分工,’Eleng Tjaljimaraw負責統籌、協調,專責促使原住民與平地教會建立夥伴關係、協助原民族群中區會都原教會的開拓、原宣普世關係等;Omi Wilang協助原住民教社議題的關懷與落實,包括原民相關政策的研究、立法與國會遊說及與原民各團體的連結與合作,及原住民產業資源的開發與產銷;Sudu Tada則負責原住民教育相關事工。

Sudu Tada表示,他很清楚知道,總會原宣事工的困難度在哪,也深切體驗過牧會生涯的壓力,因此會全力以赴,先以符合總會事工團隊的整體期待為努力目標。也會與’Eleng Tjaljimaraw、Omi Wilang,好好在原宣傳道、教育、教社事工合作,尤其是都原教會開拓、南向宣教普世合作上,讓原住民教育所研發出版的教材成為幫助,也會與總會青年、大專、教育等幹事進行跨事工的合作,「只要哪裡有需要,就全力以赴往哪裡去。」這就是他委身服事上帝的態度。

考量一體性整合事工 重新設定方向更有力

李信仁

/青年、大專幹事

【陳逸凡專題報導】今年總會幹事群中,有「全新的老面孔」,即是總會青年、大專幹事李信仁傳道師。李信仁回顧1994年進入大學以來就持續參與長青團契,20多年來與大專有很深的連結,一直以來是青年事工委員會的參與者、也是受栽培與被照顧者,這次擔任青年大專幹事,是信仰實踐,也是謙卑學習的旅程。

李信仁表示,20幾年來參與青年大專事工,也曾任青年主委,其實是一段很長的準備過程,自己仍是傳道師身分,還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也有許多不足,求主幫助能夠盡力服事。對於這一屆總會「青年」與「大專」幹事整合成為「青年大專」幹事,李信仁強調這是一種「整合」而非「合併」,因為青年與大專「本來就是一體」,應該是連結的概念,應做整合性思考。回顧1990年代,當時大專與青年幹事就是同一人,直到後來鑑於青年發展出專案、大專具有特殊性,因而各自有幹事,至今約15年。

李信仁指出,現在青年大專已有許多事工穩定進行,包括日光少年營、輔訓、讀經運動、普世參與、靈修與培育等。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思考「我們要帶青年到什麼方向」,2019年是長老教會青年團契(TKC)70週年、2021年是大專聖經神學研究班50週年,如何讓青年在上帝的話語中得到幫助與造就,而不只是舉辦大型營會而已。

此外,網路事工也是全新的挑戰。李信仁分析,很多青年透過網路吸收新知,這是無法避免的事,如何透過網路事工連結信仰反省與思考,進行傾聽與對話,必須透過整體努力才能完成。李信仁表示,法國總統馬克宏年僅39歲,教會要如何看待青年,讓青年領受福音、造就信仰、承擔責任,值得重新思考。期許自己盡力回應召命,面對事工的盲點與不足,也懇請眾教會的包容與代禱。

成教會對外公關窗口 連結民間團體推事工

林偉聯

林偉聯/教會與社會幹事

【陳逸凡專題報導】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幹事林偉聯牧師分享牧會以來投入教社事工關懷的心得,並期許在續任總會教社幹事期間,能夠將各樣事工持續深化發展。

林偉聯在第一任教社幹事任期內,將心力放在微調事工架構、把程序標準化、透過事工累積穩定經驗;在新的任期中,例如反核等階段性事工告一段落,永續環境等持續性事工則將繼續推動,包括推廣有機農業及關心政府政策方向等,期盼能把事工做好,更期許能跟各中會保持良好互動關係。

談及從事教社事工的甘苦,林偉聯認為,看到受苦者得到幫助是很一件令人開心感動的事,同時也能夠結交各種不同領域的朋友,在從事社會關懷的同時,尋找宣揚福音的契機;辛苦的地方則在於體會到「曠野中嗎哪」的可貴,在什麼都沒有的狀況下等待上帝的賞賜。

林偉聯說,從事教社事工必須尋找資源,有時候更會面臨沒有方向、前途茫茫,還必須適時調解衝突、面對各種批評,然而從這些挑戰中,卻也看見上帝一步一步引導。從服事經驗中,他體會到,教會也應學習成為公民社會的一員,與社會展開對話,展現互相學習、彼此尊重的新關係。

林偉聯指出,教社事工可以區分為公義和平、永續環境、急難救助、社群關懷4大區塊。在公義和平部分,他回憶擔任總會教社幹事期間,遇到最特別事件的就是太陽花運動,透過與新興年輕社運團體交流,共同關心台灣的前途。

在永續環境部分,包括反核、再生能源、里山農業推廣,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50週年時,更將淨溪、淨灘等原本只有少數教會進行的事工,發展成為常態性的全國事工,擴大教會參與。

在急難救助部分,包括因應氣候變遷造成的天災、高雄氣爆、海外災難等,更加入教會共同行動聯盟(ACT Alliance)普世救災機構,在國內則與國內慈善團體跨領域結合,並擔任衛福部賑災基金會的董事,與政府有很好的聯繫,同時也擴大急難救助的參與,讓教會外的民眾也能參與其中。林偉聯認為,「救災不是散發愛心,而是向災民學習如何面對苦難,保持長久互動關係。」

社群關懷部分,則透過城鄉宣教運動(URM)的推廣,讓弱勢者能組織起來,鼓勵教會開辦快樂學習的課後輔導、與愛慈基金會合作關懷愛滋病友、與公益團體合作關懷移民與難民。林偉聯分享,這些事工主要聚焦台灣社會福利體系缺乏的部分,若是政府及民間單位已投入相當資源的項目則非主要對象,主要目的在彌補現有體制的不足。

透過教社事工的結構化,以方案管理方式推動進行、擴大與其他社團的連結合作,是目前總會教社事工的策略。林偉聯指出,總會教社有重要的「公關」功能,即是代表長老教會與其他社團建立合作關係,若是單靠教會力量埋頭苦幹效果有限,若能與長期投入關懷各領域的社團合作,則能事半功倍。

推動門徒培育種籽 基督教育裝備中心

李位鼎/教育幹事、王榮義/基督教教育中心主任

李位鼎

【林家鴻專題報導】總會教育幹事李位鼎牧師4年來致力將教育委員會的定位設定為眾教會的「後勤裝備供應中心」,期望藉由出版一致的教材,協助眾教會在教會、家庭及生活圈(職場/校園/社區)3大場域,培育信徒「在生活中活出大誡命,完成主吩咐的大使命」。

另一方面,王榮義即將卸下總會大專幹事的職務,轉任「基督教教育中心」主任,退居第二線扮演資源整合的角色。

李位鼎受訪時對自己負責的事工如數家珍,熱情不減,他說:「很感謝上帝也很榮幸能繼續服事眾教會,」強調教育是長期大計,未來在新任期他會繼續擺上自己。

近年教育委員會及其所屬的基督教教育中心、生命教育資源中心,在眾同工的齊心努力下已出版逾50本的教材與叢書,未來仍會按著4大方向推動出版事工。其中「主日學教育」是重中之重,出版品的種類繁多,包含兒、青少年主日學教材、導師季刊、暑期兒少營教材、各族群母語主日學詩歌集、主日學叢書《大手牽小手系列》、《基督徒手冊系列》等。

另外,在「生命教育」、「靈性形成」、「門徒培育裝備」3項事工上也出版系列教材,靈性形成教材陸續出版《三一原型牧養系列》、《基督徒靈修系列》。

除了出版以外,教育委員會每年也與各中會與族群區會教育部,合辦教材教學研習、主日學校長座談、師資培育、門徒訓練、事工研討會等活動。

李位鼎表示,教育委員會與「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推動中心自2012年起,合作推動「門徒培育種籽教會」方案,迄今有申請使用門徒培育系列教材的教會已超過250間,成果尚可欣慰,教材完成率達9成,未來除了再版和細修,也計畫出版兒童級教材。

近年走訪各中會,李位鼎說,得知地方期待教委會能辦理更多推廣活動,讓更多教會的師資認識教育委員會種類繁多的出版品,為來會多多地朝這個方向努力。

王榮義

王榮義表示,能接觸大專區塊與同工團隊合作「蠻很開心的」,因為他神學院畢業後第一個服事的族群就是大專生,先後在台中、台北大專中心當了9年的輔導。

王榮義曾任馬偕醫院協談中心主任,並在美國取得教育碩士,專長心理學,擁有20多年豐富的協談經驗,「我對教育有負擔和熱誠」,他期許未來基督教教育中心能跟總會其他委員會合作,無論是婦女、青年、大專、甚至松年,如有需要推動靈性形成、同工訓練、師資培育等事工,他都樂意發揮過去累積的專業和實務經驗給予支援,彼此成為事工幫補。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