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輔導 青少年營重研經

台中中會青年部首度嘗試小神研模式 重思辨允許見解不同 盼望學員愛上讀經

台中中會青年部培訓青少年探索營輔導。(攝影/林家鴻)

【林家鴻台中報導】第13屆台中中會青年部品牌營會「青少年探索營」,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青年事工委員會合辦,7月底於長榮大學登場,青年部6月12日先行舉辦「輔導培訓營」,安排多名講師培訓同工。

中中青年部長穆思維執事表示,青少年探索營今年首次採用台南大專中心「暑期小神學研究班」(小神研)模式,4天營會有1天半研讀創世記,希望引發國高中生探索聖經的興趣。

台南大專中心助理游乃祈分享舉辦小神研的經驗,指出「學生基督徒運動」(SCM)精神是台南大專推動各樣事工的基礎,強調由下而上的草根運動,所以小神研不是專家在台上講解,台下被動聽講及記憶答案;而是強調自己尋求、理解聖經和上帝,「會比輔導講給你聽來得有幫助。」

小神研最主要的活動是小組時間,相當長時間花在研經。游乃祈說,輔導的角色是營造安全的談話空間,引導國高中生在聖經價值觀裡勇於發表自己對信仰的理解。即便同樣的經文解讀不同,不一味否定,而是藉由對話辯證不同見解,讓學員自主思辨尋找答案。

台中中會青年部培訓青少年探索營輔導。(攝影/林家鴻)

「如果上帝早就知道亞當、夏娃會吃禁果,為何要設立分別善惡樹?」台南大專工作者吳明漢牧師帶領參加輔導培訓的學員演練對話,問題一拋出,各種答案紛紛出籠,他見發言踴躍便說,如果營會也能讓學員發覺「原來聖經可以這樣討論」,對聖經的興趣就會勝過玩遊戲。分別善惡樹的問題迄今未有結論,雖然正統教義認為上帝是為了考驗人類,但標準答案其實也是歷代神學家不斷爭辯後的詮釋。

吳明漢指出,小神研採「探究式教學法」,特色便是知識由教師與學生共同產出,教學目標是思辨後理解,參考資料庫則是開放給全體成員的文本。包括提問矛盾現象,引發學習動機、歸納法、演繹法,以及從實際生活經驗出發,提供有意思的問題情境,讓學員分析解決問題。「講述式教學法」則是老師講解、學生記憶,因為答案和結論是固定的,但一言堂有其缺點。

吳明漢以伊甸園事件為例,指出有一些對此事件的解讀是女性犯錯,害男性被罰,因夏娃被蛇誘惑時亞當不在場。然而,仔細探究其他譯本及原文的意思,就會發現亞當其實也在場,和合本修訂版的翻譯比和合本更精準地提醒我們,這段經文不應作為打壓女性的經文來源。吳明漢說,小神研討論類似主題時,會呈現不同時期神學家的看法,由學員交流自己如何理解,幫助他們學習神學家思考,自己和上帝、經文對話。

青年部當天也邀請后綜高中輔導老師王巧柔專講,她結合與學生互動的經驗,講解青少年的特質、需要及團體帶領技巧等。青年部員、忠孝路教會傳道王愷傑也不藏私分享查經帶領技巧,同工一整天下來收穫滿滿。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