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500年 柏林教會日歡慶

PCT受邀出席見證教會日盛事 實地走踏歷史景點 借鏡德國政策、經驗

德國柏林宣道會邀請PCT參加於柏林舉辦的「教會日」(Kirchentag)活動。(本專題攝影/林佳靜)

【林佳靜專題報導】為記念宗教改革500週年,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PCT)有長期夥伴關係的德國柏林宣道會(BMW),特別邀請PCT代表團及普世宣教機構夥伴共襄盛舉,參加今年5月24~28日由德國教會日委員會(DEKT)與德國福音教會(EKD)共同於柏林舉辦的「教會日」(Kirchentag)活動,現場吸引10幾萬民眾參與。

德國政府與教會界通力合作,邀請到前美國總統歐巴馬,及南非開普敦聖公會總主教塔博‧馬科哥巴(Thabo Makgoba)出席這場盛會。德國教會日活動主要由平信徒主導,舉辦各種創意禮拜、上百個論壇、音樂與藝術表演節目,德國所有的教會與社福機構全力動員,光是「教會事工博覽會」,就設置了730個攤位、26個展區。數千名年輕人組成的志工團隊穿梭於會場中,面帶笑容隨時為訪客提供服務,讓整個柏林充滿朝氣與活力。

由PCT總會議長陳明志牧師領隊、各委員會委員、幹事及平安基金會委員代表所組成的PCT訪問團,5月22日清晨抵達法蘭克福,隨即前往沃木斯的宗教改革紀念公園,一睹舉世聞名的宗教改革人士的雕像,接著參訪1529年馬丁.路德與慈運理展開「馬爾堡會談」的伯爵城堡。24日前往柏林參加教會日、25日參觀德國柏林基督教社福機構聯合會(Diakonie)的老人養護中心;晚上,駐德國大使謝志偉邀請PCT訪問團、柏林宣道會,以及古倫神父等人一同餐會。26日與柏林宣道會針對青年志工交流一同座談。26日晚上則參加由柏林宣道會主辦的「柏林宣教」之夜,與近300位普世宣教夥伴一同參加晚禱、坐席。離開柏林後,隨即前往威登堡,尋訪奧古斯丁修會修士馬丁.路德於1517年在諸聖堂門上,張貼討論赦罪問題的《95條論綱》、並參訪馬丁.路德的出生與安息之地──艾斯里本(Eisleben)、馬丁.路德之妻卡塔琳娜.馮.博拉(Katharina von Bora)安息之處、馬丁.路德隱居10個月,翻譯德文新約聖經的瓦特堡、以及導致柏林圍牆瓦解,以「蠟燭政變」聞名的聖尼可拉教堂……等地。

駐德宣教師趙有源(圖左)特地前來接待。(攝影/林佳靜)

陳明志表示,最令他感動的就是高齡86歲的趙有源牧師,遠從科隆驅車前來,特別為台灣加入世界衛生大會(WHA)、加入聯合國設置攤位。PCT總會教社委員會主委鄭國忠牧師說,趙有源早期和黃彰輝牧師等人共同發起「台灣人自決運動」,積極推動台灣獨立建國運動至今,他在科隆「蕃薯園」的家,也成為接待客旅的地方。此外,訪問團成員還參觀了「歐洲猶太人屠殺紀念碑與紀念館」與「柏林圍牆紀念館」,以了解德國推動轉型正義的歷史。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德國教會界都在熱烈慶祝「宗改500」,但也有反對將馬丁.路德當作新教偶像的聲音;有左派團體故意推著穿著曝露的馬丁.路德大型塑像,穿縮於會場間,以示抗議。眾人看了也不以為忤,充分展現德國社會包容多元聲音的雅量。PCT訪問團14天內實地走訪宗教改革聖地,回到台灣後也期待能繼續為主發光、發熱,如同馬丁.路德一樣堅持著:「這就是我的立場!」

德大使謝志偉拚外交  教會夥伴成重要幫補

攝影/林佳靜

【林佳靜專題報導】在德國努力為台灣拓展外交空間打拚的駐德代表謝志偉,5月25日晚上,特別接待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PCT)代表團、柏林宣道會主任赫皮奇(Roland Herpich)、副主任提勒曼(Christof Theilemann),以及古倫神父等人,一同參與德國宗教改革500週年相關慶祝活動。

在德國,天主教與新教每年都會輪流舉辦教會日活動,2017年剛好輪到新教舉辦,柏林宣道會特別邀請PCT訪問團共襄盛舉。上任8個月、第二次出任駐德代表的謝志偉,對於德國外交並不陌生,但他坦言面對台灣外交困境,工作比以前還要忙碌。

適逢宗教改革500週年,謝志偉感嘆如今歐洲天主教和基督教都已經和解了。對台灣人來說,「和解」的價值還是有所期待,台灣人雖然在很多場合受到尊重,但是只要中國共產黨一出手,台灣就會受到壓迫,最近的例子就是中國阻撓台灣參加世界衛生大會(WHA),「不管台灣叫做什麼名字,台灣就是一個國家。」台灣除了漢文化,還有原住民文化、基督教等多元文化,「是唯一能夠跟西方的普世價值接軌的地方。」

謝志偉相當佩服古倫神父到訪台灣多次,「一位外國人能超越文化界限,遠從歐洲去到台灣,實在非常難得。」他也認為,BMW與PCT長期建立夥伴關係,代表超越的友誼,不受任何政權的阻礙。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陳明志牧師表示,看到謝志偉在德國努力為台灣外交打拚,心裡實在非常感動。他說,PCT也一直都在努力為台灣拓展非官方的外交關係。目前已與20幾個國家,超過40個教會團體建立夥伴關係。他特別將刻有長老教會焚而不燬標幟的台灣造型名片座,送給謝志偉及德國友人。

赫皮奇也回贈禮物並表示,他對台灣推動公義和平的事工感到欽佩,他也希望,台灣的友善文化能影響中國並擴展到世界,與新教夥伴同為自由而奮鬥。

互派青年  培育未來普世人才

【林佳靜專題報導】5月26日,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訪問團參與德國柏林宣道會(BMW)舉行宣教座談會,雙方針對青年志工評選流程交換意見。

BMW是柏林布蘭登堡邦教會所屬的普世部門。1978年,PCT就與BMW建立夥伴關係,2013年再度簽署宣教合作備忘錄,加強實質交流,希望針對青年交流、宣教師差派、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事工、宗教教育及跨宗教對話等進一步合作。4年來,BMW已連續差派4位青年志工到平安基金會所屬海員漁民服務中心實習,PCT則尚未正式差派青年志工到德國。

BMW副主任提勒曼(Christof Theilemann)表示,BMW與美國、古巴、英國、瑞典、法國、衣索比亞、坦尚尼亞、南非、俄國、捷克、波蘭、羅馬尼亞、巴勒斯坦、以色列、南韓、日本、印度及台灣的教會都有締結夥伴關係,並與東正教和天主教保持聯結;在柏林共有180個各種不同語言的團契或教會,近年來,因為歐洲難民問題,普世部門也要負責跨宗教對話,特別是與穆斯林、猶太人建立關係,而由牧者組成的柏林布蘭登堡足球隊,每年都會與穆斯林弟兄一起比賽。

BMW積極培養普世青年人才,每年開放40個名額,參加由柏林宣道會舉辦的宣教週末營,以了解各國宣教事工。報名者必須由教區牧長推薦,透過分組工作,以評估候選人的語言能力、心理狀況、挫折忍耐力及宣教觀,最後通過面試,挑選出25位志工。

提勒曼說明,每位志工的行政成本大約5000~1萬5000歐元不等,來回機票須由志工自己募款,視夥伴教會的經濟能力提供住宿。在德國,兒童教養津貼可以領到25歲,柏林宣道會也會跟保險公司洽談,讓他們在國外還能夠繼續提領,做為他們的零用金。

提勒曼很感謝PCT邀請德國青年參加「我愛台灣宣教營」,讓德國青年更多了解台灣文化,他希望未來能在社福、教育及跨宗教對話有更多的交流。他也建議,PCT青年志工最好上過德國基礎課程,英文能力很重要,未來將以BMW辦公室為主要實習地點,與各國青年一同住宿、彼此交流,週末假日再安排到地方教會短期服事。

提勒曼引用德國神學家的話:「未來的宣教必須是普世性的宣教。」他認為,不同的夥伴教會間,有許多共通點,應該平等對待及交流。他期待未來可以向PCT學習整合不同原住民族群及地方宣教。

重生之路  公共化的歷史記憶

攝影/林佳靜

【林佳靜專題報導】發動過兩次世界大戰,又曾惡名昭彰地迫害過猶太人,德國如何在一個世紀內,成功完成兩次轉型正義的經驗,相當值得剛踏上轉型正義之路的台灣參考。同行的德語翻譯顧問、南與北出版社社長吳信如,特地帶領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訪問團參訪了歐洲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與紀念館,以及柏林圍牆紀念館。

納粹謀殺猶太人的這段歷史,必須從1871年德意志帝國建國時期開始說起。導覽人員表示,原本德國經濟發展很不錯,1873年的大蕭條使德國經濟發展減緩,失業率上升,工人把經濟危機歸咎在猶太人身上。

自中世紀以後,歐洲對於猶太人就存在著偏見。因為基督教和猶太教長期處於對立的狀態,所以民間流傳猶太人會將小孩子做成祭品,喝小孩子的血。19世紀末,德意志帝國皇帝威廉二世某天做了個夢,夢見德國有一天會成為大帝國,就如同法蘭西帝國及大英帝國一樣,從那時起,德國就開始在非洲建立殖民地。

但很不幸地,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死傷好幾百萬人,德國成為大帝國的夢碎了。諸國更與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並因應法國的要求而加入極其苛刻的補償條款,向德國強取豪奪巨大的割地賠款及限制軍備條款。

在低迷的社會氛圍中,加上經濟不景氣,德國人仇視猶太人日益增高,想找代罪羔羊來承擔責任。當時德國流行兩個重要的哲學思想,一是社會達爾文主義,強調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另一是種族主義,主張種族淨化,特別是淨化日耳曼民族。於是,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SDAP,簡稱納粹黨)成為反資本主義與共產主義的政黨,並認為猶太人操控了世界的資本主義。

1932年,納粹黨躍昇成為德國國會第一大黨,隔年1月30日希特勒被任命為總理。希特勒開始肅清政敵,當時他在柏林郊區設置集中營,主要是為了關押政敵。1933年通過反猶太法令,規定猶太人不得擔任國家公職。在所有的職業公會中,要求猶太人必須登記,抵制猶太人的商店。1935年的《紐倫堡法案》規定,日耳曼人不可以跟猶太人通婚,要將猶太人自社會中排除出去。

1934年1月1日,德國通過《絕育法》(亦稱《優生法》)。納粹政府開始大量、系統化地執行優生政策,最後演變成屠殺殘障者、精神病患,及遺傳病患而震驚世界。差不多有20萬的身心障礙者被迫進行絕育手術,並在他們身上試用新藥,1938年後更擴大執行系統性的猶太人大屠殺。

1938年10月28日,1萬7000名猶太人在無預警的情況下,在午夜被德國政府驅逐出境到波蘭。一名在法國的猶太裔德國青年赫舍·格林斯潘(Herschel Grynszpan)求助於德國駐法國大使館秘書恩斯特.馮.拉特(Ernst vom Rath),不過拉特並沒有幫忙。1938年11月7日,格林斯潘用槍暗殺拉特,這個事件成為德國對猶太人採取暴力行動的藉口。當晚許多猶太教堂、猶太商店以及百貨公司等遭到縱火或損毀,超過3萬名猶太男性遭到逮捕並被關入集中營。

一年後,納粹軍隊就占領了波蘭,並開始執行屠殺猶太人的計畫。能夠勞動的囚徒就留在集中營做苦工,其他人就被送往滅絕營,槍殺200萬人,死於毒氣室有400萬人,總計共有600萬猶太人被殺,而當中約有50萬名德國人參與屠殺計畫。丹麥及保加利亞則曾通過國家政策營救猶太人。

1945年11月20日紐倫堡大審,納粹德國的軍政首領被當作戰犯起訴,當時只有6位判死刑,其他被判監禁。其中,貝托爾德·康拉德·赫爾曼·亞伯特·史佩爾(Berthold Konrad Hermann Albert Speer)是建築師,與希特勒私交甚篤,在納粹德國時期成為裝備部長以及帝國經濟領導人,在紐倫堡審判中被定為一級戰犯,被判刑20年。出獄後,他與情婦一起前往英國倫敦,接受訪問時中風去世。

德國導覽員坦言,其實德國處理轉型正義並不容易。兩德統一後,一半的國會議員是納粹黨員,現今的國安局人員,也是從當時的納粹特務轉調過來的。搶走猶太人財產的德國人,後來也變成有名的大企業家。

聽完導覽員解說後,眾人進入紀念館參觀默想,看著受害者留下的遺書,令人唏噓不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陳明志牧師感嘆的說,只能以「心驚肉顫、毛骨悚然、慘絕人寰、悲痛不已」來形容。因著編織大帝國的美夢,秉持物競天擇的理論,加上唯我獨尊偏頗的種族意識,納粹政府有計畫的殺害身心障礙者,再殺害了猶太人。為了提高執行效率,分別使用槍殺、瓦斯、火焚、毒氣等方式,甚至還制定了SOP標準程序,甚至連死屍的金牙套,都拔下販售圖利。納粹的殘暴歷史,令人完全無法與「基督信仰立國」作任何連結,再次提醒人性是如此軟弱,不得不隨時隨地,謹慎、警醒,倚靠上帝憐憫與恩典。

關顧長者  家庭為主機構為輔

攝影/林佳靜

【林佳靜專題報導】在穩定長照保險制度呵護下,德國已成為全世界最適合養老的國家之一。5月25日下午,由總會議長陳明志牧師領隊的PCT訪問團,包括平安基金會社福委員代表,參訪德國柏林基督教社福機構聯合會(Diakonie)所屬的司提反基金會(Stephanus-Stiftung)所開辦的老人養護中心「哈尼施博士之家」(Dr. Harnisch Haus)。養護中心主任伯恩哈德.斯普林格(Bernhard Sprenger)及社工員,還特別犧牲休假日,前來介紹機構事工。

該機構創辦於1930年代初期,為記念牧師威廉.哈尼施(Wilhelm Harnisch)而命名,位在東柏林弗里德里希(Friedrichshain),坐落在一個安靜的小巷中,擁有一棟可容納158間單人房和12間雙人房的公寓,共有160多位工作人員,其中有70幾位是專職員工。每間套房都有基本的家具及衛浴設備,所有餐點都由廚房新鮮烹煮,有客廳、飯廳、交誼廳及默想室,還有簡易的陽台及美麗的花園,可以讓老人享受安靜的時刻。平日也會安排有助於保持腦力和體力的康樂活動,及文化節慶活動。

德國目前全國人口約8000萬人,其中超過65歲以上人口為2000萬人,占總人口25%,預估至2030年,將增至2850萬人。此外,目前獲得長期照護保險給付者約240萬人,預估至2030年,將增至300萬人。目前政府長期照護政策目標為「居家照護優於機構照護」,獲得保險給付者中,三分之二在家中接受照顧,其中8成由家人照顧(現金給付)、2成購買居家照顧服務(實物給付);另三分之一為機構照顧(機構給付)。

伯恩哈德說,司提反基金會所屬的老人養護中心,主要是服務柏林和布蘭登堡地區居民為主,因為城市缺少照顧人力,加上德國居家照護法令嚴格,導致居家照護成本高昂,所以該中心發展機構養護,有長期照護、短期照護、日照中心、失智者照顧,未來希望增加安寧照顧及臨終陪伴。他表示,在德國有新教、天主教經營的社福機構及企業集團經營的養護機構。各機構必須自行刊登廣告招攬客戶,主要是透過長照保險公司分攤部分費用,政府並不給予補助。從他的立場來看,以居家照護作為長照政策的主軸只是理想,不太可能達到。因為德國對於居家照顧的法令規定非常嚴格,包括照顧者的素質、家中設施等都要符合標準,其實居家照顧成本比機構養護還要高3倍。

伯恩哈德指出,針對長期照護政策,在公領域一直有激烈討論,有人認為居家照顧,可以讓鄰居、志工或居家照護員來照顧老人,有人每天會打電話到家中問候,老人在家中就能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但現實情況是,德國有很多獨居老人,每天只能孤獨的坐在家中,想上廁所也沒有人來幫忙,親友也沒辦法及時送餐給他,打電話給照護員也沒有馬上來。但是當老人家到機構以後,有95%的人狀況反而變好,因為平日有社群活動可以參加,比較不會感到孤單。

總會研發中心主任黃哲彥牧師分享,在台灣,老人機構最大的問題是發生在晚上,有很多老人想家,甚至會想不開而自殺。伯恩哈德回應說,其實德國也是一樣,許多老人一旦進了機構,就會意識到自己已走到生命終點,較會產生負面想法。如果是自願住在機構,生活就比較快樂。若是生病被迫送進機構,心理狀態就較不穩定,這時機構會安排牧靈人員及心理醫師從旁協助。

在德國談論「變老」的議題還是一項禁忌,許多人其實心裡都沒有預備。伯恩哈德認為,比較合理的狀況是,老人盡量住在家中,若感覺身體不舒服,就到機構讓專人照護,等身體好了,就可以回家。機構的規定可以更有彈性,而不是老人一送進機構,就永遠出不來。

對於德國教會與社福機構的合作關係,伯恩哈德說,「哈尼施博士之家」每月會舉辦一次禮拜,主要是由志工幫忙,而非教區牧師主理。或許因為東柏林基督徒比例少,加上教區牧師不積極,導致社福機構與德國福音教會關係很生疏,他坦言,反倒是浸信會推動社區工作比較活躍,德國福音教會需要更努力。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