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無遮欄】羅斯頓論「知足」

陳郁屏(自由譯者)

一年前,有幸接待美國環境倫理學之父羅斯頓教授,走訪許多地方,包括一個沒有事先安排的隱藏版行程,是嘉義台灣圖書室的熱情邀約,在一屋子的文史書籍中設置簡單的午茶,讓台上與台下隨性對談。
一坐下來,年逾八旬的老先生首先注意到面前擺著水果盤的小方桌,玻璃桌面的底座是一台縫紉機。他微笑著說到,很久以前,當他還是小男孩時,他的奶奶也經常在這樣的縫紉機旁忙碌,奶奶總是再三告誡他,雙腳絕對不能靠近上下運轉的踏板,萬一不小心被壓到可不得了!

接著話鋒一轉,他向台下聽眾拋出問題:「你們中間覺得現在的生活環境比你們爺爺奶奶的時代更好?更健康?或更舒適?」沒有經過太多的遲疑,多數人選擇了否定的答案。「為什麼呢?」羅斯頓請大家提出想法。有人說,因為水與電過於便利,但是蓋水庫讓溪流的魚蝦消失了。有人說,超抽地下水使得地層下陷,威脅沿海地區的安危,而各種能源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則不斷累積,造成全球氣候變遷。有人說,現代生活雖然方便,卻失去了許多原始自然的風貌,創造出大量污染與科技垃圾。

「近代人們的表現確實挺糟糕,那麼後代子孫會比現在更浪費嗎?」眼看大家的表情逐漸變得凝重,羅斯頓微微一笑,答案很明顯,我們不可能這樣無盡地一代比一代更揮霍自然資源。但我們又該如何傳遞環境保育的概念?羅斯頓認為,我們應該重新體會何謂「知足」(enough),並意識到「成長」是有限制的。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持續長高、長大,但我們可以不斷累積生命智慧。同樣的,人類社會也不應該追求經濟成長,我們必須轉向「智慧成長」(smart growth)。
「我們的社會有朝向智慧型的成長邁進嗎?我們的公民有比過去更重視智慧型的發展嗎?政府的政策方向有展現對未來世代的關注嗎?」羅斯頓指出,這些問題其實反應了社會中的個人實踐:我們希望在有生之年成就什麼樣的事?是汲汲營營於發展事業賺大錢,還是能以自身之力投入智慧型的成長,提升整體社會的品質?
相對於經濟成長側重資本與物質發展,智慧成長則是在回應感知與靈性的需求。誠如美國繪本畫家塔莎度朵所言:「我們真正想要的,並非物質,而是心靈上的富足。想獲得幸福,就是希望心靈得以充實吧!」
要充實心靈,我們必須與土地連結。因此,羅斯頓又問道:「過去一年來,你曾經透過親手種植、採集、捕獵、烹調自己的食物嗎?」雖然當代的多數人不可能再回到完全自給自足的農家生活,但手作可以讓我們認真看待自然資源、更珍惜盤裡的食物。即使住在大城市裡,我們都有責任知道日用的能源與飲食從哪裡來?廚餘與廢棄物到哪裡去?以及有多少比例被回收再用?

知足不是傳統守舊的公民道德,而是顧惜大地的基本態度。羅斯頓眨眨眼說到,既然福爾摩莎美麗之島是我們共同的家園,那麼,所謂的智慧成長或許可以看作:我們打算怎麼樣繼續維持島嶼的美麗與豐盛?在這一點上,沒有人是局外人!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