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在實踐呼召

陳建上

在讀《以一不能蓋全──多元化教會增長策略》中發現,作者以教會人數的多寡而歸納出大小教會的邏輯,也因此區隔了牧者的角色。

然而在討論中,如同工所說,「大教會都是從小教會而來」,這從教會的角度來看,教會的發展原型都是由小型教會而來,一點都沒錯。但是,若從牧者而言,所謂教會大或小,在牧者到達之前已成型,對牧者,只有現下情況的推展目標。因此,教會發展與牧者過去經歷有著極重要的關係,這是普遍的想法,若要跳脫這種經驗法則觀點,相信那一定是聖靈在對牧者、對教會作工。

就一位開拓的牧者而言,確實是如此,他是從沒有人數根基的起點來前行,僅有的是聖靈透過其他教會肢體,多方的代禱與關懷,這些是經驗與歷練所無法成就的,或許可以引用詩歌〈我以禱告來到祢跟前〉的歌詞「禱告所做的事,我的手不能做」。

回想過去自己常面對的一個景況,「開拓的教會需要許多的事工」,但一想到事工就知道沒人、沒錢,有的只是需要依靠神,迫切向主呼求,從而發現,每一位同工都是主的預備,只是他們有上主給他們的使命,是階段性任務型的同工,還有的是要與這間教會的未來一起深深連結,同為一體的基石。當然他們都是上主差派來陪伴我、教導我,使我成長的屬靈夥伴,因此珍惜而感恩。

這一切都是上主在形塑未來的僕人,無論是格局大或格局小的教會,然而同工內心愛的砝碼,才是事工大小的衡量砝碼。在我生命中最清晰的範例就是謝大成牧師。我在教會服事3年後,一次的教會觀摩旅程規劃下,前去拜訪他(一個只能用嘴巴多次詢問下一個遇到的人,才能到達的地方),這是人眼中看為沒有盼望的小鄉村「下半天」,在他分享這個地方的的興衰史中,我知道他非常清楚這裡的處境,因為他深深了解這裡的景況且持續努力付出,在那裡看見他願意如種子埋在土裡(這不只是神學院老師們對我們的教導,更是每個人的宣教期許),他在人生43年的歲月中,以最璀璨的9年時光,擺在這裡。

這與現下強調服事果效有極大的落差,因為我們願意去開拓一間教會、去服事一群人,但前提是要有盼望、有願景,要能成長、成功。不知道而被派往叫順服(長老會的抽籤制度),所以日後在理性判斷下,選擇離開應是明智之舉,而且是合情合理。若是深思細量幾經掙扎後卻願意留下來,那才是真正可貴的愛,這也是那次短短對話下,從他的服事中,體認到呼召的真諦。

曾經面對主日學教育,到底要繼續專注弱勢群體?或轉型於精英分子?回顧與他對談的心得幫助我更清楚,在需要的人身上做他們所需要的工,正是牧者需要被操練的,就是看見需要中被激發出付出「愛」的課題,知道這是經歷上主大愛能力的喜悅而「信」,相信需要者同樣接受這樣的愛,生命必然可以得著由滿足轉變的「盼望」。

也就是將所領受於上主「愛」「信」「望」的過程,同樣分享給生命中的需要者,也就是乞丐告訴另一個乞丐哪裡可以得著麵包,就如有人定義成功者,就是培養出另一位成功者。

(作者為客家宣教中會關東橋教會牧師)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1條評論

  1. 現在很多致力於成功的教會對外都不稱教會而改稱協會,讓人砂謀這是不是一個正派的團體,為了吸引人而拿掉十字架圖騰,等到入彀之後才告訴人家這是教會,想來真是令人膽寒啊!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