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論壇】突破戒嚴的安全感

1949年5月20日,一紙《台灣省戒嚴令》的頒布,從此無論是有形的身體自由,抑或無形的意志思潮,島上人民可棲居之處被壓縮得扁平,不再立體。直到1987年7月15日,政府才宣布解嚴,只是,我們的生活真的能那麼輕易的隨著一紙又一紙的國家命令,時而緊縮?時而鬆綁?30年後,我們的思想真的被解禁、解放了嗎?

事實上,台灣不只一次經歷過戒嚴統治,1949年所頒布的戒嚴令,是史上第三次,更使得台灣曾經位居全世界最長戒嚴紀錄的保持人,直到2011年,才被敘利亞超越。不過也因為戒嚴時間軸超乎常態,後期的戒嚴事項早已疲乏,有名無實;歷經38年的戒嚴,於政治、文化、生活等層面都影響深遠,人民長期處於被監管的記憶守則絕不可能一朝一夕間斷裂,得到釋放。習慣長期被管訓著生活的人,無法脫離「安定有秩序」的生活。於此,反而變相發展出全民監控的方法。

1980年代後出生的年輕人,對國家無孔不入打擊反動能量的歷史沒有記憶,不過對於無所不在的規訓體制,總能有所共感、侃侃而談。這段承襲自戒嚴時期的家父長治理模式,並未隨著時間遞嬗消失殆盡,但我們總能在生活的隙縫中,看見「抓耙子」以不同形體隱身其中。

試想,從求學時期開始,校規、班規輕易可見,愛清潔有禮貌成為好學生的專屬標記,風紀股長、糾察隊握有老師賦予的權利管理、糾舉不守秩序者;大學時期,最明顯可見的就是學生宿舍裡不合邏輯的細微人身監督,明定宿舍門禁與實施晚點名;進入職場後,無論是自願或是被迫的,我們都在彼此面對自身勞動過程中的生存功課,解放思想,實現真實的自我,只是隨著年紀越來越遠;更甚者,也在這段由小至大被管訓的歷程中,將自身形塑成另一個壓迫、試圖規訓他人的監控者。

戒嚴後的台灣,生活中還是充滿著衝突的本質,我們試圖張開雙臂往未知的世界走去,又害怕衝擊,反向權威者要求安全感。很大一部分的台灣人至今仍對戒嚴懷抱著依賴感,我們必須承認,文化生活不會隨著解嚴公文黑字起落,而迅速產生改變,社會上、教會中,仍有許多角落需要共同努力。基督徒籲求公義與愛的本質是改變的兩項利器,盼望在解嚴30週年,每個人都能成為這塊土地上的光鹽,讓群體生活不再有壓迫。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