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偏見仍存在──沒有人是局外人

去年8月1日,總統蔡英文代表台灣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引發不少迴響。但今年2月23日開始,歌手巴奈(Panay)等原住民朋友因原住民族委員會公布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背後可能帶來的問題,而長駐於凱道抗議至今,使得政府與原住民族間關係充滿緊張。

原住民朋友會在凱道上抗議「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主要是因為公布前,原委會黑箱作業,沒有公開且廣泛地徵詢部落領袖的意見;公布前沒有人知道辦法的內容,在公布的辦法中,又有些條文引發爭議;其中最具爭議的條文即是將私人土地排除於傳統領域之外。

「傳統領域」是什麼?在台灣社會還未深入了解與討論之時,許多人就以過去看待「山胞」的偏見,認為這是原住民族在搶奪社會資源,深怕私有地納入傳統領域之後,就會被原住民族奪回。

「傳統領域」是什麼?教授林益仁說:「傳統領域是個別原住民族在歷史過程中,歷經遷徙與變動所形成的家園營造(home-making)的文化內涵。一個民族的傳統領域,就是一個民族整體的家園記憶、土地連結以及周遭生態與社會營造的過程,更是與祖先代代相傳的生活整體有著密切的關聯性。在這個理解下,傳統領域是一種不斷受到家園想像的啟發,因此形成的集體、共有,以及分享的資源互通與使用網絡,而其重要的媒介平台,就是土地。」在這種概念下,傳統領域和法律中的私有財產權是有差別,不一定就會相互衝突。

一年前,蔡英文在道歉時提到「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轉型正義的重要工作就是要釐清真相;在釐清真相的過程中,才能知道該如何來面對問題。蔡英文在道歉中,公開承認未經原住民族同意下,剝奪了他們的一切。因此,認真了解原住民族傳統領域所承載的家園記憶,台灣才有可能繼續往前走。否則,很有可能會在此打住,紛擾、猜疑。

1997年,在第4次修憲時,政府確立原住民的「民族」屬性,並以擁有「集體權」概念的「原住民族」稱呼之。這個過程就是在討論中打破原本不正確的偏見,並尊重原住民的意願中所產生的結果。今天,面對原委會提出來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唯有好好理解「傳統領域」的內涵,除去偏見,才有可能修正其中的缺失,使得原住民族能在「傳統領域」裡尊嚴地生活。我們之中,沒有人是這次爭議的局外人!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