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他者到我族 宣教觀再反省

去除帝國殖民脈絡 依社會實況作聖經詮釋依據 正視原民文化建構本地神學

攝影/林家鴻

【林家鴻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台灣神學院都市原住民研究室8月14、15日於新竹聖經學院舉辦「轉型正義、基督宗教、解殖民」研討會,會中除了檢視總統蔡英文去年8月1日承諾推動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以來,相關政策的落實情況,也反省基督宗教過去在宣教過程中,或無意對傳民族造成的傷害,期望與社會一起探討可採取的行動,推動「去殖民化」的神學教育。

此次吸引約80人參加,除了教會界牧長、青年、神學院師生、大專工作者等,該研討會也成為學者、外國留學生、社運人士等人士了解長老教會的重要平台。

2016年,總會原宣通過〈支持原住民恢復權利與自治決議文〉(下稱決議文),總幹事林芳仲牧師於開幕式中導讀內文表示,長老教會所屬的改革宗一向堅持「追求公義」的優先價值,主張信仰不能止於滿足個人靈性需求,而是在公共領域落實上帝的主權和正義的要求,針對原住民長期被剝奪之權利的恢復,教會決意和全體原住民站在一起,團結委身於轉型正義的重大工程。

台灣神學院舊約副教授曾宗盛專題演講「去殖民的上帝──聖經詮釋轉換與上帝觀轉變」。他首先提到長老教會在〈決議文〉自我反省,雖然在族語的復振、傳統領域的捍衛及自主意識的提升,都與原住民攜手努力過,但也要為宣教過程對原住民造成許多傷害向原住民道歉,例如尚未深入了解文化意涵,便斷定許多文物、儀式為惡,否定歲時祭儀,燒毀原住民傳統服飾、污衊生命禮俗,神學反省不足。

回顧1950~60年代,許多原住民集體歸信,造就長老教會津津樂道的「20世紀的宣教奇蹟」,曾宗盛表示,基督教帶給原住民「甘甜與苦澀」,一方面原住民因為新宗教經歷靈性的解放與自由,但另一方面,長期所賴以生存的「文化認同」也受到壓制。

早期宣教觀與神學思潮,多以負面或誤解看待原住民的傳統宗教和文化習俗,在西方宣教師挾帶文化優越感與教化「野蠻人」的心態下,亞洲文化被認為與基督福音互不相融,因此原住民一旦成為基督徒,就得被迫斷絕自己的傳統。原住民受漢人基督徒及西方宣教師影響,也轉而排斥自己的文化傳統,不只宗教信仰,影響層面還有文學故事、藝術表達、教育、傳統習俗與禮儀等,甚至認為傳統服飾不符信仰而焚毀。

總會原宣1998年出版《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內容反省宣教過程對原住民各族造成的衝擊。以阿美族為例,牧師取代頭目地位、教派分歧造成部落社會和家庭分裂,改變了部落原本社會結構;教派紛爭,衝擊阿美族尊重長者的傳統;基督教文化取代傳統文化,導致族人對傳統文化感到自卑,覺得一無是處,並融合其他因素加速原住民傳統消失。

曾宗盛引用國外學者觀點指出,過去教會認為原住民宗教文化是異教、偶像甚至魔鬼,必須反對並排除;然而,近年神學與文化觀念轉向,對非基督教的宗教、文學與習俗採取正向態度。學者與信仰者透過故事神學、文化詮釋和跨文本的聖經詮釋等方法,將原住民文化視為建構神學的重要素材,並以原住民觀點詮釋聖經與基督教神學。在台灣,新一代具文化自覺的族人開始反省和批判上一代牧長和信徒的神學思潮,甚至呼籲要發展本土化的神學觀。

曾宗盛表示,玉山神學院努力建構原住民神學,發表許多研究成果,像是原住民宗教文化和聖經詮釋之間,存在許多對話與發展的可能。例如玉神院長布興.大立牧師就將泰雅族傳統信仰中相信有一位Utux(神靈),編織了宇宙萬物及人類各族群,理解為「編織的上帝」,主張泰雅族神觀與基督教上帝觀具互通性。

而原本被西方教會傳統視為魔鬼化身的蛇,則因為學者強調聖經中對蛇的描述不盡然都是負面,對「靈巧如蛇」、用「木架上的銅蛇」預表基督等經文的正視,則讓魯凱族、排灣族有機會對傳統宗教中視為至關重要,甚至象徵祖先來源地的蛇圖騰,給予正面評價,以融合美好文化串統來深化基督信仰。

曾宗盛最後也以「建構去殖民上帝的上帝觀,需要結合聖經詮釋和原住民文化傳統及意識,以及運用各種有助益的方法,以實際行動走出生命的路!」作結,勉勵在場與會者多多深入了解原民文化。

原住民歷史觀書寫 重新建構台灣主體

專題演講

【林家鴻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曾在2016年10月發表〈支持原住民恢復權利與自治決議文〉,文中第一段便開門見山強調,「我們深信建立台灣的主體意識,必須以原住民的歷史、文化為主體,以原住民對人、土地與環境的理解為根基,加上其他影響台灣社會的文化及普世價值所構成的新眼光,全面性地重新建構。」總會原宣幹事幹事歐蜜.偉浪牧師在8月這場研討會專講中表示,這段文字非常重要,〈決議文〉將台灣人400年史的眼光重新嫁接到原住民逾7、8000年的歷史,「豐富原先所認知貧瘠的台灣史,見證原住民是台灣歷史的根!」無論中國來的移民者是以長江或黃河為發源地,如果在台灣還是不理解原住民如何在此扎根迄今,便是任由殖民圖像繼續在各生活場域和理解中渲染。

歐蜜.偉浪說,泰雅族薪火相傳的Gaga(指泰雅社會中應當遵守的「祖靈文化」)這一套律例,在傳統概念裡有包羅萬象的意涵,有宇宙自然法則、人生哲理的訓誨、人與自然的關係與規律、部落生活倫理規範、宗教禮俗儀式等。為何400多年支撐族人面對外來不斷殖民、天災依然屹立不搖的Gaga,會一夕間瓦解?對於論壇中有講者批判長老教會是造成原住民傳統文化解體,他也虛心領受並承認是因素之一。

歐蜜.偉浪坦言「教會做得不夠」,但也強調,相較於國家機器歷來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上對原住民所施加的日本皇民化運動、中華民國漢化教育,是更巨大且不容忽視的影響。研討會呈現許多原住民的美麗和哀愁,歐蜜.偉浪說,敢於面對自己的軟弱和有限,是長老教會的特色,以此為榮。

司馬庫斯實行互助共生制,是許多原住民部落從事社區營造和發展觀光的典範。歐蜜.偉浪表示,司馬庫斯當初靠著一群平均國小畢業的族人在困境中走出活路,靠的不是一個協會,還有背後看不見的Gaga的山林智慧、每天參與實踐的基督教信仰;教會陪伴部落的過程中,部落也豐富了信仰本身的內涵。基督教與原住民文化的關係很難直接劃分是敵是友。

歐蜜.偉浪也以泰雅族中會2006年曾在社區宣教上檢討教會不重視母語傳承、長執對社區事務冷淡、信徒民主教育不足,嚴重扭曲長老會參與社會關懷的信仰精神等情形,提醒牧者同工不能在部落反而成為客體,應回到上帝創造泰雅族的角度建構自我意識的工程。

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平埔族群北區委員陳金萬等人關心正名運動,提及1980年代三大正名方向是正族名、人名、地名,對此〈決議文〉正面回應,總會原宣教育幹事舒度.大達牧師也表示,「山永遠是山,原住民永遠是原住民,沒有什麼平、山、埔之分,由此帶出〈決議文〉所提推動刪除分化原住民的「山地、平地原住民」及「平埔原住民」之稱呼,以「台灣原住民」為共同名稱, 是未來努力目標。

舒度.大達與歐蜜.偉浪表示,長老教會推動正名運動早於政府,1989年總會第36屆年會即決議將原本「山地人」「山胞」字詞一律改為「原住民」;現在體制也將平埔族納入,嘉義到屏東目前有平埔族分布的教會共20餘間,前年有西拉雅族教會組織聯誼會,是否進一步串聯成立族群區會、中會,還是得由地方自主發起。

攝影/林家鴻

基督宗教與原民族歷史文化 找尋平衡點

圓桌論壇 1

【林家鴻專題報導】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委汪明輝教授表示,這場研討會反映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對原住民領域有自我反省機制和能力,非常敬佩。他接著在探討「基督宗教與原住民族歷史文化:是敵是友?」的圓桌論壇上,分享自己的鄒族部落經驗。

汪明輝表示,50年代基督宗教進入鄒族部落,當時屬天主教對人民最友善,直接在鄒族的會所舉行彌撒,德國神父說:「你的神就是我的神」;長老教會剛來時則說:「你的教是魔鬼」並燒毀祭物,但後來也是轉變最大的基督教派。相較於真耶穌教會現在仍拒絕族人接觸傳統儀式和文化,學校教小朋友跳傳統舞蹈怕會被家長罵;長老教會起碼會派人參加傳統儀式,雖然還沒有辦法加入一起牽手,但至少會在旁聽歌和感受。

來自新竹五峰鄉桃山村泰雅族文史工作者麗依京.尤瑪表示,過去非常肯定長老教會對原運的貢獻,若無長老教會參與,是不會成功的。20年前,她回到部落推動祖靈祭典,卻因教會受了傷,基督教對傳統飾品和文物集體焚燒,還有長老會牧師公開辯論為了「一切榮耀上帝」,主張祖靈是邪靈,難道家人死後就變邪靈嗎?同樣地,真耶穌教會也是一味將祖靈信仰邪惡化。

麗依京.尤瑪認為基督教的出現導致泰雅族文化完全崩解,也擔憂小小一個村莊包含天主教就有5間教會,教派競爭造成的人情撕裂不易修復。

屏東馬卡道族、壽山中會鼎金教會青年陳以箴近幾年在屏東從事文化復振工作,「我不是要談把基督教趕出部落,或部落回歸祖靈信仰,而是基督信徒和族人如何在不違背信仰與族群認同下找到平衡點。」她分享幾間值得學習的長老教會案例供與會者參考。

陳以箴提到,苗栗巴宰族人聚會的鯉魚潭教會大力推動建構族史、文物的復振和教學、編纂巴宰族語詩歌等工作;討論傳統領域劃設,最基礎的莫過於製作部落地圖,台南西拉雅族的口埤教會已經在做了,牧師李孝忠也在教堂介紹西拉雅傳統的祀壺信仰,希望會友了解並學習尊重;屏東的高樹、中林教會以及萬金天主堂,也都有信徒成為馬卡道族重要的文史工作者。

基督宗教處境下的平埔族部落有幾個特徵,如:祭儀活動化,以緬懷祖先、過年為主,不會強調夜祭和祖靈;因為無法強調傳統祭儀,反而更注重語言復振;在復名運動上,會以符合城鄉宣教URM精神如愛與公義、人權等方向來論述。

基督宗教與解殖民 努力實踐覺醒神學

圓桌論壇 2

【陳逸凡專題報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台灣神學院都市原住民研究室共同發起的學術型研討會,8月15日第二場圓桌論壇「基督宗教與解殖民:神學觀點」,邀請台灣神學院及玉山神學院教授及原住民牧者分享所見。

玉神院長布興.大立牧師表示,原住民自治還沒成功,原住民的轉型正義還沒到來,仍在奮鬥,不只為了台灣原住民,也為了台灣的民主、成為正常國家努力。他認為長老教會為原住民的社會運動而努力,透過教會、原宣、神學院,大家努力在做一個神學,就是「原住民要覺醒」,意思就是原住民不是別人的,而是原來的台灣主人,這是原住民最大的資產。

布興.大立認為沒有人能替原住民爭取權利,只有原住民自己覺醒,自己決定未來要走的路,而不是一切交由政府決定。在爭取原住民基本權利方面,至少要做到保障基本人權,因為這是上帝賦予的,不是國家賦予的。過去外來殖民統治者不把原住民當作獨立的民族,早期戶政事務所還強制規定原住民要以漢名登記,現在回復傳統族名,不是改名,而是正名。

在維護傳統土地跟自然權方面,布興.大立指出,只要有土地,原住民就能生存繁衍。他鼓勵原住民回歸家鄉,找回自己的歷史文化,才能落實轉型正義,讓公義如滔滔江水。他也分析,國際研究認為還給原住民自治權,才能保障原住民的權益。「我們要把自治當作上帝拯救原住民的宣教理念,這樣才能跟信仰結合。」

台灣神學院教授鄭仰恩則分享英國殖民歷史,及福音復興運動興起,伴隨殖民而來的新制度,雖可能革除對女性壓迫及種性制度等舊秩序,卻帶來政治、經濟、知識系統上全面的侵略與破壞,基督宗教的宣教師成為夾在中間的角色。有部分宣教師受啟蒙運動影響而有新眼光、同時帶著宣教熱情,例如來到台灣的宣教師帶來醫院、學校、報社,我們較少感受到壓迫殖民,反而感受到現代化啟發的力量,但多數宣教師其實仍帶著家長式的優越感。他指出,對全世界的原住民基督徒來說,「宣教」(Mission)這個字眼反而可能是剝削、傷害、流亡、母語族群消失、甚至滅族的概念;他同時也提醒,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能忘記,基督宗教帶有一種反省能力,對真理及公義的追求,帶來一種轉化的可能性,成為帶有解放與謙卑反省的力量。

西美中會傳道師Isak Afo則分享,20世紀末許多原住民牧者及神學生參與在台灣社會運動裡,所謂原住民意識崛起也是從那時開始。但若認真思考,會發現原住民身分與基督徒身分之間有個很大的對抗,到底原住民如何建構自己的身分認同?身為改革宗的長老教會必須認真思考。台灣的原住民基督徒很幸福,是以基督徒身分參與原住民身分的建構,相對比其他國家平和,可以發展出與其他國家不同的神學論述。

教會落實轉型正義 串連多元溝通網絡

圓桌論壇 3

【陳逸凡專題報導】8月15日的第三場圓桌論壇,主題為「基督宗教與解殖民:教會如何落實轉型正義?」《新使者》雜誌執行總編輯王昭文分享,有效的觀念傳達很重要,基督教的傳播媒體是否擁有進步意識或者解放神學的概念,是一個觀察指標。在教會內推動「處境化查經」也很重要,如果沒有改變讀聖經的方式,則不可能建構一個有基礎的神學觀。主日學裡傳達原住民認同觀也同樣重要,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王昭文分析,在長老教會圈內可感受到原住民是長老教會的一部分,但原住民教會跟平地教會之間其實沒有好的交流方式,最常看到的是表演、募款、賣農產品,但若交流只侷限於此,則容易形成刻板印象,缺乏彼此深入了解的機會。必須尋思互助合作增進了解的模式,例如彼此深入交流拜訪,而不是空有形式。

對於長老教會來說,在原住民議題上的影響力正逐漸衰退中,這是不爭的事實,期盼總會能夠成立工作室深入研究,更需要有年輕傳道師願意投入長期耕耘。

泰雅族人Lahuy Icyeh則分享司馬庫斯部落結合信仰發展觀光現況,他認為各地情況不盡相同,教會不能單獨存在於部落內,必須開放空間,將部落拉進教會裡。

東部排灣中會牧師巫化‧巴阿立佑司則以實例分享,邀請大家思考基督宗教如何與部落對話。當年台東沒有畜牧場自治條例,廠商預計在部落附近設置養雞場,教會與部落聯手向農業處等單位陳情,最終成功爭阻止養雞場蓋在社區周邊,更促成台東畜牧場自治條例的制訂;其他包括自主公告傳統領域,不分天主教、浸信會、長老教會,部落族人全部一起行動。

今年巫化‧巴阿立佑司被選為部落主席,必須參加部落傳統祭儀,也刺激她思考該如何做,才能讓非基督信仰的部落族人進到教會,並順利進行傳統祭儀。當部落開始積極從事文化復振工作時,教會應思考,長久以來基督教背負了讓傳統消失、分裂的污名。很多時候台灣教會詮釋聖經是照西方神學的框架解釋,因為我們對自己文化的基礎不了解,無法跟聖經經文對話,原住民教會要落實轉型正義,要從根本思想改變,拿回詮釋權,「我們做牧傳的人一定要很認真做這個功課。」

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蔡友月,則以長老教會牧者最早在蘭嶼動員反核,以及自己多年的研究為例,分享教會其實可以扮演更積極「身心靈療癒」的角色。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林益仁則認為,教會必須回到教義及福音本質思考,在跨文化時如何做恰當的神學理解,可幫助我們更深刻認識福音與文化,這是教會要做的事。其次,很多地方教會無法碰觸相關議題,在龐大教會體制中,應思考如何建立溝通網絡,容納更多草根經驗參與進行對話。最後,在研討會之後,有多少東西能落實在生活及教會中?也應該有更嚴密的計畫。他指出,長老教會分布台灣各個角落,型態非常多元,彼此之間卻有很大的斷裂與隔閡,如何把各個層級的教會串聯起來,值得大家共同思考。

策略與探討  推動族群主流化思考

青年論壇

【林家鴻專題報導】「族群主流化的策略與探討」青年論壇上,主辦單位邀請5位原住民青年分享,當中有神學生也有社運工作者。原住民族青年陣線總召撒丰安.瓦林及那(Savungaz Valincinan)表示,目前正推動「族群主流化」,意即促使政府部會在決策過程中,考量不同族群的差異性,而不是僅以漢人觀點來研擬政策,一體適用單一價值體系。爭議很大的原住民傳統領域劃設議題,政府不納入私有地的理由,是保障所有權人權益等,如果政府以「族群主流化」思考,就不會搞錯原住民談傳統領域的價值意義漢概念根本不在於土地所有權。

撒丰安表示,許多原住民青年的痛,是無論多努力進入好學校,總有人說你是靠加分。原住民也被剝奪一般公民權,戶籍註冊上標記出山地或平地原住民,此後無論遷移到哪,選舉時就只能投山原或平原選區,但這對都市原住民是不公平的,市區的民代可以因為你不是他選區的選民,就不關心你的需要和聲音。

台南神學院學生會代表Vavauni Ljaljegean分享自己曾因發現排灣族文化的美好,迫不及待跟族人分享。「選擇福音不等於排斥傳統文化,」她研究後發現,傳統文化是可以跟基督信仰並融和做調整。部落近年有位非長老教會牧師把家裡所有跟排灣族圖騰有關的文物都燒了,母親抱著那些殘骸哭泣。Vavauni說,這些事仍在發生,也是未來傳道人面對的課題,她認為牧者不僅要對福音有好的解釋,對文化也要有更深認識。

台灣神學院杵臼社的學生Pasang Sasan則說,從小爸媽為了給他好的教育,就從宜蘭大同搬到都市,泰雅族族群意識的覺醒是在大學畢業時,認識長期從事部落老人關懷的阿姨,從交談中逐漸了解部落的處境,以及以前長輩熱衷參與正名、還我土地等運動。神學院幫助他思考如何在福音與文化中找到平衡點,也一直在思考能為原住民的權益提升做些什麼。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