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向右 國際青年共晤談

第二屆亞洲青年牧養會議 青年基督徒齊聚 討論各國處境與公共神學實踐

第二屆亞洲青年牧養會議有來自馬來西亞、香港、澳門、中國及台灣等地,共35名青年基督徒及牧者一同參加。(本專題相片提供/張原境)

編按:亞洲青年牧養會議自2016年起舉辦,旨在建立跨地域的青年信徒交流平台,盼透過亞洲各地青年信徒的交流,促進對彼此國家的政治、社會與文化處境的認識。

本次會議共分為「研討與專講」「認識與訪視」「整合與實踐」三面向,透過講師帶領,進行深入反思與對話,並實地訪視各地宗教機構、堂會與公民社會團體,在參與公民社會的過程中思考生活與信仰的連結,最後再整理會議過程中的研討與實務經驗,讓青年信徒尋找可行的實踐方案。

【張原境專題報導】第二屆亞洲青年牧養會議8月18日至22日在新店崇光女中舉行,以「亞洲的公共神學──向左走?向右走?」為題,匯集了來自香港、澳門、馬來西亞、中國以及台灣的基督徒青年、牧者共35人,共同就各地的公共神學及宗教右傾現象進行交流討論。

今年會議在泰澤禮拜中拉開序幕,各國均準備了代表其社會處境之旗幟及文宣,共同為社會的不公義及受壓迫的人民獻上禱告。為期5天的會議當中,除了進行各國基礎的政治分析,亦在神學上重新思考信仰的公共性,於土地、人權、環境、資本主義等議題上,皆有許多共鳴。

開幕禮拜中陳列各項旗幟,提醒與會者社會上仍有許多不公義及受壓迫者需要關心。

會議期間邀請中正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尚志、玉山神學院助理教授陳文珊,以及台灣大學政治系博士候選人廖斌洲,分別就亞太政局、宗教右派及政教關係等面向進行專題分享。陳文珊以2016年於《台灣教會公報》發表的〈反思宗教立國的隱憂〉一文為例,帶領大家反思宗教右派的興起,以及教會參與公共議題的方式與正當性,並以哲學家洛克(John Locke)的《論寬容》為例,強調教會人士不只有責任反對暴力,更要積極提倡包容,即便對那些被認定是異端的人,「宗教右派最缺乏的是自我限制及寬容的精神。」

此外,機構參訪亦是此次營會重要環節之一:七星中會義光教會牧師邱瓊苑分享長老教會如何關懷二二八政治受難家屬林義雄一家人,以及買下血宅成立教會的始末;古亭教會牧師陳思豪則分享婚姻平權議題在台灣基督教界的現況,而當中最令與會者耳目一新的則是蔡瑞月舞蹈社,以台灣少見的形式──透過藝術進行社會參與,讓與會者對於台灣社會運動發展脈絡有更清楚的認識。

會議最後一天各國依據自己的處境提出議題,以開放空間(OST)方式進行討論,而後打破國籍限制,透過彼此交流討論,共同構思可能的實踐方案,並期盼能帶回各國執行。

左派右派面面觀

從美國基督教右派省思台灣未來

【特稿/李明翰】一談到「宗教右派」(Religious Right),或許會認為這是國外的專業用語,與我們無關;然而,若探討宗教右派的崛起歷史、政治、經濟背景與脈絡,便會發覺台灣基督徒無不受其影響,在了解此課題之餘,也是自我反省的時機。陳文珊老師近年來對於宗教右派的紮實研究,讓我們反思基督徒參與社會的正當與合理性,這委實是一大幫助。

陳文珊老師先從教會傳統講起,表示「政教分離」的概念很早就出現,如奧古斯丁提出「上帝之城與世俗之城」,就表明世上的國度不是根據上帝國的律法來治理。到了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也主張人有良心自由,任何迫使他人改變宗教的行為只會製造一群「偽善者」。然而,究竟基督宗教是如何與政治上的右派巧妙地結合,違反政教分離的原則呢?

接著,從經濟來論述美國基督教右派(Christian Right)的現象。60、70年代經濟低迷,美國政府仍擴大福利政策的受眾群(如受家暴婦女、中輟生),引起保守派反撲。例如學者馬格奈特(Mayron Magnet)曾批評美國總統甘迺迪「濫用福利制度」、「個人自由化變成社會自由化」,是變相鼓勵離婚、吸毒、墮胎、同性戀、離家出走,罔顧倫理價值。

巧妙的是,這些政治保守派不謀而合地與基督教右派結合,擷取聖經中反對同性戀、墮胎等經文,將其轉化成政治語言,打著「家庭價值」的旗號,力求將國家法律導正成「符合聖經價值」的法律。這種政教不分,將自己的信仰價值強加在所有人身上的行動,無疑是違反政教分離的原則,也呈現了一種自傲、野蠻的霸權心態,這乃是宗教右派最令人詬病的地方。

反觀台灣,其實也深受美國基督教右派的影響。從近幾年反多元成家、成立基督教政黨、反同婚、反性平教育等行動來看,便發現有許多宗教、政治語言與學術研究都是承襲美國基督教右派,台灣正在重蹈覆轍。長期以來,基督教的話語權都在這些人手中,陳文珊老師表示,我們該開始檢討他們論述的神學性與公共性,好讓大眾知道他們其中有無紮實的神學基礎與社會分析。

「成為宗教右派其實沒有很困難,」陳文珊老師語出驚人地表示。的確,當我們握有權力,或是與掌權者靠得很近,便會有「所有人都要聽我的」之試探。當我們批判宗教右派的種種不理性,也必須批判自己內心建築的巴別塔。

台灣的基督教未來會向左走,還是向右走,值得我們繼續觀察。盼望上帝國的福音不是壓制與律法主義,而是聖靈帶來的公義、和平與喜樂。

(作者為台南大專中心青年)

亞洲右傾現象及公共神學實踐

【張原境專題報導】在美國及歐洲等西方國家,(極)右翼思潮逐漸興起,諸如:英國脫歐、美國川普勝選及歐洲反移民、民族主義加劇等排外勢力的冒升,均加深了種族及國家之間的衝突,造成各國政治、就業、移民、安全等問題。而在亞洲地區,亦不乏因種族、群族而起的爭端和排斥,政治、經濟與文化的右傾現象對處境下的信仰群體亦不無影響,而來自信仰群體內與政治勢力結盟的宗教右派興起,更是現今教會不能忽視的問題。有鑑於此,今年亞洲青年牧養會議特別聚焦在各國宗教右派的興起、公共神學的發展,以及教會如何回應社會處境。

馬來西亞:穆斯林企圖政教合一 迫使教會關心社會議題 

根據美國國務院2016年《國際宗教自由報告》指出,多元種族及宗教並存的馬來西亞,宗教自由的空間逐漸壓縮。穆斯林占人口六成並持有政權,現任首相納吉(Najib bin Abdul Razak)推動政教合一的企圖明顯,除擬修法使伊斯蘭教法施行全國,亦將伊斯蘭教義帶入社會,而有了「清真麥當勞」及「清真航空」的出現,並強烈禁止對穆斯林傳教,壓縮基督徒的宣教空間,甚至有牧師當街被擄走。政教情勢日趨混亂之餘,馬來人、華人及原住民等族群間的衝突也日益加劇。

以馬忤斯聖經資源培訓中心青年事工主任邱君爾傳道表示,公共神學在馬來西亞教會界的討論不超過10年,公民運動崛起加上政教情勢緊張,促使原本不熱衷的基督徒開始關注社會議題,部分牧者透過辦理星期天講堂等活動,吸引知識分子進到教會一同思辯,「以往我們一進場就說錯話,所以乾脆不說話。」根據邱君爾觀察,基督徒開始學習跟不同種族、語言的群體溝通,甚至連一些基要派神學院的牧師或會督都開始走上街頭,譴責政府不義的行為,「是社會逼教會在改變。」

香港:中共政權緊縮 香港自由倍受挑戰

本次會議前,香港公民廣場案件刑期核覆結果出爐,學生領袖黃之鋒、羅冠聰和周永康遭改判監禁 ,「一國兩制」的承諾看似越為飄渺。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中客湧入香港,加上中國政府政策性輸入移民,形成「蝗蟲」(只想獲利卻不付出的中國人)、「雙非嬰」(父母均非香港人),嚴重影響香港社會經濟結構,加深了港人的抗拒情緒,並帶動本土右翼崛起。

就讀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所的葉子揚表示,香港的公共神學實踐可概分三階段。早期教會積極地參與公共事務,興辦學校並建立醫院;二次大戰後湧入香港的難民多由教會接納,進行關懷與照顧的工作。

1970年代開始,教會逐漸接受政府資助而受到束縳,香港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專業技術開始取代教會原本進行的事工,例如社會關懷工作被社工取代,加上基要主義的興起,更促使教會逐漸脫離公共事務參與。1980年代在《中英聯合聲明》香港主權轉移的影響下,教會開始往兩個方向發展:迎合中共政權趨於保守,抑或成立各樣基督徒社團,持續關注社會議題。2000年代後神學教育工作者多從外歸回,加上信徒因教育及網路媒介的發達,開始對信仰在公共議題中的角色開始有更多樣化的思考、討論與行動。

就讀香港浸會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的劉肇恒則分享在「香港公民」(Hong Kong Citizen)的實習經驗,提出另一種觀察。他在探訪教會的過程中發現,仍有許多教會並不關心公共議題,覺得已做許多慈善工作,不應再花更多時間關心,抑或覺得過多關心時政,會占去進行屬靈事工的比重。

澳門:繁榮背後 教會如何面對青年問題

2002年,澳門開放賭場管制後,看似繁榮的背後卻隱含著深層矛盾,許多社會經濟問題一一浮現。賭業的興起壓縮到其他產業的空間,青年受到縱慾主義、享樂主義影響甚鉅,衍生出藥物濫用、網路成癮等問題,家庭功能備受挑戰。

澳門基督教新生命團契總幹事劉展瑞表示,澳門教會界多關注內部問題更勝於公共議題,對於青少年成癮現象,則多從定罪的角度加以譴責排拒,陪伴與關懷等支持工作相對不足;面對澳門興盛的賭業,教會普遍仍不鼓勵信徒去賭場工作,即便現今賭場工作已不再是單一面向,教會對於賭業的觀點仍偏保守狹隘,與社會的脫節亦使教會增長日漸趨緩。

蔡瑞月舞蹈研究社 舞出反抗、舞出感動

曾因反抗政府而遭縱火的舞蹈社,重建後仍留有部分牆面,提醒大家正視社會結構下壓迫的存在。

【特稿/李明翰】有別於四圍高聳的大樓,綠油油的草地、富有文藝氣息的咖啡廳、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在其中顯得突兀卻生機盎然──這是蔡瑞月舞蹈研究社,是歷史、藝術、社會運動的匯聚之地。蔡瑞月女士為台灣的現代舞之母,因受二二八事件影響,而投身於社會關懷與反抗行動。「跳舞,更要跳出人權與文化認同」完美詮釋蔡瑞月女士用生命熱愛土地的藝術人生。

1994年,舞蹈社面臨被迫拆遷的命運。為了爭取這塊寶貴的土地,3名舞者高掛在15層樓的吊車上持續24小時,儘管當天下著大雨,舞者仍不發一語地完成這場行動藝術,並喚醒了人民內心的良知與反抗的意識,齊心守護台灣現代舞與人權運動的重要基地,阻止怪手的侵略與破壞。這歷史上著名的「高吊反壓迫」活動著實震撼了藝文界,也對政府長期以來對台灣人的壓迫做出強烈的控訴。

幾十年來,蔡瑞月舞蹈研究社致力於社會參與,與受壓迫者站在一起,用藝術的力量道出不可言喻的信念與價值。無論在土地、勞工、性別、環境、人權等議題上,努力透過文化論壇、舞蹈表演的方式來呈現政府當前的不公義,激勵人們展現由下而上的公民力量。

藝術,作為一種公共參與,在台灣是少見的形式。當我們想到社會運動,總是想到遊行、抗爭、拉布條、靜坐;然而,當有一群人透過音樂與肢體的律動,帶領觀眾進入表演者的情緒,且在每個舞步中道出深層的政治反抗意涵,儘管不說一語,仍能激起觀眾內心的感動與對於善良正義的渴望,可說是「無聲勝有聲」。

藝術是人們的「共通語言」,當我們凝視、體會、享受,便能與眾人連結,建立新團契,為著世上的一切歡欣、悲傷,活出滿有憐憫與公義的生命。

(作者為台南大專中心青年)

各國青年回應

封潔恩 馬來西亞 法律系學生

義光教會邱瓊苑牧師的分享,讓我思索回到馬來西亞後,如何成為光與鹽,為社會上不同的群體、議題發聲。

古亭教會陳思豪牧師那句「基督徒莫將自己信仰價值強加他人之上」,點醒並解答了我的一些疑問;蔡瑞月舞蹈研究社則讓我看見,原來藝術可以如此多元,並成為議題傳達媒介。

第二次參加亞洲青年牧養會議後依然滿載而歸,也許各地的局勢是如此地令人絕望及無力,但願賜盼望、力量及恩典的上主與大家同在!

劉格良 馬來西亞 實習律師

在與各國青年交流中,我開始理解各國處境,了解到凡事並非只有一個觀點,試著多一點對話,少一點絕對。

在馬來西亞的伊斯蘭霸權世界裡,政教合一形成對他者的壓迫,如果某日基督徒取得國家政權,亦將宗教道德觀強加他人之上,又跟我們厭惡的伊斯蘭霸權有什麼不同呢?

葉子揚 香港 文化研究所學生

你我都是公共空間的一員,共享並創造社會的價值取向,然而受到資本主義的潛移默化,驅使我們步向衡工量值的分化,受到既得利益者的薰陶,人云亦云般地仇視相異的他者,在各地無異。

我們需要重拾獨立批判思考的能力,在當權者的經典外,書寫自己與公共空間扣連的獨特文化故事,拼湊一個多元且能容納差異的生活共同體。

陳佩儀 台灣 長老教會牧師

在各國的處境分享中,更覺得需要成為彼此的同伴,互相學習、提醒,在神學進入公共議題的關懷中,有清澈的心智與仁愛的心懷,並對人性尊嚴的維護,永不放棄。

李明翰 台灣 台南大專青年

期盼營會不單只是在社會議題上有所交流,而是可讓我們去體會:儘管身處不同國家,我們仍成為肢體,努力地掙扎,活出並實踐上帝的公義。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