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環境運動 公民力量崛起

攝影/邱國榮

【邱國榮台北報導】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回顧解嚴的社會30年,10月14日下午以「從反公害到反核,看台灣環境人權演進與公民力量崛起」為題,舉辦座談,邀請綠色公民行動理事賴偉傑主講。他指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並非矛盾,但要找到方向一致的答案,必須從歷史脈絡去梳理,這是環境運動下一步該做的事。

賴偉傑表示,從還在戒嚴的1980年開啟的反核運動迄今37年,這是個跨度大的環境運動,結合各種民間社運團體,甚至有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等宗教團體加入,反核運動也成功推動台灣民主的進程,在歷史上有不可抹滅的地位。

賴偉傑指出,環境運動是人權運動,環境權是社會權的重要部分,「優良環境享有權」是基本人權。環境運動從早期由民間團體投入,後來進入社區參與,之後出現「我是人我反核」的個人主張,對政府的環境政策也形成壓力,因此環境政策決定權未來轉到人民手上,並非不可能發生。

回顧30年來台灣的GDP(國內生產毛額)不斷成長,人民平均收入卻未成長,他指出,GDP思考的經濟發展已不正確,好的經濟發展政策應該是人民快樂、分配公平。經濟發展與環境安全是可並行不悖的,例如:成功終結焚化爐,使政策找到垃圾減量與資源回收的替代方案;同理也可應用在核電上。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