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畫】基督‧恩典‧聖經‧信仰‧世界

宗教改革運動五百年的時代意義

耶穌基督不但「昨天、今天、直到永遠,都是一樣」(希伯來書13章8節),祂更是「瓦器裡的寶貝」(哥林多後書4章7節)。


文圖◎鄭仰恩(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日內瓦塞維特斯事件紀念碑

新教的信念與傳承

曾經在美國太平洋宗教學院任教的布朗教授(Robert M. Brown)在《新教的精神》一書裡,以生動的筆調陳述了宗教改革運動的7個基本信念,我在下面加以簡述並以現今處境做出回應,另外在第二段也特別提出當代的新課題:公民社會與普世人權。

1.以恩典和信仰生活作中心:「恩典」是新教傳統的關鍵語,因為它代表了上帝通過耶穌基督對人類所顯明的主動的愛。恩典具有兩個層面,它既是上帝的慈悲和赦免,也是新生命的恩賜和能力,因此,它是「具有轉變力量的恩典」(transforming grace)。相對地,信仰生活就代表了基督徒對上帝恩典的回應。這形塑了新教信仰裡所強調,我們和基督之間那種親密、認識、依賴、連結、委身與愛的關係。此外,它也展現在馬丁路德堅決反對當時盛行於中世紀教會生活中帶有「善行」或「功德」等做法的態度上,認為買賣贖罪券、聖徒遺物崇拜、修道、守獨身等,都是追求虛假的「靈性」。他更反對信仰中的魔術(magic)成分,主張真正的靈性就是「在現世生活中實踐信仰」。

2.聖經的權威:新教高舉聖經的權威,視其為信仰與生活的最高準則。然而,我們的聖經觀既不應該走向「字句主義」,也不應該將其變為任憑人隨意解釋的「紙教宗」。為此,布朗指出,我們應區別「上帝的話」和「聖經的話」,因為只有當聖經的話超越己身、指向耶穌基督時,它才是上帝的話。也因此,從19世紀開始盛行的聖經批判法,應是具有創造性而非破壞性的研究工具。同時,教會也應重視聖經的翻譯、出版和研究。(請另參Q&A部分)

3.上帝的主權:上帝主權的真義是「上帝的自由」,但這並不意謂著上帝的「任性」或「善變」,而是指向祂忠實不變的愛。事實上,備受爭議的「預定論」所要傳達的信息並不關乎「拒絕福音者的終極命運」,而是上帝的拯救以及祂所賜予祂子民的「信仰確證」。揀選的教義不應讓人感到威脅或恐懼,而是帶來心靈的解放和對上帝的信賴。

布朗

4.信徒皆祭司:在教會生活中,恩典不應被獨占、特權化或個人化。信徒皆祭司的信念指向基督教「社群」的重要性,以及「多元恩賜」的價值,並主張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藉此成為基督與他人的中介者。同樣重要的是,牧師所從事的「聖言和聖禮的服事」,僅是祭司職中的一種專業且獨特的工作,在本質上並不高於其他「信徒的服事」。

5.基督徒的呼召與天職:宗教改革運動打破了中世紀「聖俗二分」的傳統,在社會中高舉「天職」(vocation)的信念,強調所有正當的職業都是受上帝呼召而從事的工作,因此是神聖的。然而,面對現代社會的快速變遷,因職業的高度分工以至於許多瑣碎的工作被「去意義化」,布朗也指出基督徒的天職觀並非為了「保持現狀」,也不僅是強調「眾職平等」,而是能在「平凡的小事」上榮耀上帝、服務眾人。

6.神學研究的核心即「信仰尋求理解」以及「以全部的理智愛上帝」(馬可福音12章30節):這指明了神學研究和信徒神學教育的正當性和重要性。由於新教傳統和人文主義的密切關係,神學也持續和其他人文學科及自然科學進行對話。最有意思的是,布朗還主張現代基督徒應特別重視「懷疑」的創造性價值,並認為連「異端」的存在對神學研究都具正面貢獻。今天,眾所周知,神學研究必須同時關注並回應教會、公共社會及學術界三個面向的議題和挑戰。

7.對上帝的真實敬拜:光以理智愛上帝是不夠的,我們還必須敬拜上帝。值得重視的是,禮拜(worship)一詞帶有承認上帝「價值」(worth-ship)的意涵,為的是要歸榮耀給上帝。同時,我們也應記得禮拜是團體性的,也是合一的,它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生活的改造」。換句話說,我們應特別重視禮拜和週間日常生活之間的關聯。至於聖禮,它是聖言和上帝恩典的可見記號,時時提醒我們和上帝所立的約。因此,我們不應將它窄化為得救的「必要條件」,而是對人的恩典邀請,這也是現今歐美教會普遍實施「開放式聖餐」(open communion)的精神所在。

公民社會和普世人權

加爾文

從16世紀的日內瓦開始,加爾文就主張以「公平正義」原則來建立「在基督裡的人類社群」,包括以公平對待所有人,並特別關照困苦及有需要者。他也主張教會應成為社會的道德監督者,包括經濟交易、貧富差距、生活風尚、消費文化等。確實,在近代西方歷史上,最早涉入「公共政治」領域的團體即加爾文派。自17世紀起,在瑞士、法國、荷蘭、蘇格蘭、英國及後來的「新大陸」,出現一群帶著積極入世思想及革命性行動的「聖徒」(如現代社會的「公民」),他們視參與政治為「出於良心及持續的行為」。其中,美國殖民時期的清教徒(Puritans)深信基督徒應致力追求社會公益超過一切私人考量,這讓他們成為以實際行動關懷窮人、失業者及所有社會邊緣人的「入世聖徒」,並成為美國獨立革命及建國運動的主體。

另外,受到18世紀啟蒙運動的影響,蘇格蘭教會開始以「公民社會」的角度來關懷整體人性尊嚴與價值之提升,其後的福音奮興運動則促成社區服務及海外宣教的開展。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礎,更是建基於新教傳統對上帝的主權信仰,以及對「墮落人性」的不信任,影響所及的政府或教會都在制度上強調「民意」和「監督」的重要性。以美國神學家尼布爾(Reinhold Niebuhr)的話來說:「人類行使公義的能力使得民主政治成為可能,但是人類傾向於不公義卻使得民主政治成為必須。」

進入20世紀,積極投入普世合一運動的改革宗傳統因確信「上帝的形像」是「人權」的基礎,因此主張教會應竭力維護普世人權(包括個人的自由及社會福利權),更要抵抗任何「權力的濫用」,特別是對「國家權力」的限制,最好的例證就是1934年德國告白教會為對抗希特勒納粹政權及其意識形態而草擬的《巴門宣言》。另外,二次大戰後,普世改革宗教會也先後為對抗各種侵犯人權的不公義處境勇敢做出信仰告白:這包括提倡婦女權益及性別公義的《1967年信仰告白》、譴責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貝爾哈信仰告白》,以及挑戰生態與經濟不公義的《阿克拉信仰告白》等。

瓦器裡的寶貝

布朗教授在《新教的精神》裡也強調宗教改革運動的4個基本精神,可以作為結論:
1.告白耶穌基督的主權:拒絕將任何事物絕對化或以任何有形事物─不管是圖像、聖餐中的餅酒,甚至教會本身─來取代基督主權的做法。

2.破除偶像的精神:堅決對抗任何可能侵占上帝主權的人物(包括政治或教會領袖)或作為。

3.不斷改革的精神:真實的教會應該是「已經改革且繼續改革中的教會」。

4.耶穌基督不但「昨天、今天、直到永遠,都是一樣」(希伯來書13章8節),祂更是「瓦器裡的寶貝」(哥林多後書4章7節)。

換句話說,新教的精神是深深體認到:我們因擁有耶穌基督做寶貝而享有上帝莫大的能力,但同時更清楚認知自己或是自己所成就的只不過是瓦器而已,我們必須時刻依賴上帝的恩典而生活,且不斷對自身的信仰理解進行反思,以求更新變化。

對於這樣的精神,針對人類普遍的苦難、受壓迫者的處境、生態環保等議題多所貢獻的德國改革宗神學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也提出有趣的詮釋:在現今西方基督教世界裡,原本承載寶貝的瓦器已經開始敗壞,裡面的寶貝流了出來,被舉世所認識。如今,在亞洲、在非洲、在拉丁美洲,這寶貝已經以本地人的身分和方式,以自己的「瓦器」來承接,來擁有,來展現。

教宗和瑞典路德會主教一同參與宗教改革慶典

重要事件

普世教會對《稱義/成義聯合聲明》的回應

天主教與路德會簽署JDDJ

今年記念宗教改革運動500週年,普世教會有何重要活動或神學反省?事實上,早於1999年10月31日,羅馬天主教會和世界信義宗聯會(LWF)已經共同制定《稱義/成義的聯合聲明》(JDDJ),表達兩教會對「稱義/成義」教義的理解和共識。2006年7月23日,世界衞理宗協會(WMC)發表聲明表達支持,三教會簽署共同聯合聲明,可說是重要里程碑。而就在今年7月,在德國萊比錫舉行第26屆大會的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也正式決議加入接納的行列,致力打破宗教改革運動所造成的隔閡。

另外,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也於2016年10月31日拜訪瑞典的倫德(Lund),和路德會主教一起開啟宗教改革500週年的慶典系列,意義重大。在普世合一運動裡,回顧1952年通過的「倫德原則」,強調「除了那些因為信念的差異而催迫我們採取不同行動的議題之外,我們應該在其他議題上採取合一的行動」。這是非常重要的合一運動精神,值得學習。

WCRC於2017年加入簽署天主教與信義宗於1999年共同制定的JDDJ聯合聲明

現今的反思與挑戰Q&A

Q:回顧500年前的宗教改革運動,它可有疏失或失敗之處?

A:16世紀的宗教改革運動,確實是西方歷史上少數產生過激烈變革的時代,也帶來許多創新,讓人類社會在宗教、政治、經濟、教育、職業、婚姻等方面都產生重大的改變。然而,它也有不少負面或失敗之處,例如:因堅持自身的信念而造成教會的分裂,不只是新舊教間的長久分離,還包括其後新教陣營本身似乎永無止息的紛爭及分離傾向。今天普世基督教眾多教派林立的現象,宗教改革運動及新教傳統難辭其咎。

路德與凱蒂

此外,宗教改革運動的領袖們也並非全無爭議性,例如:馬丁路德在德國農民戰爭中,站在君主和貴族的立場譴責農民的不當言論,以及他對猶太人的嚴詞苛責,導致後來被批評為「希特勒的精神祖先」等,都成為他一生的汙點。加爾文在日內瓦的改革則跳脫不出兩個刻板印象,一個是他堅決且嚴厲的「預定論」主張,另一個則是他和被以異端罪名燒死的塞維特斯(Servetus)事件的關聯,也因此被賦予「新教大裁判官」或「日內瓦殘酷暴君」的形象。儘管這些說法對加爾文或許不公平,但改教運動確實帶著強烈的「缺乏寬容」之信仰態度。

伊拉斯模

Q:新教傳統既然如此重視聖經,請問聖經是「明晰」或「自明」的嗎?

A:當時,在人文主義影響下,聖經的重要性被置於詮釋者之上,並重視原典的研究(推崇精通希伯來文、希臘文、拉丁文的三語專家),以及聖經的普及(努力將聖經翻譯為母語)。對人文主義者如伊拉斯模(Erasmus)而言,閱讀經文是「古典經驗的重新捕捉」,可以帶來人性和氣質的改變;他也確信,信徒大眾若能自己研讀聖經,將成為教會更新的鑰匙。也因此,神職人員和教會傳統不再被賦予絕對的權威,讓信徒們能直接閱讀聖經,成為改革的關鍵。從一開始,「聖經的明晰性」似乎被改教家們認定為自明的道理。

然而,隨著時代的演進以及多元社會議題所隱含的爭論性,「聖經的明晰性」不再是基本共識。回顧500年來的聖經詮釋史,我們清楚看見,只有少部分傾向基要主義的改革宗教會,才會接受「字句靈感說」或「聖經無誤論」的說法,主流的新教傳統反而比較強調釋義、解經、詮釋的重要性:「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哥林多後書3章6節)我們必須不斷自問:聖經是「自明」的嗎?事實上,這500年來,基督教會經歷了因社會種種議題所引發對不同聖經詮釋的爭議和紛爭,包括發放高利貸、奴隸制度、義戰、女性封牧、種族歧視、民主制度等。至今,普世教會仍為如何從聖經觀點回應「是否可以接納同志族群」及「同性婚姻」的議題而持續爭議著。對聖經的真實理解,需要信仰群體持續地在實況中負責任地與經文摔跤,才能邁向共識。

Q:新教傳統要如何繼續回應新時代思潮的挑戰?

A:在這方面,當代學者推崇加爾文的重要貢獻。針對新時代的學術發現(如天文學、自然科學),加爾文主張傳統的「字面」或「非字面/寓意」解經法都無法解決問題,必須採用建立在「調適/俯就」(accommodation)觀念上的解釋方法才是最好的進路,即強調「聖經的作者會遷就知識最淺顯者的理解力」並「使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換句話說,「聖經的啟示是配合當時代文化和人類學的方式或型態出現,因此必須加以適當的闡釋」。我們可以稱此為「俯就人性、與時俱進」的詮釋方法論。若認真加以思考,加爾文的觀點可以說對後世神學的發展影響深遠。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