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世眺望】不同體質的青年運動

photo credit: WCRC

林宛柔(WCRC實習生)

近兩年來,有幸以青年的身分參與在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與德國地方教會各項服事,並近距離觀察不同國家的青年處境。青年事工不論在普世教會與普世組織都有其重要性,我們所參與的普世組織中,青年更透過進入決策圈的形式盡力支持著教會。

但在逐漸凋零老化的教會中,青年的事工卻面臨著不同的挑戰。我所參與的漢諾威改革宗教會,如同絕大多數歐洲教會,青年屈指可數。教會努力地在各樣活動中關顧所有人,即使是在大多為高齡會眾的處境中,青年在教會中依舊能參與共同治理教會,並擔任領袖角色。青年人能掌握千變萬化的趨勢,在協助教會的專業領域中擁有很大的空間,即使為數不多,會眾們相當珍惜青年人的參與。

歐洲教會的青年參與度面臨的困境是青年高度的流動性。面對世界展開在面前,青年人受鼓勵走出舒適圈,勇於跨出界限體驗不同生活型態。青年,流動在各樣多元的環境中,是常態,是一種生活價值,教會往往需要面對這樣頻繁的變動與不確定性。

而台灣教會青年面臨的是截然不同的場景。相較於歐洲,台灣教會擁有相對較多的學青與社青,但在教會事務的發揮空間中,卻常因年輕而面臨被「輕看」的處境,或因敢言而被貼標籤,從而排除在擁有決策的領袖圈之外,參與度相當受限。其實不只教會事務,在社會與家庭中,青年同樣在被期待與被框限的困境中掙扎著。

幾次會議中,我被青年的敢言而震懾,心中擔心著因為這樣而打破同工關係的後遺症,憂慮著這樣的青年在權力關係中被犧牲。我的掛慮是多餘的,青年的聲音並不會因為不符合「溫良恭儉讓」而被消音,更不會有被權力犧牲的可能性,為了在世俗化的社會中展現基督精神,青年的開放特質能幫助教會發展出更多宣教語言,歐洲教會相當期待青年不同的宣教觀點與如何更能融入社會的特質。

兩地青年面臨著同樣的世代壓力,面對世界各地不同程度的青年貧窮化、環境惡化、極右派崛起等,在被結構性的折磨與受挫中,仍然帶著盼望。改革不只是青年需面對的課題,更是教會與社會的任務。

有幸在WCRC大會中,親眼見證青年代表入主執委會超過三分之一的席次,我內心更期待,有一天,不需要特別設定的比例原則,也能讓不同世代、性別、族群的人們依照恩賜,共同參與在上帝國的治理中。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