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要讓人吃飽的愛餐

Su-Wen

一個星期內,我有兩餐固定和社區裡的朋友們一同共餐,一次是週三的老人食堂,另一個則是週日的教會愛餐,而我上班的教會機構,每個月也都會有一次的同工愛餐,各種不同的共餐,讓我發現餐桌上的哲學教育,豐富有趣,值得觀察與探究。

我非常喜歡看公共電視《誰來晚餐》這個節目,節目中的家庭百百種,各種故事都說明了社會的多元樣貌,有的故事帶著傷痛、有的故事勵志,有的故事卻是如此脫離社會,為何這些故事總是觸動著我?因為不管是什麼樣的故事,都可以看見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每個人都帶著問題在前進,也都在面對、解決,這是一場需要勇氣的真實人生,就是因為真實,才如此吸引我吧!

現實生活中的「誰來晚餐」,其實就像社區裡的老人食堂,或是教會中的愛餐,我們期待透過餐桌上的交誼,讓各種不同故事相互交織,訴說與傾聽帶來心靈上的安慰與滿足,讓人在生活中長出勇氣的力量,這是一起共餐和愛宴的初衷。

然而,最近幾次老人食堂,以及愛餐發生了一些現象:一到開飯時間,飢腸轆轆的人們,將碗中的飯添得像一座小山般,盤子裡的菜堆得滿滿的,湯碗中只看得到料,看不見湯,只要有一個人這麼做,連帶影響後面排隊添飯菜的人,怕手腳太慢而吃不到,以至於排隊排比較後面的人,或是比較晚到的人,只能吃菜渣,或是沒得吃。

共餐的目的在於「共享」,而現在卻變成「獨享」,以至於有些人無法享有餐桌上的美食。看似是資源分配的問題,但又不太像。曾有朋友建議我,派人打菜就好,問題就會解決,這確實是個辦法,但我想要談的不是「解決辦法」,而是問題發生後的「反思與討論」,如果我們派人協助打菜,做資源上的公平分配,也許我們就不會去思考共享的意義為何?一個是從自身角度出發,為了也能讓他人享用,因而引發行為上的節制,這是心甘情願,發自內心的行為。

派人打菜,也許執行起來比較簡單,大家都有一定的量,不至於會挨餓,但共享的重要性在於,引發你為了讓他人也能共享快樂,而願意犧牲一點點的自己來成全他人;也就是說,我們是否可以因為愛的緣故,超越自我利益,思考其他人及共同體的利益,這就像聖經中五餅二魚的故事,孩子願意把他手中的食物拿出來分享,重點不在於數量夠不夠,而是那份心意。

到底社區為什麼要共餐?是為了讓人「吃飽」嗎?教會的愛餐又是為了什麼?我想,飽足不是重點,人與人交流中的互相、看見彼此的需要,才是共餐中最美的記號。 (作者為基督徒)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2 意見

  1. 不管是基督徒與否,對於加入某個共同吃飯的活動,仍是有相當程度的理解;
    社交飯局:吃飯是工具,交流才是重點。
    共餐:就是共同吃一頓飯,不為別的。能吃頓上一頓飯是重點。

    愛餐我認為則融合上述兩種完全相反的狀況:
    讓貧困的人吃得飽,讓想多增加交流活動的人們得以展開。

    倒是,湯碗只有看到大家盛料卻不加湯,
    是因為湯料太美味,還是菜飯較少。(#^.^#)
    無論是以上何者,我想應該可以順利解決。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