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權柄+民粹=?

基督教在追求成長、復興中,常喜歡提起的字眼就是「權柄」。屬靈的權柄、教會的權柄、父母的權柄……等時常出現在基督徒的談話中。權柄這個基督教用語包含權力(power)與權威(authority)這兩種意思的結合。

通常談論「權柄」時,就會伴隨另一個字「順服」的出現。光談論權柄沒有多大的意義。談論權柄,通常就是希望可以順服於權柄之下。權柄與順服可說是一體兩面;講權柄就是要談順服、講順服就必須談權柄。權柄,可說是基督徒社群內的用語。

11月3日,「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議「酒駕累犯、性侵犯及對幼童傷害等增設刑法懲罰方式增加鞭刑制度」,達2萬6958人附議,政府必須在3個月內回應。該平台設置原意是「讓政策計畫更加公開透明」,以強化「公民參與及溝通」,「讓政府與民間的社會氛圍趨向信任之夥伴關係」。不過此例一出,開始有立委質疑台灣會不會淪為民粹當道。

「民粹」三不五時出現在台灣的媒體中。民粹,在台灣給人的印象好像是「理性」的相反。但「民粹」是什麼意思呢?或許,我們說不出所以然,並沒有精確地使用這個字。民粹主義(populism)的基本概念是「訴諸人民」「反抗菁英」,其本身用法是中性的。但民粹常被當作形容詞來使用,不想理性討論而加給對方的負面印象用詞。就如政治學者法蘭西斯.福山所定義的民粹那樣,「我是菁英,我不喜歡,不討論也不說明」,只指對方為民粹。

當「權柄」的要求和「民粹」的概念同時出現在基督徒社群時,會迸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基督徒社群內容易以「權柄」來要求他人順服、聽從;社群外則會出現不與他人對話、不用說明理由,只以空泛的情緒言詞道說他人的不對與不是。雖然沒有以「民粹」這個字指責他人,卻表現出那種行為。這種現象在基督徒關心公共議題、關心政治時特別明顯。這樣的態度,對基督徒參與公共議題並沒有多的益處,更對傳揚基督福音形成阻力;這只是一種自high、自我滿足的「造神運動」。

在進入聖誕節期默想耶穌的「道成肉身」,我們得再次的反省是否在不自覺中,陷入了追求「權柄」的迷思及展現出以菁英(成功者)自居而拒絕與大眾社會溝通、對話。耶穌的道成肉身就是深入我們的生活,經驗我們的苦難,並在苦難中宣告盼望的好消息。祂成為人,並沒有以神自居。而我們人,是否常以神自居呢?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1條評論

  1. 一個領導政府若沒有以上帝的話為中心,全部都以多數決,那還須要政府幹什麼?若政商金錢媒體環環勾結,不以上帝作領導,民主自由是真的嗎?基督徒就該支持公開承認耶穌為救主的人,不要隨便支持一些無神,仙女王爺媽祖派或五路財神的人,即使那些人有給你們任何不可靠的承諾!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