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灣宣教 恩典見證佳話恆傳

柳原、二水教會歡慶120週年 復刻版印刷機移地展示 緬懷宣教師信仰足跡

【林家鴻專題報導】台灣教會公報社日前對「首部印刷機」第2次的復刻再製,不同於復刻版1號印刷機在台南總社做「鎮社之寶」,2號專門出任務到各地輪展,透過導覽及體驗活動讓民眾了解早期國外宣教師文字宣教的辛苦與貢獻。12月初,公報社配合「舊台中市第1間教會」柳原教會設教120週年合作舉辦印刷機特展。當初致力於保留老教堂的長老卓孟佑開心說道,這是老教堂整修以來,首次舉辦如此大型的展覽。

今年同時也是柳原教會老教堂落成100年的日子,這座曾經被市民票選為「台中歷史建築建築十景」的美麗教堂,是全台少有的清水紅磚砌築外牆大教堂,陡峭的斜屋頂有拉高禮拜堂的效果,兩側對稱拉丁十字架浮雕壁飾,傳達基督教的特殊象徵。內部的格局、天花板和屋梁仍維持百年前的樣貌,盎然古意見證基督教傳入台中市百年歷史。

美麗教堂的背後有過一段乖舛命運。老教堂在2002年被市府指定為「歷史建築」前,有很長一段的時間因為信徒覺得維護、整修的負擔沉重,加上一旁有新的禮拜堂可使用,而逐漸將之棄置,年久失修。不少人主張拆除重建新大樓,但最後在設教100週年時仍決定跨越經費籌措等種種困難及眼前的些許利益,為台灣保留這座承載百年宣教史的重要資產。也因為整修,老教堂後來順利挺過921大地震。

建築系出身的卓孟佑曾在論文中指出,台灣的老教堂容易因為老舊維護不易、空間不足影響教勢發展、都市土地取得不易,加上對教會建築非神格化的認知等因素,導致許多教堂在宣教發展過程中輕易被拆除重建,被保留的老教堂如鳳毛鱗爪。

柳原教會對老教堂進行保存再利用,刻意改建低矮穿透型的圍牆,方便路過民眾欣賞教堂的古色古香。卓孟佑認為,上帝固然不住在人為建築裡,然而一棟長久伴隨街坊鄰居且與信徒經歷信仰、生命成長相關的建築物,其存廢應審慎考量。教堂建築能成為人們心靈寄託的形體與感動的媒介,並且能吸引想一探究竟或接近上主的人們;老教堂是有形的歷史見證,能傳達遵循前人信仰足跡的特殊意義,保留下來,未來才有相傳數世紀的古蹟供後人觀禮。

老教堂內部在行政院文建會輔導下設立「中台灣基督教文史館」,也因此今年慶祝設教120週年,信徒和民眾不只能體驗百年前的印刷機,也能順道參觀當中收藏的中台灣教會設教編年譜、早期木製聖餐用具、書籍、管風琴、醫療宣教器材、白話字聖經等文物。

回顧中台灣宣教史,不能不提到1871年設立於豐原區的「中台灣第1間教會」大社教會,這間屬於平地原住民巴宰族聚落的教會,曾有醫師盧嘉敏(Gavin Russell)設立「大社醫館」(彰化基督教醫院前身),1886年信徒也和「盲人教育之父」甘為霖牧師(William Campbell )開設了「彰化教會」,開啟彰化宣教的先河。

1889年大社信徒後來更前往原台中市區領人歸主,在牧師梅監務( Campbell Naismith Moody)贊助下設立中市第1間教會「柳原教會」。台中中會青年部前年舉辦「單車騎跡」活動,青年人從柳原教會前往眾教會共同的根──大社教會,聽耆老講歷史,成為台中在地紀念長老教會宣教150週年的亮點。柳原教會除了分設了大里、烏日、霧峰、西屯、民族路、三一、大雅等教會,也參與開拓過14間教會。(相片提供/柳原教會、林家鴻)

宣教師來台 醫病救靈魂

蘭大衛與連瑪玉

【林婉婷專題報導】將西方醫學帶入台灣的宣教師,百年前除了以醫療佈道方式傳教,也協助設立教會與醫館,其中不能不提彰化基督教醫院,透過該院發展,更能窺見中台灣宣教歷史脈絡。

彰基最早起源可追溯至1890年設立的「大社醫館」。1888年12月22日,年僅22歲的盧嘉敏(Gavin Russell)受英國長老教會差遣來台,與甘為霖一同找尋建設醫館的教會。這是甘為霖第二次來台宣教,並已設立彰化教會,但因教會空間不足,故醫館轉至大社,以大社教會禮拜堂為據點成立。盧嘉敏定期舉辦巡迴門診,是中部醫療傳道先驅。

大社醫館助人無數,8個月內看診人數接近1萬5000人,而盧嘉敏隨後也在彰化地區設立巡迴診所。不幸的是,盧嘉敏因感染傷寒病逝,年僅25歲,隨後大社醫館因人手不足關閉。盧嘉敏雖離開人世,但醫療宣教精神不滅。1895年日治初期,梅監務(Campell N. Moody)牧師與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醫師也相繼來到台灣。

切膚之愛

1896年,蘭大衛等人在彰化醫館每日服務病患上百人,工作負荷沈重,英國長老教會曾考慮將他們調派至其他國家,但蘭大衛堅持留在彰化。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醫館關閉,蘭大衛離台,3年後,蘭大衛返台重新開放醫館。

1899年《台灣府城教會報》刊登過這些宣教士宣教事工的辛勞,指出雖然每日有許多人接受各種治療,多數人卻並未因此認識福音,但宣教師們不氣餒,不論路程遠近都親身前往,就算是他人不敢醫的惡疾也用心治療。蘭大衛認為人心的黑暗比疾病更惡,常用聖經道理安慰病人,令患者與旁人動容。

來台17年後,蘭大衛和女宣教師連瑪玉(Manjorie Leanner)結為夫妻,兩人最為人熟知的是「切膚之愛」故事。1927年9月,年僅13歲的周金耀腿部受傷,延誤治療3週造成嚴重潰瘍,從膝蓋到臀部大面積皮膚壞死且有可能引發骨髓炎,有致命之虞。連瑪玉在周金耀住院期間細心陪伴,甚至捐出右大腿皮膚移補,成為台灣首例皮膚移植手術。周金耀後來被蘭大衛夫婦收為養子,先後就讀長榮中學及神學院,成為牧者。

周金耀與連瑪玉

切膚救人一事蘭大衛夫婦未曾主動與外人談及,這段低調真摯的事蹟被傳開後,成為醫學界與信仰界流傳不斷的佳話。不但收錄醫學院教材裡,畫家李石樵受高雄醫學院創辦人杜聰明之託作畫,彰基也為此成立「切膚之愛基金會」,投入教育和社服工作。

以照顧窮苦人為己志

蘭大弼與高仁愛

蘭大衛之子蘭大弼於1914年12月16日在彰化醫館出生,蘭大衛夫婦即奉獻他未來成為醫療宣教師。蘭大弼從小參與彰化教會詩班、祈禱會、郊外佈道等活動,在醫館則受父母親的耳濡目染,於二戰和戰後期間在中國行醫,1952年回台灣、重返醫院(二戰期間台南教士會將醫館捐贈給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南部大會,名為彰化基督教醫院)。

不論是當時不被理解的精神病患或是不被接納的痲瘋病患,蘭大弼均以視病如親的心態治療。若是遇上診後不治的患者,總是掛心憂慮,將責任放在心裡悲痛。他與同為醫者的夫人高仁愛常捐血助人,「輸血之誠」可說是傳承蘭大衛夫婦的「切膚之愛」。

蘭大弼曾說比起高級設備,醫者擁有仁慈、忍耐、同情和愛人的心更為重要。除了用心照顧病患,他也體恤共患難的夥伴。早在1928年,彰基已重視員工福利與社交,提供網球場、團體聚餐、同樂會等娛樂活動幫助員工紓壓。1967年,蘭大弼提出彰基4大宗旨:醫療、報喜、助貧、教學,2010年辭世前仍心繫台灣,叮囑要照顧窮苦人。

1939年,彰基代理院長蘇振輝曾在《台灣教會公報》上撰文簡述他心中的彰基精神:醫療與宣教配搭、經費簡樸且合宜、同仁慈愛守紀律。而彰基院介上指出精神四要點:愛上帝、愛土地、愛人民、愛自己。願未來不論時局如何變化,彰基始終仰望上帝,有如百年前創立之初。(相片提供/切膚之愛基金會、彰基院史文物館)

從接受恩典 到給予祝福

柳原教會事工介紹及展望

【林家鴻專題報導】回想起1990年那起幾乎喪命的車禍,柳原教會牧師陳祐陞記憶猶新,他在上市公司擔任副總,那晚行駛國道的途中由同事代駕,一陣緊急煞車將他驚醒,車子以時速160公里打滑橫移29公尺撞上電線桿,前後被削成兩半。「若撞到前面,我馬上死。若我躺著,上半身早已不見。」5天後同事過世,陳祐陞還活著,深信是上帝拯救,這起事件成為影響他46歲毅然放棄高薪,獻身當傳道人的因素之一。

「主耶穌拚命在救世間人,為何你沒有出力幫忙救?」陳祐陞曾在一場異夢中深刻感受到上帝呼召他當牧者。牧會至今將近20年,60多歲的陳祐陞滿頭白髮閃耀智慧光澤,談起牧會,他經常提到的「三福」,即源自美國的「三元福音倍進佈道法」,辦公桌旁擺著數張裱框的三福證書,彷彿隨時提醒他莫忘幫主救人靈魂的初衷。

擁有台灣三福中心主任教師資格的陳祐陞受過嚴格訓練,他曾在17週內用13週對人1對1傳福音,因為看人流淚決志心裡很喜樂和感動,私下與上帝約定一生要找100人信主。

3年前來到柳原教會,陳祐陞延續過去在台南中會萬榮華教會的成功經驗,靠著三福事工推動門徒培訓,提升教會質與量。3年來越來越多人成為三福隊長,已有20餘人具備個人佈道能力,主日聚會人數則從160人增為250人,未來設下2年300人的目標。

在窮鄉僻壤海外宣教

「以前有外國宣教師幫忙才有柳原教會,現在我們有能力了,應該出去幫助世界上較困苦地方的人。」柳原教會在陳祐陞鼓吹下,2015年納入緬甸宣教作為迎接120週年的事工。這讓柳原教會開始有機會與嘉義浸信會合作,到緬甸東枝的中文學校、華人教會義診短宣,協助病人協談、兒童佈道會等工作;今年更前往中緬邊境臘戍的木梆教會操練三福佈道法,兩天向166人1對1傳福音,122名非基督徒有76人決志,回台後獲悉該教會人數增加,同感喜悅。

根據長老余燕儒等人描述,東枝雖然是緬甸第三大城,但貧富懸殊,生活條件落後,郊區的貧窮問題造成許多人沒錢看病,許多人小學四年級就淪為童工。柳原教會支持東尼學生中心收容44名失依或山區少數民族孩童,在基督信仰薰陶下能繼續就學、維繫三餐。

貧窮抵擋不了上帝的工作,雖然學生中心華裔牧者的謝禮僅台幣2000多元,但20多年來已培育6名傳道人。陳祐陞說:「這就是我們想幫助的原因。」柳原教會資助該中心免於斷炊,今年還耗資30萬協助興建圍牆,並與玉山神學院談妥,協助有需求者就讀。

世代傳承栽培下一代

柳原教會音樂事工獨樹一格。過去由真耶穌教會支持成立的「台中兒童合唱團」頗負盛名,栽培無數音樂人才,30年前傳出解散,令外界直呼可惜。2015年,柳原教會成立「台中恩典少年兒童合唱團」,傳承意味濃,包含團長何中亨長老、留德演唱家暨指揮家等過去都曾待過「台中兒童合唱團」。

合唱團栽培大台中各地學子,期望藉著音樂散播福音,71名團員有6成是教會外的孩子,收費僅象徵性收取數百元,團練全勤可領回。在1週年的成果發表會上,有家長因為自閉症子女獲接納並上台演唱,感動落淚。陳祐陞感謝家長們信任教會,他形容孩子在教會這座花園裡茁壯成長,期待有一天產生很多傑出的音樂家。

柳原教會120年來設立許多子會,子會茁壯又開枝散葉,這間堪稱「曾祖母級」的教會還想繼續生。未來計畫在台中勤美綠園道附近一塊4000坪土地上設立「後壠子教會」,以及興建大樓出租給飯店使用,預計2022年完工。(相片提供/柳原教會)

課後照顧班 助孩子展翅

二水教會設教120週年

【林家鴻專題報導】坐落於彰化縣二水鄉聖化村拜堂巷的二水教會,2014年起靠著「課後照顧班」事工在當地3所國小和1所國中打開知名度,教會融入社區的信仰實踐更在今年記念設教120週年時達到極致,在人口不到2萬人的鄉鎮,與社區齊力合辦了前所未有、5000人參與的親子活動,成就一樁令人難忘的地方大事。

地廣人稀的彰化縣二水鄉,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有著許多隔代教養、單親及新移民家庭的子女。2014年起,二水教會辦理「課後照顧班」連結學校,針對家庭功能不彰或經濟弱勢學子,提供免費「補救教學」。

師鐸獎得主、二水國中老師楊傳峰曾為文指出,他很佩服二水教會牧師李盈賢為了改善當地孩童的學習環境,不惜提高課照班鐘點費;也願意為了1名在學校常與老師起衝突、嗆「我要當流氓」的單親學生,向他請益是否該繼續關心,且堅持課照班應該幫助的就是這種教育邊緣的孩子。

一切都是為了孩子

採小班制教學教會課照班,目前有約40名國中小生,由於上補救教學的孩子在學習表現及品格上較不理想,教起來吃力不討好。儘管李盈賢說:「退休老師都不會想來課照班,除非是瘋了,或是沒當過老師」,仍然有8名弟兄姊妹自告奮勇當起素人老師,每月到博幼基金會接受師資培訓,這些素人教師在教學國文、英文、數學課程之前,自己得先通過考試。

教會補救教學首重陪伴,每天從中午12點到晚間8點半,執事娘卓金嬌說,二水的年輕人大多到外地打拚,所以需要像她這種已經退休的人來服事。起初壓力真的很大,無論是孩子的學習或安全都要顧。兩年多來,卓金嬌看到孩子們因為成績進步,變得有自信,覺得很欣慰,部分的孩子也進入主日學。家長也開始在教會裡找到合適的人傾吐心事,獲得陪伴與代禱的溫暖。

「教會的功能不單只有宗教教育或叫人信耶穌,還有傳遞正確知識和教育的功能。」二水教會基此理念,致力為缺乏多元教育資源的二水鄉引進外地資源,期望豐富學子生活並激發學習動力,包括屢邀基督教美國青年使命團進入校園,與老師共同設計「英語情境教學」。還有,牧者與家長集資的「親子共學營」、大葉大學「扶英」計畫、東海大學工工系生暑期育樂營,以及輔仁大學理工創新自造發展中心奧創團隊,教小學生設計程式與組裝機械手臂 。

至於結合彰化YMCA、芥菜種會等單位的社福資源扶助弱勢家庭、更生人家庭,教會強調,不讓受助者如同被施捨,而是鼓勵各家庭與教會彼此成為互相幫助與學習的團隊,以禱告面對各樣困境。經營米行的二水國小家長會長鄭凱豪,時常協助教會將發放的白米做真空包裝,他說,「教會做的事是很在地的,對我們二水是很實在的幫助。」

鄭凱豪形容教會為社區無私付出就像「古代的苦行僧」,「他們不是告訴你什麼事情,而是去做事情,讓你看到教會和基督對大家的關愛。這是我最感動的地方!」兒時曾到二水教會玩耍,如今他跟著太太到教會作禮拜。

設教紀念不只是教會的事

二水教會是二水鄉唯一的長老教會,今年慶祝設教120週年時,教會主張這應該是「整個二水鄉的事」,10月與二水國小合辦「二水鄉親子氣墊滑水道」及感恩禮拜。40多組氣墊跳跳屋和滑水道進駐校園,連續3天造成轟動,近200名在地志工多數不是基督徒,國小校長巫俊延甚至打電話邀請全彰化他認識的小學校長幫忙宣傳。

鄭凱豪說:「一個不到2萬人的鄉鎮,竟然有辦法辦5000多人的活動,真的蠻令人驚訝的!這是我從小到大在二水看過的唯一一次,這麼多人參加的活動。」李盈賢說,120週年最高興地就是能跟社區一起完成一項非彰化人都能參與的盛事。

設教120週年活動圓滿落幕後,越來越多人開始關心教會經費需求。李盈賢、陳秀菊夫婦也結束在此8年牧會生涯,調往台南。鄭凱豪感性地說,看到牧師的精神留在這裡,教會做的事很有意義,未來也會繼續支持教會事工。(相片提供/二水教會)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