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基督信仰的本質

李亨利

從基督信仰來看,耶穌的降世(道成肉身)代表著上帝的「自限」(self-limitation),亦即無限的上帝如今成為了有限的人,以消弭人與神遙不可及的距離。

耶穌與世人一同生活,在傳道、醫治、受苦、復活中彰顯了天國的公義與慈愛。神變成了人來愛我們,擔當我們的罪孽,「傳福音給貧窮的人,讓被擄的得釋放,失明的得看見,受壓迫的得自由」。

耶穌以脆弱嬰孩的姿態,誕生在髒兮兮的馬槽裡,卻一生對抗羅馬帝國的掌權者,以及猶太教的權貴階級。耶穌不以傳統的教義律法為依歸,而是用「愛人如己」的精神來詮釋當中的內涵:祂不因安息日就不醫治病人,而是看到人的需要;祂不視大痲瘋為不潔淨,而是親自碰觸、接納;祂不認為身體的潔淨儀式是重點,而是內心是否貪婪、行為是否公義。耶穌總與妓女、稅吏等社會認為不潔淨、有罪的人一起吃飯,並直指宗教人士的偽善、冷漠、自以為義。

也因為如此,耶穌成為了眼中釘,最後被釘上十字架而殉道。祂不倚靠政治、軍事的力量,而是通過愛與受苦,成為了世人的盼望。

耶穌塑造了一個榜樣,告訴我們:世界可以不一樣。這種與弱勢為伍、犧牲奉獻的精神,讓歷世歷代深受感動的信徒「背起十字架來跟隨祂」,例如:對抗納粹集權的潘霍華牧師、把一生奉獻在加爾各答貧民窟的德雷莎修女、領導黑人民權運動的金恩博士,以及許許多多「行公義、好憐憫」的追隨者。

事到如今,我們看到的是某些牧師排斥異己、極力反同,甚至運用金錢、權力來封殺不一樣的聲音;我們看到的是某些基督徒不惜用謊言來煽動仇恨;我們看到的是不講理、是非不分、公民素養低落的一群;我們看到的是耶穌當年極力反對的壓迫者。

無論如何,傷害已經造成,社會對基督徒的負面觀感愈來愈加劇。頭腦清楚的基督徒該站出來了,這時切割並沒有用,如果拒絕被代言,就讓我們一同回到耶穌起初的愛,讓社會大眾看見不一樣的基督徒吧!
無論是罷昌、反同、拒絕被代言的基督徒,都是時候捫心自問了:「聖誕節來了,我們要傳什麼福音?」
(作者為基督徒)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