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宅事工 心驛耕新奇蹟之旅

台東新港教會以歷史建築為核心展開社區宣教、台日交流 出書分享夢想計畫

新港教會老屋1932年時期是新港支廳長菅宮勝太郎住所,日前其孫女滿井紀子(左3)特地來台與當年官邸內的長工、丫鬟相聚。(相片提供/新港教會)

【陳逸凡台南報導】台東縣成功鎮,是一個沒有火車可以到達的偏鄉,然而東部中會新港教會卻在逆勢中,以教會老宅修復創造奇蹟,不僅與社區緊密結合、更意外促成台日交流、甚至開設成功鎮唯一一間書店,如今這些經驗集結成《心驛耕新:一棟老屋帶來的神展開》,展開新書巡迴發表會,1月4日晚上台南場於政大書城舉行,連在地大專院校建築系所研究生都在教授率領下全班前來聆聽。

相片提供/新港教會

新港教會牧師劉炳熹表示,教會老宅在日治時代由新港支廳長菅宮勝太郎興建,是台灣東海岸唯一的兩層樓日式建築,其後由醫師高瑞立買下開設高安醫院,是當地人擁有深厚情感與回憶的地方,1995年醫院歇業後,因擔心緊鄰教會的老宅被人買下開設KTV餐廳,會友集資2000多萬買下,並以背包客棧方式對外營業償還債務。

然而因著歲月摧殘,老屋逐漸漏水損壞,教會長輩不忍見到老宅傾圮,於是督促牧師長執展開修復工作,想不到一段充滿奇蹟之旅就此開啟。在社區熱心友人的協助下,甚至連第一代屋主菅宮勝太郎的後代也前來台灣尋根。當年在老屋內出生的菅宮勝太郎之孫女、現年73歲的滿井紀子,更與現已高齡90多歲,當年分別擔任官邸長工與丫鬟的爺爺奶奶們相認,溫馨故事感動所有的見證者。

劉炳熹受訪時表示,有人曾問,如果教會有錢,是否會選擇拆掉老屋重建?不過當時建築師給出一個很重要的提醒:教會當然有權拆掉重蓋,只是同時也應該注意教會的社會責任。如今這段經驗顯示,當教會願意走出圍牆,與社會互動、對話、甚至找到社會需要的是什麼,就是在向公共群體做見證。劉炳熹笑著說:「新書發表會就像一場佈道會,吸引許多聽眾前來聆聽教會的事工,這跟信仰當然有關係!」

相片提供/新港教會

2017年,新港教會為因應日趨多元的老宅事工,設立台東縣心驛耕新關懷協會統籌相關事務。擔任協會總幹事的新港教會青年陳思蒨表示,小時候記憶中的老屋是一個很舒適的空間,大學畢業後曾想過留在外地工作,但也覺得有機會應該回饋家鄉。幾年前教會開始舉辦「宣教人才計畫」,讓大學畢業生有機會用一年的時間到新港學習及服事。陳思蒨成為第6屆學員,從中體認到唯有在地青年願意投入,事工才能長久持續,仔細考量後決定返鄉,覺得自己有使命為故鄉做一點事。

新港教會宣教事工以老屋為核心展開,《心驛耕新:一棟老屋帶來的神展開》內容收錄包括:老屋的歷史、在宅醫療、成功鎮手繪地圖、腳踏車路線及景點導覽。由於迴響熱烈,1月18日禮拜四晚上7點於台灣教會公報社台南門市加開場次,免費入場,歡迎前來聆聽。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