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餘書店 新書分享 探索壽山之美

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壽山位於高雄市鼓山區,謠傳有明朝海盜埋白銀秘寶在此,但似乎沒有多少人知道壽山是高位珊瑚礁地,古稱柴山指林木資源充足,後因過度砍伐和水泥開採影響而童山濯濯,近代因軍事駐點蒙上神秘色彩。一座山因為地勢、氣候、開發等原因而呈現多元樣貌,成立不到7年的壽山國家公園去年出版《探索壽山植物篇:愛麗絲打狗歸來》一書,作者李宗瑞1月13日受邀在高雄三餘書店分享,希望藉由植物知識與文學筆法讓更多人認識壽山。

書名為何會是愛麗絲呢?對李宗瑞來說,壽山就像是複雜神奇的夢中世界。壽山環境曾遭受破壞,在人為綠化下稍有恢復,但又失去了真實感。另外源自生物學理論「紅皇后假說」,意指生物進化不會停止,因為環境變遷不斷,所以沒有一種生物可以放鬆,要不停面對變化的挑戰,植物亦然。

李宗瑞舉壽山最獨特的代表物台灣魔芋來說,每年4、5月第一場梅雨後才會生長,可遇不可求。清領時期來台灣短期停留的西方植物學家少有人見過魔芋的真面目,直到1892年至1894年間,在高雄海關擔任醫生的韓爾里才採集到樣本,故台灣魔芋又稱亨利氏魔芋。韓爾里在台期間採集了565種植物,近5分之1來自壽山。更有趣的是,當時西方博物學家貼標本就像製作乾燥花書籤,很有美感。《探索壽山植物篇:愛麗絲打狗歸來》書中收集不少樣本照供欣賞。

李宗瑞指出,綠化方面,台泥結束壽山的開採後用爆破方式打碎珊瑚礁與水泥山,製造空隙容植物生長。30年來,當時栽種榕樹長得很好,不知情的人甚至以為是百年大樹。他認為,植物找到空間就會好好長,但這種人工綠化也導致原生植栽不多,「有點薄弱。」他表示,從西方學者紀錄來看,其實壽山並沒有非常綠意盎然,但對已經大肆開發的平地而言,壽山也替人類保留了不少植物,值得好好被紀念與認識。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