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美學 不可避免的終點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推動在宅沙龍 幫助民眾正視老化與死亡最後歷程

多數人對安寧療護不陌生,但真正面對生死抉擇時,還是選擇「再撐一下」。(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高雄報導】人生不可避免的,是老化與死亡。為了減緩高齡化社會下醫療成本節節高升的窘境,1990年代,日本提出「在宅醫療」新型態服務,透過醫療與長照整合,醫療資源從醫院走入社區與居家,使病患在家妥善照顧至離世。在宅醫療不單關係到醫療技術本身,更涉及生活與心靈層面照顧,故去年成立的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學員來自各方各界,醫界、藝術界、社福界,甚至教會界都有參與其中。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與獨立書店合作,推動「在宅沙龍」,藉由成員主講其專業與在宅醫療結合經驗,幫助更多人認識在宅醫療。1月19日由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推動安寧療護超過20年的醫師許禮安,在高雄三餘書店主講「安寧因藝術活得更美好」。

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為紀念高雄留日畫家張啟華而設,除了注重藝術文化教育,10年前投入關心安寧療護與藝術療癒議題。多數人對安寧一詞並不陌生,但真正面對抉擇,很多人還是選擇「再撐一下」,希望醫院以呼吸器、鼻胃管、氣切等方式延續患者生命。許禮安提到,前年全台死亡人數超過17萬人,全台灣實際能運作的安寧病床約500床,呼吸器病床卻超過1萬床,可見需求差異。「插著呼吸器,你就變成醫院請領健保的人質。」許禮安強調,「安寧是讓人活完應有的生命,不是逼人去死。」這也是安寧療護探討成為生存美學的原因,因為人除了「活著現象」外,有其他價值需要被重視。

許禮安認為,安寧療護在醫院很難被患者與家屬認同,是因為多數人的醫療教育都認為只要不斷打針、吃藥、住院,病就會好。他認為主治醫生在前端對病患與家屬的教育良好,安寧療護才能較好溝通。他笑說自己以前主導安寧療護,在醫院等於是死神化身,大家看到他,就認為被宣判必死無疑。主動願意接受安寧療護的很多時候是病患家屬,不是病患本身,而且除了患者與家屬害怕,很多醫生也怕,因為不敢承擔責任、不願信任病患。安寧居家療護中,醫生不會將止痛嗎啡針劑給患者,因此患者痛苦難耐時,通常就是送急診室。但許禮安認為,不用害怕家屬會將嗎啡針劑移作他用,因為很少家屬會這樣折磨重病患者,再來若真的有這類案件發生,也是家屬的問題,不該是醫生的責任。

衛福部期望200多家醫院進行甲類、安寧居家照顧,400多家診所進行乙類、社區安寧照顧服務。但過去2年數據統計顯示,21個月內全台只有300人接受社區安寧服務,其中由診所執行的只有3家,其他是醫院降級執行。許禮安更提出,醫院號稱開幾床安寧病床也沒有意義,有足夠運作的護理人員才是重點。據計算,要有6個護理師才能不過勞且好好照顧患者,這代表最少要開6床才能達到安寧病房開設意義。

東部中會新港教會也參與推動在宅醫療行列。新港教會牧師劉炳熹認為,有些疾病確實很難被治癒,而照顧人又是教會的責任,加上身在醫療資源不足的東台灣,他相信教會參與在宅醫療推動是非常必要的。教會福音車化身成在宅醫療行動專車,接送長者去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醫師所開設的都蘭診所看診。而余尚儒也會到教會舉辦「在宅下午茶」講座,提升社區醫療知識,傳達在宅醫療理念。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