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民大專信仰生活 體驗耆老智慧

原民大專生挑戰力氣、角度、姿勢都很有講究的砍柴。(攝影/林婉婷)

【林婉婷屏東報導】1月25日開始4天3夜,第16屆原住民大專學生基督信仰生活營「耆老的智慧:箴言」在魯凱中會霧台教會舉行,帶領學員追尋信仰與族群文化的智慧!除了讀經、解經和文化等室內課程,也走訪優美山林與體驗魯凱部落生活,與來自不同地區、族群與教會的青年互相交流,認識他人,也更愛自己的根源文化。

魯凱中會議長、南凱教會牧師得日賽・達分勒安。(攝影/林婉婷)

首日開會禮拜請到魯凱中會議長、南凱教會牧師得日賽・達分勒安主禮。她開宗明義提到,文化智慧是信仰最美的見證,「求智慧並不簡單,這是使命。」讀書是為了更多運用智慧,她鼓勵青年用智慧好好管理神委託的產業,並轉述霧台鄉前任鄉長杜傳所說:「要發展就要從部落開始。」她強調每個部落都是獨特的,都努力想要活出上帝國樣式,值得年輕人去認識、學習、傳承。

呼應部落的文化智慧這個主題,營會第一天晚上霧台教會牧師達努巴克・拉歌拉格與耆老杜山雄對談。達努巴克提到魯凱族沒有姓氏,拉歌拉格是他房子的名稱。達努巴克以牧者角度指出,魯凱族宣教至今68年,基督信仰已成為族群文化,1999年教會協力把刻有十字架圖樣、超過20公噸的石碑從山腰拉上山頂,立在環視魯凱各部落的井步山上,隔年舉辦登山跨年感恩禮拜,學習將住所、土地及藝術才華等全奉獻給上帝。

文史研究者杜山雄分享不少個人與歷史故事。他說到自己的家族之所以定根霧台,是因為祖先到此地打獵時,獵犬喜愛這裡並四處挖掘,最後開墾出一片可以定居的平坦土地,他的家族也成為最早進入霧台的開拓者。他回憶過去基督信仰傳進部落,家族曾因為擔心權力衝突而遲遲不敢踏入教會,但因為接觸主日學,加上母親影響,他的父親後來也成為天主教徒。

第三日是課外活動日。上午參訪鄰近霧台教會的魯凱文物館,認識魯凱傳統舞蹈。下午青年3人一組,前往八八水災時期受創嚴重的佳暮部落植樹,並使用先前於河床撿拾的石頭固定樹苗。石頭上寫有學員的母語名字,就像是一種誓約,表明自己願意認識土地,與部落重建關係。

巴正義老師指導男孩子們砍柴的學問與技巧。(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接著男女學員分頭上體驗課程,男孩子學砍柴,女孩子編織花環與製作魯凱傳統美食。巴正義指導男青年砍柴時說,魯凱族使用樹木會分類,不會濫伐,柴堆豐足是種榮譽,代表那戶人家男子強壯有力。女青年的花環手作也大有學問,除使用羊齒與七靈草搭配萬壽菊、滿天星、紅藜,活動中擺飾的蘭花也可重複利用,不過重要節日則有其他規定,且女孩花環的尾巴不可以翹起。

互相協助編織花環。(攝影/林婉婷)
(攝影/林婉婷)

美食則為阿拜與吉拿富,阿拜是水煮出來的小米糕,年糕狀外層包覆著肉類或花生內餡,形狀有長有圓、味道可甜可鹹,是魯凱族重要活動不可或缺的食物。吉拿富則是以甲酸漿葉包豬肉、裹芋頭乾搗碎成的細粉後水煮,甲酸漿葉本身是一種不錯的藥材。女孩們親手製作傳統食物,讓食物除了帶來飽足,也傳達關懷、勉勵之情。最後一日閉會禮拜後,青年暫別彼此,繼續追尋智慧的人生旅程,相信來日重返部落時,小樹都已更加茁壯。

製作吉拿富。(攝影/林婉婷)
阿拜製作。(攝影/林婉婷)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