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徒的記號

congerdesign

◎李粕

對我來說,出差和出遊相似之處,就是可以從更多面向深入認識同行共事的人。畢竟過程中除了較多機會談及個人之外,還有許多活動是大家通力處理、面對,不僅同進同出,更是甘苦與共,一道經歷了與客戶、廠商之間的角力斡旋。從而發現彼此許多平常不易看到的面貌,建立一定程度的革命情感,也是在情在理。

由於近幾次出差,都是為了同一個案子,所以幾乎也都和同一組人馬同行。透過一些舉止,意外發現一位之前較少互動的同事也是基督徒,這個發現讓我們在這幾次出差時,有了些在信仰議題方面的交流。信主僅數年的同事,對基督教有一些觀察,自然也衍生了若干討論,包括與過去傳統信仰的觀念比較。無論如何,在職場上很少遇到基督徒的我,這無疑是一件令人開心與感恩的事。

◆基督徒的裝飾

不過同事對於我之前沒發現他是基督徒,感到有些納悶:「你沒注意到我戴十字架的項鍊嗎?」當然,他也發現,我身上並沒有配戴特定的飾品、記號,用以表明我的信仰。

坦白說,我之前是有注意到那條項鍊,不過我並沒有把這個飾品當作信仰的告白。原因之一是有些未信者只因美觀、潮流而配戴,使這個飾品在我眼中不具信仰鑑別度。此外依照我對聖經的領受,檢視一個人是否是基督徒,不是按著他身上寫著信仰標語的衣著、裝飾,而是依據他的生命、舉止、思想與價值有沒有彰顯基督在他身上的工作?他有沒有因信聖經見證而悔罪?他有沒有開始跟隨基督?凡此種種,可以概括一句說明:「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荊棘上豈能摘葡萄呢?蒺藜裡豈能摘無花果呢?」(馬太福音7章16節)

這些是表明基督徒身分的裝飾,這裝飾來自於白白的恩典,不僅使人稱義,更使人有行善的能力、有分於聖潔,並以此為飾(詩篇29篇2節)。因基督而得的屬天生命,不僅使我們出死入生,更會成長而有屬天的性情。我同意,麥子和稗子固然難以分辨,但是一位真正蒙恩、重生得救的人,即或成熟度有別,身上總還是有一些表徵,使人得以略略觀察他的生命為何如此。

雖然你我的內心唯主鑒察,但這些外在的表徵,諸如言行舉止、思想模式、價值取捨,可讓世人隱約感到這個人不同於這個世界的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因為我們的生命是屬天的,我們的力量是屬靈的,我們全心全人,是屬基督的。

論到這裝飾,我們實在有需要再三回到聖經,以認識使我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罪蒙赦免、買贖我們歸主的福音。我們或許聽過一種以白白的恩典為基礎的說法,好像因為恩典與行為相對,重視恩典的基督信仰就不需要強調行為。好像因為安息與勞苦相對,便應該放下勞苦重擔,因此可以很輕省自由、單純率性、自在隨意地過基督徒生活。

這種論述讓人感觸很深,倘若我們以為重視恩典、不能以行為稱義的基督信仰,是讓人在恩典中閒懶,是「安息主懷」,可以什麼都不做,那真的是不認識這因主基督付上重價而買贖我們的恩典。也難怪阿民念主義者的思路至今仍受歡迎,不少教訓固然無阿民念之名,卻隱含了阿民念的觀點,因為這種近乎放縱、輕看人責任的觀念,令人對白白的恩典反感、擔憂。

◆映照信心的行為

然而,我們仍可以說,阿民念主義的憂慮雖其來有自,卻是過慮了。因為按聖經啟示,真正的基督徒不會沒有好行為,具體、外顯的行為正是不可見的信心的證據,是基督莫大恩典在人身上的結果(哥林多前書15章10節)。況且,新約較前約更美的原因之一,便是它使人隨從聖靈,成就了律法的義(羅馬書8章3~4節)。

行為宛如一種語言,人們雖看不到我們的信心,但透過我們因信基督所產生的行為、決策、價值取捨,他們可以看到我們的信心,如此正是雅各給我們的教導(雅各書2章17~20節)。信心乃是本,行為是接續衍生而出,我們若只注重行為,是本末倒置。雅各的教訓,側重的是真實的信心必結出果子,以呼應他依託在基督身上的信心。關於這點,古老的信條至今閃爍著真理的光輝,《西敏小要理問答》(The Shorter Catechism)註明言:「聖經對人主要的教訓是:人對上帝當信什麼,並且上帝要人當盡什麼責任。」前者是信仰的內容,後者是信道的行為。

我們若同意信心乃是接受神所說的一切話(羅馬書10章17節),如此我們才有確認的基礎,神對我們說的話,是要求我們邁開步伐行動呢?還是止住我們的腳步等候?我們從希伯來書所臚列的見證人,可知他們的共通點,不是做了什麼,而是信,信至高者對他們的呼召、應許、命令,這是他們行為的依據。別人即令沒聽到那呼召、應許、命令,仍藉著他們的行為曉得一二。因為他們的行為,已然回應了主,已然昭告世人神向他們所說的話,他們透過行為,說明他們的信,也說明他們所領受的聖言;他們的行為本於信心,也映照了信心。

從希伯來書對信心的見證,我們也可以得到一個提醒,這些行為並不一定符合這世界對行為、道德的認知,一個舉止良善的人,他的行為也不一定是信心的結果。試想,亞伯因著信,做了什麼這世界稱許的善舉嗎?沒有,他只是獻了更美的祭。那麼,挪亞因著信,做了什麼這世界讚揚的德行嗎?沒有,他在眾人嘲諷中預備了方舟。或是,喇合因著信,做了什麼世界欣羨的好事嗎?沒有,她接待了探子無異通敵。上述這些例子,若要說行為,不定然世人肯定的好行為,甚至我們可以說,若不是因為信心的緣故,他們的行為並無基礎。

◆重生的記號

所以,我們不能滿足身上配戴的十字架項鍊,我們當本著聖經,探尋何為主看為有價值的行為。當我們因信基督救贖、蒙主得稱為義,難道不會想要更深入認識基督、認識那從起初就愛我們的主嗎?難道不會像保羅所說「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那麼渴慕嗎?使徒積極、迫切的態度,不是世界傳揚的積極思想,而是以主耶穌為標竿尋求的積極,為要得著基督(腓立比書3章8節)。

在真理的光照下,我們怎麼能忍受還在罪中生活?我們固然還是一個會犯罪、仍有血氣的人,但是基督救我們,我們便產生不願意伏在罪惡權柄下作奴僕的心志,這才是重生得救的記號。

這個心志使我們在肉體與聖靈相爭中盼望聖靈得勝,使我們厭惡自己的汙穢、敗壞、隨己意行,並且戮力脫去這些糾纏。一個知道潔淨標準的人,不會想要盡快、盡力潔淨自己嗎(哥林多後書7章11節)?當我們看到禾場已經成熟,我們不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去收他的莊稼嗎(馬太福音9章37~38節)?

凡此種種,聖經俱見證我們不只沒有閒懶安逸的理由,反而警戒我們應當愛惜光陰,在極其有限的年日追求認識、親近主。固然我們自承有這知識,但在主裡的生命仍有諸多不足之處,怠惰、疲倦、軟弱也時而有之,但這些認識,都激勵我們加緊腳步,靠著救主的恩典,藉著聖靈的幫助,踏上跟隨基督的路。

 

註:

1.《西敏小要理問答—註解與經文根據》(The Shorter Catechism : with Commentary and Scripture Proofs),羅森,改革宗出版社。

2.《基督教要道初階—要理問答精解》(The Shorter Catechism–First Steps in Christian Doctrine),威廉森著 (G.I.Williamson),改革宗出版社。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