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嫩山莊 美好信仰見證史

彭氏家族奉獻土地 教會婦女篳路藍縷開墾營建 因應時代變遷選擇轉型再出發

1969年8月12日總會議長謝緯牧師主理動土感恩禮拜

編按 :利巴嫩山莊位於台中大坑風景區,環境幽美,空氣新鮮,素有台中陽明山美譽。1966年9月29日彭清約長老奉獻9分6厘1毛的山林地,後來董事會又增購鄰地200餘坪,合為一甲餘地,在此建立會館。常年來是教會、社會團體舉辦靈修會或活動場地首選,山莊走過風華歲月50年,如今因應時代變遷,邁向轉型之路,本期專題特別介紹報導。

【特稿/陳明志】提到台中大坑的利巴嫩山莊,在1970、1980年代的教會界,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尤其中部地區眾教會,沒有前往並使用過該山莊的,應該屬於極少數。

值此山莊設立50週年,又適逢籌劃轉型之際,僅提筆撰寫數言,一方面為過去獻上滿滿的感恩,另方面為未來,寄予衷心期待,並獻上深深祝福!

回顧過去,滿滿感恩

1969年山莊施工彭靜淑教師現場監工

利巴嫩山莊的設立過程,其實是一部家族信仰的見證史,就是從兩位彭姓基督徒的美好信仰開始,其中一是女傳教師,另一位是長老。彭氏家族是高雄鳳山在地人,獻身全職事奉上帝的彭靜淑教師,1966年從美國進修回台之後,鑑於當時教會舉辦靈修會場地租借不易,便大膽向當時高雄名醫,也是熱心愛主,尤其非常捨得奉獻的二伯彭清約長老提出建議,並獲得首肯,便向大肚教會趙乾誠長老購買位在台中大坑,大約9分多的山林地,奉獻作為教會團體、機構舉辦靈修會或會議之場地。

起初,山莊原為一片荒地,為了開拓這個山莊,台中中會女宣道部特別組織「利巴嫩山莊籌備委員會」,由李明安牧師擔任主席。當時受託的台中中會婦女,常常一大早就從台中出發,帶著便當,頂著烈日,走路到該處協助開墾工作。1969年8月12日由當時總會議長謝緯牧師主理動土典禮,第一期工程在艱難與苦心中完成,並於1971年8月10日,舉行莊嚴隆重的奉獻禮拜。

 

1969年山莊整地

 

後來,前來使用的團體日漸增多,空間與設施漸感不足,董事會再次籌劃募捐,並進行第二期工程的興建。雖然過程中依然遭遇許多困難,但是感謝上帝的帶領,因著眾教會牧長、弟兄姊妹的關心、代禱與奉獻,終於完成各項興建工程,並於1976年落成啟用。

感謝主!這山莊竟然成為1970、80年代,台灣教會舉辦各項營會、會議、研習的主要場地,尤其成為中部地區著名的烤肉活動場所。此外,還有許多社會人士、機關、團體、學校等,也都在此舉辦在職訓練會,或勞工團體的自強活動。山莊因此名聞遐邇,尤其成為教會與社會的橋梁,間接向社會人士傳揚福音。回顧過去這一段歷史,我們深感與有榮焉,也為此向上帝獻上滿滿的感恩!

團體單位至山莊舉辦營會活動。

面對現況,荊棘滿布

然而,隨著8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台灣地區的休憩遊樂事業或研修訓練中心,也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相形之下,山莊設備漸漸顯得落伍。為因應現代人的需求,山莊也不斷地整修,讓硬體設施達到現代化的要求,以期吸引更多人前來使用。

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由於各種主客觀因素,導致原本山莊競爭力,就已經備感吃力,不料,1999年921大地震又重創台中大坑地區,山莊也因此受損。雖然經過修護之後,依然可繼續使用,但是,隨著山莊設備逐建老舊,鄰近地區新穎營地不斷出現,由於有比較、有競爭,導致山莊營運開始走下坡,甚至面臨嚴重虧損的危機。

面對辛苦建立的山莊,第54屆的董事們,不忍讓山莊就此荒廢,認為重新整建,勢在必行。因此,就承負起這個沉重的擔子。在遇到困難時,只能不斷禱告,仰望上帝的大能,親自看顧山莊的未來,期盼山莊能為中部地區提供一個信徒禱告靈修、訓練栽培的地方。而且,不只有硬體設施,也要有靈性供應。因此決定山莊整修後,聘任牧者進駐。

40週年暨整修完工感恩禮拜。

2009年7月山莊整修工程啟動,當年10月底完工,除了舉行整建完工感恩禮拜之外,也慶祝山莊建立40週年。山莊一改過去荒蕪的景象,變得新穎舒適,充滿美好新氣象。雖然如此,幾年下來,發現營運仍無明顯起色。尤其,在整修費用尚未還清之際,如果沒有足夠的收入,將會是沉重的負擔。

雖然山莊位在台中市區近郊,交通便利,而且位居大坑風景區,假日遊客很多,景觀也很優美。但是,因為深受小黑蚊、蛇,及其他自然昆蟲攪擾,還有,整體活動空間、場地比較狹小,無法滿足使用團體之需要。另外,住宿空間有限,無法接待較大型團體住宿。特別,面對其他營地及民宿競爭壓力,經營依然陷在困境當中。

展望未來,轉型再出發

面對如此艱難處境,董事會行文總會,尋求協助。總會也銓派關懷小組,經過數度會議,深入了解與評估,並跟董事會詳談之後,形成一個初步共識,就是將山莊處置,還清貸款的剩餘款項,在其他營地籌建諸如「利巴嫩念紀念大樓」之類的建築,延續信仰前輩奉獻之初衷,繼續服務眾教會與社會。此共識,已經過62屆總會通常議會討論,原則上已形成共識,並交由60屆總委會,持續完成相關必要程序。

回顧過去這數十年的社會,我們生活周遭有很多東西不斷在改變。例如:跟親友聯繫方式,從信件、電話、電報、B.B. call,演變到如今,已變成非常方便、便宜,甚至到處都可以取得的免費WiFi網路通訊。而且,沒有所謂短途、長途,或國際電話之分,真正達到所謂「天涯若比鄰」的境界。所謂時代在變、情境在變,需求在變。因此,我們不能以不變應萬變,乃是要不斷求新、不斷求變。

利巴嫩山莊的轉型,非常明顯,就是面對時代的變遷,所作出求新、求變的因應措施,也是上帝給予我們的智慧。前人的貢獻,我們記得﹔光榮的過去,我們懷念;面對轉型毋須落寞不捨。但願以感恩的心情、積極的態度,予以祝福。相信因著上帝的幫助,山莊將脫胎換骨,開創另一段光榮的歷史。

(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

造就與陪伴婦女基督徒五十年的靈修營地

【特稿/陳蘭櫻】從利巴嫩山流下的泉水、利巴嫩的香柏樹象徵婦女的特質。泉水是孕育、滋養生命的活水,香柏樹則是房屋棟梁,保護家庭、養育、延續生命,正如婦女背負傳承使命。是多麼浪漫又寫實的描述啊!

利巴嫩山莊的名稱,是第一位從台灣長老教會神學院畢業並封牧的女牧師李明安所取;因聖經中記載利巴嫩有許多香柏樹林,而利巴嫩山莊位於台中大坑風景區,環境幽美寧靜,樹木林立,氣候溫和,素有台中陽明山之美譽,所以為山莊取名為利巴嫩山莊。

山莊整建後歷經十年的努力轉型,雖然牧者進駐,舉辦了一系列的靈修活動,但終究叫好不叫座,不敵社會的普遍價值觀。

初識利巴嫩山莊是約1987年陪孩子們參加主日學所辦的冬令營,不記得是中會辦的還是教會自己辦的。之後1997年第一次當選中中婦女部長,當時山莊是歸屬婦女委員會,因此婦女主委、竹中、中中、彰中、嘉中婦女部長是帶職的董事。當了兩年的帶職董事,有幸得力於許多信仰前輩同工,幫助了當時仍是菜鳥的我,學到許多服事的態度和婦女在服事領域中柔帶剛的果斷、自信與自我肯定,但又能恰如其分的謙卑、順服。

彰化中會婦女部來舉辦活動。

2009年再次被選上中中婦女部長,此時山莊已直接歸屬總會,婦女部長不再是帶職董事。當年山莊葉碧媛董事長為修復因種種因素被荒廢多年的山莊主建築物,非常積極努力奔走,並邀請我擔任顧問,一起有分於山莊的整建。經碧媛董事長用心募款、積極找尋,喜得愛主的大毅建設不以獲利為前提,在山莊經費拮据的情況下,仍將山莊整修得美侖美奐,完工後同時舉行40週年感恩禮拜。之後,我卸任主委,碧媛董事長也離開,十年間人事更替,管理、經營不易,整修的貸款卻至今仍是山莊的重擔。

今年適逢山莊50週年,感謝上帝保守感動那麼多愛主的婦女前輩,起造這個讓婦女與主親近、遠離塵囂、可靈修、避靜、成長、分享、互相支持,這樣充滿歡笑、眼淚的營地,有時在會議中為事工的更臻完善,討論得面紅耳赤,也有在營會接近尾聲時的擁抱落淚,依依不捨。50年來許多婦女在山莊留下她們成長、盡心為主服事的足跡。

2010年之前,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幾乎都在山莊召開,也在此舉辦人才訓練,分散全台各地長老教會的各中區會的部、區長們在山莊聚集,選舉主委、幹部,討論新的一年事工的議題。記憶深刻且許多當年的同工每當回憶時,都會捧腹大笑的事是,議事討論到三更半夜,終於結束會議回房,大家開始盥洗。此時,此起彼落的尖叫聲響起,熱水器總會自動提供三溫暖的水,時而熱水時而冷水!

這些應是許多婦女提到利巴嫩山莊時的共同回憶,或者這只是我個人想起極小的部分,相信還有許多曾經在山莊參加營會的教會各階層、各團契的兄姊們,各自擁有更多與我不同的或甜蜜或刻骨銘心的「利巴嫩山莊與我」的精采故事。

無論多麼不捨與不願,山莊終將離開台中大坑,總會62屆總委會派了善處小組協助利巴嫩山莊董事會一起善處這事。籲請各位寄情山莊的兄姊們同心為山莊迫切禱告,上帝應允拆毀有時,建造有時,期待有朝一日我們能在另一處上帝為我們預備的迦南美地再見「新的利巴嫩」,敬邀曾任山莊同工、無法忘情山莊的兄姊3月17日上午10點共同有分山莊50週年感恩禮拜及山莊最後巡禮。(作者為前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主委)

廣告/手到心至抄寫本-箴言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