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報紙看乾坤──非主流語言的發展與經文應用

語言的價值由寫作創造。

馮家熙(中華威克理夫翻譯會秘書長)

台灣是一個多族群和多語言的社會,華語是主流語言,而非主流語言包括閩南語、客語及各原住民族族語,都是國家寶貴的文化資產。非主流語言將來的發展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各語言在完成聖經翻譯後,要如何使用?都是大家關心的問題,因此希望拋出一個語言發展的案例,給非主流語言的推廣者參考和討論。

時間囊裡藏乾坤

約40年前,香港政府在維多利亞公園埋了一個時間囊,囊內放了當時社會一些日常用品,打算50年後出土,供後人研究社會文化變遷。時間囊內到底放了些什麼已記不清楚,但當中有一份報紙。若能看到當年那份報紙,再跟今天的報紙比較,會是件多有趣的事!

無法看見時間囊出土並不遺憾,因為還有一個時間囊在腦袋裡可以隨時打開。1970年代的香港,報章中除了漫畫外,根本找不到廣東話句子,但今時今日的香港報章,廣東話文章比比皆是。這些文章多出現在娛樂版的八卦新聞、副刊中一些不太正經的小品或連載等,顯示廣東話文章的地位還無法跟「正統」中文相比。不過,這也帶出另一個訊息:廣東話文章已在民眾中擁有一定的市場和賣點!

 

相片來源:香港公共圖書館網站。

 

方言文學另眼看

香港人對用廣東話作為書寫文字的態度不斷在改變,天天生活在香港的人可能不會察覺,但對「少小離家」的我卻鮮明而深刻。短短40年間,香港人語言態度的巨大變化,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當思考和分析這現象時,真讓人對一些影響語言發展的因素不得不另眼相看。

語言是有生命的,語言在族群社會中孕育成長,在合適的環境下會興盛發展,但若受到不利因素長期影響,則會面臨枯竭死亡的命運。

廣東話在香港有穩定的語言群體,但這個流行於中國南部的方言從來不曾被接納為書寫文字,廣東話所以廣泛地出現於報章雜誌,漸為民眾接納,主要受到兩個因素影響。

(一) 語言運動的推廣者

嚴格來說,這批引起社會語言態度改變的人並不是語言運動的推廣者;他們推廣廣東話,放棄「正統」中文,主要是商業考量,希望商品迎合一般民眾口味。推廣語言只是手段,並非目的。以下是兩個典型例子:

70年代中期,香港藝人黃霑設計了一個豆奶廣告,將一句道地的廣東話套在廣告內,成了一首短歌,報章、雜誌也斗大的登出這句方言。看到廣告,我感到有點「兀突」,心想粗俗的廣東語怎麼可以寫出來!但這個廣告十分成功,廣告中的方言成了香港人的口頭禪,打進每個小市民心裡。

另外是演藝界的許氏昆仲,他們在同一年代製作了一連串的爆笑電影,為社會中下階層打抱不平,電影中的插曲全用廣東話創作,當年這些歌曲唱透大街小巷,電影更打破過去所有票房紀錄。

黃霑和許氏兄弟的「創舉」為廣告和歌曲創作使用廣東話開啟先河,也為廣東話文字化的風氣起了帶頭作用。

(二)成功的推廣途徑

語言運動的「推廣者」既然來自演藝圈,他們運用的途徑便不用多做解釋,不過在這裡得提到香港傳媒在70年代有了突破性發展。電視慢慢普及於每個家庭,其他如電影、報章、雜誌也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香港教育界從來沒有推廣東話寫作,但透過媒體,這種風氣還是成功地植根在社會文化中。

雅俗問題誰定奪

我一輩子沒有用廣東話寫過文章,對方言文章也「看不順眼」,若說這代表了香港知識分子的語言態度應該並不為過,但作為一個語言工作者,就得客觀地提出一些問題:語言本身豈有雅俗之分?方言文章之所以跟「粗俗」劃成等號是誰加上去的?文學創造了語言的價值?還是語言的價值限制了文學創作?香港會不會出現一個像莎士比亞的偉大文人,以廣東話創作文學,扭轉知識分子對方言「粗俗」的刻板印象?

聖經翻譯學啟示

可能除了像我這樣的語言工作者之外,不會有太多人關心方言創作後續的發展,不過,這個案例給非主流語言語的發展和經文應用提供了一些啟示。

1.不少聖經翻譯工作是在只有口語沒有文字的族群中進行,即,族群中沒有其他現成著作和文字紀錄。當聖經翻譯完畢,要當地人使用,如同從未看過、讀過中、小學課本的人,直接跳入高中課本一樣。所以推廣經文應用,一定要推廣當地語文寫作,從香港的例子來看,詩歌是語言創作的灘頭堡,能廣泛為民眾接受。

2.傳播媒體和傳播方式在語言推廣中扮演重要的角色。40年來資訊傳播的方式起了很大的變化,現今除卻傳統的電視、廣播電台及平面媒體報章雜誌外,智慧型手機已經到了無遠弗屆、人手一機的時代,聖經的出版(特別是非主流語言)除卻紙本聖經外,是否也要考慮智慧型手機APP、有聲聖經的製作,提供使用者多一個使用聖經的選擇?

2016年威克理夫翻譯會開啟阿美語有聲聖經APP導航計畫。

3.從語言發展歷史可知,語言的價值由寫作而創造,一般人認為方言文章「粗俗」,乃因人用方言寫內容「粗俗」的文章!同為地方語言,說台語的人絕不會認為台語聖經是「粗俗」的作品。

4.經濟誘因是語言發展一個重要因素。廣東話在沒有教育政策背書下,於本土開花結果,關鍵是推廣語言為「推廣者」帶來經濟利益。

5.行銷者和生意人對市場的觸角是最敏銳的,他們知道母語最能擄獲人心,證明了母語是語言群體中最自然、最貼近人心的語言。

唯願參與母語聖經翻譯的同道、同工,找到有效又合乎上帝心意的方式,推廣母語經文應用,用母語創作美好的藝文作品,呈現母語的價值,並樂於以自己心靈的語言理解、闡述上帝的心意,明白上帝的救恩。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