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主同行的東北亞革新──2018 NEAAC參會報告

文圖/盧恩萱(NEACC書記)

東北亞區會(North East Asia Area Council, NEAAC)會議前兩天,我在香港中環遇見代表香港眾志黨參選立法會議員的周庭,她與競選團隊正在擺攤為民眾寫春聯拜年、拉票。

NEAAC為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CRC)的東北亞區會,包含台灣、香港、中國、日本及韓國等五個地區,會員教會依循社會政治等局勢的區域關聯性,基於共同的信仰來合作與互動。目前參與的會員教會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Hong Kong Council of the Church of Christ in China, HKCCCC)、日本基督教會(Church of Christ in Japan, CCJ)、在日大韓基督教會(Korean Christian Church in Japan, KCCJ)、大韓耶穌教長老會(Presbyterian Church of Korea, PCK)、韓國基督教長老會(Presbyterian Church in the Republic of Korea, PROK),而中國尚未有教會參與。

NEAAC起初是由台灣、日本、韓國於1996年共同開始成立的區會,NEAAC會議與神學研討會每兩年舉辦一次,且每兩年更換區域輪值為主席。香港於2012年加入,並於2016年在日本舉行的區會中首次選上主席,加入原先台日韓三個區域的輪值循環,使得新的輪值順序為:香港、台灣、日本、韓國。而區會中尚有其他WCRC的會員教會並未參與:韓國有PCK-DaeShin以及PCK -BaekSuk,日本有原屬普世改革宗協會(REC)的日本基督改革派教會(Reformed Church in Japan, RCJ)以及金巴侖長老會(Cumberland Presbyterian Church)在日本的中會。

我又聽見主的聲音說:「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

本次NEAAC由HKCCCC所主辦,崇基學院神學院博士林子淳於會議中主講「東北亞脈絡下『生命的主:更新與轉化我們』之神學蘊涵」(The Theological Implication of “Living God: Renew and Transform Us” in the Northeast Asia Context),將香港處境與公元前6世紀猶太人流亡、歸回故鄉作連結。2017年香港主權移交北京屆滿20週年,然而「誰是真正的香港人」這個認同議題攪擾著香港,不同意識形態的人們回到香港之後,理念的隔閡導致港人對未來更無盼望。

但是正如同「第二以賽亞」中所闡釋,當猶太人納悶「誰是真正的以色列人」之時,上主仍引領著那些困惑的子民,永在的主對於流亡的猶太民族依然堅定不移,而正因「我口所出的話也必如此,決不徒然返回。」(以賽亞書55章11節),上主的回應者在艱困的時期必須成為祂話語的使者,真正的以色列人是回應神的呼召的人。

東北亞的教會因著共同的信仰,須正視當代的議題,生命的主在今日同樣呼召我們去「預備主的道,修直祂的路。」(馬可福音1章3節)青年貧窮化、經濟不正義著實是東北亞的困境,當今「資產主義(Assetism)」已取代資本主義,白手起家的時代已過,資產主義顛覆成功的途徑,世襲的資產主義讓平民翻身更困難,百分之一與百分之九十九的差異不斷擴大。若拉回到台灣,靠爸族成為近年新興的詞彙,青年背負著學貸、房貸的重擔,再加上《勞基法》修法版本惡化勞動條件,勞工處境勢必更加艱辛,我們此時必須起身成為上主的使者,在這個社會見證、回應祂的話語。並且身為WCRC會員的PCT理應站在經濟正義的角色,正視經濟系統的壓迫,因為「我們相信上帝是公義的上帝。在這個墮落、開發、與貪婪的世界,上帝以特別的方式成為貧乏人、貧窮者、被剝削者、被錯誤對待、與被虐待者的上帝。 」(阿克拉信仰告白)

由於NEAAC具有高度相近文化背景,本次會議論及東北亞文化圈承襲儒家思想,其對於社會與教會有根深蒂固之影響。部分與會者認為儒家思想是社會傳統,其建構出整體兼容並蓄的社會體系;然而正如PCT普世幹事連振翔牧師所提,儒家思想在今日儼然成為東北亞社會的另類壓迫,它成為社會中長幼有序的依循,更成為東北亞教會內部青年聲音受壓迫的可能來源。即使儒家思想在過去是東北亞的共同文化體系,我們如今是否必須與之共存?

儒家思想所帶來的僵化道德觀必須被改變,台灣歷經318學運後,更多青年開始反抗儒家思想所衍生的吃人禮教,當傳統已然成為壓迫之時,勢必被拋棄、推翻。再者,當加爾文主義的長老制度逐漸衍生出教會內部階級,勢必走向受檢討及改革之路,身為改革宗的長老教會須持守不斷改革的信念,基督信仰是舊也新,從舊約、新約直到宗教改革500年後的今天,上主的使者──我們,在各自的脈絡下不斷以更新的生命回應祂的話,永存的道激勵我們在這不安的世代去建立一個嶄新的社會意象。

我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2017年WCRC大會不斷譴責帝國(Empire)之侵襲,但是NEAAC卻未提及正在崛起,或早已存在的帝國──中國。在地緣及文化最接近的東北亞,竟避而不談這個經濟霸權對環境的迫害,這或許可歸因於主辦方HKCCCC對中國政府之顧忌。然而當HKCCCC歡慶創會百週年,安排回到中國基督教協會(China Christian Council, CCC)尋根時,教會界更應共同面對CCC人權議題及經濟霸權所衍生的侵略。並且當普世教會組織不斷向CCC靠攏,甚至梵蒂岡也決定將主教任命交由中國政府時,處在東北亞的我們必須正視帝國的霸權,PCT也應超越台獨的既有國族意識框架,以人權、公義的角度發聲。

台灣這小小的島嶼蘊含豐富的議題能帶給普世教會及國際,例如事務導向的環保工作具備歷史性及指標性,醫療發展也是國際先驅;而社運導向的環境正義抵抗財團對生態的侵略,轉型正義推動的促轉條例、年金改革及反課綱運動,原住民運動呼求的自決與人權,性別平權促使的同性婚姻等皆為台灣特有議題。此外在洪仲丘事件、318學運下所影響的青年覺醒,於當今多國青年對政治冷感之際,更突顯出台灣青年對社會具有高度的關心與參與。

與會的台灣代表

惋惜的是,台灣在普世圈總是被歷史定位所框架,由內向外往往先向對方論述台灣獨立才延伸其他議題,導致台灣在國際上常常只限縮於台獨議題(即使台獨很重要且必要);由外向內則是因台灣不被視為一個國家,導致許多具有前瞻性的價值與貢獻被國際忽視。

再者,PCT在普世教界中仍擁有許多為我們主權發聲的夥伴教會,但是這些夥伴教會也同樣希望與CCC有合作關係,使得我們致力的主權議題變成夥伴教會的困擾。因此PCT更應以宏觀的角度在普世談論主權獨立,以不同的見解詮釋台灣的定位,當我們更深知並關注台灣的環境、土地、社會、經濟、性別、人權等正義時,將能使台灣在普世的角色獨立出來。

2018至2020年NEACC將由PCT輪值主辦,我認為我們必須成為區會的引領者,PCT必須善用資源豐富NEAAC的內涵,必須思考未來兩年能為這個區域做什麼,運用台灣的獨特性傳遞訊息給普世教會,若建立台灣的價值,自然能與中國區分,並且提升青年在NEAAC中的參與度,除了考量與會人數,更應提高青年在會議中的話語權,甚至提出東北亞區會青年宣言。也因著處於東北亞的我們擁有許多的共同見證(Common Witness),夾在美國與中國兩方強權之下,更需要擁抱彼此的差異性,成為合一的信仰共同體,而能進一步思考在未來提出東北亞區會共同聲明之可能性,以行動回應、經歷生命的主所預備之更新與轉化。

NEAAC會議結束回到台灣的3天後,周庭被香港選舉主管機關以香港眾志黨主張「民主自決」為由裁定提名無效(Disqualified)。香港的民主依然艱辛,而與周庭同處東北亞的我們,必須與香港一同見證生命的主在這艱難時刻所帶來的更新與轉化。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