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到寫實5-5 浪漫極致,寫實應運而生

《牧羊女》,米勒,1863年。

浪漫意味什麼……隨興不拘的個性?活在虛無飄緲雲端的不切實際?過多的感性甚至濫情?充滿理想主義的法國大革命帶出的歷史變局,讓藝術轉向,終結洛可可的貴族華麗、纖巧、感傷與官能,進入浪漫時期。如今,我們仍能浪漫嗎?


◎陳韻琳

浪漫時代的藝術家弗列德利赫(Caspar David Friedrich)說:「閉上你的肉眼,以便用精神之眼看你的畫,然後把你在黑暗中看到的東西,拿到陽光下來。」寫實主義代表人物庫爾貝(Gustave Courbet)則說:「藝術應當只表現藝術家能觀察、觸摸的事物,是肉眼可見的事物的物理語言。抽象、無法看見、不存在的事物,不應在畫家的處理範圍。藝術不該假設或創造事物,美,就是真實,且和我們生存的時代密切相關。寫實主義者,意味著和『真正的事實』作朋友。」

這兩個藝術家的藝術理念相距何其遙遠!寫實主義卻伴隨浪漫主義而生,也恰恰好平衡諸如弗列德利赫或泰納(Joseph Mallord William Turner)已經過度唯心而主觀的世界。轉折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社會思想革命?

再一次思想革命

一如1789年法國大革命催促浪漫主義的出現,1830年與1848年對法國而言是另一次革命的關鍵。1789年拿破崙標舉的「自由、平等、博愛」,到了1848年已被證明只有中產階級能擁有。這兩次革命意味著中產階級的勝利與背叛──背叛下層社會人民。這當中,失望最大的就是曾有「拿破崙症候群」的浪漫主義者。

幻滅後藝術分成兩股方向,其一是從伏爾泰式的理性、對政治社會的理想,一轉為唯靈唯心、內省直覺這種盧梭式的感性;其二爆發於1849年,庫爾貝引發眾議的《奧南的喪禮》(A Burial at Ornans)誕生。

為了跟浪漫主義切割,盧梭式的感性是寫實主義產生之際竭力規避的。無論從藝術史或政治角度看,寫實主義都非常激進,它摒棄高貴唯美,取用當代大眾題材,在前人看來,是「低俗」「骯髒」的。如今,從藝術史宏觀角度來看,寫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其實是同根生。

《奧爾加伯爵的喪禮》,葛雷珂,1586年。
《浮士昂的喪禮》,普桑,1648年。
《奧南的喪禮》,庫爾貝,1849年。

眼見為憑,唯當代方可入畫

庫爾貝宣告浪漫主義與寫實主義的徹底決裂。從此寫實主義不再像浪漫主義那麼強調歷史事件的永恆理想與不變價值,「唯當代方可入畫」的觀點,使永恆普遍標準的有效性大受質疑。藝術家不再介入個人的價值理念、情緒與感覺,只觀察事件表面,立場持中、態度冷靜,排拒任何主觀與直覺,藝術作品變成描述事情「如何發生」而非「為何發生」。寫實主義與過往寫實作品最不同的是,將事實變成藝術的信仰,描述事實不是「直指更高的真實」,因此宗教藝術絕不是關切主題。

同樣描繪死亡,巴洛克時代葛雷訶(Greco)的《奧爾加伯爵的喪禮》(Il Seppellimento del Conte di Orgaz),透過人們看不見的天堂強調死後的永恆性;普桑(Poussin)《浮士昂的喪禮》(Landscape with the Funeral of Phocion),透過大自然中渺小的死者及蜿蜒而上的山路,將死亡轉化成崇高而悠遠的意境;相較之下,寫實主義庫爾貝《奧南的喪禮》就堅持「當代性」,死亡是再世俗不過的實像,他剝除一切超越性的意義及形而上意涵。

另一個對比例子,是浪漫時代哥雅(Goya)的《五月三號在馬德里》(El tres de mayo de 1808),透過色調、光影襯托對老百姓的同情與尊敬。寫實主義跨到印象派的馬奈(Manet)所繪《馬克西米連皇帝被槍殺》(Ferdinand Maximilian Josef,1832~1867年),描述馬克西米連大公變成一個棋子,面對墨西哥反抗軍危急之刻,原本支持他的拿破崙三世選擇撤軍。這事件原可以有多元的詮釋,馬奈在畫中卻完全沒有時間與情感的開展,只有照片般的寫實與一張張冷漠的臉。

《五月三號在馬德里》,哥雅,1814年
《馬克西米連皇帝被槍殺》,馬奈,1867年。

堅持信念,繪畫正是實踐理想

但是,企圖跟浪漫主義切割的寫實主義就沒有理想性嗎?恰好相反,寫實主義正是從最理想性的宣言誕生,這點使寫實主義極其「浪漫」。

庫爾貝堅持描寫鄉間,他說:「在這個過度文明的社會,我必須把自己從政府的統治解救出來,過野蠻人的生活。」這句話多麼神似浪漫時代「高貴的野蠻人」,只是把異域情懷變成都市化過程中對鄉間的懷想。

寫實主義風景跟浪漫主義風景最大的區隔就是沒有心中想像的風景,也不把風景變作神聖的隱喻,或呈現田園詩歌般抒情,正因如此,戶外寫生變得很重要,藝術家要更精確實地觀察。

除了懷想鄉間,庫爾貝大量描寫底層社會,也是一種信念的堅持。庫爾貝說:「在我們身上散發出來的美,只有受苦和悲痛時才存在。」他的宣言背後,根本就有他們本想排斥的事物:浪漫的理想與永恆的價值。在這種跟浪漫主義既同根生又企圖切割的處境下,寫實主義生發展出兩種路線,一是對工業會都市化的厭惡,懷想質樸的鄉間農村,透過寫實描繪,記錄遲早凋零的農村生活,如巴比松畫派。他們往往避世,對政治不感興趣,卻因為作品處理農村小人物,被政治議題牽連而難以脫身,米勒(Millet)正是典型的例子。直到他過世幾十年的20世紀,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Dalí )對《晚禱》(The Angelus)的譏諷,讓他還繼續被捲入政治議論。

二是堅持陳述所有現實,這意味政治上有意識批判資產階級,如庫爾貝、文學家左拉;他們不迴避政治,甚至刻意捲入,藝術成為他們理念的代言人。

《晚鐘》,米勒,1859年。
《晚鐘》,達利,1934年。
《浴女》,庫爾貝,1853年
《塞納河畔的少婦們》,庫爾貝,1856年。

寫實主義最關切人民

寫實主義藝術最常出現的主題是人民!而且往往是窮苦人民的生活與勞動,刻意少雕琢、無裝飾、不加揀擇安排,這非常接近透過藝術作品成就一種道德,也因此他們的作品被官方沙龍視為「不美、骯髒、不雅」而拒斥,書寫農村的米勒與書寫工人階層的庫爾貝都曾這樣被批判。

庫爾貝《奧南的喪禮》用歷史畫的格局,卻不是畫英雄偉人壯烈而富道德含義的死亡或重大歷史事件,亡者名不見經傳,參與喪禮的人不過是村夫愚婦,有何資格入畫?他畫的浴女,跟古典主義安格爾(Ingres)所畫的浴女差距何其遙遠?這麼大的臀部、這麼髒的腳板,醜陋至極。然而,有誰見過低下層社會的勞動女性長得像安格爾筆下的女人嗎?

庫爾貝的《塞納河畔的少婦們》(Les Demoiselles des bords de la Seine),以船、不整的衣衫、疲憊至極的倦容、挑逗似的目光,暗示著被中產階級企圖掩蓋的傷風敗俗。他的《畫室裡的畫家》(The Painter’s Studio),則是明目張膽的宣言,誓言有理想的藝文世界都會與社會底層百姓連結,共創自由、民主、共和的未來。

庫爾貝畫《奧南的喪禮》這一年,寫給朋友的信中說:「我不只是一個社會主義者,也是一個民主主義者和共和主義者。總之,我支持整個革命,此外,我同時是一個寫實主義者……因為作為一個寫實主義者,意味著和『真正的事實』做最誠摯的朋友。」庫爾貝這種左派思想,到1870年普法戰爭結束後拿破崙三世倒台、短暫的「人民公社」時期達到巔峰,他提議推倒拿破崙一世的鑄像,意味著推倒帝政政權,而他藝術與政治徹底結合,也造成政治變遷後,他的藝術生涯隨之瓦解。他重蹈拿破崙一世時代畫家大衛的覆轍,被迫流亡,一貧如洗,最後死在瑞士。

《拾穗》,米勒,1857年。

米勒的寫實主義,與其貧困

米勒一開始不是寫實主義畫家,他在巴黎為了營生,曾畫帶情色意味的洛可可風作品,雖然較能賺錢,但他對自己是「專畫裸體畫的畫家」深感羞恥。他也曾投入1848年的革命,這次革命的流血與死亡,促成他離開巴黎避居巴比松,開始繪畫農民的主題。

米勒不想與政治再有任何牽連,但事與願違,作品老是被牽連政治,《拾穗》於1857年出現在沙龍展,那一年恰好是農民首次擁有參政權,所以這幅畫對保守派來說是危險而不懷好意的。可是等到1914年一次大戰爆發,這幅作品卻變成法國官方標舉成愛國愛鄉愛家的象徵,甚至被製作成招募志願軍的海報。究其實,米勒1848年之後已對政治不感興趣。1870年巴黎公社短暫統治巴黎期間,邀請描繪底層社會的畫家入閣,畫工人的庫爾貝進去了,米勒卻拒絕,他只想表達農民的神聖,卻無意透過農民批評富裕人家。米勒給朋友的信中說:「即使我知道我有被誤認為社會主義者的危險,我仍然要先表白:藝術最令我心動的地方,就在於表現人性……我不知道什麼是人類真正的快樂,我也不知道這種快樂要到哪裡去追尋,因為我從來就沒有過類似的體驗,對我來說,可以盡情享受森林原野那一片『沉默與靜寂』,就是我人生最幸福的一刻。」

沉默與靜寂,正是米勒作品最常讓人感覺到的氛圍,應當也是鄉居童年與家人給他的虔誠宗教信仰兩相結合後產生的氛圍,讓他畫下《晚禱》《拾穗》(Des glaneuses)《牧羊女》(Shepherdess with her Flock)這些偉大畫作。在他心中,風景內含上帝存在的明證,農民在天地間勞動得以感受上帝同在,他們的勞動也榮耀了上帝。

可是這些畫作日後才被視為偉大,在米勒身處的那個時代,他一貧如洗。畫《晚禱》那年,他寫信給好友桑雪說:「要如何才能賺到房租呢?此外還有比這個更重要的,就是一日三餐都讓孩子們吃飽。」日記則寫著:「我們一家只剩下兩三天的糧,除此以外沒有任何收入的希望,妻子下個月就要生產,可是我卻窮得身無長物。」

除了上一代家道本就殷實或有貴族血統,寫實主義畫家大多跟貧困密切關聯,原因是寫實主義同情、理解中下階層,但他們不是有鑑賞能力與購買能力的買家,買方是中產階級,他們得接受中產階級的支持與贊助。一旦依賴資產階級贊助,就很難避免取悅他們;藝術家群體自身也貧富懸殊,有些畫家同時也身列資產階級。

當中產階級成為藝術品的主要支持者贊助者,中產階級渴望的自我形象,在在阻止藝術家再現所有的黑暗現實,包括對勞工的剝削、物質至上的放縱慾望……這就是為什麼米勒所畫的《晚禱》會被批判性嘲諷性強烈的達利描摹後,從純樸、唯美、感人之作變成諷刺畫作。把底層百姓生活的苦難唯美化,的確讓人質疑這是不是取悅中產階級的一種方式?

買家是中產階級卻為底層作畫的藝術家面對的貧困,一再挑戰寫實主義藝術家的理想,直到「寫實」兩個字的定義轉變,與科學之光學研究結合的「寫實」就是印象派藝術的誕生,這時現代化帶來的社會變革,不管是負面或正面都已無法逆轉,藝術家也躋身中產階級,大量群集於都市,浪漫時代的精神逐步在現代化、工業化過程中褪色。另一個截然不同於浪漫時代的時期興起,印象派藝術家在置身的時代,既傳承又革新,不管是形式美學或時代精神,他們都必須做出回應。(全系列完)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