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養青年 陪伴宣教正夯

訪談大專中心工作者 構築發揚新世代長青精神

藝人孫鵬與狄鶯之子孫安佐,在美國因揚言持槍掃射校園而遭警方逮捕,震驚台灣社會。許多人在思考,難道是教育出了問題?本期專題將透過長老教會大專事工介紹,一同來關心當代學子的生活與信仰……。

獨立思考,活出基督樣式

台北原住民大專

【邱國榮專題報導】什麼是長老教會的精神?台北原住民大專中心主任Alang(方金忠)說:「就是長青(長老教會青年團契)精神。」Alang指出長青精神在於,會獨立思考信仰的大專青年,能根據聖經去判斷信仰的真偽,然後藉由彼此的交談,分享個人對聖經的領受,從獨立的思想中去辨明,這樣的過程需有輔導或牧師從旁給予意見。因此培養大專青年能心懷基督、獨立思考,在不同的社會領域實踐信仰,便成為重要的事。

Alang說:「長老教會引以為豪的是我們以講道為教會的中心,可是,教會青年對聖經的知識及對聖經的了解,並沒有很深,所以我們還是回到基礎面,就是讓學生知道聖經到底在講什麼。」從研讀聖經的思考,知道舊約是預表基督再來,了解新約是拯救與救贖及解放,「就是從這樣的大方向去看各種議題。」他說,原住民族大專青年在談論文化的時候,因政治與文化等方面受到壓迫,所以從聖經故事或神學觀點,處境化思考信仰,由此了解聖經會更貼切。

由於處境不同,全國各地的原住民族大專學生中心合作,另闢屬於原住民族的大專神研班「全國原住民大學青年信仰生活營」,在每年寒假期間舉行,內容與討論貼切原住民族處境。「其實長輩對年輕人的痛,並沒有很了解。」Alang觀察現在原住民大專青年,對於受教育是可以改變生活環境的想法,並不以為然,最明顯的是,學生認知受到的教育,只有少數人能夠學以致用,因此對未來有憧憬的少,徬徨的多。

台北原住民大專團契裡有超過三分之二的學生需要打工,然而打工確實會影響學習課業的進度,導致延後畢業或休學都有增加趨勢。Alang表示,北原大專中心與新北市及北市幾間都市原住民教會合作成立「都市青年宣教聯盟」,每年最大活動是開學禮拜與晉升禮拜,將原民大專事工向下扎根。

因應時代,全面性宣教

台中原住民大專

【林婉婷專題報導】台中原住民大專學生中心牧師卡照.撒都服事邁入第11年。身為中心唯一的牧者,他感受到社會和教育體制變化不斷,但長老教會校園宣教依然持續不斷。學生們身處校園與都市,自我認同意識逐漸淡薄,目前各學校廣設原住民資源中心、原專班或原住民社團,強化原住民青年的「原住民觀念」。暫且不論學校背後目的為文化傳承或營造特色,學生的反應也很兩極化,有的熱衷參與,有的不以為然,「面對這些環境上的改變,牧者如何從信仰的角度來引導,就是我們的課題。」

卡照認為學生忙碌學業或生活,在教會生活取捨在所難免。他也指出最近調查原住民學生休學率有增加趨勢,原因可能是,大部分原住民學生要負擔私立學校學費和生活費,並不輕鬆,「牧者適時鼓勵和關心,這個就是他們的教會生活。因為信仰跟我們的生活是要有連結的。」談及經濟問題,卡照反思,或許基督徒對信仰層面問題都有概念也能解釋,但考量現實面,信仰不應該受單一想像限制。

卡照也感嘆,現在原住民族就如同多數人一般,生活方式跟原本有所背離。對原住民學生而言,文化已成圖像,或是書本教條,「跳跳舞、唱唱歌就是原住民文化?現在學校不斷設立所謂的原專班,把課程一直拉回到部落,過著那所謂原住民生活,這就是原住民文化?好像有點距離。」

由於部落教會高齡化,卡照表示,有人說原住民教會的未來在都會區,有人說是學校青年,倘若如此,「我們教會對校園宣教又做了什麼?」他認為校園宣教必須更新,「宣教不是單打獨鬥的形態,而是教會全面性宣教。」大專中心集合不同族群青年,負責整合性事工,培養輔導與義工到各學校進行宣教。然一個工作者能力所及最多4、5個團契,卡照所處的中部地區就有20間學校,如何全部照顧?「學生事工是刻不容緩的工作。」

自我認識,接壤原民文化

高雄原住民大專

【林婉婷專題報導】高雄原住民大專學生中心成立於2003年,當時暫時借用高雄醫學院基督徒學生中心路加堂。高原大專中心牧師里安‧達那比瑪甫自神學院畢業後,為走入校園、找尋原住民青年、建立關係,還到高雄醫學大學參與社團,被誤以為是轉學生。他並擔任社課講師,分享布農族文化,也參與成果展等活動,經過多次互動後,與幾位基督徒社員另外聚集,團契聚會經由社員推薦傳開,不少學生、外校學生都加入聚會。

最初中心租用小小樓層,因場地擁擠,也無法盡情唱歌,又搬到壽山中會羅雅教會後方,但隨著學生數量與事工增加,2012年底靠總會婦女事工委員會投資,買下如今聚會的建築。當時里安為了買房經費苦惱,但房東一句「祈禱上帝」,讓他明白信心的重要。後來整建會館,師母朋友介紹同教會的裝潢師傅,工程順利之餘,師傅也不收費,作為奉獻。

陪伴青年們,里安充滿感恩。原本非基督徒的學生們在中心學習、生命改變、與人關係和解,最後成為基督徒,甚至有人就讀神學院。其他人在各機關、部落、福音機構等處服務,表現良好,「我們是媒介,帶他們認識耶穌。」當青年面對就業、經濟等現實困難層面,里安也鼓勵學生們著重累積軟實力,打工注意安全健康之餘,也要留意「能學習到什麼」。

中心藉由舉辦扎根營、靈修營、訓練營等,讓學生親身訪視歷史現場,與專業人士對話,認識原住民、人權、土地等議題,建立與自己部落的連結,並反思自己所能做的。里安認為帶著青年們進行信仰與處境對話,他們會習慣參與其中,成為各種議題的「局內人」。

考量到教會、學校、大專中心這些場域變化,為了不讓原住民族青年們因為生涯階段變動導致信仰斷層,里安盼望各地原住民教會在開學前,就提供教會內就讀高雄地區大專院校的青年名單,讓高原大專中心幫忙關心在外地讀書的青年。

翻轉舊理念,才能接上線

花蓮大專

【義工記者黃文瑜專題報導】日前藝人狄鶯的兒子因揚言要在校園開槍掃射,而遭美國警方逮捕。事件一出,台灣各界嘩然,思考「現在年輕人到底怎麼了?」或許教會的青年未有「大壞」的行為,但對於年輕人,長輩還是有許多想不透的地方,花蓮大專學生中心牧師林熙皓指出,青年並非真的冷淡或是叛逆,而是因為長輩習慣以自身經驗看待青年。

「我們以前就沒有這樣,現在這麼這樣?」很多長輩質疑。但林熙皓認為各時代環境不同,做事、學習方式都不同,他舉例,以查經班而言,教會長輩習慣透過「一人講,眾人聽」的方式查經,但年輕人喜歡思考,因此查經班要能「一起思考,一起討論」,近幾年的大專生就需要透過「體驗遊戲」查經,甚至會要求PPT要字少圖多並附影片連結,才能吸引目光。

林熙皓觀察,有些學生雖然從小在教會長大,但家長會認為國高中好好讀書就好,大學再追求信仰,因此在教會中未曾參與服事,接受的刺激、訓練都較少,在應對進退、人際關係的處理能力有進步空間,反而是進到大專中心才重新開始學習、建立服事態度和方法。

「可能現在家長都照顧得很好,」林熙皓舉例,過去參與大專神研班時,所有大學生幾乎都是自己想辦法到場,或是坐接駁車,但是最近就發現有越來越多家長是幫小孩拉行李參加營隊,甚至也有家長向主辦單位反映,「我的小孩沒有坐過火車」、「接駁車他不會坐」,還有短宣隊也曾出現大學生無法自己整理行李的狀況,所以在大專裡所有事情全要「從頭教起」。

花蓮大專至今10年,林熙皓為首任牧者,他表示,和大專生相處,就是要「和他們在一起」,才能了解年輕人的需要與處境,用適合現代大學生的「翻轉教育」理念操作、牧養學生,過程中也需不斷自我充實與覺察,他笑說,「以前都看神學的書,現在反而看一般坊間的書,」才能與大學生「接上線」。

陪伴厭世代,首重心靈關顧

台北大專

【邱國榮專題報導】聽過「草莓族」,也聽過「小確幸」,然而描述1990年代後出生的台灣世代之詞,還有「厭世代」。台北大專學生中心主任張主憫牧師,身為第一線牧養大專學生的工作者,她檢視7、8年級生,由於成長於物質較富裕的世代,在進入職場時,普遍面對低薪、窮忙的就業環境,無法再相信「愛拚才會贏」的可能,導致出現消極負面的厭世態度。張主憫表示,這種對未來的焦慮,讓部分大專學生更積極於累積證照、實習和專業相關工作的經驗;與此同時,為維持一定的生活水準、繳交高額學費,相較上個世代的大專學生,如今許多學生更需要工讀,因此少掉生活與探索自我的時間,連帶也壓縮了教會服事的時間。

由於厭世代焦慮於忙碌,並承受著集體的焦慮卻又不知從何努力起的困窘心境,加上覺察自身無力改變某些結構性問題,現在大專學生的人際疏離、生活忙碌及焦慮與厭世,成為台北大專學生中心面對的氛圍。因此今年,台北大專事工方向再次回歸心靈關顧主軸,盼望能夠透過以「幸福人生系列講座」和學生團契生活,引領大專學生在生活中,細膩地察覺到上帝是如何在他們的生命中做工,並且,在日常處境中,學習彼此相愛的功課,敏銳於聖靈的引導,活出基督的樣式。

如今少子化,加上網路社群、通訊軟體發達,張主憫指出,現今大專青年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在團體中找到自處之道;另外,現代社會已經不像過去容易受到約定俗成的影響,使得現代的牧養關係更趨向扁平,因此,根植於團契關係的友誼式佈道,是台北大專學生中心牧養青年的策略及事工方向,如此才能回應這個世代的青年需求,但也需要更多耐心耕耘等候,才會看見開花結果。

基於當代青年學子需要穩定且深入的陪伴關係作為前提,但考量到陪伴關係並非一蹴可及,馬上建立,因此台北大專學生中心今年也邀請總會教育中心主任王榮義牧師開辦「青少年輔導成長團體」,除了培訓有志投身牧養大專的義工輔導以外,中心也歡迎各教會有志服事青年的同工、輔導們一同參加、共同了解新世代的需要。

對話空間大,真實連結生命

台中大專

【義工記者黃文瑜專題報導】長老教會青年都到外教派去了?台中有17所大專院校,台中大專中心位處大都市,各教派都相當興盛,除了長青團契外,也有許多不同的團契,因此常有刻板印象認為台中是「競爭很大的城市」,擔心「長青被其他教派吸收了。」但台中大專中心主任林佳勳牧師表示,反而因為多元,讓參與對象有區別,長青的學生比較不會參加靈恩活動,但是主日時就會有個人選擇,有些長青學生喜歡敬拜讚美,因此也會到其他教會去,但主要被牧養的需求仍在長青的大專團契中。

林佳勳指出,長青學生的牧養是「一打一」,也就是一個陪伴的過程,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生命故事與歷程,有些人從小在教會中長大,習慣做禮拜,因此在大學時4年看起來就相對平穩,但是信仰的歷程有高山有低谷,也無法劃分、歸類每個人的生命歷程,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需要與經驗,特別「低谷」是信仰成長之處,因此陪伴也格外重要。

「長青的學生很有獨特性!」林佳勳說,大專團契中較常談教會中少談的加爾文,並且回到長老教會的信仰告白去談信仰,重視草根性、人與土地之間的共鳴與產生連結,更能談社會議題,讓長青具有獨特性,特別重視族群(台中大專暑假教育營也會到部落帶夏令營)、普世、本土神學,並且大專團契的生活相較教會團契而言自主空間大,所以大學生在大專團契裡也會想嘗試了解教會中「不能談」的事情,其實這些印象中不能談的事,卻應該要談。

林佳勳強調,談過與沒談過的差別在於容易快速下定論,但透過談話能聽懂每個人的生命故事,她舉例「都更」議題,有些人在他的生命中曾經歷都更而有感受,因此在他的生命故事中,對於都更的議題就有共鳴,透過分享能讓其他人了解、認識,而產生人與人、人與土地的連結;而大專生在生活中真實面對的事情,可能是某些過去沒有機會談的生命議題就要與他們對話,「沒有談議題、認識議題,就下定論,實在很荒謬。」透過對話幫助大專學生真實面對自己的生命,而能與神建立合宜的關係。

思辨與探索,幫助自我修復

台南大專

【陳逸凡專題報導】除了在每週例行聚會中牧養台南地區9個大專院校、11個團契、超過200位學生外,舉辦小草培力工作坊、SCM議題寫作營、繪本工作坊、夏季學校、配合中會舉辦幸福餐席及大專主日時邀請學生一起至各教會報告,都是台南大專學生中心的特色事工。

去年,台南大專推出愛情工作坊、青年貧窮工作坊,關注情感議題及社會脈動,今年進一步配合中會推行幸福小組的政策,由台南大專中心主任陳振商牧師主責規劃「幸福餐席」,透過吃飯的方式進行「情感教育」,包括在生活中遇到憤怒、悲傷、快樂等情緒應該如何處理,透過食物表達內心想法,同時款待新朋友,建立關係傳揚福音。

特別的是,台南大專還推出以繪本為主題的夏季學校、暑期聖經神學研究班(小神研)等營會,並邀大專學生擔任輔導。台南大專工作者吳明漢牧師表示,目前台南大專聚會型態,會透過聚餐、查經、電影探討等內容,訓練表達與思辨能力,因此在平日就已儲備了帶領事工的能力。

今年8月,台南大專將前往台東達魯瑪克部落進行「SCM議題寫作營」,透過與原住民青年的對話,訓練雙方青年寫下自己的故事,表達族群多元及宗教信仰的在地化,亦省思原漢衝突議題。

每到大專主日時,台南大專工作者前往中會各教會報告時,大專學生也會一同前往,親自在會友面前上台報告,分享團契生活及信仰經歷。

吳明漢分享,長老教會的校園事工,除了大專事工外,國高中的校園事工則較為缺乏,甚至在教會內,國高中生也因為課業壓力沉重而較少參與聚會或服事,然而信仰團體是否有給孩子足夠時間認識自己、選擇自己要走的路,是他長期思考的問題。

吳明漢認為大專學生的狀況,只是反映後端問題,因為學生的信仰不是來到大專才建立,求學階段的自我探索能力建構,才是問題的根源,而台南大專所做的只是彌補之前的缺乏。除了橫向的大專宣教事工,台南大專以繪本事工來做縱向連結,由大專學生講故事給別人聽,不只是自我修復,也是向外修復,成為信仰基礎與土壤。

接納不成熟,相互溝通調整

高雄大專

【林婉婷專題報導】高雄大專學生中心目前有3位牧者及兩位幹事,關懷高雄地區17個大專團契、21個校區的學生,並組織高雄區長青聯合團契(KTL),由學生自主推動跨校聯合事工,並定期舉行活動。這個大專學生的信仰大家庭,為壽山中會和高雄中會大專部合作而促成,2001年之前是由兩中會大專部各自進行大專關懷事工。

現任高雄大專中心牧師謝惠娟,當時為壽山中會大專部員,猶記甫到任時,學生們無法分辨中會屬性而困惑,造成資源浪費及重疊;逐漸認知到必須整合兩中會的人力、物力等資源,才能發揮最大效益。經過溝通協調後,2001年5月20日在安生教會舉行高雄區大專學生中心成立感恩禮拜。中心成立後,前5年廣設團契與查經班,之後因應時勢調整與創新,包含舉辦聯合團契活動與營會,並訓練學生學習自我規劃與管理的能力。

謝惠娟認為,大專中心的重要目標是幫助教會培養青年,透過舉辦各項信仰與成長課程、參與總會及中會營會活動與教會短宣服事,幫助大專青年開拓眼界,畢業後回到教會後成為幫助。「大專中心不是教會,青年要回到教會,我們希望幫助他們能接軌並找到定位。」教會和青年都要學習找到定位與任務,教會要思考如何牧養青年,而滿懷理想、改革的青年們,必須放下幻想與情緒,準備好面對挑戰,「青年要做運動者,善於對話與調整。」謝惠娟說,「小事忠心,大事得力。」

謝惠娟感嘆,現代青年讀書多年,畢業後依然茫然,「有專業、沒自信。」希望大人能體諒他們雖不成熟,但充滿創意和可能性。她提到,因為教會、家庭與學校經驗有落差,基督徒學生在同儕中反而更寂寞,她鼓勵青年要藉由信仰做決定,面對質疑選擇溝通與對話,不忘同理長輩的擔憂,「我們不是只要做自己,而是做上帝喜愛的你。」

謝惠娟提醒,勉強青年們在信仰與社會議題中做選擇,只會造成撕裂或拉扯的關係,「他們正在學習建構自己的思想,給他們時間思考,提供一個可保護、對話的空間。」同時,青年也要學習說明與對話的能力,為自己所堅持的理想而努力與負責。

廣告/美好腳蹤368認購

我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