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教育的翻轉與革新

黃星樺

半年前,我開始接觸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工作。原住民族實驗教育,一言以蔽之,就是要讓教學內容貼近孩子的生命經驗,用「我們自己」的生活素材認識世界;而不要用那些和我們毫無相關的教材,去學習「別人的」知識。

當我坐在某實驗國小的教室裡和學生一起上課時,我看到老師們沒有用捷運站、停車場來解釋面積,而是代之以獵場和祭場;他們不用超商購物的經驗來教學生計算商品價格,而是代之以「多少數量的小米能換取多少數量的掃帚」。由此,學習數學也就是學習文化,學習文化也就是學習生活。

毫不誇張地說,那堂課使我對教育的意義有全新的體認。在這堂課裡,我感受到的不是課程內容和生活經驗有多貼近(這我無法判斷),而是不同的生活智慧終於有機會被老師、被學校,乃至於整個體制所肯認。「我」會的東西和主流社會不完全一樣,但這不代表「我」是無知的;「我」的知識只是和你不一樣而已。

1960 年代,當教育家 Paulo Friere 在巴西發起農民識字運動時,經常碰上這樣的場景:農民們一看「教授」來了,馬上鴉雀無聲洗耳恭聽。Freire 試圖採用對話式教學法,但有一位農民對他說:「你為什麼不先把這些事解釋一下?這樣我們可以省下很多時間,也不會感到頭痛了。」然而,縱使,在談到社區事務時,作為「教授」的 Friere 才是那無知的人。Friere 由此得到的教訓是:在一個人學習他人的陌生異質經驗之前,先要讓他身為一個人的經驗被肯認,讓他知道自己並非永久絕對的無知,他才有辦法和其他陌生的生命對話。

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從未減少孩子學習主流文化的機會。他們一樣學習國文英文數學,他們一樣學習九年一貫、十二年國教的能力指標、基本素養。正如同回到「山地」學當獵人的撒可努並未能夠遁逃於科技文明對部落造成的改變、並未能夠遁逃於現代社會的生產關係、並未能夠遁逃於漢語書寫和當代的文學機制,因為那是這個時代的生活之所需、生活之必然。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之所以仍舊需要、尤其需要原住民族教育,首要的原因就在於原民教育肯認了「我們自己」,它讓學生知道自己生活經驗是有價值的、是有意義的。因為唯有先明白了自己是誰,才能真正認識別人是誰、別人的文化、別人的經驗。

在我看來,這是台灣教育界正在發生的一場安靜但重大的變革,值得所有關心台灣社會的人關注。5/31(四)、6/1(五)在高雄,請來參加第一屆的原住民族教育改革研討會,討論原住民族實驗教育的理論、實況,以及未來。 (作者為原住民族實驗教育工作者)

第一屆(2018)原住民族教育改革研討會報名連結

廣告/聖經充滿我-經文填充本

1條評論

  1. 想靠教育翻身,原住民卻注定更辛苦?一個原民學生的感嘆

    我是泰雅族人,目前在大學就讀教育科系。我想以我親身的經驗和觀察,針對原住民學生在教育上的需求和挑戰及原住民擁有的教育資源,說說我的看法。

    我觀察到,大部分原住民家庭都需要倚靠政府、社會的資助,才能在主流社會生存。造成原住民無法向上社會流動的原因之一,是因為多數原住民在教育成就上落後,而學習落後又是因為原住民和漢人的文化差異:原住民必須學習漢人的文化,才能比較好的在這個社會生存。

    另一方面,原生部落的教育資源及生活機能不足,也是學習落後的原因。有些原住民能遷移到城鎮、都市生活,享受較好的教育資源,例如我。我的父母是公教人員,我在城鎮出生、接受較好的教育,甚至能夠補習、學才藝,擁有較好的成長環境,但不是每位原住民都如此幸運。

    想靠教育翻身,但原住民的求學之路談何容易?
    原住民想翻身,唯有靠教育。但家庭的變動往往導致原住民受挫而放棄學業。我觀察到,有些原住民父母在求學階段就生下孩子,這些年輕父母需要到外地工作以維持家計,使得孩子長期缺乏陪伴,甚至有的變成單親家庭,家庭變動有可能造成原住民學生輟學、求學意願低落。

    像是我的表弟,父親早逝,媽媽後來改嫁,高中前都由他的奶奶、姑姑輪流照顧。他國中時會幫忙奶奶做生意,畢業後去和媽媽住,到了高中卻輟學,至今沒有完成學業。據另一位表哥說,他搬去和母親住的期間誤交損友,開始抽菸、喝酒和吃檳榔,酒後在家發酒瘋,會摔東西;但我對他以前的印象明明是一位很乖巧、有禮貌、認真做事的弟弟,得知他的轉變,也讓我覺得很意外和惋惜。

    原住民在教育體制上面臨的挑戰,從幼稚園到高中、大學,都是需要被特別關注。原住民在教育體系中可能面臨與主流文化的差異,而和主流學生產生文化對立,造成學習意願低落、適應困難,像是我和我哥在求學階段都有遇過同學對原住民的負面族群刻板印象。

    哥哥國小時就讀鎮上的公立小學,班上同學得知他是原住民後,常常譏笑他,他總在回家後向媽媽哭訴「我不想要當原住民!為什麼我是原住民!我一直被笑!我想當平地人!」讓媽媽又氣又難過。幸好有一位好老師帶領哥哥度過那階段。我自己雖然不像哥哥那樣明顯被歧視,但總會在無意間感受到我和非原住民同學處在不同世界。國小、國中時,同學會互相問是閩南人?客家人?我總是會猶豫不敢說自己是原住民,因為整班聽下來,只有我一個人是原住民,心中難免覺得自己是異類;也因為遇到的原住民同伴很少,對自己、族群的認同感也很低,也對人際關係的經營較消極。

    而且在我和哥哥的求學階段,老師也較不會宣導尊重少數族群或拒絕刻板印象,畢竟在城鎮、都市學校的原住民數量不多,很多老師可能認為沒有必要特別做這件事。

    家庭支持不足,有資源卻無法接收
    給予原住民家庭的幫助,除了經濟、物資外,強化家庭教育也是個極需要關注的議題。許多原住民父母可能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只知道讓他吃飽喝足,並不強調照顧子女的心理健康及學業發展,也因親子關係疏離產生家庭問題,父母認為小孩怎麼不乖、講不聽、不愛讀書,小孩覺得父母都不理解自己。

    再者,因科技發展迅速,小孩取得手機容易,可能在網路上接觸到許多負面、不恰當的資訊,父母也可能因工作繁忙疏忽照顧,以至於孩子走偏、發生不幸的事情。教育學者常強調要舉辦親師座談、講座來強化原住民家庭的親職教育,然而對原住民家庭來說,這些活動的幫助其實並不大。許多原住民父母因經濟狀況不佳,教育水平、社經地位也不高,工時很長甚至需要同時兼兩份工作,假日也在工作的情況很常見,根本無法參加這類活動。又或是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不太會中文,和老師及及專家的溝通上有許多困難。

    我建議教師可多以家庭訪問的方式,直接和家長面對面接觸,相信更能了解整個家庭的狀況及問題所在,才能給予實質的幫助,家長也不會因顧慮其他家長而不和老師交談、溝通子女的學習狀況。

    原住民文化,其實值得現代人借鏡
    原住民在教育上面臨許多挑戰,常被認為是缺乏教育資源的一群人。然而,原住民傳統知識體系蘊含豐富的知識及技能,可以提供主流教育體系更多元的教育資源。

    舉例來說,我以前聽過爸爸說,我們的族群很尊重大自然、不過度捕獵野生動物,與大自然和平共存,尊敬大自然,且不以自己利益為中心。以前祖先的觀念,認為過度捕獵會造成大自然的反撲,獵捕的量只要夠族人吃就好,平常也不會隨意獵捕,只在重大節日才會出發打獵,平日都吃自己種植的農作物維生。他們清楚知道,人類之於大自然是多渺小的存在。像原住民這樣的觀點值得學習,也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強調的永續發展目標相呼應,是很可借鏡的價值觀。

    因為現在社會經濟發展程度高,無論是食物還是日常所需的物品皆隨手可得,缺食物就去便當店、便利商店,缺日常用品就去超市,缺衣服就去服飾店,取得資源太過便利,卻往往造成浪費、不珍惜,也因人類的貪婪,造成地球資源匱乏、全球暖化等問題,地球已經發出眾多警訊,我們才想到地球並不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地球、大自然。

    原住民豐富的文化及知識體系值得進入主流教育體系,讓更多原住民及非原住民學生學習。現在各國都非常重視原住民,無論是哪個族群,其文化都該傳承、記錄下來,就如同漢人的文化被歷史學家記載下來。我相信這個社會對於原住民還是很不了解,只是每逢選舉,原住民才會突然被重視。我希望未來學校及社會能夠更去學習及了解各個原住民族群文化,唯有透過了解,才能減少對原住民各族群的歧視、偏見,讓每個原住民小孩不再像過去因在學校受到不公平對待而降低學習意願及動機。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8961

我有話要說